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彝族舞蹈

鎖定
彝族舞蹈是流傳在彝族地區的舞蹈。歌舞是彝族人民生活中的一項重要內容,其形式豐富多彩,多數是模仿生產勞動時的動作而成。古老的舞蹈有模擬動物形象的“鬥雞”、“鬥羊”,象徵戰爭的“跳釵”、“刀舞”,慶豐收的“大鼓舞”等。 [1]  在彝族人民歡慶年節期間,可以看到來源於中原文化的舞蹈形式《竹馬》《高蹺》。現代彝族的《高蹺》保留和發展了它的雜技特色。在彝族人舉行祭祀祖先、祈求豐收的儀式時,可以看到《木鼓舞》《銅鼓舞》《羊皮鼓舞》等。這些舞蹈均由巫師“畢摩”和“蘇葉 [2]  ”表演,在擊鼓的同時,以迅速擺動雙肩、胸、胯為主要舞蹈語彙。此外,在“跳宮節”表演的《跳宮》《跳麒甲》等舞蹈中,仍保留着古代狩獵、部落間戰爭的痕跡,以及戰士出征、作戰、勝利凱旋的祭祀儀式和舞蹈場面,以此來表示對古代英雄的懷念和歌頌。
中文名
彝族舞蹈
外文名
Yi dance
舞蹈分類
打歌 跳弦 羅作 跳三絃 披氈舞
舞蹈特點
熱情豪放 粗獷勇猛
所屬學科
舞蹈學

彝族舞蹈流行傳説

彝族舞蹈花鼓舞

花鼓舞 花鼓舞 [3]
民間傳説:古時,有個能歌善舞的彝族美麗姑娘,有一天,她在洗瓦罐,無意間拍打了罐口,瓦罐便發出了咚咚的聲音。她覺得很好聽,在上山砍柴時便取回了一根空心樹,蒙上羊皮,用木棍一敲,其聲音特別悦耳動聽。從此以後,彝族人民就有了自己的鼓和跳花鼓的活動,彝族後人為紀念花鼓的發明者,就做了一個牌位,上書“有感花鼓娘娘之牌位”,每在跳花鼓是須殺雞獻牌位,舉行儀式, [4]  併成立“花鼓會”,這個有關峨山彝族花鼓舞起源來歷的美麗傳説,雖然沒有確切的史書記載和可以證明其真實性的有力證據,但從中體現出了彝族人民的一種精神依託和崇敬祖先的意識願望。 [3]  也説明峨山彝族人民是一個崇尚勞動、崇尚智慧、崇尚創新的民族。 [5] 
花鼓舞 花鼓舞 [4]

彝族舞蹈左腳舞

彝族左腳舞 彝族左腳舞 [6]
彝族左腳舞有1000多年曆史,早在康熙41年(1702年)就有左腳舞最早的文字記載。傳説很久很久以前,世間有一條惡龍,興風作浪,造成洪水危害。兩位彝族青年阿里和阿羅勇敢地站出來,前去制服惡龍。彝家人民在阿里和阿羅的帶領下,一齊向惡龍開戰,惡龍見勢不妙,趕緊逃回龍潭。人們抓住時機,把事先燒紅的慄炭往潭裏倒,倒滿後又抬石頭、挖泥土,把龍潭填平。還怕夯壓不緊惡龍翻身,就在上面燃起篝火,邊唱邊跳邊跺腳,三天三夜惡龍終於死了。為了慶祝勝利,彝家人用惡龍的頭、皮、骨、筋製成月琴,聚到一起跳腳彈琴,口唱左腳調“阿里羅”以示紀念。 [6] 

彝族舞蹈舞蹈形式

彝族舞蹈有五種類型,分為打歌、跳弦、羅作、跳三絃、披氈舞。前四類舞蹈源於彝族古代生活,第五類模仿鷹、熊的舞蹈,與彝族古代的多神和圖騰崇拜有關。這類動物模擬舞蹈,動作優美,在長期的歷史進程中,逐步從祭祀儀式中分離出來,並不斷添加着各個時代的審美意識,使之成為專供人們欣賞的表演舞蹈。 [2] 

彝族舞蹈打歌

打歌包括“打跳”、“跳腳”、“左腳舞”、“跳歌”、“跌腿”、“跳月”(即“跳樂”)等圓圈舞 [2]  ,流行於雲南省西部與四川省涼山交界地區、雲南省西南部的彝族和相鄰的其他少數民族之中。自娛性舞蹈《打歌》與漢族古代的《踏歌》極為近似。現存於雲南省巍山縣巍寶山文昌閣,繪製於清代乾隆時的《踏歌圖》便記錄了當地的舞態。每當節日和喜慶之時,人們挽手圍圈,載歌載舞或隨樂而舞,舞蹈始終以下肢動作為主。

彝族舞蹈跳弦

煙盒舞 煙盒舞 [7]
跳弦因舞者雙手持“煙盒” [7]  邊敲邊舞,故也被稱為《煙盒舞》。 [2] 
《煙盒舞》流行於雲南省中部和南部紅河、石屏、建水等地彝族支系尼蘇人居住地區。舞蹈分為“正弦”和“雜弦”兩類。“正弦”融雙人自娛性舞蹈與表演性舞蹈為一體,主要傳統段子有《啞巴砍柴》、《鴿子度食》等,舞姿優美輕盈、活潑風趣。而“雜弦”則是在“正弦”的基礎上進一步發展而來的,是一種表現人物、具有故事情節的歌舞小品。其中《啞巴摸魚》、《童子拜觀音》等具代表性的節目達百餘種。當地所流傳的“是人不跳弦,白活幾十年”的口頭禪,可説明《跳弦》在人們生活和心目中所佔據的重要地位。

彝族舞蹈羅作

羅作也稱“羅索”,是流行於雲南省紅河南岸彝族支系尼蘇人中的另一種圓圈舞。曲調歡愉跳躍,節奏鮮明而強烈,伴之以快速擺手、錯步、踏腳等舞蹈動作,特別受到青年們的喜愛。 [2] 

彝族舞蹈跳三絃

跳三絃也稱大三絃、跳月,是雲南省中部地區彝族支系阿細人、撒尼人喜愛的自娛性舞蹈。在大、中、小三絃和高、中、低不同音色的竹笛伴奏下的《跳三絃》,是“火把節”不可缺少的舞蹈。 [2] 

彝族舞蹈披氈舞

披氈舞是四川省涼山地區彝族所特有的舞蹈形式。舞者以披氈為道具,通過雙臂的伸展、收攏、擺動與身體旋轉,來模仿、熊的姿態。該舞現已成為彝族的代表性表演舞蹈。 [2] 

彝族舞蹈文化藴含

彝族舞蹈火文化 彝族舞蹈火文化 [8]
美國文化人類學家本尼·迪克特認為,每一民族與地域的文化儘管富有多樣性,但總有一個帶有歷史性和行動一致性的價值秩序或主導精神貫穿始終,它作為一種典型性的目的,指導一個民族從文化的大系統中選擇了某些東西,排除了另一些東西,這種選擇可以滲透到文化的不同層次,體現在文化的各個單元中。彝族文化的產生和發展始終與火有着不解之緣,在經歷了漫長而深厚的文化積澱之後,火已經成為承載有極複雜的深層文化內涵的原型意象,加之 “火” 的物質和文化特性,更加體現了彝族的價值秩序和民族精神。 [9] 

彝族舞蹈舞蹈特點

就把 “火” 定位為彝族舞蹈文化的象徵符號,從民間舞蹈的人體動態保存與表現文化的根本特徵入手,對彝族舞蹈的風格、動律、造型等動態形象和服飾、道具等要素進行分析,來詮釋彝族舞蹈文化的獨特風格。 [9] 

彝族舞蹈豪邁舞風

彝族被稱為火的民族,特殊的自然生態環境和人文環境使得彝族的舞蹈風格具有高原粗獷、豪放的特徵。彝族舞蹈種類繁多,舞蹈動作大多剛勁有力,力度大,而且動感十足。打歌是彝族最常見的一種自娛性舞蹈,跳時人們緊密攜手、相互挽臂,面向圈心熊熊燃燒的篝火,腳下踏地為節,且唱且舞。在打歌高潮時,比男聲高八度的音域裏,女聲邊舞邊用假嗓應聲高唱 “羅哩羅,羅哩羅哩羅” ,意思就是 “虎哇虎,虎哇虎哇虎” ,這是對祖先的懷念和呼喚。舞蹈節奏中舞者們高亢的歌聲、強健的腳步聲、急促的呼吸聲,通過緊緊依靠的身軀將熱情傳播開來,使人們沉浸在通宵狂舞的氣氛中。“從早跳到黃昏落,只見黃灰不見腳”的俗語,形象地描繪了彝族人民不知疲倦地跺腳踏地興致勃勃的景象,表現了彝族舞蹈火一樣的熱情豪放和虎一樣的粗獷勇猛。 [9] 

彝族舞蹈動作旋律

彝族人民生活的地區環境惡劣,在與環境作鬥爭的過程中,彝族人民形成了粗獷豪放、堅強剛毅的民族性格。崇火崇虎的原始崇拜塑造了熱情、強悍的民族特性。刀耕火種的勞作方式使勞作的人們形成豁達開朗的性格和樸野剛強的秉性。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造就了彝族舞蹈熱烈奔放、節奏明快的動律特點。例如:阿細跳月, 這是一種快節奏、充滿陽剛之氣的彝族舞蹈。舞蹈的基本動作排比、對比、反覆,舞者邊彈邊唱邊舞。動作簡單明快,跳躍性強。跳時舞者左腳跳躍,右腳抬起自然彎曲,同時雙手擊掌,動作反覆循環;胯部左右自然擺動, 男女交錯互換位置,變換隊形,時而順時針轉動,時而逆時針轉動;男子身背三絃,邊奏邊舞;在笛子的和聲下,女子則拍着手與男子在一進一退中進行心靈的溝通,舞蹈動作粗獷健美,情緒熱烈奔放。在篝火燃起時,人們圍着篝火跳躍、旋轉,有矮步頓足,有跳步搓腳;有拍手,有折腿。步調和諧,動作激烈,彰顯了 “火” 的本性。 [9] 

彝族舞蹈造型特點

彝族的舞蹈動作大多是動態的,舞蹈造型的雕塑感不強。但彝族都有高原舞蹈 “一順邊” 的造型特點。高原民族在生活和勞動中,由於山路崎嶇,人們上山,下山,尤其是帶着重物時,一側腳步着地,身體重心多移向一側,雙手也隨向一側自然微擺,逐漸形成了既省力、又能減少危險的順手順邊保持平衡的一順邊的體態,這種體態慢慢成為日常生活的基本動態,並逐漸升華為 “一順邊”的藝術美,成為高原民族共同的審美心理,也形成了高原民族舞蹈中 “一順邊” 的藝術造型和文化現象。例如,彝族婦女在火把節中跳的 “都荷舞” ,這是一種只有女子參加表演的集體舞,跳時,由一人領唱領舞,其餘舞者尾隨並逆時針方向形成圓圈邊歌邊舞。其舞步為兩拍,左腳旁邊邁一大步為重拍,同時上身微向前傾,弱拍右腳向右旁邁一步,同時上身正直,微後仰,面對圓心或面對前進的方向緩慢而悠閒地循環跳唱,形成火焰般 “一順邊” 的優美藝術造型。 [9] 

彝族舞蹈服飾道具

彝族舞蹈 彝族舞蹈 [10]
服飾和道具民族文化的標誌,舞蹈藝術常常通過富有民族特色的服飾和道具來增強舞蹈的動態美,擴大舞蹈的表現力,彰顯獨特的民族藝術特色。彝族崇火,很多舞蹈道具都與火有關。煙盒舞是彝族人常跳的舞蹈,舞蹈因手持煙盒 [7]  ,彈指而舞而得名。大鑼笙舞則是祭火的舞蹈,俗稱“接火把” ,舞蹈隊伍敲擊大鑼,點起火把,彙集到跳笙場,圍着簧火跳。此外,還有 “火把舞” 、“火龍戲珠舞” 等等,都與火有關。彝族尚武,古代彝族部族與部族長期爭戰,廣泛製造和使用兵器,在此過程中,孕育了彝族各種用兵器做道具的武舞。元代王沂的 《末些昭》 中就有 “振臂撾銅鼓,吹唇舞洞刀” ,“亦有善刀舞,眾鋒粲鯨齒” 的記載。這種以兵器作為舞蹈道具的舞蹈形式仍然流傳至今,並且獲得了一定程度的發展,例如棍舞、矛舞、大刀舞、獵叉舞、畫面刀舞等。此外,為抵禦寒冷,彝族男女一年四季都身披用羊毛織成的披氈 “擦爾瓦” ,這些用來禦寒的披氈也逐漸演變為舞蹈的服飾和道具,涼山地區彝族的披氈舞就是因揮舞披氈跳舞而得名的。這些服飾和道具在舞蹈中的廣泛使用,極大地豐富了舞蹈的藝術語彙,增強了舞蹈藝術的表現力和感染力,加強了運動人體的動態表現,從而完成舞蹈者內心世界及感情的表達。 [9]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