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被迫體位

鎖定
體位分為主動體位和被迫體位,臨牀上以被迫體位多見,即指病人因為疾病的需要被迫保持一種姿勢。常見的被迫體位有去枕平卧位、中凹卧位、半坐卧位、端坐位、側卧位、頭高足低位以及頭低足高位。
患病部位
全身
相關疾病
骨質增生 關節脱位 脊椎骨質增生
相關症狀
被迫體位 被動體位 呼吸困難 強迫性體位 胎膜早破 頭痛 休克 輾轉體位
所屬科室
其他科室 其他綜合
相關檢查
骨關節及軟組織CT檢查

被迫體位原因

常見的被迫體位有去枕平卧位、中凹卧位、半坐卧位、端坐位、側卧位、頭高足低位以及頭低足高位。
去枕平卧位常見於椎管內麻醉術後病人,目的是防止因顱內壓減低而引起頭痛。
中凹卧位常見於休克病人,目的是增加回心血量,進而增加心輸出量,以減輕休克危險。
半坐卧位常見於腹部有炎症或腹部手術的病人,採取這種體位的目的是減少傷口處張力,緩解疼痛。
端坐位常見於支氣管哮喘病人,目的是緩解呼吸困難,因為此類病人平卧時會加重呼吸困難。
側卧位常見於需要做灌腸的病人,或需要做肛門及胃鏡檢查。
頭高足低位常見於因頸椎骨折而需要做顱骨牽引的病人,為他們提供反牽引力。
頭低足高位常見於妊娠時胎膜早破,以此體位防止子宮脱垂

被迫體位檢查

故臨牀上對於被迫體位的患者要進行:
一、體格檢查
採取病史給了我們初步印象和啓示,同時也指導我們對疾病的性質有一個概念。
二、實驗室檢查
實驗室檢查必須以病史及體格檢查所瞭解到的客觀材料為依據進行歸納和分析,從中提出幾種診斷之可能,然後進一步考慮做那些實檢室檢查來證實診斷。

被迫體位鑑別診斷

強迫性體位:強迫性體位指的是人們在生活、勞作時;身體被迫長時間地處於某種空間位置而形成了某種固定的姿態。
自動體位:指身體活動自如,不受任何限制,見於正常人或者某些輕病或疾病早期。
被動體位:患者因病傷部位不同,常自己採用一種舒適體位。有經驗者常以體位的姿勢來判斷疾病,從而採用正確救治方法。被動體位指不能依靠自身的力量來調整或變換肢體的位置,處於一種固定而不適的狀態。
輾轉體位:體位是指身體在卧位時所處的狀態,觀察體位的變化可對某些疾病的診斷提供一些線索。輾轉體位表現為患者在牀上輾轉反側,不停地變換體位。

被迫體位緩解方法

1、寫字,看電腦等保持良好的姿勢。
2、積極治療原發病、一定要在醫生指導下用藥:用藥若不對症,就有可能加重病情。
3、增強免疫力:要經常鍛鍊身體,增強體質;要保證充足的睡眠;多食富含維生素的食品;要學會調節自己的情緒,心情愉快時免疫力會增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