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朴正熙

鎖定
朴正熙(韓語:박정희,英語:Park Chung-hee,1917年11月14日—1979年10月26日),號中樹,日本名“高木正雄”,本貫高靈。韓國現代史上著名的政治家、軍人,大韓民國第3任(第5—9屆)總統。 [1] 
1917年11月14日生於朝鮮慶尚北道善山郡龜尾面(今韓國慶尚北道龜尾市)。1944年畢業於東京日本陸軍士官學校,先後成為偽滿洲國軍韓國光復軍南朝鮮國防警備隊大韓民國國軍的軍人,累升至陸軍少將、第二軍副司令。1961年5月16日發動5·16軍事政變,推翻張勉政權,出任國家再建最高會議副議長,不久後升議長,1962年兼任代總統,1963年以陸軍大將軍銜退役,並以民主共和黨候選人的身份連任5屆總統,前後執政長達18年,是大韓民國建國以來執政時間最長的領導人。任內培植特務機構中央情報部,通過取消總統連任限制的《維新憲法》,同時領導韓國實現工業化和經濟騰飛,韓國的人均GDP從1960年的82美元增長到1980年的1592美元 [2]  ,被稱為“漢江奇蹟”。 [3] 
1979年10月26日,朴正熙遇刺身亡。1998年,朴正熙被美國《時代》週刊評選為20世紀亞洲最具影響力的20人之一。 [1]  他的女兒朴槿惠在2012年當選韓國第18屆總統,同時也是韓國首位女總統。
(概述圖來源 [4] 
中文名
朴正熙
外文名
韓語:박정희
英語:Park Chung-hee
別    名
中樹(號)
高木正雄(日本名)
國    籍
韓國
籍    貫
高靈郡
出生日期
1917年11月14日
逝世日期
1979年10月26日
畢業院校
東京日本陸軍士官學校
職    業
小學教師→軍人→韓國總統
主要成就
發動5·16軍事政變
主導興建京釜高速公路
開展新村運動
促成韓日建交
對“漢江奇蹟”做出重大貢獻
出生地
韓國慶尚北道龜尾
代表作品
我們國家的道路
國家、革命和我
信    仰
佛教 [1] 

朴正熙人物生平

朴正熙求學經歷

朴正熙在大邱師範學校的畢業照 朴正熙在大邱師範學校的畢業照
1917年11月14日,朴正熙出生於日本殖民統治下的朝鮮慶尚北道善山郡龜尾面上毛沙谷洞(今屬龜尾市)。朴正熙的家族高靈樸氏在朝鮮王朝時期出過名臣樸文秀,但後來逐漸沒落,並且由文入武,好幾代考中武科。朴正熙的父親樸成彬也曾在朝鮮高宗年間通過武科初試,官至效力副尉(西班正九品),並參加過東學黨起義,起義失敗後被捕入獄,因能説會道,在被處死前得到赦免。其後因沉迷喝酒而傾家蕩產,被迫從漆谷郡若木面搬到了善山郡龜尾面,以便耕種親家的墓祭田地來維持生計。朴正熙出生時,其父已經四十七歲,他在父親樸成彬與母親白南義的5子2女當中是最小的一個。 [5] 
朴正熙幼年時在私塾學習漢文,1927年4月入學龜尾普通學校(相當於小學),1932年畢業。 [6]  小學階段,朴正熙需要獨自步行20裏的山路上下學,但他卻是優等生甚至一直是年級長。畢業時,他除了體育,其他各門功課的分數都高於同學們。 [7-8] 
朴正熙雖然學習成績優秀,但是因為家庭貧困而於1932年入讀大邱師範學校。 [9]  在小學,他孤僻成性,極少與別的同學一起玩耍,而在大邱,他則改變了這種習性,逐漸樂於社交,儘管他內心還是感到不大自然。為了增強體質,彌補先天不足,他特意選修了田徑和擊劍這兩個項目的課程。儘管在這些項目上他花費了大量的時間,但每逢考試,他的成績仍是剛剛及格。 [10]  不過此時朴正熙的體魄已相當強健,能一口氣做幾十個腹部繞槓 [11] 
1936年4月1日,朴正熙與同郡桃開面女子金浩南(又作金好南)結婚。金浩南經由住在上毛沙谷洞的親戚介紹而為樸成彬所知,此時樸成彬已經病重,並固執地要求小兒子朴正熙在他死之前結婚,於是朴正熙被迫接受了這門婚事,其後生下大女兒樸在玉 [12] 
1937年,朴正熙畢業,在慶尚北道聞慶普通學校任教,當班主任,並教朝鮮語和體育。 [13]  翌年,朴正熙的父親樸成彬去世。父親樸成彬與三哥樸相熙的嚴厲作風對朴正熙的影響非常深刻。 [9] 

朴正熙投效日滿

朴正熙自幼就有軍人情結。他小時候看到龜尾山谷裏日本軍人的戰鬥訓練,就被軍隊吸引了。而且他讀過的歷史書的主人公中最崇拜的兩人李舜臣拿破崙都是軍人。 [8]  即使成為小學教師,他也無法忘懷軍人夢想。時值日本侵華戰爭全面爆發,朴正熙也想去中國建功立業,所以他每週末都會召集學生玩戰爭遊戲,讓聰明小孩演日軍,遲鈍小孩演中國軍隊,最後結果都是“日軍”勝利。他還親自編劇《志願兵出征》,讓孩子們來演出朝鮮人投身日軍、參與侵華戰爭的故事。但因為他年齡過大,無法報考日本軍校,便打算報考限制相對寬鬆的偽滿洲國軍校,並寫了表達“盡忠報國”(指報效日本)之意的血書,寄到偽滿首都新京(今中國長春)的軍校,並被《滿洲日報》刊登。曾在大邱師範學校當過教官的日本軍官有川主一中佐當時在偽滿,決定幫助朴正熙進入偽滿軍校,便讓朴正熙來偽滿一趟,鼓勵朴正熙報考。其後朴正熙取得應試資格,於1939年10月再赴偽滿,在牡丹江偽滿軍6管區司令部的軍官俱樂部參加入學考試並被錄取,其後他回到學校工作了幾個月,1940年3月辭職北上(朴正熙執政以後宣傳他是因剪頭問題與該校日本人校長有馬近芳不和而毅然辭職,甚至是為了培養抗日獨立運動的實力而報考軍校,但可信度不高)。 [11] 
在日本陸軍士官學校上學的朴正熙(下坐者) 在日本陸軍士官學校上學的朴正熙(下坐者)
1940年4月,朴正熙成為偽滿洲國新京陸軍軍官學校第二期學生。他熱心學習,成為當時連校長南雲親一郎都知曉的優秀學生。朴正熙結束兩年的預科學習後,與兩名日本人和兩名中國人獲得優等獎狀(據同學李翰林和金默回憶,朴正熙在240名畢業生中是第一名 [14]  ),並得到溥儀的獎品——金錶一枚,其後又與預科畢業的240名日本學生、7名中國學生、另外兩名朝鮮學生一起去東京的日本陸軍士官學校攻讀本科(第57期),時為1942年10月。 [7]  在偽滿上軍校期間,朴正熙全家響應朝鮮總督府創氏改名”的號召,以“高木”為姓(高取自本貫高靈,木是樸的偏旁),朴正熙取名“高木正雄”。 [15-16] 
1944年4月20日,朴正熙以第三名的成績從日本陸軍士官學校畢業。畢業後,他到齊齊哈爾關東軍635部隊擔任見習軍官。三個月後,朴正熙又被分配到偽滿洲國軍步兵第8團,駐紮熱河省興隆縣半壁山,團長是中國人唐際榮,除了朴正熙外,該團中的朝鮮人還有朴正熙在新京陸軍士官學校的同學李週一、方圓哲和畢業於奉天陸軍訓練處的申鉉俊。 [7]  朴正熙上任後,就以小隊長的身份參與了對冀東八路軍游擊隊的討伐作戰,但據同期的中國同學高慶印所説,朴正熙並沒有同八路軍直接交火。大約兩到三個月後,朴正熙任團長副官。據申鉉俊和方圓哲回憶,成為團長副官以後的朴正熙不再親臨前線,因此他不需要像方圓哲那樣學習漢語,並且時常喝酒作樂。 [17]  當時,在朝鮮活動的共產主義者呂運亨委派潛伏在偽滿軍中的飛行隊員樸承煥與八路軍指導的朝鮮義勇軍(前身是朝鮮義勇隊)取得聯繫,並準備策反偽滿軍中的朝鮮人,同朝鮮義勇軍一起反攻朝鮮,據説朴正熙也被樸承煥策反,成為呂運亨組建的朝鮮建國同盟滿洲分盟的成員,不過也有人認為朴正熙雖然和他們有接觸,但不會主動參與他們的活動。 [18] 
1944年12月23日,朴正熙任偽滿洲國軍少尉。 [19]  1945年7月1日,晉升中尉。8月15日,日本投降,偽滿覆滅。當時偽滿軍第8團為抵禦蘇軍而北上多倫,8月17日抵達興隆縣城時才得到這個消息。 [20]  朴正熙得報後失魂落魄,對高慶印詢問該如何是好,高慶印讓朴正熙跟着8團走。 [17]  此時偽滿軍第8團團長唐際榮為了觀望國共動向,率部移動到密雲,朴正熙、李週一、申鉉俊決定去北平(今中國北京),便辭別唐際榮,乘火車抵達北平,住在朝鮮人開的客棧德景樓,時為1945年9月21日。在北平,他們與大韓民國臨時政府東北辦事處長崔用德取得聯繫,並被編入韓國光復軍第三支隊駐平津大隊。其時光復軍內部左右對立,朴正熙雖然對呂運亨評價較高,但對忽視年齡和級別、以平輩相稱的共產主義人際關係沒有好感,故排斥共產主義。 [20] 

朴正熙南勞疑雲

從軍期間的朴正熙
從軍期間的朴正熙(2張)
朝鮮半島獨立以後,即被美蘇兩國以三八線分割佔領。由於美國拒絕承認大韓民國臨時政府韓國光復軍,故朴正熙只能以難民身份回國。1946年4月29日,朴正熙及光復軍平津大隊成員離開北平,5月6日在天津搭上美國海軍運輸船,5月8日抵達釜山,經過檢疫後於10日下船,在首爾(舊譯漢城)的收容所待了幾天後就回到故鄉龜尾。在故鄉,朴正熙與哥哥樸相熙因政見不同發生爭執,樸相熙擁護左翼的呂運亨,而朴正熙則傾向右翼的李承晚 [21] 
朴正熙回家三個月後又重返首爾,並應在偽滿和日本上軍校的同學李翰林的邀請,於1946年9月24日成為朝鮮警備士官學校(韓國陸軍士官學校的前身)第2期學員。10月,“大邱十月抗爭(大邱10月事件)”引發慶尚北道一帶的左翼暴動,樸相熙作為龜尾地區的抗爭領導者而被警察擊斃。由於朴正熙對三哥感情最深,故此事一度將朴正熙推向左翼,並仇視美國,動輒謾罵“美國佬”(미국놈),曾對李翰林揚言炮轟景武台(盟軍駐南朝鮮司令霍奇住所,即今青瓦台)。 [22] 
1946年12月14日,朴正熙以第三名的優異成績畢業,授少尉軍銜,被分配到本部在春川南朝鮮國防警備隊第8團(團長元容德)。1947年9月因策劃野外機動訓練之功,直接提拔為大尉,並轉任朝鮮警備士官學校中隊長。在進入軍隊後,朴正熙與南朝鮮勞動黨幹部李在福頻繁接觸,並同潛伏于軍隊的南勞地下黨員崔楠根過從甚密,朴正熙由此開始閲讀《共產黨宣言》,並秘密加入南朝鮮勞動黨,希望為兄報仇。在首爾期間,朴正熙邂逅了梨花女子大學學生李現蘭並平生第一次墜入愛河,打算拋棄金浩南,同李現蘭訂婚,金浩南其實也已出軌,兩人的婚姻名存實亡。 [23] 
1948年8月15日,大韓民國成立,李承晚就任首任總統,南朝鮮國防警備隊隨之變為大韓民國國軍,朴正熙也就成為韓國國軍軍人,他的軍銜也升至少領(少校)。10月19日,受南勞黨影響的駐紮全羅南道麗水市的韓國國軍第14團起事,佔領麗水、順天,引發麗水-順天事件,朴正熙被調到討伐司令部當作戰軍官,負責整理公告板、編寫作戰報告等工作。麗水-順天事件很快得到平息,朴正熙回到首爾後調任陸軍本部作戰教育局課長。但此時韓軍內部展開整肅軍紀運動,大肆搜捕潛伏軍中的南勞黨人。第15團團長崔楠根首先被捕,朴正熙得知後,因為不想離開李現蘭而沒有逃走,最終也於11月11日被捕,收押於西大門刑務所,遭到嚴刑拷打。朴正熙很快就寫自白書悔過,並供出了他所知道的軍中南勞地下黨員名單及相關情報,還在審訊過程中向陸軍本部情報局局長白善燁哀求,白善燁被朴正熙悲愴的樣子打動,決定放他一馬,朴正熙遂於1949年1月底獲釋。最終,韓國國軍中的南勞黨組織基本被一鍋端,69名涉案官兵被高等軍法會議判刑,其中朴正熙被減刑為10年,同時被免除執行,其餘包括崔楠根在內的大部分涉案官兵均被處決。 [24] 

朴正熙軍中沉浮

朴正熙 朴正熙 [25]
朴正熙出獄後,白善燁把他調到情報局戰鬥情報課當課長。不久朴正熙被判了10年有期徒刑,雖然免除執行,但仍被罷免公職,軍籍也被褫奪,由柳陽洙取代他出任情報局戰鬥情報課課長。儘管如此,白善燁依然將朴正熙留在情報局,安排他為柳陽洙下面的“非正式文官”,改穿西服出勤,並在每個月從機密費中抽出一些作為朴正熙的工資。 [24]  1949年8月,情報局局長李龍文接替白善燁出任情報局長,10月又改為張都映,朴正熙繼續留在情報局工作,此時朴正熙實質上擔任狀況室長,主要業務是代寫其他軍官委託的文件,因為朴正熙善於寫報告,所以找他代筆的人很多。在1949年12月朴正熙執筆的《年末綜合敵情判斷書》結論部分,他預測朝鮮會在1950年3月以後進攻韓國,並且蘇聯不會參戰,而中國會。 [26] 
1950年6月25日,朝鮮戰爭爆發。朴正熙因為母親亡故一週年返回故鄉龜尾,聽到開戰消息後,於6月26日午後急速返回首爾,27日到情報局。此時,陸軍本部已經撤走。朴正熙與其他還未撤離首爾的軍官駕着汽車馳向漢江大橋,結果漢江大橋被爆破,朴正熙一行丟掉了汽車,徒步向西冰庫奔去,坐船渡過漢江,繼續奔向水原,追上了陸軍本部。情報局長張都映對朴正熙及時趕來非常滿意,便立即向陸軍本部申請恢復朴正熙的現役軍官身份。陸軍本部退到大田,發出朴正熙少校復歸現役的命令,仍任情報局戰鬥情報課課長,其後朴正熙隨軍撤至釜山。9月15日,晉級中領(中校),“聯合國軍”收復首爾後隨陸軍本部返回首爾。10月中旬,張都映調任新編第九師團長,推薦朴正熙任該師團參謀長,駐紮大田。 [27]  朴正熙在出獄後與初戀李現蘭分手,撤退到釜山期間,經戰鬥情報課同事宋在千少尉介紹,認識了來此避難的忠清北道沃川郡的大家閨秀陸英修(宋在千姨母家的女兒),1950年11月與元配金浩南離婚,12月12日在大邱溪洞天主教堂與陸英修結婚。 [28-29] 
1951年4月,朴正熙晉升大領(大校)。5月,新任的情報局長金宗勉舉薦朴正熙任新設立的情報學校校長。1951年12月,就任陸軍本部作戰教育局長的李龍文准將又力薦朴正熙任作戰教育局次長。1953年1月,朴正熙被送往炮兵學校學習。1953年7月結業,被任命為第3軍團炮兵團長,創設新的炮兵團。 [27]  在這期間,朴正熙表現優異,被美軍軍事顧問團長萊恩稱讚為“令人印象最深刻的卓越人才”,白善燁也肯定朴正熙“雖然剛入門炮兵隊,但朴正熙大令不僅擁有穩重的作戰執行能力,而且具備炮兵需要的出眾的敏感度和計算能力”。 [30] 
1953年11月25日,朴正熙晉升陸軍准將,並被派到美國俄克拉何馬州希爾堡的美國陸軍野戰炮兵學校接受軍事培訓。完成深造後,於1954年6月回到韓國,任第2軍團炮兵團長,10月任炮兵學校校長。在第2軍團長張都映的推薦以及陸軍參謀總長白善燁的關照下,朴正熙於1955年7月升任第5師團長。1956年9月進入陸軍大學進修,1957年3月畢業,任第6軍團副軍團長。10月任第7師團長,1958年3月1日晉升少將。1959年2月宋堯贊任陸軍參謀總長,7月將朴正熙調任負責警戒京畿道的第6管區司令官。1960年1月調任釜山軍需基地司令官,5月任陸軍本部作戰參謀部部長,12月任第2軍副司令官(司令張都映)。在朴正熙升遷過程中,不斷有人拿他曾參與南勞黨的“前科”説事,但都被張都映、白善燁等人保護下來。 [27]  [30] 

朴正熙政變奪權

主詞條:5·16軍事政變
朴正熙早就胸懷“下克上”的奪權野心。1952年5月,李承晚為了確保自己連任,強行修改憲法,對臨時首都釜山實施戒嚴,引發釜山政治風波。在此前後,時任陸軍本部作戰教育局次長的朴正熙與上司李龍文謀劃兵變,推翻李承晚,扶植國務總理張勉,並聯絡到了拒絕李承晚戒嚴令的陸軍參謀總長李鍾贊。然而由於美國不支持,所以兵變計劃胎死腹中。1960年3月,因李承晚政權指揮選舉舞弊而引發民憤,時任釜山軍需基地司令官的朴正熙聯絡浦項的海軍陸戰隊第1登陸師團長金東河、安東的第36師團長尹泰日等人策劃兵變,計劃在陸軍參謀總長宋堯贊赴美后的5月8日舉事,並推李鍾贊為“革命最高指導者”,但因四一九革命的爆發而作罷。5月,朴正熙上書要求參謀總長宋堯贊為3·15選舉舞弊負責並引咎辭職,其後以金鐘泌(朴正熙侄女婿)、金炯旭等陸士8期為核心的少壯派軍官也發起“整軍運動”,呼籲中將以上全體引咎辭職。宋堯贊打算除掉朴正熙,但因國防部長官李鍾贊施加壓力,宋堯贊被迫辭職。 [31-32] 
1960年8月19日,以張勉為國務總理的民主黨政府成立,正式開啓第二共和國,文官玄錫虎出任國防部長。9月10日,金鐘泌、金炯旭等打算會見玄錫虎,商討整軍問題,但玄錫虎不在,他們也一度被憲兵帶去審訊。當晚,他們聚會於首爾忠武莊,密謀兵變,是為“忠武莊決議”。後來,“忠武莊決議”參與者推舉朴正熙為兵變領導人。1961年2月,對朴正熙有恩的張都映接任陸軍參謀總長,局勢對朴正熙有利。朴正熙等人打算在4月19日四一九革命一週年之際舉事,因為他們預估當天會發生騷亂,使軍隊有出動的機會。然而這一天並沒有發生騷亂,於是改為5月12日。期間有人告密,又推遲到5月16日。在兵變前夕,風聲早已走漏,但參謀總長張都映反覆擔保不會有兵變發生,因此張勉政府並未採取任何預防對策。 [33-34] 
朴正熙發動5·16軍事政變(前排左朴正熙,右車智澈) 朴正熙發動5·16軍事政變(前排左朴正熙,右車智澈)
1961年5月16日凌晨,偽裝成進行“烽火軍事演習”、以海軍陸戰隊為先導的3600名政變部隊(海軍陸戰隊第1旅團第1大隊所屬第1、2、5中隊、空輸特戰團、第6軍團炮兵第633大隊、第933大隊、第822大隊、第911大隊和第1重炮大隊)向首爾市區進軍。期間在漢江大橋與憲兵隊的短暫交火,其後兵不血刃地迅速佔領了所有的重要戰略據點。晨4時30分,朴正熙等政變軍官率領的空輸團一個排的兵力佔領了中央廣播電台(KBS),以陸軍參謀總長張都映的名義向全國播放了事先準備好的“革命公約”,譴責民主黨政府的腐敗無能,因此軍方已採取行動接管國家的一切權力,成立了“軍事革命委員會”,並承諾“將反共視為國家首要政策,肅清所有的腐敗和舊惡,將解決深受飢餓之苦的民生疾苦”,在完成“救國”任務後將回歸軍隊。午前8時,宣佈戒嚴令,封鎖全韓所有港灣、碼頭和機場,晚7時至早5時實行宵禁,朴正熙也在首爾市政府前首次向公眾露面。這就是韓國現代史上的5·16軍事政變。從此,朝鮮半島歷史上第三次武人統治時代(前兩次是高麗武臣政權和日本殖民時期)拉開序幕。 [34]  [35-36] 

朴正熙鞏固統治

5·16軍事政變發生後,張勉幾經輾轉,逃到聖衣會修道院避難,在勢單力薄之下不得不辭職;張都映接受朴正熙邀請,出面組織新政權;虛位總統尹潽善則暗中偏袒政變,美國方面確認了朴正熙的反共傾向後,採取袖手旁觀甚至樂見其成的態度。 [37]  於是朴正熙解散了國會,並於5月19日將軍事革命委員會改組為國家再建最高會議,張都映任議長,朴正熙自任副議長,手握實權。 [25]  6月10日,朴正熙設立了一個由他直接控制的特務和情報機構——中央情報部,任命親信金鐘泌擔任部長。 [38] 
國家再建最高會議議長時期的朴正熙 國家再建最高會議議長時期的朴正熙
在軍政府趨於穩定後,朴正熙對軍隊進行了一次大清洗。1961年7月2日,張都映被解除國家再建最高會議議長和內閣首班(總理)職務,朴正熙成為國家再建最高會議議長,隨後又以涉嫌“反革命陰謀罪”逮捕了張都映和擔任軍政要職的高級軍官40多人,清除了威脅他統治的政敵。同年8月11日,朴正熙升為陸軍中將,11月1日升為陸軍大將。 [38] 
朴正熙出任國家再建最高會議議長後,任命偽滿新京陸軍軍官學校的同學李週一將軍為副議長、金東河為財務經濟分科委員長、金潤根為交通遞信分科委員長。決定政府政策的國家再建最高會議的常任委員會9名委員中,偽滿新京陸軍軍官學校的同學佔4名。同時,朴正熙又委任偽滿新京陸軍軍官學校的同學尹泰日、樸林恆、崔昌彥、崔周鍾、方圓哲等人以要職。 [25]  國家再建最高議會掌握着當時國家的立法權、司法權、行政權等全部權力,是名副其實的最高權力機關。1962年3月,時任總統尹潽善辭職之後,朴正熙還兼任代總統一職。 [3] 
在軍政時期,朴正熙全面推行社會改革,推行了解散政黨以及社會團體、檢舉乃至清掃接受共產主義的“容共分子”、關閉舞廳以及高級娛樂場所等措施。另一方面,軍政府通過了《不正當儲蓄法》,根據該法律強行回收的“不正當儲蓄金”達7.2億韓元。為了改變韓國國民的思想意識,朴正熙設立了“重建國民運動本部”這一機構,開展了生活節約化、家族計劃、掃除文盲等社會運動。朴正熙還對農村以及漁村的高利貸現象進行了整治,並實施貨幣改革。他主導了對於原本沒有人關心、沒有得到充分利用的閒置土地的開發,並着手實施經濟開發計劃,開啓了韓國高速現代化的進程。 [3] 

朴正熙就任總統

1962年12月,軍政府公佈了第5號憲法修正案,這一憲法修正案的關鍵在於廢除第二共和國的責任內閣制,採取總統中心制以及單一議會制度。1963年2月26日,5·16軍事政變的主導勢力創建了民主共和黨,意在為後來的權力移交做準備。 [3]  朴正熙本來承諾在軍人執政兩年之後還政於民,但一些軍中強硬派要求延長軍政,於是朴正熙又在1963年3月16日發表聲明,要延長軍政4年,不久因輿論的強烈反對及美國的干預而撤回。 [39] 
1963年8月30日,朴正熙留下一句“再也不要出現像我這樣不幸的軍人”的名言,脱去軍裝,復員為民。 [40]  朴正熙退役後,出任民主共和黨的總裁,並且成為了第5屆總統選舉的候選人。朴正熙以及民政黨候選人尹潽善參加了當年10月舉行的第5屆總統選舉。由於當時的在野黨因總統候選人的單一化問題而產生了分裂,朴正熙因而漁翁得利,最終以4,702,640票、46.6%的得票率 [41]  (比尹潽善多不到16萬張選票)的微弱優勢當選總統,12月27日宣誓就職。朴正熙的當選宣告了大韓民國第三共和國登上歷史舞台。 [3] 
朴正熙就職韓國總統 朴正熙就職韓國總統
就任總統之後,朴正熙加快了發展經濟的步伐。他的努力使韓國擺脱了絕對貧困,取得了令世人矚目的經濟增長。因此在1967年5月的第6屆總統大選當中,朴正熙以更大的優勢(5,688,666票、51.4%得票率 [42]  )戰勝了再次參加選舉的新民黨候選人尹潽善而成功連任。此後,朴正熙開始謀求長期執政。1969年10月,國會通過了“三選改憲”憲法修正案,使已經連任兩屆的朴正熙得以再連任一屆總統。此舉引發軒然大波,在1971年的第7屆總統大選中,新民黨的新興黑馬金大中對朴正熙構成威脅。朴正熙利用“安保爭議”這一選舉期間的核心話題來對新民黨總統候選人金大中展開攻擊,表示金大中一旦當選,韓國就將面臨危險,宣稱“我的競爭對手不是在野黨候選人,而是金日成 [43]  ,最終以95萬票的優勢(6,342,828票、53.2%得票率 [44]  )第三次成功當選總統。 [3]  [45] 
朴正熙意識到當時的政治體制無法保證自己的長期執政,於是繼續策劃修改憲法,制定所謂的“維新憲法”。1972年10月,朴正熙總統宣佈“為了實現祖國和平統一這一韓民族的最高理想,韓國需要改革政治體制”,並開始實施非常措施,是為十月維新。後來的統一主體國民會議制定了旨在選舉出新總統的“維新憲法”。根據這部憲法,總統任期6年,無連任限制,且不再實行全民普選,而是由統一主體國民會議選舉產生。1972年12月23日,2359名統一主體國民會議代議員在獎忠體育館舉行了總統選舉,這就是所謂的“體育館選舉”。朴正熙獲得2357票,當選第8屆總統。整個選舉是一場只有朴正熙一個人參加並且最終由朴正熙當選總統的鬧劇。大韓民國第四共和國由此登上了歷史舞台,這段歷史被人們稱為“維新獨裁”。 [3]  [46] 

朴正熙遇刺身亡

晚年的朴正熙和他的家人 晚年的朴正熙和他的家人
進入“維新”時代,朴正熙政府大力宣傳“10月維新、100億美元出口、1000美元收入”(10월 유신, 100억 불 수출, 1000불 소득)和私家車時代,宣傳物上也充斥着”幸福的形象”。但韓國的青年學生繼續為實現民主化而鬥爭。 [47]  統治集團內部也是暗潮湧動。1973年4月發生的尹必鏞事件埋下了朴正熙遇刺的種子。時任首都警備司令官的尹必鏞是朴正熙的心腹,同時也是陸士8期的核心、軍內“一心會”的教父。十月維新前後,尹必鏞對中央情報部長李厚洛談論朴正熙“衰老”及接班人問題。1973年,朴正熙得知此事,勃然大怒,把尹必鏞等數十名軍人抓到了保安司令部,或下獄、或革職。李厚洛為了找回朴正熙的信任,4個月後在東京綁架了流亡日本的金大中(金大中綁架事件)。對朴正熙政權綁架金大中的暴行感到不滿的旅日韓僑文世光在得到朝鮮的資助後 [48]  ,於1974年8月15日趁光復節紀念儀式的機會,在首爾國立劇場對出席儀式的朴正熙開槍射擊,朴正熙雖躲過槍擊,但夫人陸英修中槍身亡。陸英修死後,總統警護室長樸鍾圭引咎辭職,車智澈接任。 [49]  1978年7月6日,朴正熙毫無懸念地全票當選總統,並於12月27日就職,開啓第5個任期。 [50]  但此時失去了妻子的朴正熙心力日益憔悴,車智澈則利用這個機會弄權。 [49]  陸英修死後,朴正熙私生活日益糜爛,被他玩過的女人據説達到200人以上,演藝圈女明星基本都與他有染。此外,崔太敏牧師與朴正熙的女兒朴槿惠的種種非法行為以及朴正熙對他們的偏袒亦引起中央情報部長金載圭等人的不滿。 [51] 
此時,相對性的貧困現象的深化、長期執政所帶來的副作用以及反維新民主化運動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朴正熙的執政基礎。為了保住執政地位,朴正熙愈加強硬地壓制民主化的訴求。1970年以來,朴正熙政權為了對付學生運動,先後兩次頒佈“非常戒嚴令”,兩次頒佈“衞戍令”,三次頒佈“休學令”。1973年12月,張俊河、千寬宇等發起“百萬簽名運動”,爭取修改維新憲法;1974年3月21日,慶北大學學生髮表《反獨裁救國宣言》,4月3日,梨花女子大學學生髮表《民眾、民族、民主宣言》;1976年3月1日,金大中、尹潽善等在首爾明洞聖堂發表《3·1民主救國宣言》。面對這些對維新體制的挑戰,朴正熙接連發布總統緊急措施,對相關人員逮捕、判刑。 [52]  此後,以政治人物、知識分子、學生、宗教界人士為中心的民主化運動以及在經濟發展過程中被忽略的勞動者和農民為中心的保衞生存權的運動愈演愈烈。 [3]  隨着反對黨勢力的崛起,美國政府與朴正熙政府的矛盾激化。執政的民主共和黨分化為兩股勢力,鄭升和是穩健派的代表人物,而車智澈則踏地擁護朴正熙的強硬路線。 [53] 
1979年,由朴正熙主導的維新體制瀕臨危機。當年8月,YH貿易公司的女性勞動者抗議停業措施而在新民黨大樓展開靜坐示威。示威過程中,一名勞動者死亡。新民黨總裁金泳三在當年9月接受《紐約時報》採訪時,要求美方“撤銷對朴正熙的支持”,因此執政黨於10月4日在國會中通過了褫奪金泳三代議員資格的決議案。16日,釜山和馬山爆發了大規模的反對示威。18日,釜山發佈了戒嚴令。觀察現場的中央情報部長金載圭對堅持強制鎮壓的警護室室長車智澈產生了極度的反感。 [54]  由於朴正熙傾向車智澈的強硬主張,金載圭決定在10月26日安重根刺殺伊藤博文這一天採取行動,強行勸阻朴正熙改變對策。 [55] 
金載圭被捕後模擬的暗殺朴正熙情景 金載圭被捕後模擬的暗殺朴正熙情景
1979年10月26日,朴正熙出席插橋川防潮堤落成剪彩儀式後,搭乘直升機返回青瓦台。 [56]  當晚6時,朴正熙在車智澈的陪同下,來到宮井洞“安家”(中央情報部秘密據點“安全家屋【안전가옥】”的簡稱)就餐。中央情報部長金載圭、總統秘書室長金桂元作陪,此外還邀請了女大學生模特申才順和女歌手沈守峯來助興。席間,朴正熙批評金載圭對釜馬事件的情報工作不力,斷言該事件的幕後操縱者是新民黨,車智澈亦不停重複強硬論,使金載圭大受刺激。過了一會兒,金載圭走出朴正熙用餐的裏屋,決心將朴正熙和車智澈兩人一起殺掉,於是到辦公室取來一把32口徑瓦爾特PPK手槍,然後囑咐忠於自己的禮賓課長樸善浩、隨行秘書樸興柱等到裏屋槍聲響起,就把等候在外面的朴正熙的7個警衞全部擊斃。其後金載圭返回裏屋。晚7時40分左右,金載圭趁朴正熙正在唱歌,突然拔出手槍,説:“閣下,帶着這種蟲豸一樣的傢伙,還能搞什麼政治!”(申才順稱金載圭並沒説過“蟲豸”之類的話 [57]  )話音未落,便朝車智澈開槍,擊中其右手腕,沒帶槍的車智澈躲進室內洗手間,並呼叫警衞。朴正熙大吼:“你要幹什麼!”金載圭便向朴正熙開槍,擊中右胸。聽到裏屋槍響後,樸善浩、樸興柱及其拉入夥的宮井洞警備負責人李基柱、司機柳成玉擊斃了朴正熙的警衞和司機。此時金載圭的槍出了故障,出屋修槍,樸善浩趕來時,他搶了樸善浩的38口徑左輪手槍,回屋擊斃了準備逃走的車智澈。朴正熙倒在申才順的膝蓋上,連説兩次“不要緊”,擊斃了車智澈的金載圭又朝朴正熙頭部開第二槍,直接導致朴正熙死亡。 [58] 
朴正熙死後,屍體被送至國軍首爾地區醫院。國軍保安司令官全斗煥在10月27日凌晨1時就將金載圭等人逮捕歸案。從一審到最高法院,金載圭一直聲稱“以野獸的心情射向維新的心臟”,主張自己是為了恢復自由民主主義才最終決心暗殺朴正熙,最終和他的幾個同夥被判處死刑。 [59]  1979年11月3日,崔圭夏的代理政府為朴正熙舉行國葬,這是韓國首次國葬(2011年國葬與國民葬合併前僅朴正熙與金大中享受國葬待遇)。葬禮歷時9天,韓國民眾失聲痛哭為他送葬。葬處在首爾銅雀洞的國立顯忠院 [60] 

朴正熙為政舉措

朴正熙政治

  • 厲行反共
朴正熙通過5·16軍事政變上台後,在“革命公約”第一條就是宣佈“視反共為國是之第一要義”,因此他任內始終貫徹反對共產主義的政策,嚴厲鎮壓一切左翼進步人士,在當政初期尤甚。1961年5月16日,軍事革命委員會發布“第1號令”,宣佈“對言論、出版、報道等實行事前檢査”,“有害於治安維持”者可隨時進行“逮捕、拘留,處以極刑”。5月18日,《民族日報》社遭到襲擊和破壞,以社長趙鏞壽為首的13名職員被捕。從5月20日起,大批政界人士、社會活動家、教職員和進步學生被捕入獄,僅20日當日就有2014人被捕,包括各政黨成員606名、社會團體成員256名、教職員546名、學生70名,其中屬於進步派的人員達1900餘人;次日又有2000餘人被捕,總人數超過4000人。5月28日,根據23日發佈的言論機關“規制措施”,軍政府關閉了370餘家出版機關,查封了830餘種中央和地方報刊、雜誌,約佔韓國全部言論機關的78%;根據“第6號令”,到5月31日止,解散了5個政黨和238個社會團體。 [61] 
朴正熙將軍發表演講 朴正熙將軍發表演講
6月21日,最高會議公佈了搜查和審判所謂反國家、反民族的腐敗行為和“反革命”行為的《革命裁判所法》和《革命檢察部組織法》;22日,公佈了“特殊犯罪懲罰特別法”,規定對政變期間泄漏情報及政黨、社會團體幹部違反國家保安法,與“反國家團體”(指朝鮮)有關係者處以10年以上徒刑、無期徒刑或死刑。新設的“革命檢察部”逮捕了7800餘人,其中社會黨委員長崔謹愚與組織部長崔百根等人被處以死刑。7月3日,最高會議公佈了經過修改的張勉政府起草的《反共法》,以“強化反共體制”“封鎖共產系統的活動”為要旨,規定凡加入、勸誘、讚揚、鼓舞“反國家團體”和“國外的共產系統的活動”,或“以其他方法有利於反國家團體”者,處以5年或7年以下徒刑;“接受反國家團體及其成員指令從事犯罪”或重犯者,處以5年以上徒刑、無期徒刑或死刑,“反共有功者”給予各種獎勵。 [61] 
朴正熙政權曾計劃拘留並集體屠殺2.8萬餘名容共分子。雖然朴正熙最後放棄了集體屠殺,但之後卻就留學生間諜團事件、越北者家屬間諜團事件、旅日韓國留學生間諜團事件以及被朝截走漁民間諜團事件等展開調查。 [62]  1967年,在西德和法國的韓國藝術家及留學生們經常進出於朝方駐東柏林的大使館和平壤等地。朴正熙指示情報部把他們綁架到韓國,情報部對他們嚴刑拷打。 [48]  1974年4月,韓國大學生髮動大規模反軍事獨裁示威,遭到當局鎮壓。學生的“人民革命黨建委員會”中的23名成員被捕並遭起訴,其中8人被判死刑,在18小時內被處決。 [165] 
  • 打擊腐敗
朴正熙發動5·16軍事政變時的“革命公約”中誓言“肅清腐敗”,因此在他任內,打擊貪腐不遺餘力。朴正熙上台後的第一件事就是對官僚體系的大換班。由於對李承晚政權“腐敗、墮落、胡作非為”的深刻厭惡,新政權對舊政權採取了全盤否定的政策。在政變後幾周內,新政權逮捕和開除了17000名“腐化”的官員和2000名“腐敗”的軍官,以各種原因解僱了35000名舊的行政人員。軍政府時期,各級政府部門的領導基本都是軍人,中央政府各職能部門中83%以上是軍人。在42個大的國有企業中,33個由退伍軍人負責。軍人統治給韓國政治風氣帶來根本性變化。 [63] 
反腐敗問題之所以成為朴正熙政權最關心的問題之一,一是因為朴正熙深刻認識到了腐敗在韓國社會的根深蒂固,二是朴正熙出身農村,對腐敗有一種天然的仇恨。所以,朴正熙時期反腐敗的理智行動裏夾雜着強烈的道德衝動。在大規模更換政府官員的同時,朴正熙建立起了嚴厲的監查制度。中央設監查院,地方設監察室,實行責任包乾,除了公開監察還有暗中監察。1962年5月,對新政府的中高級官員進行的第一次監察中,就一次性處分了350人。這些人受處分的原因不僅包括貪污受賄,還包括生活奢侈,甚至包括喝咖啡、跳舞、聽日本音樂、請家庭教師、打高爾夫球。朴正熙本人則以身作則。他從不打高爾夫球,到鄉下視察時,常光臨小吃店,吃大眾化食物。在長期的政治生涯中,他從來沒受到任何有關腐敗的指控。 [63] 
朴正熙照片集
朴正熙照片集(12張)
隨着經濟的高速發展,腐敗現象在韓國社會重新蔓延開來。朴正熙掌權前5年,政治基本上是清明的,而從20世紀60年代中期開始,公職人員的腐敗之風又重新抬頭,官員經濟違紀案件的數目每年以30%的速度迅速增長,於是朴正熙掀起了一場名為“庶政刷新運動”的反腐運動。朴正熙宣佈這一運動的目的,一是“消除所有腐敗現象”,二是“消除社會浪費和不公正”,第三也是最終目標是“精神革命”,“最終昇華為樹立健全的國民精神的精神革命運動”。 [63] 
“庶政刷新運動”是由中央發動的自上而下的運動,各級政府部門都組織了專門的運動指導班子。運動覆蓋了所有的政府部門、所有的行政環節。運動對腐敗的態度堅決徹底,甚至可以説是苛刻嚴歷。它的打擊對象既包括貪污受賄者,也包括“擁有豪華住宅者”“有情婦者”“不適合作官員的討厭者”,甚至還包括了“喝咖啡者”和“不當日報銷者”。並且實行株連政策,被查處的官員,其上級領導也被記過。“庶政刷新運動”最直接的成果是清除了數萬名素質較低的行政人員,並且永不復用。1974年和1977年進行了兩次大規模的“肅正”,1977年一次就懲處行政人員51468人。 [63] 
由於朴正熙的嚴厲、認真、強硬的個性,這個運動並沒有走過場,而是不折不扣地進行了相當長的時間,取得了相當的效果。朴正熙政權在一浪高過一浪的反腐敗鬥爭中有所作為,保持了政府機構的效率並使腐敗之風未氾濫成災,從而使中央的經濟發展政策得到較好的推行。但另一方面,朴正熙不斷地採取自上而下的強硬措施,未積極地推進政治民主和官僚機構的“文官制”,政治的專制色彩日益加強,結果使政治制度結構逐漸失去彈性,並最終導致朴正熙本人被暗殺。 [63] 
  • 特務治國
朴正熙政權的兩大支柱,一個是軍隊,另一個則是他新設的特務機關——中央情報部。韓國中央情報部(KCIA)是仿照美國中央情報局(CIA)和日本內閣情報調查室的模式,根據1961年6月10日國家再建最高會議公佈的《第619號法》(史稱“中央情報部法”)組建的。其基礎是前陸軍情報局的諜報部隊(HD)、防諜隊(CIC)、憲兵以及空輸部隊的武裝特工隊。根據《國家再建最高會議法》第18條的規定,韓國中央情報部的職能是為國家的安全在國內外匯集情報,“剷除共產勢力的間諜侵犯和執行革命任務的障礙”。實際上,在朴正熙的直接領導下,它擁有無限的權力,其中包括為確保軍部權力策劃總統大選國會選舉、鎮壓和瓦解在野黨、監梘政敵的動向和牽制對國家最高權力的挑戰者、控制輿論與對美遊説等等,在朴正熙時代的權力結構與政治生活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金鐘泌出任中央情報部首任長官,1963年1月以後金容珣、金在春、金炯旭金桂元李厚洛、申稙秀、金載圭陸續出任部長,全斗煥上台後改稱國家安全企劃部,現為韓國國家情報院(國情院)。 [64-65] 
  • 維新獨裁
朴正熙在結束軍政府後繼續做總統,雖然作風強勢,但依然處於民主政治的框架下,在野黨的存在尤其令他頭痛。經過多年與在野黨的博弈與鬥爭,他認為西式民主體制浪費且低效,不適宜韓國國情,所以他決定建立獨裁體制,美其名曰“韓國式民主主義”。1972年,在與朝鮮發表《7·4南北共同聲明》後,朴正熙秘密組織了一批法學家制定符合“韓國式民主主義”的憲法。 [66]  同年10月17日晚,朴正熙突然出動軍隊控制首爾,宣佈實行非常戒嚴,下令解散國會,停止一切政治活動,並根據哲學家樸鍾鴻和林芳鉉的意見,取中國古書《詩經》中的“周雖舊邦,其命維新”和《書經》中的“舊染污俗,鹹與維新”之意,將此非常措施稱為“維新”,史稱“十月維新”或“維新政變”。 [67] 
隨後,朴正熙頒佈了象徵“韓國式民主主義”的維新憲法,並於11月21日交國民投票通過。12月15日即按維新憲法規定,在韓國1630個選區選出2359名代議員,組成統一主體國民會議。12月23日統一主體國民會議舉行選舉,朴正熙作為唯一候選人當選總統。1973年2月27日,朴正熙重新組成維新國會,規定2/3的議員由選民直接選出,另外的1/3則由總統提名,經統一主體國民會議通過產生,這些議員單獨組成“維新政友會”。這樣使執政黨在國會內能始終保持2/3以上的議席。同時,以妨礙國政履行為由,取消了國會的國政監查權。朴正熙通過維新體制大權獨攬,打擊了政敵,削弱了反對勢力,旨在確保自己實現當終身總統的慾望。 [68-69] 

朴正熙經濟

  • 經濟開發計劃
1961年(檀紀4294年)5年經濟開發計劃案 1961年(檀紀4294年)5年經濟開發計劃案
朴正熙時代的經濟政策被總括為“開發獨裁(개발 독재)”,即在發展經濟的名義下實行獨裁,同時也是在政府主導下發展經濟。他上台時,韓國是世界上最貧窮的國家之一。1960年人均國民收入為79美元,人均GDP為82美元,貿易逆差為3億美元,達國民生產總值(GNP)的16%。朴正熙在“革命公約”中發誓解決韓國民眾的飢餓與赤貧問題。他認為,韓國貧窮的原因在於事大主義和懶惰,決心將發展經濟作為國家的首要課題。發動軍事政變兩個月後的1961年7月22日,便成立了經濟企劃院,負責制定經濟發展的方向和開發政策以及編制政府預算。 [40] 
1961年11月,經濟企劃院推出了第一次經濟開發五年計劃,目標定在構築基礎以建立“自立經濟“。但資金無源,於是強行展開貨幣改革。朴正熙聽信國家再建最高會議財經分會委員柳原植的建議,對韓國華僑財產和所謂“隱形資金”展開搜刮,並把貨幣單位由“圜(환)”變為“圓(원)”,每1圜兑10圓,規定只能人均兑換500圓現金,剩餘的全部強制納入凍結賬户,變為長期儲蓄,其實是強制低息借給政府。這侵犯了財產權,也引發了巨大的經濟混亂。美國也以有損市場經濟為由表示反對。於是朴正熙中止貨幣改革,柳原植這類強烈國家統制主義傾向的經濟幕僚被棄用,金正濓等了解美國經濟及日本出口導向型工業化的經濟實務專家上位。朴正熙本來不懂經濟,通過軍政府時期的試錯與學習,終於摸索出經濟發展的道路。到1966年,韓國經濟開始起飛,經過4次五年計劃,到1979年韓國就踏進了產業化時代。 [40]  [70] 
  • 出口導向戰略
起初朴正熙將張勉政府打算引進日本等國外資的構想批為“賣國”,並打算搞“自立經濟”。1962年貨幣改革失敗,令朴正熙從自力更生與對外開放兩條經濟發展路線中轉向了後者。本來,朴正熙是想走進口替代的路線,隨即轉向引進外資推進工業化及培育出口產業,靠“民族資本”建設國營煉油廠被放棄了,改成了引進外國公司來投資。同時,朴正熙政府效仿日本戰後發展路徑,確立了依託韓國廉價勞動力的出口導向型的經濟發展戰略,提出了“貿易立國”和“出口第一主義”的口號。 [70-71] 
在20世紀60、70年代所謂“開發獨裁”時期,朴正熙最關心的就是出口。自1965年2月以後,他幾乎每月召開“出口振興擴大會議”,在會上與各部門長官、企業界代表、銀行行長、其他出口有關組織的100多名代表對各品種、各地區出口業績逐一進行討論。如果貿易業界提出所需政策和麪臨的困難,總統和所有出席者都進行記錄,相關部門要在下月報告事後措施結果。每到年末,商會為完成當年的出口目標,忙得焦頭爛額。業界總動員,鼓勵每天裝船,努力提高業績,甚至不惜虧損出口。當時,總統被稱為總司令,發動了一場國家“出口戰爭”。20世紀60年代初,出口主力是礦工、農夫和漁夫,韓國的5大出口商品是大米、鎢、鐵礦石、生絲、瓊脂。進入70年代,取而代之的是假髮、鞋和紡織工廠女工。遠洋漁業也做出了巨大貢獻。 [72-73] 
首爾光化門廣場前慶祝突破100億美元出口的綵樓 首爾光化門廣場前慶祝突破100億美元出口的綵樓
1977年12月22日,在首爾獎忠體育館舉行的出口日紀念會上,朴正熙宣佈:“親愛的諸位國民,我們終於突破了出口100億美元大關。”整個韓國陷入了興奮之中。經濟開發計劃啓動的1962年,韓國的出口額僅為5000萬美元,1964年才達到1億美元,1970年跨過了10億美元大關。出口突破100億美元,可以説是“漢江奇蹟”結出果實的象徵。但是,出口第一主義也導致產業與產業、地區與地區之間的差距拉大、資源分配的扭曲、工資水平的差距、對特定企業的金融優惠等問題,這些問題成為長期困擾韓國經濟的負面因素。 [74] 
  • 確立電子興國
朴正熙成為《時代週刊》雜誌封面人物 朴正熙成為《時代週刊》雜誌封面人物 [168]
1967年9月,朴正熙將美國哥倫比亞大學電子工程系教授金玩熙邀請到青瓦台,表達了對韓國仍在出口紡織品等輕工業產品的現狀的不滿,並指示他協助韓國發展電子工業。從此,金玩熙奉命跑遍全球,終於在1968年8月1日將《電子工業振興調查報告書》遞交到朴正熙面前。他説:“目前韓國的技術力量遠不如世界水平,所以獨立開發技術時間會過長,應該想盡辦法引進先進技術,開發出口產品。必須得到政府全面支援,在短期內培養電子工業。”朴正熙當即批准電子工業綜合五年計劃。 [75] 
從此之後,韓國電子產業突飛猛進。1966年,生產首批國產電視機的金星(LG前身)公司當起了領頭羊,另外,因糖精走私案受到重創的三星公司也於1969年1月成立“三星電子工業株式會社”,投入到競爭體系中。1965年僅為180萬美元的電子產業出口額,到1976年就超過了10億美元。電視機和收音機、集成電路、聚光器、錄音機、顯像管等躍升為韓國主要出口產品。1974年成立了韓國半導體株式會社,由此奠定了發展成為電子國家的基礎。所以韓國被認為是趕上了“電子興國”的末班車。 [75] 
  • 投資重化工業
1972年12月31日,朴正熙聽取了經濟第二首席秘書官吳源哲的持續4個小時的報告。報告指出,要改造工業結構,擴大產業基礎。要發展綜合化學、造船和機械工業,有必要引進最新技術,建設大型工廠。要將重化工業和國防工業的發展同時並進,趕超朝鮮。朴正熙表示贊成,並於1973年1月12日在新年記者招待會上宣佈要發展重化工業 [76] 
從此,韓國走上了同時振興造船、電子、機械、鋼鐵、汽車、石化、原子能等技術密集型核心產業的道路。總統秘書長金正濂和重化工業企劃團長吳源哲負責總指揮,根據“選擇和集中”的原則,各領域選定一兩個民間企業,在選址、公路、資金等方面給予全力支持。1973年7月3日,韓國重化工業的象徵—年產103萬噸的浦項鋼廠經三年建設得以竣工。在樸泰俊的領導下,浦項鋼鐵的產量在1978年達到550萬噸,1981年增至850萬噸。朴正熙還勸説現代集團總裁鄭周永不要放棄造船工廠,於是鄭周永飛到西歐,獲得貸款,於1975年建成現代造船廠。1976年現代汽車開始出口“小馬(PONY)”車。 [76] 
在朴正熙政府大力發展重化工業的政策引導下,1973至1979年韓國製造業年均增長了16.6%,1980年重化工業在整個製造業的比重達到了54%。其中鋼產量由1965年的22.7萬噸增至1981年的1270萬噸;造船工業能力由1974年的110萬噸增至1980年的240萬噸;汽車產量由1970年的2.7萬輛增至1979年的20萬輛;電子工業產值由1966年的0.22億美元增至1980年的28.5億美元;機械工業產值由1970年的5億美元增至1980年的105億美元。“重化工業立國”的戰略極大推動了韓國的工業化,為“漢江奇蹟”的誕生立下汗馬功勞。另一方面,韓國在急速發展重化工業的過程中,造就了支撐國家經濟的大批財閥,是韓國社會貧富差距拉大、政治與社會不安定的根源。 [76-77] 
  • 建設高速公路
朴正熙任內大搞“國土開發”,興建基礎設施,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建設京釜高速公路。1964年朴正熙訪問西德,當地四通八達的高速公路給了他極大的震撼。回國後,朴正熙也經常抽時間在紙張上勾畫公路圖。1967年,朴正熙在競選總統時承諾,如果當選將“建設連接首爾和釜山的高速公路”。當時的韓國人對“高速公路”的名稱還很陌生,因此以在野黨為中心形成了強烈的反對輿論。批評意見認為“是要建造為富人服務的遊覽路嗎?”“人均國民生產總值142美元的韓國沒必要建造高速公路”,但朴正熙頂住了輿論壓力,於1968年2月1日在今首爾良才洞教育文化會館附近按下了爆破按紐,正式啓動了京釜高速公路建設工程。 [78] 
早在舉行開工儀式的3個月前,朴正熙就在沒有一分錢預算的情況下,投入陸軍工兵團,率先進行了首爾至五山段的公路建設。路線、工程計劃、推進方式等全都是總統在做決定。後來,商工部長官金正濂回憶説:“朴正熙就像面臨戰爭一樣,親自指揮戰鬥士兵進行‘作戰’。”朴正熙在沒有日程安排的日子裏,經常會乘坐着凱瑟吉普,風塵僕僕地奔赴現場。大田至大邱的施工段難度最高,其中的沃川隧道更是地形險要的魔鬼地段。在2年5個月的施工期間,共有77人殉職。 [78] 
朴正熙在京釜高速公路上灑香檳 朴正熙在京釜高速公路上灑香檳
1970年7月7日,總長為428公里(後經直線化改造等縮短為416公里),包括305座(現為353座)橋樑和12個隧道的京釜高速公路全線開通,而且是提前1年竣工。朴正熙對此表示:“這是造價最低(每公里約1億韓元)、建成速度最快的大藝術作品。”並把一瓶香檳灑在路邊。自此,整個韓國處於“一日生活圈”之中,為汽車時代的到來拉開了序幕。據韓國道路公社估算,該公路的年經濟效益為13.55萬億韓元。韓國的京釜高速公路是在一無經驗、二無技術的情況下,完全憑藉實幹精神建成的朴正熙的傑作,被韓國人稱為“祖國近代化和經濟開發的象徵”。 [78] 
然而,朴正熙只重視建設高速公路,卻相對忽略了鐵路的多軌化和高速化,以及既有道路的擴張建設,是其不足之處。 [78] 
  • 擴大勞務出口
朴正熙政府通過擴大勞務出口與對外工程承包來確保外匯收入、緩解就業壓力。首先是派遣礦工和護士到西德,被稱為“派德(독파/獨派)”。1962年,朴正熙政府首次派遣了20多名護士校學生,1966年至1976年共有1.3萬名護士被派往西德。1973年,在西德各醫院工作的韓國護士總人數超過了6000人。她們憑藉對年老患者的精心看護和熟練快速的工作能力贏得了西德人的好評。另一方面,1963年夏天,朴正熙政府打出了招募前往西德挖礦的礦工的廣告,在西德挖礦的三年期間,每月可獲得159美元的工資。當時韓國的失業率為8.1%。找不到工作的年輕人對在發達國家西德工作並能獲得高工資待遇非常感興趣。第一批申請前往西德的人就有1萬4千多名,結果,250多人被選為第一批派往西德的礦工。第一批礦工於1963年12月21日出國。他們要在地下1000米忍受30度的地熱,工具也重達50公斤。3年後,他們回國時,大部分人都曾經歷過骨折。加上後來幾批,在西德工作的韓國礦工共有8300人。1964年12月,朴正熙訪問西德,在魯爾接見了韓國礦工和護士,稱他們的辛苦是“為子孫後代打下繁榮的根基”,所有人員熱淚盈眶。 [79-80] 
1973年10月,第四次中東戰爭引發的第一次石油危機給韓國經濟帶來巨大危機。每桶2.8美元的油價至翌年3月漲了四倍。朴正熙政府一方面展開“節省10%原油的運動”,另一方面在1974年1月14日實行第3號緊急措施,降低低收入人羣的負擔,擴大了對電視和冰箱等“奢侈品”的徵税範圍,從而渡過難關。朴正熙政府還使用了“化危機為機會”的逆向思維方式,決定從中東賺回買石油的錢。1974年1月30日,經濟第二首席秘書官吳源哲向朴正熙建議在中東建工廠並輸出建築勞動力。從此之後,從越南撤回的韓國企業大舉進軍中東。中東熱潮達到頂峯的1978年,在中東工作的韓國勞工達14萬人。1975年至1979年期間從中東賺取的205億美元近佔同期韓國出口總額的四成。 [81] 
後來的全斗煥政府繼承了朴正熙政府擴大勞務出口與對外工程承包的政策,截至1986年,韓國承包的工程合同額高達812億美元,對緩解韓國政府赤字起了重要作用。
  • 實現糧食自給
朴正熙視糧食自給為擺脱貧窮的首要任務以及國家安全的根基,他在20世紀60年代中期下令開發糧食新品種。1971年,韓國農村振興廳開始推廣改良自東南亞品種的新稻種。正式名稱為“IR667-98-1-2”,被人們稱為“統一稻”。通常一個稻穗會有80至90個稻粒,但“統一稻”大都有120至130個稻粒,有的甚至能達到200至300個稻粒。 [82] 
朴正熙手跡
朴正熙手跡(7張)
“統一稻”作為適合韓國土壤的高產品種逐漸獲得了韓國農民的認可,1972年為16%的糧食普及率在1977年猛增至55%。“統一稻”為糧食增產,起到了火車頭作用。糧食產量於1974年突破3000萬石,1975年韓國終於實現了糧食自給。在產量突破4000萬石的1977年,全韓的稻產量為每1000平方米平均494公斤,創下有史以來的最高記錄。在這個時期,韓國也實現了東南亞國家憑藉新品種開發完成的“綠色革命”(Green Revolution)。後來,統一稻因口感不是很好,逐漸被其他後續品種取代了。 [82] 
新村運動和四大江流域綜合開發構築的農業生產基礎設施為“綠色革命”做出了巨大貢獻。四大江流域綜合開發是1972年樹立的第一次國土綜合開發計劃的一個環節,通過建設昭陽江壩(1967-1973)、安東壩(1971-1976)、大清壩(1975-1980)等水利設施,減少了洪水災害,並讓大多數農田變為沒有旱災的穩產高產田。“綠色革命”讓韓國擺脱了延續數千年的飢餓。 [82] 
  • 開展新村運動
1970年10月2日,朴正熙政府決定開展“新村建設運動”,給全韓每個村莊提供355袋水泥,引導人們改善農村環境。但新村運動的目的不止於處理水泥庫存。當時的總統秘書室長金正濂説,新村運動藴含朴正熙“要消除共產主義者可滲透的土壤‘貧困’的打算”。1971年向取得事業成效的1.6萬多個村子再次提供水泥和鋼筋,新村運動就此正式拉開帷幕。 [83] 
新村運動雖然是政府主導的運動,但堅持只支援業績好的村子的原則,引進了競爭機制,讓村與村進行競爭,這就是“勤勉、自助、協同”的新村運動精神中的自助。從此,朴正熙作詞作曲的以“晨鐘敲響,新的一天開始了”起頭的《新村之歌》便通過廣播喇叭傳遍了全韓農村。屋頂改成石板瓦,農村道路加寬,路邊種樹,村裏建會館、倉庫和畜舍,還架設了電線和電話線。農家户均收入從1971年的35.64萬韓元增加到1981年的368.79萬韓元,增加了10倍多。從新村研修院培養出的農村領導人對此作出很大貢獻。 [83] 
新村運動取得成功的因素有,以非常具體而實際的目標取得了農民的信賴,並且選擇了與傳統的農本主義相反的“發展主義”。換言之,新村運動不是出於保護農民既得權利的民粹主義,而是培養農民競爭力和自生能力的運動。 [83] 
  • 勞工政策之弊
朴正熙時代,60萬多名離農者湧入城市,這些人大多數淪為城市貧民。其中,大多是就職於紡織、電器等勞動密集型出口領域,長期從事於收入低、難度高的勞動領域。這些貧民在首爾各地區國家公有的土地上形成大片棚户區,被稱為“月亮村”。1971年8月,在政府將這些人羣集體移居至城市外圍的過程中,還發生過對此強烈反抗的“廣州大園區(今城南市)事件”。由於朴正熙忽視底層勞工的福利,導致他們工作和生活條件惡劣,合法勞動權益得不到保障,1970年11月14日發生青年工人全泰壹自焚事件,引發韓國社會的關注,同時亦點燃韓國工運之火。 [84] 
朴正熙勞工政策的一個主要目標在於確保為出口導向的工業化發展提供適宜的勞動力市場。從人道主義和社會的角度來看,朴正熙時代的勞工政策可以被看成一個敗筆。朴正熙時代勞工政策的一貫性體現在將勞工看成一種生產要素而從經濟上加以動員,同時儘可能在政治上讓勞工處於解組狀態,從而避免勞工運動可能對國家安全和發展帶來威脅。這種狹隘的發展主義和國家安全導向的勞工政策導致工人與體制的異化程度不斷加深,促成了底層勞工與社會民主力量的結盟。 [85] 

朴正熙文化

  • 文藝政策
在文學藝術上,5·16軍事政變後,朴正熙政權解散了所有文學藝術團體。1962年1月,由軍政府主導成立的“韓國藝術文化團體總聯合會”代替了李承晚時代的“全國文化團體總聯合會”,成為新的御用文人的工具。為強調軍部政權的合法性和正統性,朴正熙政府提出了民族主體性的口號,由於他們採取了復古主義的文化政策,強調對傳統文化的恢復和保護,更加助長了文化界脱離現實的傾向。 [86] 
在電影產業上,朴正熙政權一面提倡電影應提高自身藝術水平,為民族藝術振興做出貢獻,一面大力強化對電影內容的審查以及對電影公司在經濟上的控制。朴正熙政權在1962年出台《電影法》,此後四次修訂,其中1973年的第4次修訂變本加厲,將電影公司的設立由註冊制改變成許可制,只允許20家電影公司的電影製作和外國電影的進口。而且通過審查和優秀電影評選等,不允許製作與維新體制相悖的電影。每年年初發表電影供求計劃、外國電影進口權補償和優秀電影製作獎勵、電影振興公社和配給協會運營方針等措施,使國家直接控制了電影產業。朴正熙政權把以反共、維新、新村精神為素材的“國策電影”選定為優秀電影,補償了外國電影進口權,使電影公司製作了宣傳國家政策的宣傳電影。同時列舉四項審查標準(違反維新憲法、侵害公序良俗、毀損國際友誼、鬆弛國民精神),所有電影必須通過文化公報部審查後才可上映。 [87] 
  • 教育改革
朴正熙 朴正熙
朴正熙上台後,確立了建立軍事文化的軍學體制。朴正熙政府頒佈的第一個有關教育的法令是1962年2月1日頒佈的《關於教育的臨時特例法》。根據該法,以市郡為單位教育自治組織被全部撤銷,教育管理統歸教育行政機關。兩年以後,雖然恢復了教育自治組織,但也只恢復到道一級,各道重新組成教育委員會,包括道知事在內的6名委員全部採取任命制。教育監事也是由教育委員會推薦、總統任命。至此,本來就沒有得到發展的教育的自治性已完全喪失。 [88] 
第三共和國的教育政策的核心是所謂“發展教育論”,“視教育為開發人力的工具”。1968年12月5日,《國民教育憲章》正式出籠。《國民教育憲章》的頒佈帶來了“主體性”教育和安保教育體制的強化,以及通過新村教育促成的產學協同體制的加強。所謂主體性教育是標榜以清算殖民地潛在影響和在朝韓對峙中確立韓國正統性的教育。為此,朴正熙政府以加強“國籍教育”為名,於1972年成立了“國史教育強化委員會”;1973年,又統編了初中和高中的國史教科書。同時,各級各類學校的以反共教育和道德教育為主的“國民倫理”教育也得到了進一步加強,這一點在“維新”時期表現得尤為突出。 [88] 
在整個20世紀70年代,隨着維新教育、新村教育、忠孝教育等的不斷強化,韓國教育事實上已經成了灌輸單一的國家支配意識形態的工具。1978年6月27日,延世大學教授成運來、宋基淑和全南大學的12名教授共同發表了“我們的教育目標”的宣言,倡導“真正的民主教育、真正的人性教育”,展開對“維新”教育的理論基礎——《國民教育憲章》的批判。朴正熙政府把這些教授全部開除,並將他們關進了監獄。 [88] 
  • 廢除漢字
1968年,朴正熙為弘揚民族主義,下令從1970年起,公文中禁止使用漢字,強行廢除教科書中使用的漢字。鑑於社會輿論對廢除漢字教育的批判壓力,朴正熙政府開始調整全面廢除漢字的方針。1972年確定恢復中學的漢字教育。1974年確定學習1800個基礎漢字(初中900個,高中900個),並允許漢字在國語和國史教科書中加到括號內使用。但是,在表音字使用佔多數人的社會里,青年人對學習漢字無興趣,考大學試題也不包括漢字知識,學生學習漢字沒有壓力。因此此朴正熙的漢字政策被認為使韓國人民的中文理解力一落千丈,造成一代人不識漢字的後果。 [89-90] 

朴正熙軍事

  • 設立鄉土預備軍
朴正熙上台後,計劃在“60萬大軍”之外設立預備役部隊。1961年12月,朴正熙政府頒佈《鄉土預備軍法》,但遲遲沒有落實。1968年1月21日,朝鮮特種部隊士兵31人潛入首爾,並襲擊了青瓦台。青瓦台事件的發生,促使朴正熙政府下決心進一步加強軍隊建設,當務之急就是設立鄉土預備軍。
1968年3月7日,韓國政府頒佈鄉土預備軍設置法實行令;3月15日,開始組建預備軍。韓國的鄉土預備軍分為以居住地為中心的“地區預備軍”和以工作單位為中心的“職場預備軍”兩種,由預備役官兵、補充役官兵和志願者組成。鄉土預備軍裝備卡賓槍等輕武器,平時訓練並配合正規軍進行演習,遇有安保突發事件發生時,即刻進行動員。鄉土預備軍在成立之初,其編成以中隊(180人左右)為基本單位,後來由於職場預備軍人員快速增加,又在職場預備軍內增設了大隊(約1000人)建制。1968年,共建成3,218箇中隊,2,050,531人。1971年增加到5241箇中隊、18個大隊、2,336,032人。其中,預備役官兵1,865,495人、補充役官兵453,366人、志願者17,171人。
1968年6月24日,鄉土預備軍首次投入“縣內作戰”,清剿滲透到江原道高城郡縣內面的朝鮮武裝勢力;此後,預備軍隨時動員,參加了蔚珍、三陟事件等實戰。鄉土預備軍作為韓國國防力量的一部分持續至今。 [91-92] 
  • 自主國防與核開發
朴正熙慰問赴越將士 朴正熙慰問赴越將士
自朝鮮戰爭以來,韓國的國防完全仰仗美國。美國總統尼克松於1969年7月在關島發表“尼克松主義”,提出美國不會從亞洲撤出,仍將會對友邦進行適當、持續的援助,但亞洲各國應對本國的防衞負第一責任。1970年又決定撤走駐韓美軍2萬人,使駐韓美軍從6.3萬減少到4.3萬。1977年上台的卡特政府更是計劃在1982年前撤走所有美國駐韓美軍地面部隊和核武器。再加上朝鮮的挑釁和中美的接觸,朴正熙擔心美國會拋棄韓國,於是從1970年開始展開自主國防建設。主要措施有:
  • 培育防衞產業,實現武器國產化。為此,朴正熙於1970年8月設立“國防科學研究所”,國防科學研究所成立後為開發手槍、機關槍、迫擊炮等常規兵器,進行了三期緊急兵器開發事業(又名“閃電事業”),至1974年成功對部分武器進行了改良,為韓國型自主武器裝備開發打下了基礎。1978年9月26日成功實施了韓國型遠程地對地導彈、中程導彈、多聯裝火箭及對坦克火箭發射試驗,成為了世界七大導彈開發國家。至第3個經濟開發五年計劃結束(1976年),實現槍炮、彈藥、通訊器材、車輛等基本兵器國產化,至第4個經濟開發五年計劃結束時(1981年),韓國已具備坦克、飛機、導彈、艦艇等精密武器的國產化能力。
  • 實施“慄谷事業”,增強軍隊戰鬥力。朴正熙政府確保自主國防能力的核心內容是1974年2月25日開始實施的第一次戰力增強計劃———“慄谷事業”(取自慄谷李珥提出的“養兵十萬論”)。第一次戰力增強計劃實施期間為1974—1981年,基本目標是維持韓美軍事合作體制的同時,首先發展本國防衞力量,逐步形成自主遏制戰力。1974年慄谷事業開始執行時,韓國軍隊戰力約為朝鮮的50.8%,經過第一次慄谷事業,韓國陸海空戰力有了大幅增強,軍隊現代化已具雛形。1992年第三次“慄谷事業”後改名“防衞力改善事業”,持續至今。
  • 開發核武器,增強對朝威懾。朴正熙在青瓦台成立核武器開發委員會,1971年11月新設經濟第2秘書室,專門管理相關事務,1973年冬形成了核武器開發的絕密報告,預算約15—20億美元,開發時間6—10年。核武器開發的核心人物是朱在揚博士。朴正熙政府還從法國獲得再處理設施和技術,法國每年可以為韓國提供20千克鈈,足夠製造2—3枚核武器。1974年冬,美國得知韓國在秘密開發核武器並試圖阻止此事,朴正熙被迫承認了核武器開發計劃“890計劃”,並在1976年中止,但繼續暗中推進核開發,並計劃在1981年完成韓國的第一枚核武器。朴正熙的核開發計劃隨着他被暗殺和全斗煥上台而流產。 [93-94] 

朴正熙外交

  • 與美國
朴正熙同美國總統舉行會晤
朴正熙同美國總統舉行會晤(6張)
朴正熙的上台和發展經濟,都離不開美國的支持。美國認為強硬反共的朴正熙相比軟弱的張勉政府更符合美國利益,因此對5·16軍事政變採取不干涉政策。 [37]  1962年第一個經濟開發五年計劃出台時,朴正熙想走進口替代的路線,並發展重工業,由於朴正熙沒有事先通知美國,且發展重工業需要大量資金,可能會增加美國對韓援助的負擔,故美國以其有計劃經濟色彩為由強烈反對,促使朴正熙將思路轉向出口導向型。 [95]  在此期間,韓國經濟發展的資金有相當部分是由美國引進的,或者是在美國的斡旋下從世界銀行亞洲開發銀行等金融機構引進的。不僅如此,20世紀60年代韓國出口的產品也是大部分出口到美國市場。 [96] 
1964年,美國挑起越南戰爭,朴正熙主動請求參戰。1964年春,朴正熙指示韓國駐美大使金貞烈“向美國政要力陳防禦越南的重要性,並提出派遣韓國軍隊參戰”。朴正熙的動機有兩點,一是越南共產化肯定會使東南亞國家和韓國的國家安全遭到威脅,二是要事先阻止美國產生從駐韓美軍中抽調兵力的想法。1964年9月,移動醫院部隊等140人首次赴越。1965年2月,2000人的工兵、運輸部隊被派往越南。10月12日,由海軍陸戰隊青龍部隊和陸軍猛虎部隊組成的2萬戰鬥部隊在30萬韓國民眾的歡送下開赴越南。截止1973年3月撤兵,共有312,853名韓國軍人蔘加了越戰。他們在1萬多次大規模戰鬥和55萬多次小規模戰鬥中,取得了殲敵4.1萬人的戰果。但也有4000多名韓軍官兵戰死,1.7萬多人受重傷,另有8000多名越南平民被韓軍屠殺。出兵越南提升了韓國的國際地位,並使美國與韓國簽訂《韓美行政協定》,取消了美國在韓國享有的領事裁判權。另一方面,出兵越南給韓國帶來巨大的經濟利益。在戰地所需的物資和人力全部自從韓國國內調撥,因此韓國對越出口迅猛增長。韓國通過參加越戰獲得了10億多美元的外匯,這筆錢成了第2、3個經濟發展5年計劃的主要資金來源。 [97-98]  與此同時,通過出兵越南,韓國在對美軍事外交中得以擺脱被動局面,更新了軍隊的裝備,建立起了自己的軍事工業,並加強了韓美軍事同盟關係。更為重要的是,在出兵的過程中,韓國軍隊獲得了寶貴的作戰經驗,大幅提高了軍隊的士氣,提高了韓國軍官在現代化作戰中的指揮能力,從而大大地提升了國防實力。 [99] 
1969年尼克松上台後,調整全球戰略,提出了尼克松主義,並打算撤走兩萬駐韓美軍,約翰遜時期的韓美蜜月期隨之結束。先是圍繞駐韓美軍的去留問題產生的爭端,朴正熙通過旅美韓僑樸東宣、前韓國駐美大使金漢祚行賄一些美國官員和國會議員,1976年被美國媒體曝光,引發“韓國門”醜聞,翌年美國媒體又曝光美國竊聽青瓦台,促使韓美關係進一步惡化。1977年卡特上台後,推行人權外交,發佈韓國人權報告,公開批評朴正熙政權獨裁,另一方面堅持認為朝鮮的威脅被韓國誇大,是用來要挾美國的砝碼,因此延續撤出駐韓美軍的方針,計劃到1982年全部撤出(但被參議院否決),加速了朴正熙推進自主國防的步伐。對於韓國發展重化工業和核開發的問題,尤其是後者,引起美國的強烈反對。1979年10月朴正熙遇刺前夕的金泳三除名事件,更使美國繼1958年後第二次召回駐韓大使以表達“抗議”,韓美關係雪上加霜。儘管有這些波折,韓美同盟的基本框架並未改變,從1976年開始,韓美兩軍每年舉行聯合軍演,代號“協作精神”(Team Spirit),1978年成立韓美聯合司令部(聯合國軍司令部在1975年撤銷)。可見韓國仍然仰賴美國的軍事保護,美國也不願真正從亞太地區收縮,兩國關係的緊張終究是有限的。 [51]  [100] 
  • 與日本
1977年朴正熙會晤訪韓的日本前首相岸信介 1977年朴正熙會晤訪韓的日本前首相岸信介
韓日兩國自1951年至1960年為兩國關係正常化舉行了5次會談,但均遭到失敗。朴正熙及其政府要員由於早年經歷,與日本關係特殊,因此上台後舉一改李承晚的對日強硬政策,試圖利用所謂日本首相岸信介等“滿洲人脈”來深化韓日接觸。 [101]  尤其重要的是,朴正熙要發展經濟,韓日關係正常化是重中之重,在確立在出口導向戰略之後更是刻不容緩,其理由是:其一,出口導向學的就是日本。其二,1964年東京奧運會召開之時,日本已是發達國家了。韓日一水之隔,韓國想承接日本的產業轉移,吸引來自日本的資金、技術與管理,與日本關係正常化勢在必行,否則日本企業家會因為憂慮反日與投資沒有保障而不敢在韓國下注。 [40]  朴正熙強調:“如果只看過去,那我們與日本就有不共戴天之仇。即使昨天有很多仇恨,但為了我們的現在和未來,卻是有必要與日本攜手合作。”因此積極推進韓日建交。 [102] 
1961年10月20日,韓日第六次會談,由於雙方分歧巨大和各自國內的反對,會談被拖延。1961年11月,朴正熙訪日,雙方就加速兩國關係正常化談判達成共識。1962年10月,朴正熙派中央情報部長金鐘泌訪日,與日本外相大平正芳達成《大平-金備忘錄》。根據這份備忘錄,日本提供無償、有償經濟合作資金,來解決韓國提出的索賠權(財產請求權)問題。 [40]  1964年初,該文件的內容一經批露,朴正熙政權就面臨嚴重危機。韓國輿論認為,這是以廉價的貨款代替對殖民統治的陪罪和賠償,在野黨和學生紛紛上街遊行,其規模是四一九革命以來最大的一次。3月24日,首先由5000名首爾市的大學生上街遊行“反對屈辱外交”,此後示威遊行持續了兩個月之久。6月3日,首爾地區的抗議演變成騷亂,部分示威羣眾闖入派出所縱火、強奪軍用卡車,青瓦台外圍的警察防線一度被沖垮。當晚9時40分,朴正熙政府宣佈首爾市區實行緊急戒嚴。在長達55天的戒嚴期間,1120人被捕,首爾大學示威主謀金重泰、玄升日和高麗大學商學院學生會長李明博(後來的韓國總統)等348人被拘留。1965年6月22日,韓國外務部長李東元和日本外相椎名悦三郎在日本東京首相官邸簽署了《韓日基本條約》,標誌着韓日關係正常化的實現。該條約規定,日本向韓國提供8億美元的經濟合作資金,以此為代價省略對侵略的謝罪,所以該項條約長期被認為“屈辱外交”。但也有觀點認為這是一次比較成功的談判。 [103] 
1973年8月,朴正熙政權派人在日本綁架金大中,引發日本輿論的譴責,韓日關係開始緊張。在內外壓力下,朴正熙不得不撤換主導此事的中央情報部長李厚洛,並派總理金鐘泌赴日本道歉,以緩和與日本的關係。一年後的1974年8月,又發生了旅日韓僑文世光刺殺朴正熙未遂、但擊斃朴正熙夫人陸英修的事件,朴正熙政府企圖追究日本的責任,要求日本道歉並加強對在日韓國人的管理。日本首相田中角榮雖然親赴首爾參加陸英修葬禮,但並未對韓方讓步。再加上韓國對日貿易逆差擴大以及歷史問題,韓日關係陷入不穩定之中。 [104] 
  • 與台灣當局
朴正熙夫婦與蔣介石在松山機場的合影 朴正熙夫婦與蔣介石在松山機場的合影
朴正熙時期,由於韓國處於冷戰中的資本主義陣營,故與中國大陸幾乎沒有任何外交接觸,而與台灣當局保持“外交關係“。1964年8月,台灣當局“總統府”秘書長張羣訪韓,會見朴正熙,大談“團結反共”,10月,朴正熙派總理丁一權訪台,簽署《韓台友好條約(中韓友好條約)》。1966年2月,朴正熙訪問台灣,蔣介石和他進行了3次長時間的密談,會談的重點是“如何加強亞洲反共國家的反共團結問題”。雙方認為除了要加強台韓在軍事上互相支持外,還號召亞洲反共國家結成聯盟。同年6月14日至16日,亞太地區9“國”(日本、韓國、南越、菲律賓馬來西亞泰國新西蘭澳大利亞和台灣)外長第一屆年會在首爾召開。朴正熙在開幕式上呼籲建立一個亞洲暨太平洋大同盟,併產生一個具有永久性的組織以對付社會主義陣營。台灣予以呼應,南越和菲律賓亦表贊成。但是日、馬、泰、澳均不主張成立這類軍事組織或聯盟,尤其日本反對最力,因此台韓撮合的亞洲“反共軍事同盟”的計劃流產。1969年2月,蔣經國訪韓,總統朴正熙、總理丁一權同其多次會晤,繼續磋商台韓建立軍事同盟的問題。由於美國不願自己盟友內部私自結成軍事同盟,所以台韓同盟的構想無果而終。 [105-106] 
朴正熙時代,韓國和台灣由於其內部政治統治的相似性和“反共”的共同目標維持着異常緊密的聯繫。雙方的關係不僅維持在政治方面,還逐漸擴大到更廣泛的經濟、社會層面。如雙方多次簽署跨城市合作盟約,1966年高雄和釜山以及1968年台北和首爾都成為了姐妹城市,雙方關係步入了黃金期。 [107]  朴正熙與蔣介石私交也很好,據第三共和國時期的外務部長李東元所説:“樸總統生前受恩惠最多、最喜歡的是美國總統約翰遜,但在心裏最敬重的可能是蔣介石。” [108] 
1966年,朴正熙參加東南亞條約組織會議 1966年,朴正熙參加東南亞條約組織會議

朴正熙朝韓關係

朴正熙上台後,高舉“勝共統一(승공통일)”的旗幟,但具體而言不是在戰爭中取勝,而是培養壓倒朝鮮的實力,因為當時韓國無論在經濟還是在軍事上都大幅落後於朝鮮。另一方面,朴正熙拋棄了李承晚一味追求的依靠武力的“北進統一”,主張“先建設,後統一”,並採取聯合國監督下全民公投的模式,但也拒絕同朝鮮妥協,聲稱朝鮮領導人金日成是戰犯,不會與之對話,外交上堅持效仿西德的哈爾斯坦主義。整個20世紀60年代,朝韓各自發展自己的國力,處於沒有任何接觸與對話的敵對狀態。 [109]  [110]  1965年,金日成想趁韓國出兵越南之機南下統一 [111]  ;1968年1月21日,發生31名朝鮮特種隊員試圖暗殺朴正熙的青瓦台事件;1969年10月,發生朝鮮武裝特工滲透蔚韓國東海岸蔚珍和三陟的事件,僅在1968年一年,朝韓之間發生了共356次武裝衝突,導致518人死亡。 [112]  朴正熙政權在此過程中樹立了少年英雄李承福,以強化反共反朝的意識形態;另一方面在實尾島訓練特工,試圖暗殺金日成,以報復青瓦台事件。 [113] 
李厚洛代表韓國政府發表《7·4南北共同聲明》 李厚洛代表韓國政府發表《7·4南北共同聲明》
直到1971年,金日成還不相信朴正熙能領導韓國超越朝鮮 [114]  ,但韓國的人均GDP已在1970年趕上朝鮮 [2]  ,使朴正熙有了對朝鮮喊話的自信與底氣。再加上美國推出尼克松主義、中美和解與韓國國內反對派在統一問題上的壓力,令朴正熙在朝韓關係上採取更加主動的對策,將“先建設,後統一”的方針修改為“先和平,後統一”。1970年8月15日,在慶祝光復節的大會上,朴正熙正式提出和平統一的方案,呼籲“讓南北進行一場善意的競爭,來對比民主主義和共產獨裁哪個更能讓國民生活得好、哪個社會更能提供美好生活的條件”。朴正熙發表的“8·15統一構想宣言”打開了朝韓對話之門。1971年8月12日,大韓紅十字會總裁崔鬥善提出朝韓紅十字會會談,討論離散親屬等問題,並於8月20日在板門店舉行首次預備會談。1972年5月,韓國中央情報部長李厚洛和朝鮮第二副首相樸成哲先後訪問平壤和首爾,分別會晤金日成和朴正熙。1972年7月4日,朝韓政府公開發表了歷史性的《7·4南北共同聲明》,揭示了“祖國統一三大原則”,即“和平、自主、民族大團結”,這是朝鮮半島分裂以來朝韓雙方在統一問題上達成的第一份文件,具有劃時代的歷史意義。 [109]  [110]  [115] 
1972年8月30日,朝韓第一次紅十字會正式會談在平壤舉行。同時依據共同聲明成立“南北調節委員會”,先後進行了6次對話。朝韓關係出現了前所未有的和解氣氛,很多人認為朝韓統一指日可待。 [115]  與此同時,朴正熙和金日成都在加強個人獨裁體制,朴正熙在宣佈“十月維新”前曾兩次預先通報朝鮮,以至於後來出現“金日成將來首爾過大壽”的説法。 [47]  [116]  但朝韓雙方仍存在嚴重分歧,尤其在是否撤走駐韓美軍的廢除韓國國家保安法等法律的問題上談不攏。1973年6月23日,朴正熙又發表了《關於和平統一外交政策的特別宣言》,即“6·23宣言”,不僅宣佈要對社會主義陣營“開放門户”,還提出了朝韓同時加入聯合國的主張,在事實上拋棄了哈爾斯坦主義,承認了朝鮮作為國家的存在。但朝鮮卻認為這是製造“兩個朝鮮”的陰謀,拒絕接受。隨着1973年8月發生金大中綁架事件,朝鮮于8月28日宣佈中斷與韓國的對話。1974年8月15日發生的文世光事件加劇了朝韓關係惡化的趨勢。儘管如此,朴正熙還是堅持和平統一的路線,於1974年1月提議簽署《南北互不侵犯協定》,1979年1月呼籲朝韓舉行無條件高層峯會。直到遇刺前,朴正熙都在秘密準備《祖國統一綱要》,追求通過對話實現和平、自主統一。 [109]  [117] 

朴正熙歷史評價

朴正熙民意調查

  • 2002年,韓國《朝鮮日報》組織了“韓國曆代總統評價委員會”,找了各地區、各領域的500名專家(有效回答者320名)給8名總統、1名代總統(許政)和第二共和國內閣制下的總理(張勉)從10個維度打分。在最後的綜合排名中,朴正熙以63.56分高居榜首。朴正熙在提出藍圖(74.35分)、人事管理(69.13分)、危機管理(72.35分)、經濟(85.07分)、教育·科學技術(72.60分)5個維度排第1名;政治·行政(57.66分)排第3名;外交·安保·統一(67.46分)排第2名;社會·福利·文化(49.94分)排第4名;民主性(40.69分)排第9名(倒數第二);道德性(54.97分)排第7名。專家們認為朴正熙雖有軍事政變、三選改憲、維新體制等負面形象,但被評價為成功總統的理由有二。第一,他明確設定了國政的遠景目標,並具備實踐它的能力。他明白飽受飢寒和貧窮之苦的韓國有怎樣的問題,並全力解決問題,這是朴正熙重要的成功原因。決策的民主性雖然有所欠缺,但具有自己的信念和哲學,並毫不動搖地以此來治國理政,結果其業績的所有部分都得到高度評價。 [118-119] 
  • 2012年,韓國KBS韓國國民大學聯合發佈的一項調查顯示,朴正熙被選為在歷屆總統中領導能力最強的總統。上述兩個機構從2011年12月6日—8日對1348名20歲以上的韓國成年人進行了相關調查。朴正熙在滿分5分中獲得3.78分的最高分數佔據冠軍,緊接其後的是盧武鉉(3.34分)和金大中(3.28分)。按地區看,朴正熙在大邱、慶北地區得分最高,達4.07分,在光州和全羅地區得分最低,為3.24分。與此相反,盧武鉉和金大中在光州和全羅地區獲得最高分數,在大邱、慶北地區得分最低。按年齡看,年齡較大的人支持朴正熙和全斗煥,相反,年輕人力挺金大中和盧武鉉。 [120] 
  • 2015年,韓國光復70週年即將來臨之際,韓國民調機構“蓋洛普(Gallup)”就歷代總統的評價問題對5737人展開電話調查,其中有1000名成年男女完成了調查。調查對象是李承晚、朴正熙、全斗煥盧泰愚金泳三金大中盧武鉉李明博8名總統。對於“把我國領導得最好的總統”的問題,44%的受訪者的回答是朴正熙,高居第一,其中50歲年齡段的人有62%、60歲以上年齡段的人71%回答朴正熙。在功過評價方面,67%的受訪者認為朴正熙是“功大於過”的總統,也高居第一。另有16%的人認為他“過大於功”。受訪者認為朴正熙的功在於發展經濟(52%)、新村運動(15%)、讓國民温飽/解決民生(12%)、建設京釜高速公路/開發國土(8%);過在於獨裁/維新/民主化倒退(72%)、政變/軍事政權(10%)等。 [121] 

朴正熙輿論評價

  • 東亞日報》:①在大眾的心裏,歷代總統中排名第一的始終是樸總統。因為樸總統首次解決了温飽問題。其後學界流行民族經濟論時,以出口指向性產業化踏上世界自由貿易擴大潮流是樸總統明智的選擇。從社會整體角度來看,朴正熙的功是經濟開發,而過則是民主主義抑壓的觀點極為普遍。 [122]  ②就像“小個子巨人”鄧小平通過開放和實用型領導力,使中國經濟走上行列一樣,朴正熙也發揮了重建國家的驚人領導力。從1950年代起先後有40多個國家發生了軍事政變,但公認只有“5·16”讓國家走上了富國強兵之路。“朴正熙18年”執政中,如果沒有維新以後的那幾年該有多好!不管是“功過七三開”還是“功過六四開”,朴正熙無疑是創造“大韓民國奇蹟”的主人公之一。歷史將如實評價他的功與過。 [123] 
  • 中央日報》:朴正熙的體內生活着二卵性雙胞胎。一個是喜歡槍的冷酷的革命者,另外一個是熱愛馬格利米酒的平民的守護者。朴正熙堅信:韓國要想擺脱貧困,革命是不可避免的。同時,他選擇的手段是槍炮、開發獨裁和長期執政。他冷酷地清除了危害政權的因素。但是朴正熙的軍事政變和獨裁併不是為了自身的榮華,而是為了平民。1960~1970年代國民大多數都是平民,由於朴正熙革命的成功,很多平民擺脱了絕對貧困。雖然是獨裁,但是朴正熙和陸英修與菲律賓的馬科斯伊梅爾達不同。 [49] 
  • 韓民族日報》:他們(指大國家黨)認為朴正熙最大的功績是經濟發展和新村運動。也有人據此認為為了經濟增長,壓制民主主義和開發獨裁是不可避免的。但我們沒聽説過戰敗國德國、奧地利、日本、意大利戰後是因為獨裁體制才實現了經濟發展。發展中國家巴西和印度等國家因為民主的領導力而實現了經濟增長。僅就增長率而言,朴正熙執政18年間平均為9%,但是中國在改革開放後平均增長率創下了10%的記錄……成長的質量也是問題。朴正熙時代的物價上漲率平均為兩位數,實際利率為負增長,資金集中到房地產。其中,為了支持出口產業,加強低工資結構和農村解體、行政金融等現象不可避免。與其説朴正熙領導能力別具一格,不如説為了處理自己製造的問題而難以避免暴力和虐政。如果想知道朴正熙體制如何,大可不必翻書,只需觀察現在李明博政府治下我們的情況。在高物價、低工資、土建國家和房地產投機、以大企業和富人為中心的政策以及反人權警察局等方方面面都再現了當時的樣子。 [164] 

朴正熙名人評價

  • 金正日:只有後代人才能對朴正熙做出正確的評價。在那個時代,那樣的環境,只能那樣做。 [124] 
  • 金大中:①對於朴正熙,不論我們還必須講些什麼,他明確曾致力爭取經濟發展。他的經濟政策裏包含着嚴重的矛盾,因而給我們留下了許多問題,但是在60和70年代他確實促進了經濟的發展。他滿懷信心地激勵韓國人“只要我們努力,我們就能做到”,於是韓國人便創出了連日本人也不能小看的增長速度。他以自己的方式造就了許多我們應當肯定的東西。 [125]  ②儘管朴正熙也被批評為“軍事獨裁者”,但由於某種原因,他仍得到相當多的人民的支持。首先,1961年5月他發動軍事政變時韓國有一部分人民並不反對他,因為在那個時期人民對社會的混亂已經感到極其厭惡和不滿,所以接受了他的統治。……其次,儘管朴正熙總統在1972年10月開始了維新體制,但從1963年到1971年期間,至少總還進行了三次直接選舉總統。就是説,朴正熙儘管並沒有始終遵循法律程序進行公平選舉,但他所進行的選舉還是有法律依據的。……最後,有一種看法,認為朴正熙對韓國經濟出現奇蹟有貢獻。無論這種斷言正確與否,人們還是普遍接受的。 [126] 
  • 金泳三:民主黨政權已經做好了經濟開發的準備,(奪權的)軍人們不過沿襲而已。……我認為朴正熙政權雖然對民主黨的計劃作了少許改動,但幾乎是依樣畫葫蘆……朴正熙政權基本上是腐敗政權和盜賊政權。……朴正熙自己也很腐敗,他搶走了釜山日報、MBC和慶北的嶺南大學,歸自己的育英財團所屬。我們的國民不知道朴正熙幹過這種勾當。還有朴正熙在青瓦台附近有整整12棟“安家”……他把演員、歌手、大學生叫到“安家”玩樂,結果不是死(在“安家”)了嗎?國民對這個事實不太瞭解。 [127] 
  • 李光耀:朴正熙在任18年,最終實現了經濟的繁榮發展。朴正熙“韓國一定會成功”的堅強意志和果斷決策讓我印象深刻。 [128] 
  • 基辛格:朴正熙前總統是一位優秀的領導人,我對他懷有深厚的敬意。 [129] 
  • 傅高義:①朴正熙是為國獻身的領導人,如果當時錯過了機會,韓國的產業化將會變得艱難。 [130]  ②我1965年第一次來韓國時,韓國的知識分子有些懼怕朴正熙。他們還抱怨説“沒有自由”。但朴正熙的歷史地位應該得到積極評價。他非常精明,知道怎樣做可以發展經濟。雖然他對民主化的壓制和獨裁統治受到譴責,但必須認識到他的領導力給韓國經濟帶來的影響。 [131] 
  • 徐仲錫(韓國曆史學家):①一部分研究者説,朴正熙因金載圭而重生。這是因為朴正熙總統死在那個時期,所以就沒有給人們充分認識樸政權末期經濟多麼糟糕的機會,於是對朴正熙的死痛哭流涕之類的。②很多人説,“因為朴正熙總統,所以實現了這樣的經濟發展”,甚至“如果沒有樸總統,就不會有經濟發展”,我認為這種現象存在很多問題。在這裏想特別強調的是朴正熙政府時期的經濟發展中,朴正熙只扮演部分的角色。即使沒有朴正熙,這一時期的經濟照樣會發展,正確認識到這一點非常重要。不僅如此,我們不能忽視增長第一主義、過度依賴海外、以財閥為中心的經濟構成等嚴重問題。這些問題此後也會成為持續運轉的機制,使韓國經濟走上歧途。而且,假設20世紀50年代初朴正熙與李龍文將軍一起將軍事政變的構想付諸實施併成功掌握了政權,但在那個時期能否實現經濟發展?有必要考慮這一點。我認為那個時期根本無法實現,那是無法實現朴正熙式經濟發展的時期。即便是20世紀60~70年代,如果像朴正熙這樣的人去印度尼西亞等東南亞掌權的話會怎麼樣呢?當時這個地區的掌權者中有很多出身軍隊。朴正熙也會和那些掌權者一樣,在經濟上取得不了什麼成果。也就是説,在20世紀60~70年代的韓國(這一特定的歷史條件),朴正熙取得了成功。之前也不行,即使是同一時期,如果在其他地區掌握了政權,那麼(20世紀60~70年代的韓國人所創造的經濟增長)就不行了。有必要明確認識這一點。 [132] 
  • 趙源震(大韓愛國黨共同代表):①“如果要評選5000年曆史中最偉大的領導人,韓國大部分國民肯定會毫不猶豫地認為是世宗大王、李舜臣和朴正熙前總統。”②朴正熙是一個“心繫家國、信念堅定”的人。 [167] 
  • 樸槿令(朴正熙次女):父親(朴正熙)是打撈起大韓民國這艘沉船的改革家兼革命家。 [167] 

朴正熙軼事典故

朴正熙生活簡樸

朴正熙為人簡樸,在其所著的《國家、革命和我》一書中,他説:“我一生的夙願是創建一個以樸素、勤勞、正直和誠實的平民為社會基礎的自主獨立的韓國。用一句話來講,我希望在平民中出生、成長、工作,並在平民認可中結束自己的一生。作為韓國當時絕對權力的主宰者,朴正熙力求將他所崇尚的正能量注入到每一個韓國國民心中。 [166] 

朴正熙忠日血書

偽滿軍官時期的朴正熙及其血書報道 偽滿軍官時期的朴正熙及其血書報道
2009年11月,因朴正熙之子樸志晚打算通過法律手段迫使韓國民族問題研究所將從《親日人名辭典》中刪除 [133-134]  ,民族問題研究所遂公開了1939年3月30日《滿洲日報》以“寫血書報名軍官,朝鮮半島的薰陶”為題的文章,這篇文章介紹説,當時23歲的朝鮮小學教師朴正熙想當軍官,寫血書忠於日本,讓人感動。
朴正熙第一次申請報名滿洲軍官學校時,最低年齡限制是19歲,未通過審查。1939年第二次報名時,寫了血書。朴正熙寫道:“我身為日本人,以精神與氣概,義勇奉公,以死報國的決心報名當軍官。為滿洲國軍、為滿洲國,有為日本國獻身的覺悟。”
這篇文章公開後,對韓國民眾帶來很大的衝擊,各大網站的網友紛紛表示,對其前總統朴正熙很失望。 [135] 

朴正熙多才多藝

朴正熙熱愛音樂,他這一輩子都是借吹號、唱歌、彈吉他、吹短簫等形式來撫慰心中的鬱憤或痛苦。後來他寫的《新村之歌》傳唱全韓,此外還創作了《我的祖國》《再見,金烏山》等歌曲。 [136] 
朴正熙還熱愛書法,每年新年都會用毛筆題詞。他一生最後一次新年題詞(1979年新年)寫的是漢字“總和前進”,後來此題詞輾轉至俄羅斯總統普京手裏,並於2016年9月贈送朴正熙的女兒、時任韓國總統朴槿惠 [137-138] 
朴正熙在與陸英修熱戀過程中,還寫過不少詩,其中一首《春天的隨想》內容是:
桃花競芳,春色迷人
引得海鷗忘情地歡翔
葉孤舟漂在如鏡的湖面
對戀人依偎在鏡浦邊
英修與我
千年古松神聖地高聳
搭起一個高高的涼棚
慈愛地護掩着如繡的桃花
這是“鏡浦亭”嗎?
位老者驚羨地問道
這是東海嗎?
這是鏡浦嗎?
海鷗在松林間追逐歡鳴
在這恬靜的春日
我們忘記了時光
和風輕撫着平靜的湖面
在遠方的淺灘上
海鷗們在調情嬉戲
我們是否也找上一條船
向幽密處劃去? [139] 

朴正熙熱愛足球

朴正熙被評價為“足球狂”。在1966年英格蘭世界盃上,朝鮮隊以1比0戰勝意大利隊晉級8強,朴正熙受此刺激,創立了名為“樸總統盃爭奪亞洲足球賽”的國際大賽,並在每屆大賽的開幕式上為比賽開球。 [140] 
朴正熙開球 朴正熙開球

朴正熙錯當倒彩

1964年12月,朴正熙訪問西德,其間訪問了自由柏林工科大學。保羅·希爾比校長把朴正熙請進了電氣工學系演講室,那裏有1000多名學生在等候。朴正熙一走上講台,下面的西德學生就一邊哐哐敲桌子,一邊大聲叫囂,表示歡迎朴正熙。一直為韓國國內學生示威問題焦頭爛額的朴正熙把柏林工大學生的這種歡迎方式誤解為了抵抗,於是面露不快地開始讀演講稿。當第一部分演講結束時,學生座位上再次傳來了雷鳴般的吼聲。聽着學生敲桌子的哐當聲和喊叫聲,朴正熙越説越泄氣。不過其後朴正熙發現學生們是在歡迎他,最終完成了演講。 [141] 

朴正熙拒絕馬科斯

1966年2月朴正熙夫婦與泰王普密蓬夫婦合影 1966年2月朴正熙夫婦與泰王普密蓬夫婦合影
1966年2月7日上午,朴正熙開始訪問馬來西亞-泰國-中國台灣。本來他打算也訪問菲律賓的,但是菲律賓總統馬科斯以沒時間為由拒絕了他。李東元進入青瓦台報告此事,朴正熙生氣地説:“放肆的傢伙,走着瞧。今後數年內我們一定能趕超菲律賓。而且10年後我們成為發達國家,菲律賓將永遠停留在落後國家。”
1966年秋天,馬科斯給韓國外務部長李東元傳信,表示在訪日途中想順道訪問韓國。朴正熙斬釘截鐵地回絕説:“給他發電報,説我沒有時間。” [142] 

朴正熙怠慢尼克松

1966年8月13日下午,美國前副總統尼克松訪問了歐洲和亞洲各國後抵達了韓國的金浦機場。1960年大選中他輸給了肯尼迪,其後,又在加利福尼亞州州長選舉中失敗。駐韓美國大使温斯洛普·布勞恩向青瓦台秘書室探詢了能否為尼克松擺晚宴,朴正熙的反應很冷淡。那次尼克松的到訪,是外務部長李東元接待的他。李東元后來在自己的回憶錄中寫到:“我有種感覺,總有一天他會當上總統,這天樸總統對他的怠慢會付出昂貴的代價。”後來尼克松當選美國總統,韓美果然果然轉冷,朴正熙與尼克松之間也話不投機。 [143] 

朴正熙惹怒卡特

1979年7月,美國總統卡特訪韓,之前他曾威脅稱,如果朴正熙政府不改善國內人權狀況,他將撤走駐韓美軍。卡特無視朴正熙請他留宿在迎賓館的邀請,破例住在了首爾龍山的美國第8集團軍的軍營內。在首腦峯會中,朴正熙給卡特上了40多分鐘的“課”,向他講述撤走駐韓美軍的種種不當之處。發火的卡特向陪同會談的美國國務卿賽勒斯·萬斯遞便條説:“如果這個人(朴正熙)不在2分鐘內閉嘴的話,我就馬上離開會場。”因此朴正熙與卡特的關係是韓美歷屆領導人關係中最差的一對。 [144] 

朴正熙朴正熙綜合症

朴正熙在20世紀90年代突然人氣大漲,越來越多的韓國人懷念朴正熙時代並高度評價朴正熙,而且在朴正熙政權時期生活最艱苦、受壓迫最重的底層貧民反而最支持朴正熙,尤其是在1997年亞洲金融風暴重創韓國以後。這種現象被稱為“朴正熙綜合症”,李明博和朴槿惠當選韓國總統可以説是這種現象的產物。 [3]  [132]  [145] 

朴正熙人際關係

  • 父親:樸成彬(1871年—1938年)
  • 母親:白南義(1872年—1949年)
  • 前妻:金浩南(又作金好南,1920年—1991年) [146] 
  • 妻子:陸英修(1925年—1974年) [146] 
  • 長女樸在玉(母親金浩南,1937年—2020年) [146] 
  • 次女朴槿惠(韓國第18屆總統,母親陸英修,1952年—) [146] 
  • 三女樸槿令(母親陸英修,1954年—) [146] 
  • 長子樸志晚(母親陸英修,1958年—) [146] 
朴正熙全家福(前排朴正熙與陸英修,後左起槿令、槿惠、志晚) 朴正熙全家福(前排朴正熙與陸英修,後左起槿令、槿惠、志晚)

朴正熙主要作品

中文名稱
韓文名稱
出版年
備註
《指導者道:處於革命過程》
지도자도: 혁명과정에 처하여
1961

《我們民族前進之路》
우리 민족이 나아갈 길
1962
有中譯本,題為《我們國家的道路
《國家、革命和我》
국가와 혁명과 나
1963
《朴正熙經濟論著選》收錄中文節譯本
《祖國近代化的指標》
조국 근대화의 지표
1967
演説集
《民族的潛力》
민족의 저력
1971
《朴正熙經濟論著選》收錄中文節譯本
《民族中興之路》
민족중흥의 길
1978
《朴正熙經濟論著選》收錄中譯本
《朴正熙全集》
박정희 전집
2017
共9卷
(以上參考資料 [147] 

朴正熙後世紀念

  • 龜尾朴正熙故居
龜尾朴正熙故居附近的朴正熙銅像(左圖因與金日成相似而放棄) 龜尾朴正熙故居附近的朴正熙銅像(左圖因與金日成相似而放棄)
韓國慶尚北道龜尾市從2006年2月開始投入286億韓元進行“朴正熙總統故居周邊公園化項目”。朴正熙故居一帶的道路被命名為“朴正熙路”,並於2011年建立高達5米的樸總統銅像。銅像後方有大理石壁,上刻有朴正熙題的詩、與妻子陸英修的合照以及新村歌曲的歌詞等。大理石壁附近一直傳出新村歌曲的歌聲。後方,正在進行“新村運動主題公園的建設”項目。故居附近還建有“朴正熙總統民族中興館”“朴正熙總統歷史資料館”“新村運動主題公園”等。 [148] 
2016年12月1日,龜尾朴正熙故居遭人為縱火。嫌犯白某在接受調查時表示,因總統朴槿惠不下台而故意放火。 [149] 
  • 首爾新堂洞朴正熙故居
朴正熙在5·16軍事政變前所住的位於首爾新堂洞的故居於2008年被首爾市政府列為文化資產,受市政府管理。2013年朴槿惠上台後,首爾中區廳曾計劃在此建立朴正熙紀念館和紀念公園,但引發爭議,朴槿惠也不支持,故未能實現。 [150-151]  2015年3月,復原後的新堂洞朴正熙故居對公眾開放。 [152] 
  • 朴正熙銅像
除了龜尾朴正熙故居的朴正熙銅像,龜尾小學(1991年)、浦項市新村運動發祥地(2009年)、清道郡新村運動發祥地廣場(2011年)以及首爾永登浦區文來近鄰公園亦建有不同造型的朴正熙銅像。 [153-154] 
  • 朴正熙紀念館
朴正熙紀念館 朴正熙紀念館
金大中任總統期間,出於“與歷史和解”的角度,承諾建立朴正熙紀念館,並在1999年至2001年劃撥了208億韓元的國庫補助金予以援助。紀念事業會從1999年開始着手開展紀念館事業,館址定在首爾麻浦區上巖洞。但在盧武鉉執政時遇到坎坷,政府以基金募集不力等為由拒絕使用國庫補助金,導致工程被迫中斷。紀念事業會為此還和政府對簿公堂,之後直到2010年3月才用籌到的國庫補助金和基金重啓紀念館工程。2012年2月20日正式開館,時任新國家黨非常對策委員長的朴槿惠及紀念事業會會長金正濂、青瓦台秘書室政務首席秘書李達坤、行政安全部長官孟亨奎、前國務總理南德祐及預備役大將白善燁等200餘各界人士出席開館儀式。該紀念館是一座佔地5272.5平方米的三層建築,一層和二層的一部分是遺物和紀念錄像展廳,二層和三層是一般和特別資料閲覽室(圖書館)。 [155] 
開館以後,曾兩次遭人惡意塗鴉。2012年外牆被噴塗“破壞憲法罪”字樣,2017年石碑被噴塗“狗崽子(개새끼)”字樣。 [156] 
  • 朴正熙體育館
2002年,龜尾市體育館更名為“朴正熙體育館”。 [148] 
  • 朴正熙廣場
2024年,時任大邱市長洪準杓指示將東大邱站廣場命名為朴正熙廣場,建立朴正熙銅像。 [169] 
  • 朴正熙公園
2024年,時任大邱市長洪準杓指示將大邱圖書館內的公園命名為朴正熙公園,設置大型銅像。 [169] 
  • 朴正熙領導才能研究院
應龜尾市發揚“朴正熙學”的要求,韓國嶺南大學將“朴正熙學”改為“朴正熙領導才能”,並於2009年成立“朴正熙領導才能研究院”。這是韓國第一所關於朴正熙的研究所。 [157] 
  • 相關節日
每年朴正熙的生日(11月14日)和忌日(10月26日),龜尾市都會舉辦“誕辰節”和“追悼節”。 [148] 
  • 紀念活動
2017年11月14日,韓國前總統朴正熙誕辰100週年紀念活動在首爾國立顯忠院舉行。參加活動的多為保守團體成員,有800餘人。眾多活動參加者手揮太極旗、星條旗及新村運動旗幟等,高呼“朴正熙萬歲!”“朴槿惠萬歲!”。活動結束後,他們排隊向朴正熙墓碑獻花。大韓愛國黨共同代表趙源震、朴正熙的次女樸槿令出席了此次活動。 [167] 
朴正熙誕辰100週年紀念活動在首爾國立顯忠院舉行 朴正熙誕辰100週年紀念活動在首爾國立顯忠院舉行

朴正熙人物爭議

朴正熙親日問題

盧武鉉上台後,韓國社會掀起了清算日本殖民時期的親日派“韓奸”之風。2004年3月,韓國國會通過《日帝強佔下反民族行為真相糾明特別法》,並依該法成立親日反民族行為者真相糾明委員會,對日本殖民時期的親日反民族行為者展開徹查。韓國民間團體民族問題研究所也開出了親日派名單,朴正熙赫然在列,包括2005年公佈的《親日人名辭典》首次收錄預定者名單和2009年刊行的最終名單。 [158-159]  朴正熙的子女朴槿惠樸志晚等反對將朴正熙列入親日派中,保守派也認為這是執政黨針對在野黨的“政治迫害”。 [158]  樸志晚反駁稱“朴正熙不是在‘日軍’,而是在‘滿洲軍’服兵役,並沒有參與過進剿朝鮮獨立軍”,並打算訴諸法律行動,要求民族問題研究所將他父親從《親日人名辭典》中刪除,因此民族問題研究所公開了1939年《滿洲日報》上刊登的朴正熙忠日血書,以避免不必要的爭論。 [133-134] 
韓國政府所屬的親日反民族行為者真相糾明委員會則始終持慎重態度,在2006年、2007年、2009年陸續公佈的三批親日反民族行為者名單(共1005人)中,都沒把朴正熙算在內,理由是沒有他親日言行的確切證據。2009年11月,韓國政府公佈的第三批親日反民族行為者名單出爐前夕,民族問題研究所披露了《滿洲日報》上的朴正熙忠日血書,引起軒然大波(參見“軼事典故-忠日血書”),被認為是朴正熙親日的鐵證。然而,不久後出爐的名單中仍然沒有朴正熙。親日反民族行為者真相糾明委員會委員長成大慶對此表示朴正熙忠日血書是在名單即將刊行前夕才披露的,所以無法將朴正熙收錄進名單中。 [160] 
對於朴正熙是否親日的爭議,立場偏保守派的《中央日報》刊登的評論認為:“究竟朴正熙是不是背叛了祖國的親日派呢?生活在21世紀的人們很容易譴責朴正熙是親日派。但是如果朴正熙還活着,他將堅持認為他並沒有背叛祖國。朴正熙接受教育的時候他沒有祖國可以背叛。朝鮮的封建遺產留給他的只有痛苦,朴正熙厭惡封建王朝的腐敗和無能。他的父親是為了推翻封建秩序而捨命鬥爭的人物。在朴正熙的立場來看,他沒有理由反對給予他學習和出世機會的日本。他希望在當時的環境下培養出世的機會。如果説這是個錯誤的話,他曾説過‘往我的墓地上吐口水吧!’” [8] 

朴正熙秘密資金

朴正熙被認為是發展中國家領導人中比較清廉的。儘管如此,仍然存在着關於他曾轉移秘密資金到海外的爭議。 [161]  2017年2月23日,韓國共同民主黨議員盧雄來在國會全體會議上發言,以1978年美國參議院國際關係委員會國際機構小組委員會發行的“弗雷澤報告”(Fraser Report,原名“關於美韓關係的調查”)為依據,聲稱朴正熙政權一邊進行海外貸款或引進投資資金,一邊犯下了侵吞全部資金10%-15%的佣金(手續費)的不法行為,為了管理通過此手段籌集的秘密資金,朴正熙在瑞士聯合銀行以多人的名義開設了秘密賬户。這些黑錢被朴槿惠崔順實通過在德國建立的數百個皮包公司洗掉,盧雄來推測推達數萬億韓元,並呼籲韓國政府與瑞士德國政府合作調查朴正熙的秘密資金。 [162] 
另外,2013年曾有韓國人謊稱將朴正熙的秘密資金轉移回國內,需要行賄資金,從而騙取某企業家9億韓元。該人因詐騙罪被捕。 [161] 

朴正熙美國謀殺

關於朴正熙之死,長期流傳着一種觀點,認為金載圭並非真兇,他是受美國暗示甚至操縱而謀殺的朴正熙。20世紀70年代以來,朴正熙與美國的關係緊張,尤其是朴正熙秘密進行核開發的計劃得罪了美國,因為此舉一旦成功,會極大削弱美國在東北亞的影響力。所以就在離朴正熙研製核武器成功只有一步之遙的1979年,美國借金載圭之手除掉朴正熙。但這種説法並沒有確切證據。 [51] 

朴正熙影視形象

名稱
類型
國家
年代
飾演者
民族與命運
電影
朝鮮
1991
金潤弘
無窮花開
韓國
1995
李均植
2004
趙榮辰
2005
2006
2015
金昇勳
2020
慾望之門
電視劇
1987
李辰洙
無風地帶
1989
申宗燮
第二共和國
1989
李辰洙
1990
黎明的那天
1990
白駿基
第三共和國
1993
金相民、洪景仁、李昌煥、李辰洙
戰爭與愛情
1995
李辰洙
1995
李昌煥
韓國門
1995
三金時代
1998
李昌煥
1998
鄭旭
2003
李昌煥
英雄時代
2004
獨孤英宰
2005
李昌煥
大韓民國政治秘史
2009
李昌煥
2014
獨孤英宰
(以上部分參考資料 [163]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