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視同兒戲

鎖定
視同兒戲(拼音:shì tóng ér xì)是一則來源於歷史故事的成語,成語有關典故最早出自於西漢·司馬遷《史記·絳侯周勃世家》。 [1] 
“視同兒戲”的原義是把事情當成小孩兒玩耍一樣來對待;比喻不當一回事,極不重視;在句子中可充當作謂語、賓語;含貶義。 [1] 
中文名
視同兒戲
拼    音
shì tóng ér xì
近義詞
率爾操觚
反義詞
三思而行小心翼翼
注音字母
ㄕˋ ㄊㄨㄥˊ ㄦˊ ㄒㄧˋ
成語出處
《史記·絳侯周勃世家》
語法結構
動賓式
語法屬性
作謂語、賓語

視同兒戲成語出處

曩者霸上、棘門軍,若兒戲耳,其將固可襲而虜也。(西漢·司馬遷《史記·絳侯周勃世家》) [1] 
後人據此概括出成語“視同兒戲”。 [1] 

視同兒戲成語故事

漢文帝時,漢朝為了排除西北方面匈奴的威脅,在軍事上做了認真的部署,漢文帝命宗正劉禮、祝茲侯徐歷和河內郡太守周亞夫三人為將軍,分別率軍駐守在霸上、棘門和細柳。漢文帝還親自去這三處軍事要地慰問將士,也順便視察軍營,瞭解防禦的實力。 [2] 
漢文帝先到了霸上和棘門,在這兩處,營門大開,沒人看守。皇帝車駕進入大營,暢通無阻,士兵紀律渙散,看不到一點備戰的氣氛。漢文帝心裏正不踏實,一會兒將軍帶着大小軍官騎馬列隊歡迎皇帝,這些人爭着向漢文帝説大話,説是“匈奴不足為慮”“ 抵擋匈奴不在話下”之類。當文帝離開霸上、棘門時,心情沉重,他隱隱覺得這兩處的軍隊有點靠不住,他們真能對付匈奴的入侵嗎。隨後,漢文帝又驅車前往細柳。他的先行儀仗隊到營門外卻被衞兵擋住不讓進。那率隊軍官對衞兵説:“皇上親自來此勞軍,車駕馬上就到,還不快快放行。” [2] 
衞兵回答説:“ 在軍營內只聽周將軍的命令,沒有將軍的命令,誰也不準進入軍營。” [2] 
過了一會兒,漢文帝的車馬到了,還是被擋在營門外,文帝只好派人持皇帝的節符交給周亞夫,周亞夫傳令,大開營門。衞兵奉令開門時,又告誡:“周將軍有令,軍營內不許車馬疾馳,違令者斬。” [2] 
皇帝點頭讚許,吩咐車馬控住繮繩,緩緩行進。到了營部,文帝下了車,周亞夫對皇帝説:“我甲冑在身,不能全禮,請允許我按軍禮參見。”於是拱手為禮。 [2] 
文帝很受震動,他看到了細柳駐軍的紀律嚴明,士兵和軍官全部身穿鐵甲,手持兵器,操練武藝,列隊佈陣,像個備戰的樣子。勞軍完畢,文帝不再耽擱,便離開軍營。 [2] 
一出營門,漢文帝嘆了一口氣説:“周亞夫才是真正的將軍!前面那兩處的軍隊,只是視同兒戲罷了,哪裏會有什麼戰鬥力。這周亞夫帶的軍隊,誰能戰勝他,這樣的軍隊才能打勝仗啊。” [2] 

視同兒戲成語寓意

漢文帝評價説徐歷、劉禮視軍隊如同兒戲,隨時都有被襲擊的危險;而周亞夫統軍持重嚴明,很難進犯。於是亞夫拜為中尉。故事中可以看出依法從嚴治軍是古今中外軍隊建設必須遵循的普遍規律, 是軍隊的優良傳統,是軍隊戰勝強敵和發展壯大的重要條件和可靠保證。必須堅持依法從嚴治軍,才能打勝仗。 [3-4] 

視同兒戲成語運用

  • 成文用法
“視同兒戲”在句子中可充當作謂語、賓語;含貶義;比喻不當一回事,極不重視。 [1] 
  • 運用示例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驚奇》卷十一:“為官做吏的人,千萬不可草菅人命,視同兒戲。” [1] 
參考資料
  • 1.    視同兒戲  .漢典[引用日期2021-09-23]
  • 2.    巴城主編. 中華成語典故 3[M]. 北京:線裝書局, 2017.12:536-537
  • 3.    王凡編著. 耐人深思的成語故事[M]. 長春:吉林大學出版社, 2010.03:253
  • 4.    曹東方主編;曹南陽,呂秀蓮,孫曉春,徐淑梅,楊柏春,段雲江副主編. 中華成語典故大辭典 歷史事件卷[M]. 延吉:延邊大學出版社, 1995.11:7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