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西華農場

鎖定
國營西華農場位於海南省儋州市中部。場區範圍北至王五鎮,東接國營西慶農場、大成鎮,西南鄰八一農場,西北面臨近春江水庫。場部建在老塘鋪墟西南5公里的水鳴江支流東岸,經老根沿海榆西線公路,至那大鎮39公里。
中文名
西華農場
地理位置
海南省
總人口
1.87萬人
建立時間
1955年

西華農場場名來歷

本場定為“西華”於1955年。在此之前,她曾經歷過1952年的華南墾殖局海南分局那大墾殖所1001場和1002場;1954年的塘鋪墾殖場。
1955年8月,海南墾區有18個場改名,本場——塘鋪墾殖場屬其中之一。當時具體負責此項工作的是海南農墾局副局長林若冰和組織科長戴業平兩位同志。他們對要改名的18個農(墾殖)場,本着兩條原則:一是按改名各場所處的地理方位,取“東、南、西、中”的一個字,作為改名場地場名首字,二是取各場所在駐地地名中的一個字,作為改名場的場名第二個字,無地名或者地名不詳,改名場的第二個字,則從華麗的漢字單字中挑選一字而替之。
本場位於海南島西線,場名首字取“西”字無疑,但當時本場場部駐地塘鋪,既無墟鎮又無村落,“塘鋪”地名實屬不詳之列。經林若冰和戴業平兩位同志商議後,就從漢字中選中了美麗的“華”字為本場場名第二個字。因此, “西華”二字為本場場名被確定。
此後不久,海南農墾局發文公佈了18個場改名後的場名,本場場名的全稱為“西華墾殖場”。隨後,本場場名中的“墾殖”二字被刪去,在“西華”前面貫以“國營”二字,至此,本場場名全稱為“國營西華農場”。
1969年10月,本場被劃編為中國人民解放軍廣州軍區生產建設兵團第五師第二團;1974年“兵團”建制撤消,恢復農墾體制,本場場名全稱為“廣東省國營西華農場”(1980年12月亦稱“廣東省國營西華農工商聯合企業公司”)。
海南建省後,本場改稱“海南省國營西華農場”;1990年9月本場曾被併入海南省農墾國營八一總場,1994年1月從八一總場分出後,複稱“海南省國營西華農場”。

西華農場地理環境

該場地勢南高北低,最高峯廟陀嶺(海拔294米)座落在西南場界附近。南部和中部為花崗岩丘陵台地,海拔一般在100~150米之間,其間東南部至中部有一斷續相連的丘陵地帶,丘陵的坡度多在15度左右,其餘地區多在8度以下。北部為砂岸殘丘台地,坡度多在5度左右。全場除部分丘陵以外,多數土地適宜機械作業。
場內溪溝較多,水鳴江干流水源較足,從場區東南流近該場,沿場界北行,至樂墩村旁折向西北,蜿蜒曲折穿越場區,向西北流入春江水庫(即“春江”)。其支流遍佈本場南、中、西部場區,流域約佔全場面積的四分之三。東北部屬老馬河發源地,該河流短水少,向北出境,經石馬嶺水庫流入徐浦河。松濤西乾渠大成分乾的西支斜穿場區東北,用水十分便利。 [1] 

西華農場歷史沿革

該場原是本縣墾殖所於1952年3月建的第一(靜坊)、第二(簍田)兩個墾殖場。
1954年春合併為塘鋪墾殖場,1955年8月改名西華墾殖所,同時擴展了車底以西的土地,1957年初稱西華農場。
1969年4月,改稱廣州軍區生產建設兵團第五師第二團;1974年10月,恢復農墾系統,又稱西華農場。
1978年1月大成公社塘鋪大隊和雅星公社的榕頭、秧地村併入該場;1981年7月,又並進了大成公社島村、洪登、可溝3個大隊和樂墩村(總人口3898人,勞動力2186人,土地29226畝)。
至1990年,全場土地總面積175593畝,已開墾利用115982畝;總人口15430人,其中職工7620人;下設8個作業區,67個生產隊和其他企業單位23個。 [1] 
2017年3月西華農場設立為西華居,劃歸大成鎮管轄。

西華農場經濟發展

解放前,該場已有膠園成片。1952年,有土地10575畝,以後逐年擴展,至1975年,膠園面積為35220畝,總株數為84.55萬株。至80年代,橡膠發展更加迅速,平均每年種植面積擴展2000多畝。至1990年,全場膠園面積59653畝,橡膠21.578萬株,幹膠產量不斷提高,1970~1971年和1975~1980年年產超過1000噸,1981~1982年年產超過雙千噸。至1990年,年產仍在2000噸以上。歷年累計幹膠38292.85噸,割膠33年平均每年產幹膠1160.4噸。
1975年,水稻面積僅有1065畝;1982年,水稻面積為5044畝;1990年,水稻的播種面積10910畝,年總產量為2407.6噸,糧食基本自給。
70年代,該場僅有一些小規模的膠廠,日生產能力只有3~5噸,磚瓦廠的年生產能力為3萬塊。至80年代後期,工業發展較快。1990年,大型膠廠1座,日產幹膠16噸;磚瓦廠的年生產能力分別為磚200萬塊,瓦300萬塊;汽水廠年生產能力12000噸。此外,還有糧油加工廠、機械修理廠等。
該場礦泉水資源豐富,日流量高達4500噸。80年代後期建有礦泉水廠1間,生產“西華”牌礦泉水。 [1] 

西華農場文教衞生

該場的教育事業起步較早。70年代,業餘大學和政治夜校遍佈全場,中小學校10多所。不久夜校等解散,僅保留中小學。1990年,該場有普通中學2所,小學11所,在校學生3186人。該場醫療衞生單位共43個,其中場級醫院1個,病牀120張,醫護人員119人。 [1] 

西華農場地理位置

海南省國營西華農場位於海南省儋州市的中部,地理座標東經102°27′46″——109°24′22″,北緯19°27′46″——19°37′06″之間,場內範圍北至王五鎮,東接國營西慶農場、大成鎮,西及南鄰國營八一總場,西北南界臨春江水庫,還有一塊飛地。南行7.6公里接海榆西線公路(即225國道),西通東方縣往三亞市,北距馬井、洋浦港經濟開發區(跨海)25公里,東至儋州市34公里,海口161公里,那大至白馬井公路穿越本場,海陸交通十分便利。 [2] 
本場處於平緩台地與殘丘過渡地帶,以緩坡台地為主。北部與西北部較平緩,坡度8°以下;東部至東西部為斷續的丘陵,坡度15°以下。地勢南高北低,一般海拔40至140m;高程點7個,海拔123至182m,其中最高為廟陀嶺,海拔294m。東南及中南各有一條河流在場中部匯合,將場區割裂南北西部分,河流向北流經春江水庫於新英港入北部灣;松濤水庫的西乾渠大成分幹西支渠斜穿場區東北,主要灌溉場區農田。

西華農場人口情況

1952年農場創建時,全場不足400人;1954年總人口上升到1253人;1990年7月1日全國第四次人口普查時,本場總人口為15851人,其中職工6733人;1997年全場總人口達到17620人,其中職工5250人;至2006年底全場總人口1.87萬人,其中職工3338人。
1952年5月成立華南墾殖局海南分局那大墾殖所1001場和1002場(本場前身)時,本場首批墾荒者89人,除幹部和技術人員外,全系本地的招收民工。1953年4月潮汕支邊青年130多人加入本場建設行列。1954年4月,1001場已發展到650人,當年1001場與1002場合併為塘鋪墾殖場時,全場總人口達到1253人。1956年和1960年先後兩次接收部隊轉業軍官和退伍兵近400人,從1972年到1984年的17年間,本場每年平均安置職工子女就業100人。1981年本場併入大成公社3個大隊的轉制農民2136人。1966年、1968年至1977年先後接收廣州、汕頭、揭陽、潮州、海口等地城鎮知識青年近700人等。
本場人口的祖籍大多屬於海南、廣東、廣西、湖南4個省(區),少數來自湖北、河南、浙江、雲南、四川、山東、黑龍江、內蒙古等省。

西華農場機構沿革

海南省國營西華農場建場以來,隸屬關係多變,機構設置各異,農場稱謂也有所不同。
一、1001場和1002場
1952年1月海南農墾事業正式創建後,在中共中央確定的“一定要建立我們自己的橡膠生產基地”的戰略決策指導下,開始大規模開荒墾殖。5月份1001場和1002場相繼在本場的九隊水壩附近,樂西隊旁成立。1001場由曾國英任場長,1002場由陳元任場長。工人以來自本地區民工為主,1953年3月18日,一大批本地民工和潮汕支邊青年加入本場墾荒隊伍,52年開墾面積達5,755畝,53年開墾面積5,998畝,工人人數由52年的378人增加到53年的1,057人。工人基本上沒有固定的居住點,開荒到哪裏,就吃住在那裏,一般是13~14人組成一組。
二、塘鋪墾殖場 西華墾殖場
1954年初,海南農墾貫徹華南墾殖局提出的“加強、精簡、合併、裁撤”方針,對墾殖場進行調整。3月經海南墾殖分局確定將兩場合併為塘鋪墾殖場,場址選在場之東側,塘鋪鄉,系當山村附近。此時農場發展規模較小,機關只設“兩組”和“數員”即:技術組、會計(財務)組和文書、管理員兼保管員,計劃統計員,醫士(或護士)幹部編制共17人。為了管理上的統一。對各作業組劃分生產隊,同時由林區管理;全場共分為第一林區(紅旗隊),第二林區(紅林隊),第三林區(紅島隊)。共十個生產隊,1956年成立第四林區(紅色隊),場長分別由李步海、林詩雄擔任過。此段時間,以開荒定植為主,至57年止橡膠開荒面積達到2,44萬畝,定植2,34萬畝,建成磚木結構宿舍389.36㎡。
三、大成人民公社和東風總場
1958年秋季,海南島同全國一樣,掀起了大辦人民公社熱潮,本場與國營西慶、西培農場、南晨、大成鄉合併,於9月1日在大成鄉政府所在地召開社員羣眾大會,宣佈那大縣大成人民公社成立,農場屬下的4個林區改成三個大隊,管轄本場原有的生產隊。
1959年5月大成人民公社一分為二,“三場”成立東風總場,總場部建在西培農場場部;“二鄉”成立東風人民公社。東風總場於1959年9月解體,各自恢復獨立企業。
人民公社和東風總場期間,由於大鍊鋼鐵的掀起,本場大部份勞力日夜投入運送柴草、礦石、修爐鍊鐵等工作,又由於刮“共產風”緣故,本場許多固定資產被無償調走和被分掉,給農場的發展帶來一定的困難。
四、兵團五師二團
1969年3月,隨着中國人民解放軍廣州軍區生產建設兵團的成立,當年4月,本場均歸屬生產建設兵團建制,農場編為第五師第二團(簡稱五師二團)。團機關設有司令部、政治處、生產處、後勤處、生產隊依次改為二團(XX)連。
兵團時期貫徹林彪“大力發展橡膠”的題詞,又一次掀起墾荒植膠高潮,並大搞居民點建設,先後開發了1隊、20隊、21隊、22隊、23隊、24隊、25隊、26隊、27隊等新隊的建設,由於當時領導在植膠上重種植輕撫管,割膠生產上重產量輕管養的指導方法,造成農場橡膠中小苗荒蕪,小苗增長率、保苗率鋭減。
五、國營西華農場
1974年10月,兵團建制撤消,農墾體制恢復,本場改稱廣東省國營西華農場,場部機關係統設置有:行政辦公室、生產計劃科、財務科、供銷科、機務工建科、勞動工資科、宣教科、保衞科、組織科、武裝部、團委。下屬各連隊恢復“生產隊”,並重建6個作業區。
1988年海南建省後,農場更改為海南省國營西華農場,此後機關係統設置沒有多大變化。但在1990年9月,海南省農墾總局決定,將本場和西培、龍山、紅嶺農場併入“海南省國營八一總場”。1993年12月海南省農墾總局發出通知,海南省國營八一總場解體,“五場”各自獨立。從此,本場場名免冠“海南省國營八一總場西華農場”之稱,恢復“海南省國營西華農場”稱謂。

西華農場場徽

海南省國營西華農場場徽,是由本場宣傳科郭勇漢同志於1996、1997年幾易圖案,再經場領導兩次開會集體討論初審,最後提交本場第九屆職工代表大會主席團會議一致通過確定的。
企業標誌屬企業文化建設的範疇,是企業形象視覺符號及無形資產。“西華”場徽的產生是順應現代企業管理,塑造企業精神,界定企業經營行為、經營理念而製作的。目的在社會中產生一種持久深刻的視覺效果,使企業員工及社會對企業產生一致的認同感,從而增強企業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對外樹立企業社會形象,對內激勵企業員工的進取精神。
海南省國營西華農場場徽釋義:
圖案右上方的XIHUA,系“西華”漢語拼音,以此突出“西華”標誌的特點。
圖案中央大鵬鳥是一條剛勁、有力、向上舒展飛翔的翅膀,喻企業蓬勃向上的形象及強大的生命活力。 圖案下部兩條水漣漪與大鵬鳥共同構成一幅大鵬鳥擊激翱翔、破浪前進、直駛奮鬥目標的圖象。喻“西華”人乘波擊浪,團結拼搏,開拓進取的創業精神;兩條水漣漪又喻“西華”礦泉產業活水源頭,示“西華”事業永不枯,發展後勁強,事業急速(波浪狀)發展,源遠流長。
圖左邊緣的半圓條形與大鵬鳥尾部銜接,其弧度的大跨越,喻“西華”發展歷史悠久,道路漫長,未來任重道遠,鵬程萬里。

西華農場農場現狀

截至2006年的統計,全場現有人口1.87萬人,在職職工3338人。有65個生產單位。建有10所完全小學,1所初級中學,在校生人數3623人。農場有場部醫院一間,設有內兒科、外產科、傳染科、門診部和化驗室、X光室、B超室、理療室、藥劑室等。
全場擁有土地面積17.78萬畝,已開墾利用12.6萬畝。到2006年底,全場橡膠種植面積達到7.13萬畝,橡膠總株數173.7萬株,其中開割面積4.98萬畝,未開割面積2.15萬畝,年產幹膠4500噸左右。同時還有其他經濟作物,如甘蔗生產、水稻生產、水果生產,此外還有畜牧業生產、淡水養魚等。
農場現有標準膠廠、糧油廠、磚瓦廠、膠杯廠、礦泉水廠、木材廠等,先後辦起了商業服務公司、聯營開發公司、畜牧水產公司。1989年場部興建了一個簡易農貿市場,佔地面積約2000㎡。1997年1月,本場成立了場部小城鎮鎮管會,對場部綠化、衞生和市場的物價監督、流動人員的計劃生育等進行管理。
1984年,根據中共中央〔1984〕1號文件精神實行農場經營管理體制改革,推行大包乾經濟責任制,發展農、工、商綜合經營,改變辦場老模式,場裏全面辦起了職工家庭農場,並使家庭農場成為獨立經營、自負盈虧的經濟實體。至今,農場的生產經營模式已從原來單一的國有體制,發展為國營、集體、私營、承包、股份合作等多種經營模式。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