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裏裏

(2008年韓國電影)

鎖定
《裏裏》是2008年上映的韓國劇情電影,由張律執導,尹珍序嚴泰雄等主演。 《裏裏》講述了1977年韓國鐵路里裏站爆炸事件發生30年後,那裏生活着的一對兄妹艱難的生活。
中文名
裏裏
外文名
Iri
類    型
劇情
製片地區
韓國
導    演
張律
主    演
嚴泰雄
尹珍序
主    演
金東虎
鄭智泳
片    長
107 Mins
上映時間
2008年
對白語言
韓語
在線播放平台
愛奇藝
編    劇
張律 [1] 
imdb編碼
tt1330995

裏裏劇情簡介

過去30年間被遺忘的都市,大家是刻意不想記得你的往事吧?
1977年韓國鐵路里裏站爆炸事件發生30年後,那裏生活着一對兄妹。
30年前,在不起眼的小城市裏裏,發生了駭人聽聞的爆炸事故,一輛裝有40噸重火藥的貨車爆炸了,所有的村落都變得面目全非,誰都不想再回憶那段劇痛的過往。珍書(尹珍熙飾)是在爆炸發生所引起的微震而令媽媽早生的女孩,爸爸媽媽都在這次的事故中不幸身亡,留下她和哥哥騰古相依為命,依然在這個村落生活着。
彼此把對方當作動力的兄妹,艱難地維持着生活,哥哥的病越來越重,珍書以後的路該何去何從?

裏裏演員表

裏裏幕後製作

30年前的記憶被遺忘掉,那個時刻真的發生過嗎?又是誰一直對它念念不忘呢?似一個小小的笑話--大多數的外國人來到韓國學會的第一句韓文就是"快點,快點"。朝鮮戰爭結束後,經濟開發和增長成了韓國整個國家佔據第一位的價值觀,1970年代以來有多少人為了追隨"增長"這個"無形的幽靈"而付出青春甚至以犧牲了自己的性命為代價,為了達到所謂的"目標"而從正確的軌道上脱落下來。從1970年的公寓倒塌事件、1971年的實尾島事件、1972年宣佈實行大規模的改革、1973年金大中綁架事件……1977年裏裏站爆炸事件、1979年朴正熙被殺事件,並不風平浪靜的韓國的1970年代,是一個被尖鋭的冷戰政治和經濟發展第一主義籠罩下的時期,而這段時間也是大韓民國國家和民族精神最沸騰的階段。
1977年11月11日晚9點15分,一輛載有40噸重火藥開往光州的貨車,突然發生爆炸,1千米以內的人和建築全都化為烏有,10千米以外的住户的窗子也被震得粉碎。59人死亡,1316人受傷,受災人數達到1萬6千多人,1萬多棟的建築受到不同程度的損害,這次事件的嚴重程度是空前的,而且由於當時大多數的人在觀看世界盃韓國對伊朗的比賽,被害更是因此而擴大。事故發生後,"裏裏"改名為"益山",電影拍攝正值事故發生的30週年紀念,為了能喚起遺忘了這起事件的傷痛的人的記憶,張律選擇了這個題材。

裏裏直面韓國之作

本片是憑藉《芒種》先後獲得韓國釜山國際電影節最佳新人導演獎、法國獨立電影發行協會獎等榮譽的朝鮮族導演張律的新作。"首次直面韓國"則是很多韓國媒體宣傳《裏裏》時用到的字眼。張律的爺爺是移居中國的韓國人,他本人不僅是電影人,也曾因為出版了小説《在中同胞》而受到韓國普遍的關注。因為有着"在中同胞"的履歷,他的電影有着看待韓國不同於其他影人的視角:"爆炸案成了韓國的軟肋,很多人條件反射式地不自覺迴避--選擇遺忘","爆炸發生以後,這裏的人們應該如何生存下去"成了他自始至終抱着的疑問,鏡頭也隨着這一直探尋下去。電影不僅把焦點放在了裏裏的爆炸事件上,"在一個地方生存應該要付出些什麼"張律帶着這個有點沉重的哲學性話題探索韓國的生活問題。電影的拍攝時間較其他影片長。一邊拍攝《裏裏》,"一邊學習着韓國社會的生存法則,拍攝容易令觀眾理解和接受的韓國電影的方法"的張律透露拍攝其間自己甚至比演員的心情更加緊張:"雖然有劇本,但仍做好了在拍攝途中遇到意料之外的事情的心理準備。"
"裏裏"作為片中無形的主人公,是在韓國的中學歷史教科書中能見到的地名,是日帝佔領時期全國重要的交通樞紐。影片講述在爆炸中失去雙親的珍書,和自己唯一的"保護人"哥哥沒有逃出小城,繼續在這裏生活下去的故事。雖然裏裏被改名為"益山"保留下來了,但翌年的開發卻使得這裏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2007年初,張律的劇本創作經歷了一個波折的過程。他親自到益山去採訪當地的居民,可惜爆炸發生前的建築早已不在,"像命運一樣,我站在山崗上眺望一條條火車線路,在這裏的養老院默默生活了30年的一對兄妹吸引了我的注意",於是有了本片的劇本原型。
"裏裏"一方面也是"泥裏、泥的村"的意思,"這個電影不是導演掌控完成的,而是'空間'造就的",張律在拍攝的過程中儘量減少人工的雕琢,而把其還原為歲月痕跡留下物體。在絕望和悲嘆聲中出生的珍書兄妹30年間在如"泥沼"一樣沉重而無法自拔的空間裏活着的故事,《裏裏》註定是無法令人發出輕鬆笑聲的影片。

裏裏重慶的連生枝

張律坦言影片拍攝的靈感最初來源自己的真實感觸:"我現在在一個叫'韓國'的地方生活着,世界上的人們各自在不同的城市忙碌着、追求着叫'理想'的東西,每個人在不同的地方生活都有着迥異的心情和感受吧?我也對自己發出了這樣的疑問"。片中的裏裏在巨大爆炸發生後,死者已已,而活着的人都面臨帶着疼痛如何在鉅變後的環境和心態下生活下去的問題。如果説《重慶》裏對裏裏爆炸案發生前的人們的狀態和空間有了蓄意的描寫的鋪墊的話,《裏裏》則是把重點放在了爆炸後生還的人和殘留的風景的鏡頭捕捉上。儘管張律表示他無自信把這個遭受過惡夢的小城面貌全都詳盡地呈現在觀眾面前,但他將真實的感受融進電影的畫面,對沉沒了的都市的氣氛和人的心態有一次深刻而獨特的見解。
他還透露原本是想把《重慶》和《裏裏》的劇情合在一起,拍成一部電影:把裏裏爆炸事故作為線索,前半部分在中國重慶拍攝,後半部分則迴歸事故的發生地益山。後來考慮到兩國的背景和拍攝方式的差異,最終決定劃分成相對獨立的兩個故事分開拍攝。固守着不能因為想把電影變得精彩好看就把事實原貌改得面目全非的原則的張律力圖把真實的一面展現在觀眾的面前。本片的籌備工作始於2007年的夏天:"沒有在韓國長住的體驗,開始擔心自己不能傳達這種真實感。而《重慶》側重拍攝熟悉的中國,所以不存在沒有信心的問題。"所以其選擇先拍《重慶》:"但想拍《裏裏》的心情一直沒有放下,最後和製片方談成了合作。"電影如同生命體一樣,有着屬於其本身的命運--抱着這樣想法的張律最終如願以償,《裏裏》順利誕生。

裏裏花絮

·本片入圍了2008年10月意大利舉行的羅馬國際電影節競爭單元。
·包括釜山電影節的執行委員會會長金東虎、《荷里活小子》、《白色戰爭》等片的導演鄭智泳等人都友情客串出演了本片,能請到電影界這麼"重量級的人物"參加,張律的人緣也被廣泛地稱讚。對尹珍熙、嚴泰雄等主演,張律也是要求其保持"最大程度的空白狀態",在鏡頭面前表現出自然的反應。
·拍攝父親生長的國家--韓國的影片,張律反覆和劇組人員強調這是一部"完全韓國風格的電影",細到兄妹倆圍着桌子吃飯的場面也力求和普通的家庭場面一樣,他的認真風格也是此次合作的同事感受最深的一點。

裏裏大眾評分

網站
評分
參評人數
統計截止日期
豆瓣
6.7
425
2023-12-11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