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西湖

(湖北省黃石市陽新縣境內湖泊)

鎖定
西湖,又稱犀湖,系富水下游湖羣中富河南岸的一個湖泊,位於湖北省黃石市陽新縣木港鎮宋山村。西湖山由1976年、1977年人工圍墾而成的,由上西湖、中西湖和下西湖組成,形成湖網地區,地勢低窪,山湖交錯。 [1] 
西湖及其周邊地區唐朝屬江南西道,五代十國屬南唐。是中部地區著名的魚米之鄉。 [1] 
西湖,湖區國土面積共2572公頃,包括湖泊871.3公頃,耕地212.7公頃,林地821.3公頃。其上游興建有小型水庫7座,季節性氾濫地75.3公頃,庫塘濕地84公頃。 [1] 
中文名
西湖
地理位置
湖北省黃石市陽新縣木港鎮宋山村
面    積
4.23 km²

西湖湖泊演變

自古以來,湖北陽新南起現在的木石港街、北至富水河原為自然濕地。據史書記載,宋朝一梁姓農民來附近山上定居,從此這一帶被叫做宋家山。後來,分別有何、柯、華、明等姓氏的農民前來定居。清末民初,一名叫明師校的人在湖區圈地圍墾,收地租致富。西湖湖區遍佈蘆葦、水蒿等水生植物。枯水期,湖區大量湖牀裸露,居民圍墾水田、種植穀物:豐水期,這裏連通富水,形成連片水域,居民自由捕魚維持生計。 [1] 
西湖一直是水患頻發地、血吸蟲病重度流行區。1976年秋冬,對富水下游採取“上蓄、中圍、下排和一河兩堤、河湖分家、束水入河、逼水入江、分片治理、消滅釘螺”的綜合治理措施,興建西湖堤和西湖閘形成獨立的湖泊。1976年以後,原來的西湖相繼被圍成三個部分,分別是木港村的上西湖、巖下村的中西湖以及宋山村的下西湖。下西湖因面積較大,湖面擠佔少,故今天的西湖一般指宋山村的下西湖。西湖曾被當地人命名為“犀湖”(據《陽新縣誌1993》)後來由於“犀”字較為生僻難寫、一些人簡寫為“西湖”,沿用至今。 [1] 

西湖位置境域

西湖位於湖北省黃石市陽新縣木港鎮宋山村,湖泊水面中心地理座標為東經115°15'32",北緯29°47'34"。北依富水,南傍宋家山,西鄰五里湖,東接絨湖,相應水面面積4.23平方千米。 [1] 

西湖水文特徵

據2012年全省“一湖一勘”,西湖最大水深5.32米,常年水位為18.54米(黃海高程,下同),容積1762萬立方米。
20世紀80年代後,隨着工農業、服務業快速發展和城鎮化推進,漁業生產高密度投肥餵養魚類、農業化肥農藥使用面源污染、城鄉污水及固廢垃圾,畜禽規模化養殖業帶來大量未經處理或處理不達標的糞便殘渣流入西湖。2014年1月,湖北省水環境監測中心黃石分中心檢測西湖水質,依據《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GB3813-2002》評價,西湖水質為V類,總磷超標1.8倍。水體輕度富營養。 [1] 

西湖地理環境

西湖地質地貌

西湖地處鄂東南低山丘陵區,幕阜山脈北麓至長間的壟崗丘陵一衝湖積平原區。壟崗丘陵區為低山、殘丘壟崗分佈地帶,一般屬於凸向坡,地面起伏變化較大,坡降大,坡地遭剝蝕後基岩裸露,坡麓物質在水流的作用下堆積於河谷兩岸。據2003年11月長江勘測設計研究院編制的《富水下游防洪滅螺治理一期工程可研報告》表明,西湖湖區內除局部出露三疊系中統(T2)碳酸鹽巖及下第三系(E)碎屑岩外,主要為第四系(Q)地層。第四系衝一(a1-1Q4)主要由黃褐一褐黃色、灰褐一灰色粉質黏土、黏土、粉質壤土,灰一深灰色含淤泥質粉質黏土、含淤泥質黏土組成,局部夾含細粒土粉細砂、砂壤土、壤土、粉質黏土與粉細砂互層、粉質壤土與粉細砂互層、粉質黏土與砂壤土互層等透鏡體。第四系沖積層(a1Q4)由灰綠一灰色砂壤土、粉細砂、中粗砂、含泥沙礫卵石層組成。 [1] 

西湖氣候特徵

西湖湖區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區,雨量充沛光照充足,四季分明。年平均氣温16.9℃,極端最低氣温-14.9℃,極端最高氣温42.2℃,多年平均無霜期240—280天,年均日照時數1897.1小時,日照百分率44%,流域內雨量充沛,多年平均降水量1410毫米,徑流深730毫米。 [1] 

西湖自然災害

西湖的主要自然災害為洪災,旱災、血吸蟲病災。根據1963一1993年三日暴雨統計資料中記載,發生在5一6月的有25次,發生在7一9月的有6次。可見6月、7月是江河洪汛交替發生時期,此時長江水位未落,內河山洪接踵而至,內河洪水與外江高水位相互遭遇,極易釀成洪澇災害。1983年、1995年、1996年、1998年、1999年五年兩者同時遭遇,不少圍堤民垸漫堤潰口,損失慘重。 [1] 
較大的洪災、旱災如下:
  • 水災
民國三年(1914年)8月22日,大雨,山崩土裂。田禾牲畜盡付汪洋。
民國二十年(1931年)夏,連日陰雨,西湖港水位大漲,廬舍傾頹,物畜漂流,田地被淹。
民國二十二年(1933年)夏,大水。湖畔田禾均被水吞。
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夏,淫雨兼句。山洪泛濫河水漫溢成澤國。
民國三十一年(1942年)初夏,淫雨半月。豆麥腐爛,稻穀產量不足四成。
民國三十七年(1948年)夏,連雨不晴,山洪屢發,富水河畔房屋多被沖垮,人畜溺死甚多。
1954年5一6月,降水量900餘毫米。山洪暴發,河湖一片,形成特大洪澇,歷時3個月。
  • 大水始退
1983年6一7月,大水直逼縣城。11月,大水始退。
1984年9月初,大暴雨,山洪暴發,河港氾濫。
1998年,湖區遭遇百年不遇大水。西湖堤7月潰壩,洪水直逼縣城。
1999年5月21一23日富水流域普降大暴雨,雨量220毫米。富水水庫開閘泄洪,西湖堤漫堤、潰口,湖區一片汪洋。
  • 旱災
民國二十三年(1934年),全境大旱63天。西湖港區港幹堰絕,水田龜裂,早地塵飛,禾苗多枯槁。
1967年7月下旬至9月上旬,酷熱40天。
1978年夏,酷熱。伏旱連秋旱兩月餘。
2000年6一7月,降水165.6毫米,只達到歷年同期平均值的三成,境內百餘小型水庫乾涸,半壁山開閘引水抗早,引灌江水1億立方米。
2005年1一7月,降水792.9毫米,比常年同期減少四至五成8月,局部地區20多天滴雨未降,境內旱情嚴重。
2013年7月至8月中旬陽新降水量43.3毫米,只有歷年同期平均值的兩成,同時氣温偏高,8月7日最高氣温達42.2℃,為有歷史記錄以來最大值。
  • 其他災害
1940一1950年,富河沿岸血吸蟲病肆虐。
1955年1月酷寒。半月未解凍。
1977年1月,酷寒,柑橘樹多凍死,竹木凍折無數。又發生“五月寒”。

西湖湖區水系

湖水依賴地表徑流與湖面降水補給,主要入湖河流有西湖港(亦稱木石港),流域面積87.2平方千米,主河道長度18千米,最高峯位於西南角的橫嶺山、海拔707.2米,最低處為下游湖泊低窪地帶,高程約15米。河流自南向北,流經漆家祠、木港、月塘畈,注入西湖。其上游興建有小型水庫7座。 [1] 

西湖資源狀況

西湖綜述

西湖是典型的內陸淡水湖泊和泛水沼澤濕地,具有水域、灘塗、草甸、水塘、水田、旱地、樹林、竹林等不同生態環境,屬於既複雜又相對統一的複合濕地生態系統。是以中西湖、下西湖為主體,包括大片淺水低窪湖泊組成的水域生態系統型自然保護區。 [1] 

西湖植物資源

浮游植物:47種,隸屬5門46屬。其中,藍藻門19屬19種,綠藻門12屬12種,金藻門2屬2種,裸藻門1屬1種,硅藻門12屬13種。藻類以隱藻、直鏈藻、異極硅藻和放射硅藻為優勢種,團藻、水綿和額藻為常見種類。浮游植物密度405.6×104個/升,生物量1.9315毫克/升,魚類易消化的種類佔68%以上。
維管束植物:591種,隸屬141科388屬。其中,蕨類植物21科31屬50種,分別佔湖北蕨類植物科、屬、種總數的50%、29.8%、11.9%種子植物120科357屬541種,分別佔全省60.3%、11.6%、9.6%,其中又分裸子植物4科10屬13種,被子植物116科347屬528種。
水生植物:圍墾以前,湖中生有菱角、紅蓮,另外還有大面積的蘆葦、蒿筍、香蒲等。20世紀70年代以後,水生植物逐漸減少,零星分佈有蓮藕等。
林木資源:西湖南岸和東岸為宋家山,宋家山海拔400多米,植被豐茂,物種繁多。其中有杉林53.3公頃,竹林數千畝,是陽新竹主產區。中藥材達100餘種。
植物區系特點:種類豐富,地理成分複雜。種子植物120科357屬541種(包括種下分類羣),共有區系成分15種,各種地理成分相互滲透。具明顯温帶性質,且含較為豐富的熱帶成分。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氣候特點,使温帶性質的屬達177,佔總屬數的49.6%:熱帶性質的屬為133,佔總屬數的37.0%,是亞熱帶和温帶地區植物區系重要的交會區獨具特色的古樟樹羣落。濕地周邊山嶺林地以及附近村落分佈有大面積的古樟樹羣,羣落數目多,有的樹齡達200年以上。 [1] 

西湖動物資源

傳統魚類:湖中主要魚種為青魚、草魚、鰱魚、鱅魚四大家魚。魚類的組成以湖區土著性魚類為主,人工放養魚種也佔一定比例。種羣較大的有泥鰍、草魚、鱤魚、鱅魚、鰱魚、鯉魚、鯽魚、黃顙魚、烏鱧、黃鱔等,數量較多的有青魚、鯿魚、三角魴、大眼鱖、刺鰍等。
浮游動物:4大類45種。其中,原生動物18屬22種,輪蟲類8屬15種、枝角類7種、橈足類1種(廣佈中劍水蚤)。
兩棲動物 :1目6科14種。其中有中華蟾蜍、黑斑蛙、澤蛙、飾紋姬蛙、中國林蛙、斑腿樹蛙等6種省級保護物種。
爬行動物:3目8科19種。其中有王錦蛇、玉斑錦蛇、黑眉頸蛇、眼鏡蛇、銀環蛇、黃緣貝殼龜、平胸龜等7種省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
鳥類 :167種,隸屬於16目39科,佔全國鳥類總種數(1329種)的12.6%,佔湖北省鳥類總種數(456種)的36.6%,屬東洋界區系成分。有列入《中華人民共和國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的鳥類30種。其中,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有東方白鸛、黑鸛、白鶴3種,國家二級保護動物有小天鵝、白琵鷺、白頭鷂、鴛鴦等27種。另有省級保護鳥類豆雁、小白額雁、綠頭鴨等45種。按季節型分,有留鳥54種,冬候鳥55種,夏候鳥41種,旅鳥17種。
獸類 :25種,隸屬於7日10科25屬。西湖主要獸類中,穿山甲、水獺屬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刺蝟、豬獾、狗獾等8種屬國家三級保護動物,豬獾、狗獾、豪豬、小麂、華南兔屬省級保護動物。 [1] 

西湖旅遊資源

千年銀杏 :宋家山上矗立着一顆約1200多年的古銀杏,樹高近30米,為陽新第一古樹。有賦雲:“今之古樹,散生與羣落並存,葱龍葳蕤,虯曲蒼勁,枝柯交錯,挺拔巍峨。粗圍逾丈餘高欲觸流雲。環境惡劣不畏,氣候變遷淡然。歷千年之古建不再,經千年之古樹尚存,幸甚!幸甚!”
仙觀晴霞 :陽新古八景之三。西湖西岸有塊沼澤地(湖水位較高時,可容納十多條帆船避風),名叫“觀嘴”。嘴之外沿有隆起之土墩,名“觀上墩”。宋徽宗時,墩上建有一道教仙觀,內供八仙之首漢鍾離神像,故名“鍾成觀”。據傳鍾仙本是楚將鍾離昧將軍,勇猛善戰,後在此修仙得道。楚人慕其英雄,甚敬之,因修觀以奉之。鍾成觀坐南朝北,面向東去大河與聳峙橫泊洲頭之文峯塔遙遙相對:東側緊鄰西湖,西側緊挨五里湖,視野開闊,氣勢磅礴。每當旭日東昇,一片晴霞,輝映東天,觀內瓦梁牆壁,被照得一片彤紅,因名之曰“仙觀晴霞”。
宋山樵唱 :陽新古八景之四。宋家山位於西湖南岸,綿延10多千米。山上山下分佈着大大小小的村落。漫山遍野,一片林海,古木參天,鬱鬱葱葱,風景十分秀麗。當時縣城及四鄰居民5萬人左右。窮户則以城外的五里湖、西湖所產的蘆葦稈、芭茅稈為主要燃料,一些殷實户,商賈、船户則以燒雜柴為主,還有專做木材生意的客商,大量收購木柴運到長江下游一帶銷售。因此,宋家山成為柴林山地,採樵者絡繹於途。叮叮的伐木聲,嗤嗤的鋸木聲,不絕於耳。而採樵者,興之所至,引吭高歌,此唱彼和,歌聲迴盪在崇山之中,山鳴谷應,飛傳數里。更有一路鶯歌燕語,蛙鼓蟬吟,天籟之音不絕於耳。因名此景日“宋山樵唱”。
寶塔寺: 2000年建於城東文峯塔下,佔地1.33公頃,建築面積800平方米。大雄寶殿供有佛祖、觀音、羅漢等,同時於塔內添設古今名人詩碑迴廊。住持釋帷福為武漢歸元寺羅漢堂主。是縣級重點開放開發佛教場所。 [1] 

西湖歷史文化

西湖傳説故事

望夫石的傳説西湖東岸的村莊叫石浮村,村旁的富河邊有兩塊形狀相同的石頭,人們叫它“望夫石”。傳説富河岸邊有個秀才趙忠,與妻金蓮十分恩愛。趙忠進京應考,金蓮每日站在河邊盼丈夫歸來,整整盼了三年丈夫還沒歸來,金蓮悲痛地跳進富河。趙忠考中狀元回來,悲痛欲絕,每日坐在河邊邊哭邊喊妻子的名字。七七四十九天後,水面浮起一塊石頭趙忠喊一聲“我的妻!”石頭應聲“我的郎!”趙忠見石頭答應,也跳進富河變成了一塊石頭從此這兩塊石頭隨水漲而漲,水落而落,人們叫它“石浮”,這個地方被人叫作“石浮村”唐代詩人王建路過,寫下一首《望夫石》紀念:“望夫處,江悠悠,化為石,不回頭!山頭日月風雨復,行人歸來石應語。” [2] 

西湖湖區人物

劉會亨(1901一1933年)陽新縣木石港區峽山劉村人。民國十四年(1925年)參加革命。民國十五年(1926年)7月,加入中國共產黨。民國十六年(1927年)8月,任五湖區農民協會主要負責人。民國十七年(1928年)春,組建太平赤衞隊,民國十八年(1929年),任中共湖市區委委員、湖市區蘇維埃政府主席。民國二十年(1931年),任中共湖市區委書記兼赤衞縱隊政委,當選中共陽新縣委委員。民國二十二年(1933年)夏,被國民政府軍37旅捕獲,不屈就義。 [2] 

西湖生態保護

西湖治水滅螺

20世紀40年代,西湖流域流行血吸蟲病(舊稱“大肚病”),西湖沿岸部分村落户絕村毀田地荒蕪,變成貧病交迫、人跡罕至的荒涼湖漢。20世紀50年代以前,富水流域幾乎沒有什麼水利設施,每到雨季,上有山洪下泄彙集,下有江水頂託倒灌,富水下游湖區成為一片汪洋。而在枯水季節,湖水隨江水迅速消退,來水束水歸槽。洪水一大片,枯水成一線是其特徵。20世紀50年代開始治理富河,採取“上蓄、中圍、下排”治理方針採用“一河二堤、河湖分家、束水入河、逼水入江、分片治理、消滅釘螺”綜合治理措施,連年實施一系列根治富水工程。1976一1978年,全面完成西湖湖區綜合治理,原來的西湖相繼被圍成三個部分,分別是木港村的上西湖、巖下村的中西湖以及宋山村的下西湖,使昔日有名的“水袋子”“蟲窩子”變成糧食、蔬菜和水產品生產基地。西湖周圍主要治水滅螺設施為“兩堤一閘”,即西湖堤、西湖隔堤和石浮控制閘西湖堤西湖北部建有西湖堤,1976年冬修建,堤外為富水,堤防起於興國鎮城東新區太堖,止於木港鎮宋山村石浮,堤防總長1168米,堤頂高程224米。
西湖隔堤位於湖東部1985年冬修建,堤外為絨湖,堤長330米堤頂高程23.5米。石浮控制閘1978年始建,2002一2003年實施整險加固。設計排水流量40立方米/秒,擋洪水位25.63米,排水面積225.7平方千米西湖湖區作為血吸蟲病重疫區,經過治水滅螺綜合治理和多年努力,到2013年達到血吸蟲傳播控制標準。 [1] 

西湖水土保持

西湖湖區位於山前沖積平原區,地基土層多為河流相沖積土,厚度不大,一般為7一12米。西湖湖區水土流失類型主要是水力侵蝕,局部區域存在重力侵蝕。山區的陡坡耕種與植被破壞,造成土層母質裸露,水土流失嚴重局部區域岩石風化強烈,岩層結構複雜,易發生崩崗等重力侵蝕。湖區水土保持工作最早從20世紀50年代中期開始,經歷分階段分層次,從試點摸索到點面結合,從單純治理到治理開發相結合,從治理為主到治理預防監督相結合,從單一措施分散治理到以小流域為單元、全面規劃、綜合治理相結合等過程,收到一定效果。 [1] 

西湖社會生活

每年開春初夏,打開石浮閘,引長江魚苗經富池大閘沿富水溯河而上,進入西湖等長滿蘆葦的湖灘產籽。灌湖納苗,利於建閘後天然魚類繁殖生態一定程度的恢復,利於大面積提高養殖效益,發展漁業生產。秋冬開閘放水開湖,捕撈漁獲物。
西湖養殖場位於下西湖。西湖333.3公頃湖面幾乎全部用於西湖養殖場的水產養殖,每年上繳税收20萬元。西湖養殖場主產青魚、草魚、鰱魚、鱅魚四大家魚龍嘴山莊生態園龍嘴山莊位於湖北省陽新縣興國鎮。總建築面積約為6萬平方米。 [2] 
參考資料
  • 1.    《湖北省湖泊志》編纂委員會編著.湖北省湖泊志 中[M].武漢:湖北科學技術出版社,2014.12:188-194.
  • 2.    《湖北省湖泊志》編纂委員會編著.湖北省湖泊志 中[M].武漢:湖北科學技術出版社,2014.12:193-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