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裴旭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出版社副社長)

鎖定
裴旭,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出版社副社長 [1] 
中文名
裴旭
國    籍
中國
專業方向
教育經濟與管理
主要成就
《研究生教育研究》編輯部主任,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出版社副社長

裴旭學術兼職

“全國高校質量監測研究會”常務理事 [2] 
學位與研究生教育》兼職編輯 [3] 

裴旭獲獎記錄

中國學位與研究生教育學會
學會建設突出貢獻獎.2014 [4] 
“基於科教結合的兩段式交叉型人才培養模式的探索與實踐”獲研究生教育成果獎一等獎.2014 [5] 
“協同創新環境下的研究生聯合培養機制改革研究”獲研究生教育成果獎一等獎.2016 [6] 
中國科學院
“面向一流大學的創新平台和學科建設模式探索”獲教育教學成果獎特等獎.2008 [7] 
“以核心能力為導向的研究生分類培養模式的探索與實踐”獲教育教學成果獎一等獎.2017 [8] 
“政產學研“四位一體”研究生聯合培養模式探索與實踐”獲教育教學成果獎二等獎.2017 [8] 

裴旭書籍編著

《協同創新環境下研究生聯合培養機制改革研究》.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年 [9] 
《勇立潮頭揚帆前行——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學位與研究生教育編年史稿(1978~2018)》.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出版社.2018年 [10] 

裴旭論文發表

裴旭.國家學科制度視域下編輯出版學學科建設的進階理路與思考[J].出版科學,2020(06):5-11. [11] 
裴旭.轉型視域下我國編輯出版學研究生教育之“三維”考察[J].科技與出版,2020(07):112-117. [12] 
裴旭,李芳宇.大學出版社教材出版中的多維協同機制探思[J].傳播與版權,2020(05):156-158. [13] 
裴旭.大學出版社助力“雙一流”建設的思考與探索[J].中國編輯,2020(05):28-32. [14] 
李金龍,裴旭,張淑林,李芹娜.我國博士研究生招生制度賡衍、結構變革及其治理啓示——基於1981—2018年全國博招政策的歷史考察與量化分析[J].中國高教研究,2020(03):78-85. [15] 
張學謙,李金龍,裴旭,萬明.我國一流大學建設高校碩士研究生入學機會平等性測度及表現[J].學位與研究生教育,2019(06):38-44. [16] 
張淑林,錢亞林,裴旭,李金龍.產教融合標尺下我國工程碩士聯合培養的現實審視與推進路徑——基於全國108家聯合培養基地的實證分析[J].中國高教研究,2019(03):77-82. [17] 
崔育寶,李金龍,裴旭,趙強強.我國“一流大學建設高校”傑出學術人才培育評價[J].現代大學教育,2018(06):74-81. [18] 
張淑林,崔育寶,李金龍,裴旭.大學排名視角下的我國“世界一流大學”建設現狀、差距與路徑[J].清華大學教育研究,2018,39(01):24-34. [19] 
崔育寶,李金龍,裴旭,萬明.我國世界一流大學建設評價體系的構建及完善論思[J].學位與研究生教育,2017(11):23-29. [20] 
李璐,裴旭,張淑林.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視角下的研究生教育調控機制探析[J].學位與研究生教育,2017(02):68-72. [21] 
張淑林,崔育寶,裴旭,萬明.我國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供給與需求的分析[J].中國高等教育,2017(02):29-32. [22] 
李金龍,萬明,裴旭,張淑林.我國研究生聯合培養政策變革及實踐發展歷程、特徵與趨勢[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6(06):8-12. [23] 
張淑林,李璐,裴旭.創新驅動 培養一流拔尖人才[J].中國高校科技,2016(07):6-8. [24] 
萬明,李金龍,裴旭.論研究生教育應遵循的幾個原則[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5(04):40-43. [25] 
李金龍,張淑林,陳偉,裴旭.基於“畢業生羣體”視角的研究生教育質量評估模式探討[J].學位與研究生教育,2015(03):1-5. [26] 
李金龍,李璐,裴旭,張淑林.論“研究生教育學”學科建構的合用性、合法性與合理性[J].學位與研究生教育,2015(02):14-18. [27] 
李金龍,張淑林,裴旭,陳偉.協同創新環境下的研究生聯合培養機制改革[J].學位與研究生教育,2014(09):30-34. [28] 
章婧,萬明,張淑林,裴旭.營造質量文化氛圍 提升研究生教育質量管理水平[J].學位與研究生教育,2014(03):48-52. [29] 
萬明,張淑林,裴旭.我國優秀人文社科類博士生羣體特徵研究——以人文社科類“全國優秀博士學位論文”獲得者羣體為例[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3(06):33-36+85. [30] 
裴旭.堅持精品定位,培養高層次創新人才——中國科大深化研究生教育機制綜合改革的實踐與探索[J].中國研究生,2013(09):4-7. [31] 
程妍,裴旭.以學科交叉引領高校學科建設——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為例[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3(04):67-71. [32] 
張淑林,曹曄華,古繼寶,裴旭.基礎研究類創新人才培養模式改革探析[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3(02):35-38. [33] 
張淑林,萬明,裴旭.我國研究生教育體制改革價值取向的思考[J].學位與研究生教育,2012(09):1-4. [34] 
張淑林,陳偉,燕京晶,裴旭.集中資源 優化組合 建設研究生公共教學科研實驗平台[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1(02):1-5. [35] 
張淑林,萬明,裴旭.我國研究生教育資源配置策略探討[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1(01):11-15. [36] 
張淑林,裴旭,方俊,朱玉春.我國研究生導師聘任制的歷史沿革和未來走向——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博士生導師聘任制改革探索為例[J].學位與研究生教育,2010(11):17-21. [37] 
陳偉,裴旭,朱玉春.我國研究生教育質量保障體系構建的有關探討[J].學位與研究生教育,2010(07):50-54. [38] 
燕京晶,裴旭,萬明,戴耀華,江豔.經濟危機背景下理工科大學女研究生就業觀調查與分析——以合肥地區理工科大學為例[J].學位與研究生教育,2009(12):33-37. [39] 
燕京晶,裴旭,陳偉.多人口發展中國家研究生教育比較研究及啓示——以印度、巴西、墨西哥研究生教育改革發展為例[J].中國高教研究,2009(07):32-35. [40] 
張淑林,裴旭.理性面對爭議 堅定走研究生教育發展創新之路[J].中國高等教育,2009(07):36-38. [41] 
裴旭,張淑林.校所結合:優化研究生培養模式的典型實踐[J].中國高等教育,2008(18):32-34. [42] 
張淑林,裴旭,陳偉.營造創新學術生態環境 構築博士生培養質量保證體系[J].學位與研究生教育,2008(05):13-16. [43] 
陳偉,張淑林,裴旭.大學排行榜如何從不成熟走向成熟[J].中國高等教育,2008(06):55-57. [44] 
裴旭, 王偉. 服務型研究生院模式初探——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積極構建服務型研究生院為例[J]. 中國研究生, 2008(3):52-53. [45] 
裴旭,張少華,張淑林,陳偉.基於“校所結合”的創新型研究生培養模式探討[J].學位與研究生教育,2007(10):20-24. [46] 
石仿,裴旭,萬洪英.創造力戰略下台灣高校通識教育的發展及啓示[J].中國高教研究,2007(01):70-72. [47] 
張淑林,裴旭,陳偉.以重大科技項目為牽引 創新研究生培養機制[J].中國高等教育,2007(02):38-40. [48] 
陳偉,裴旭,張淑林.對我國開展工程博士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有關問題的探討[J].中國高教研究,2006(12):27-28. [49] 
張淑林,裴旭.立足學校特色和優勢 打造全國研究生暑期學校品牌[J].學位與研究生教育,2006(11):7-8. [50] 
裴旭,張淑林,餘芹.依託大跨度、多學科交叉的科技平台 培養高層次創新型人才——研究生創新中心建設的實踐理念定位[J].學位與研究生教育,2006(06):12-14. [51] 
石仿,裴旭,崔峽.基於創造學理論的研究生知識結構完善問題的探討[J].中國高教研究,2006(03):27-28. [52] 
張淑林,裴旭.遏制異化 推進“博導”選拔機制創新[J].中國高等教育,2005(18):13-14. [53] 
張淑林,裴旭 ,陳偉.我國研究生教育發展現狀與問題研究[J].學位與研究生教育,2005(06):9-14. [54] 
裴旭,張淑林.從國際研究生教育改革與發展的若干趨勢評析當前我國研究生教育中的變化[J].中國高教研究,2005(04):15-18. [55] 
裴旭,張淑林.理科主導型大學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教育與現代化,2005(04):20-24. [56] 
裴旭,張淑林.理科主導型大學工程碩士教育發展影響因素分析及對策探討[J].中國高教研究,2004(12):40-43. [57] 
張淑林,裴旭.高校集約性學科平台建設的探索與思考[J].學位與研究生教育,2004(06):16-20. [58] 
裴旭,張淑林.研究生學術越軌行為與對研究生的“量化”要求[J].教育與現代化,2004(01):75-80. [59] 
裴旭,張淑林,萬紅英.淺析收費對研究生教育中責任主體角色轉換和運行機制變革的影響[J].中國高教研究,2004(04):42-45. [60] 
陳偉,裴旭.關於大學排名有關問題的討論[J].中國高教研究,2003(12):45-47. [61] 
裴旭,張淑林.研究型大學中重點學科的評價探析[J].教育與現代化,2003(04):52-57. [62] 
裴旭,張淑林.集中有限資源 選準突破口 促進學科交叉[J].學位與研究生教育,2002(12):10-12. [63] 
張淑林,裴旭.關於我校學科點建設與發展的分析與思考[J].教育與現代化,2002(04):43-48. [64] 
張淑林,裴旭.蓬勃發展的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研究生教育[J].中國科學院院刊,2002(04):308-311+320. [65] 
裴旭.努力改進非全日制在職人員申請學位工作[J].教育與現代化,2001(04):68-72. [66]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