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裏山彝族鄉

鎖定
裏山彝族鄉隸屬雲南省玉溪市通海縣,處於中山地區,地貌多為山谷、山丘和山間小盆地。
中文名稱
裏山彝族鄉
行政區類別
面    積
100.01平方公里
人    口
1.58萬人(2017年) [1] 
氣候條件
亞熱帶高原季風氣候

裏山彝族鄉鄉鎮介紹

裏山彝族鄉鄉黨委、政府駐地裏山村距縣城5公里。裏山鄉總面積100.01平方公里,摺合15萬畝,南北長9公里,東西寬18.5公里。地勢北高南低,最高海拔2227米(辣麻子箐石歸心),最低海拔1680米(象平三家溝底)。人口1.58萬人(2017年)。鄉內有裏山大溝,庫南河,白木箐3系主要溝河,以及15處大小龍潭,源頭均在鄉內,由東北向南匯入曲江河,屬珠江流域、西江水系。全鄉年平均氣温為15.2℃,年平均降雨量1000~1100毫米,全年日照總時數2285.6小時,無霜期230天,屬中亞熱帶高原季風氣候。2006年農村經濟總收入5924萬元,其中:農民家庭經營總收入3313萬元,比上年增207萬元,增6.7%;工業總產值5466萬元,比上年增4204萬元,增333.12%;農業總產值完成4093萬元,比上年增125萬元,增3.2%;實現地方財政收入278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達2444元,比上年增57元;人口自然增長率4.15‰,比上年降低1.21個千分點,計劃生育率達100%

裏山彝族鄉裏山彝族鄉的歷史文化

通海縣裏山彝族鄉的彝族屬“尼蘇”支系。祖先屬“百濮”。她(們)大多居住在山區的河谷地帶。服飾打扮有“三道紅”、“喜鵲帽”、“黑包頭”三種形式。語言屬雲南石屏彝族語系。彝族舞蹈有兩大種類,即:“煙盒舞“、“團樂”。“三道紅”的舞蹈多用“煙盒舞“表現,“喜鵲帽”和“黑包頭”多用“團樂”表現。“煙盒舞“開張舒展,奔放豪邁。“團樂”舞蹈纖巧細膩,柔美秀麗。每年的“祭龍”是彝族最隆重的節日,在這一節日期間(三天),本村和外村的彝族都會相互慶賀並用舞蹈的形式傳情達意。滇南彝族四大名腔(通海里山的“五山腔”、“四腔”,建水的“山藥腔”,石屏的“海菜腔”)是僅以月琴伴奏、幾乎以清唱方式出現的四種民間聲腔藝術形式。“五山腔”起源於通海縣裏山彝族鄉。80年代以前,“五山腔”在大黑衝、五山一帶相當流行,當時,大黑衝村委會、五山村委會合在一起叫五山大隊,“五山腔”因此而得名。 流行於雲南省玉溪市通海縣裏山彝族鄉的“五山腔”以高亢激揚、演唱難度極高而名列四大名腔之首, 80年代紅河流域和通海彝族民間流傳着這樣的佳話:“‘山藥’拌‘海菜’,‘四腔’擺着賣,‘五山腔’裝口袋,不怕哥哥排(隊)着來”;到裏山鄉欣賞過“五山腔”的人用“一腔定太平”、“震撼”、 “原生態”、“高亢激揚”、“餘音繞樑”、“優美動聽”等詞語來形容它;作為“CCTV2004年度中國魅力城市”評選活動的城市推薦者胡松華(著名民族歌唱藝術家、詞曲作家)在推薦玉溪時也提到過“五山腔”,可見對“五山腔”的評價之高。“老輩因生活(需要)走遍石屏、建水、蒙個(蒙自、箇舊),‘五山腔’曾打(唱)敗滇南無敵手”,這是通海縣文化館館長1984年的筆記中記載的裏山鄉彝族老鄉的原話,可想而知,如果有《雲南映象》那樣的平台,經過象“海菜腔”那樣的包裝,“五山腔”從各方面都將遠遠超過“海菜腔”(石屏的“海菜腔”曾通過《雲南映象》走上中央電視台)。

裏山彝族鄉農村經濟

2006年全鄉農村經濟總收入5924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2356萬元
養殖業 養殖業
,佔農村經濟總收入的39.77%;畜牧業收入324萬元,佔農村經濟總收入的5.47%;漁業收入2萬元,佔農村經濟總收入的0.03%;林業收入84萬元,佔農村經濟總收入的1.42%;工業、建築業、運輸業收入2789萬元,佔農村經濟總收入的47.06%。外出勞務收入25萬元。農民人均總收入7213元,人均純收入2444元。全鄉村民的住房以土木結構住房居住為主,隨着農村經濟的發展,農民羣眾生活水平的提高,全鄉目前已有364户居住磚混結構的住房,居住土木結構住房的農户1624户,還有19户居住於其他結構的住房。2006年底全鄉共擁有汽車135輛,拖拉機1158輛,摩托車638輛。

裏山彝族鄉文化教育

通海縣裏山彝族鄉中心學校始建於1945年,現在是玉溪市規模較大的
裏山彝族鄉學校全景 裏山彝族鄉學校全景
山區少數民族地區寄宿制學校。學校轄兩所完小,兩所初小,一所一師一校點,學生1023人,37個教學班(含學前班),教職工79人。近幾年來,裏山經濟發生了巨大變革,人民安居樂業,社會各項事業全面發展。1997年以前,裏山鄉的教育形成了布點分散,辦學條件不足,生源差,師資力量薄弱,教學質量滯後的格局,直接制約着裏山經濟的發展,辦學效益的提高,發展教育是振興山區經濟的必由之路。1998年以來,在各項社會事業建設中,裏山鄉黨委、政府始終把教育擺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大力實施科技興鄉、人才興鄉戰略。全鄉羣策羣力,掀起了關心教育、支持教育、共建裏山教育的熱潮。在各級黨委、政府、教育主管部門的重視下,通過廣大教職工的努力,裏山教育實現了跨越式發展。整合了教育資源(從1997年以前的22個辦學點撤併為5個);興建修繕校舍8576.12平方米,總投資617.4萬元,結束了全鄉小學無一平方米鋼(磚)混結構房的歷史;加大現代技術教育裝備的投入,各村校建起了遠程教育及光碟播放系統;裏山小學兩個教室配備了34英寸的彩色電視機及DVD、多媒體室、語言室、計算機室、音樂室、舞蹈室、課件室等功能室設備齊全,建成了集遠程教育、有線電視、閉路電視、光碟播放、上網五位一體的校園網絡及校長、教務、政教、總務計算機辦公管理系統;配置學校師生工作學習設備;學校管理人本化、科學化、民主化、規範化、進入全市先進行列;素質教育質量位居全縣前列。在教育改革發展中辦學特色鮮明:養成教育、英語、計算機、民族歌舞課教學成績顯著,基本滿足了人民羣眾享受良好教育的願望。

裏山彝族鄉人口衞生

裏山鄉總人口8376人、總農户2007户,農業人口8114人,以漢、彝民族為主,其中少數民族4162人,佔總人口的49.7%。
宣傳欄 宣傳欄
近年來,隨着農村經濟的不斷增長,農村醫療、社會保障即衞生環境得到了進一步完善,農村居民積極參與農村社會保障,有更多農户加入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即農村合作醫療。至2006年年底全鄉參加農村社會養老保險人數1298人,享受低保人數516人;參加農村合作醫療農户1994户,共計7890人,參合率97.8%。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委會衞生所和鄉衞生院,衞生所和衞生院面積為879平方米,有鄉村醫生21人,全鄉建有公廁31個,垃圾集中堆放場地15個。

裏山彝族鄉招商引資

1992年10月建成了由鄉政府集資籌辦的第一家工業企業裏山水泥廠,隨後通海縣電鍍五金廠、幾家採石場、雲南通西鑄業有限公司、通海縣萬通機械廠、通海縣順明鋅業有限公司
水泥廠 水泥廠
、雲南通海昆通工貿有限公司、通海六一興發醬菜廠、通海縣光明力車廠等24家企業相繼建成並投產使用,發展到今天共有企業户數115個,從業人員1297人,2006年實現工業總產值5466萬元,比上年增4204萬元,增333.12%;完成固定資產投資5490萬元,比上年增4208萬元,增328.24%;完成營業收入11022萬元,比上年增6372萬元,增137%;實現利潤總額692萬元,比上年增552萬元,增394.29%;實交税金225萬元,比上年增63萬元,增39%;實現工業增加值1136萬元,比上年增803萬元,增241.14%。
1999年6月,全鄉共改制企業10户,理順了產權關係,為企業逐步建立了“政企分開,產權明晰,權責明確,管理科學”的現代企業制度。

裏山彝族鄉基礎設施

全鄉已實現通電、通水、通路、通電視、通電話。全鄉有12027户通自來水;
鄉鎮道路 鄉鎮道路
2027户通電,1542户通有線電視,擁有電視機農户1961户;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移動電話的農户1732户,其中擁有移動電話農户1417户。全鄉進村道路為5米寬路面,裏山、五山、大黑衝、中鋪主幹道均為硬化的水泥路面,象平、芭蕉主幹道未硬化。全鄉共有297户農户建有沼氣池,已完成“一池三改”的有152户;裝有太陽能農户317户;建有小水窖2676口,其中裏山686口、五山387口、大黑衝293口、中鋪518口、象平315口、芭蕉477口,耕地有效灌溉面積為7774畝。

裏山彝族鄉民風民俗

裏山彝族鄉宗教信仰

裏山彝族鄉普遍流行萬物有靈的原始宗教,主要有圖騰崇拜、自然崇拜和祖先崇拜。圖騰崇拜是彝族原始宗教的一個最主要的內容。作為母系氏族社會的產物,圖騰崇拜將自然物奉為親族和祖宗。在彝人的世界裏,每一個姓氏或宗族都有關於自己圖騰的傳説,只要圖騰相同,均可找到擁有共同祖先的語言。宗教活動的核心人物是畢摩(又稱“貝瑪”、“白馬”)。作為本民族的通靈者,畢摩的主要職能是祭祀和占卜,此外,還兼通醫術、歷史典故和彝文。如今,裏山的畢摩主要從事喪葬、開路祭祀之類的宗教活動。彝族的原始宗教還有許多自然崇拜的性質,如祭龍山、祭密林、祭天、立夏求雨等。這些原始宗教崇拜又多與農業生產有關,如六月初六祭山神、七月十三接祖、七月十四祭天,等等。明清以來,隨着漢族的大舉遷入,儒教、道教、佛教等對彝族原始宗教有所滲透。在雲南彝區,特別是那些與漢族雜居的地方,普遍供奉有玉皇大帝和觀音娘娘,尊崇孔夫子和關公等也已為彝人接受與認可。在裏山鄉的芭蕉村、象平村等村寨的公房中,至今供奉着佛祖和觀音娘娘,香火終年不斷。村民逢年過節,婚喪嫁娶,都要前來參拜,添香燒紙,祈願風調雨順、家庭和睦、六畜興旺。

裏山彝族鄉飲食習慣

裏山彝族鄉早先多以包穀、蕎麥、馬鈴薯等雜糧為主食。隨着稻穀的普遍種植以及產量的提高,目前彝區主要以稻米為主食,副食品多為肉類、魚類和蔬菜等。酸辣鹹菜色味俱佳,回味長久,是本區彝族的特色菜餚。大塊肉,又稱蓋碗肉,是彝家節慶時節餐桌上的必備佳餚。彝族成年男子普遍喜好煙酒,常以水煙筒吸食毛煙,飲用自釀的低度包穀酒。彝族民風純樸,熱情好客,凡有客人造訪,必邀約至堂屋的正方入座,以雞鴨魚肉和自家熬製的白酒盛情款待來賓。彝族老鄉喜飲毛綠茶,有的也常採集具有消火、解暑和消食功用的香芝麻葉作為飲料。

裏山彝族鄉民族服飾

裏山彝族鄉的服飾多姿多彩,具有鮮明的民族特色。男子一般上着白色襯衣,外罩黑色京絨小褂,小褂上飾兩排銀幣作扣,再配以花腰帶,顯得精神俊朗。民國後,男子服飾逐步改變,如今除少數老年人仍身着本民族傳統服裝外,青壯年男子服飾多與周邊漢族相同。與男子相比,彝族女性的服飾要更講究一些,通常在內衣和外衣的領口、袖管、衣襟處都鑲以花邊,再外加銀鏈。圍腰多以青布為底,中間繡制各種花邊圖案。“三道紅”是當地婦女的頭飾。姑娘頭髮梳成兩辮,配以假髮繞頂,扎四道紅色頭繩,再以青紗罩住頭髮,露出四道紅線於腦後。婚後婦女則兩辮合一,改扎三道紅頭繩,其餘與姑娘時相同,因此有“三道紅”之名。彝族婦女的飾品均以銀器為主,有項鍊、手鐲、耳環、銀鈴、銀牌、銀泡,等等。裏山彝族的姑娘和年輕媳婦還喜愛一種線絨頭巾。這種頭巾佩戴方便,色彩鮮豔而又不失雅緻。如今,彝族婦女的服飾基本上趨於時裝化,但逢年過節或有好友邀約外出時仍喜愛穿着傳統的民族服裝

裏山彝族鄉婚姻習俗

裏山彝族鄉婚姻習俗與漢族略有不同。彝族實行一夫一妻制,
裏山彝族鄉 裏山彝族鄉
但早先的青年男女在婚姻方面多不能自主,雙方在經父母首肯,推出生辰八字後,才可成婚。結婚當日,新人在鼓樂嗩吶相伴下,經由畢摩或本族長輩老人唱誦喜歌,手撒五穀和銅錢之後,行天地拜謁之禮,最後才雙雙進入洞房。裏山彝族鬧新房俗稱“搖雞頭”。在新婚之夜,新娘、新郎與親朋好友圍坐桌旁,將雞頭放入兩個相扣的大小碗內晃動,稍後揭開小碗,雞頭所指方向即為被罰飲酒者。這種娛樂活動趣味盎然,常常會通宵達旦。在裏山芭蕉等村寨,新婚的第二天晚上還有“鬧洗腳水”的風俗。新娘事先要備好洗腳水,先伺候公婆,以示孝敬與尊重之義。然後端水邀請親朋好友洗腳,有生性頑皮的青年常會趁亂抓些黑灰或煙鍋子等物放入盆中,或者乾脆塗抹於腳底,弄髒洗腳水,讓新娘頻繁換水,以此試探新娘是否具有隱忍勤勞的品德。在所有的傳統婚俗中,最為獨特的當屬“不坐家”。新娘過門後的第三天就將箱櫃鎖好返回孃家,只有到了逢年過節,農忙之時,才由新郎接回。如今,裏山彝族的一些特有婚俗已日漸式微,像“不坐家”之類的風俗在本地彝鄉已不再流行。
參考資料
  • 1.    國家統計局農村社會經濟調查司編.中國縣域統計年鑑·2018(鄉鎮卷)[M].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2019.05:第4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