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西猯科

鎖定
西貒科(Tayassuidae):是偶蹄目、豬形亞目的一科。屬於中小型偶蹄目動物,西猯外形和習性和豬非常相似,但體型比豬科小,後肢只有3趾。雖為雜食性,但比豬科更適應植物性食物,胃的構造比豬科複雜,獠牙向下,而非野豬般向上彎曲,是強有力的攻擊性武器,除了獠牙外,還有臭腺可用於驅敵。
包括沙漠灌木叢、乾旱的林地、雨林。 以灌木叢、石灰岩洞穴和大石塊充當避難所。羣居,一般的羣體中有大約50種動物,但臨時的羣體可能包括幾百只動物。它們具有複雜的胃以消化粗糙咀嚼的食物。 除了水果和偶爾的蛋,腐肉,蛇,魚和青蛙外,包括根,鱗莖,豆類,堅果,漿果,草和仙人掌。是生活在美洲大陸的豬形亞目的動物。
(概述圖參考來源: [1] 
拉丁學名
Tayassuidae
動物界
脊索動物門
哺乳綱
偶蹄目
西猯科
3屬
4種 [2] 
亞    門
脊椎動物亞門
亞    目
豬形亞目
亞    綱
真獸亞綱
中文學名
西貒科
命名者與年代
Palmer, 1897
同義學名
Dicotylidae Turner, 1849

西猯科物種學史

美洲野豬稱“西猯”,是新大陸生態上與舊大陸豬(Suidae)相當的物種,分佈在美國西南部到阿根廷中部。它們的體形明顯像豬,身體緊湊,頭部細長,鼻盤裸露,但西猯科的物種比豬科動物小得多。在3個屬中有4種西猯科物種:草原西猯只在更新世化石中被發現,直到1975年,在巴拉圭才發現了一種倖存的種羣大西猯。 [3] 
西猯科可能起源於豬科,最早在歐洲的始新世晚期或漸新世早期發現。在亞洲、非洲以及北美洲和南美洲都發現了白唇西猯化石,但在美洲只有在中新世之後才發現了領西猯。 [3] 

西猯科形態特徵

西猯科有3屬4種。外形和習性和豬科非常相似,但親緣關係不大。體型通常比豬小,後肢只有3趾,雖為雜食性,但比豬更適應植物性食物,胃比豬複雜,獠牙向下而非向上彎曲,是強有力的攻擊性武器,除去獠牙外,還有臭腺可用於驅敵。
它們的腳很細,前腳有四個腳趾,後腳只有兩個或三個腳趾。尾骨有6-9個尾椎骨,而在豬科有20個。所有的西猯科都有一層剛毛,從頭頂到臀部都有一道長鬃毛。氣味腺位於尾部正上方的背部,用於相互梳理。頭骨幾乎是直的。西猯科動物的鼻盤與豬科非常相似。犬齒幾乎是直的,稍微向外,上犬齒和下犬齒互相滑動,在咬碎食物時穩定下頜,同時將牙齒磨成有效武器。所有種類的齒序為I 2/3,C1/1,P 3/3,M 3/3 x 2=38。 [3] 
領西猯:
成年雄性的領西猯肩高0.3-0.5米,體長0.85-1.02 米,體重15-25千克。由於它們的外觀有像豬的特徵,經常與豬混淆。它們有一個很大的頭,具有長長的口鼻部,吻粗糙及堅韌,後肢只有3趾。有短而直的獠牙,獠牙向下而非向上彎曲,是強有力的攻擊性武器。上下齒緊密貼合在一起,每次下頜運動時都能很好的磨合。胃比豬科動物複雜,臀部有一個明顯的背側腺體,臭腺可用於驅敵。這在許多物種特異性行為中是必不可少的。這個物種的視力很差,但聽力很好。 [4] 
大西猯:
頭體長為120-137釐米,而當地獵人估計重量為40-50千克。是世界上最大的野豬,體型大小和大型犬相同。有一個巨大的身體,腿很細,頭部比軀幹小。毛髮黑色均勻。根據其最初的描述,大西猯比該屬的唯一其他成員領西猯,體型更大,腿更長,並且比例更小。與同種羣的領西猯相比,大西猯的毛皮更薄,顏色為棕色和白色,黑色的腿和相對微弱的領圈。 [5] 
草原西貒:
肩高52-69釐米,頭體長96–117釐米;體重29.5-40千克。是西猯科三種西猯中體型最大的動物,是有蹄類動物,兩性相同。皮毛很堅硬,具有各種不同的灰色、褐色、灰褐色至黑色。有斑點,穿插着長達22釐米長的鬃毛。背部有一道深色的中背線斑紋,肩上有一條淺色的帶狀白毛,比領西猯的領圈更細,清晰度也更低。口的周圍有白毛。 [6] 
白唇西猯:
頭體長750-1,000毫米,尾長15-55毫米,肩高440-575毫米,體重25-40千克。臉部拉長,終止於由軟骨支撐的裸露的鼻椎間盤。耳朵圓形,長6.4-9.0釐米,通常直立。身體是圓的和桶狀的,皮膚粗糙,覆蓋全身。成體頭部為深棕色,嘴唇白色,這些白髮條紋從嘴角一直延伸到下顎,再到喉嚨,一直延伸到下頜的下巴尖,這使嘴和下頜周圍的白色標記明顯突出。 [7] 

西猯科棲息環境

棲息地包括乾旱沙漠、茂密的熱帶森林和開闊的灌木叢。從美國西南部到中南美洲的廣大地區,從森林、乾燥的森林區到半荒漠地區都能見到。在南美洲和中美洲,棲息在熱帶雨林中。在美國南部,種羣出現在仙人掌沙漠中,在那裏它們更喜歡帶有豐富仙人掌的豆科植物棲息地。 [3] 

西猯科生活習性

西猯科的動物是雜食性的,但比舊大陸的豬科動物更依賴植物材料。胃是兩腔的,但更復雜。西猯科動物具有利用各種食物來源的能力(加上競爭對手數量的減少)使這一家族得以擴展到各種生境,在人類住宅區附近也很常見,會依賴人類分發的食物。羣居,一般的羣體中有大約50種動物,但臨時的羣體可能包括幾百只動物。 [3] 
它們具有複雜的胃以消化粗糙咀嚼的食物。 除了水果和偶爾的蛋,腐肉,蛇,魚和青蛙外,包括根,鱗莖,豆類,堅果,漿果,草和仙人掌。儘管有這些補充飲食,但該物種的主要膳食成分是龍舌蘭和刺梨。也能夠食用人類種植的栽培品種。 [7] 

西猯科分佈範圍

分佈於阿根廷、伯利茲、玻利維亞多民族國家、巴拉圭、巴西、哥倫比亞、哥斯達黎加、厄瓜多爾、薩爾瓦多、法屬圭亞那、危地馬拉、圭亞那、洪都拉斯、墨西哥、尼加拉瓜、巴拿馬、巴拉圭、秘魯、蘇里南、特立尼達和多巴哥、美國(亞利桑那州、新墨西哥州、得克薩斯州)、委內瑞拉和玻利瓦爾共和國。 [2] 
西猯科分佈圖 西猯科分佈圖

西猯科繁殖方式

沒有特定繁殖季節,全年會有幼西貒出生,但視乎食物的藏量及雨量。交配也與氣候有關,尤其是雨季,並且全年都會發生。在雨季也會養育更多的幼仔。占主導地位的雄性幾乎完成所有繁殖。下屬雄性不必離開族羣,但不允許在發情期接近雌性。所以該物種不存在單身漢羣。雌性的妊娠期為141-151天。分娩的雌性會離開族羣產子,因為新生兒可能會被其他團體的成員吃掉。平均每胎產2-3只幼西貒,母親在分娩1天后就會回來重新加入族羣。新生兒的姐姐經常成為新媽媽的保姆。幼西猯出生後幾個小時就能奔走,2-3個月斷奶。雄性性成熟在11個月,雌性8-14個月。 儘管該物種的死亡率很高,但成員的壽命可長達24年。 [4] 

西猯科下級分類

西猯科(3屬 4種)

中文名稱
學 名
命名者與年代
Pecari
Reichenbach, 1835
1
Pecari maximus
Roosmalen et al., 2007
2
Pecari tajacu
Linnaeus, 1758
草原西猯屬
Catagonus
Ameghino, 1904
3
Catagonus wagneri
Rusconi, 1930
Tayassu
G. Fischer von Waldheim, 1814
4
Tayassu pecari
Link, 1795
[3] 

西猯科保護現狀

西猯科保護級別

領西猯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 2011年 ver 3.1——無危(LC)。 [2] 
草原西猯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 2011年 ver 3.1——瀕危(EN)。 [2] 
白唇西猯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 2012年 ver 3.1——易危(VU)。 [2] 

西猯科種羣現狀

在1973年實施《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之前,在20世紀上半葉,許多中美洲和南美國家出口野獸皮。1960年代和70年代,許多國家開始禁止野獸皮的出口,1986年,西猯科物種全部被列入《瀕危物種貿易公約》附錄二。秘魯是唯一允許合法出口獸骨獸皮的放牧州,並且只有來自生活在亞馬遜地區的生存獵人的生皮才能出口。其他國家,包括玻利維亞和阿根廷,正在探索開發有管理的出口野豬皮商業出口的前景。就玻利維亞而言,野獸皮將來自謀生狩獵。僅為生皮收穫野豬不在該地區的計劃內。這種擴大的“合法”收成需要加以認真監測,因為它有可能通過擴大市場無意促進該物種的非法商業使用,因此有對皮毛和其他野獸產品的需求。隨着其他國家野獸皮貿易的興趣日益增加,可能有必要修訂《瀕貿公約》的貿易許可證。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