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袁滋

鎖定
袁滋(749年-818年),字德深,唐陳郡汝南(今河南汝南縣)人,一説蔡州郎山人。 [7]  唐朝宰相,書法家。 [2] 
袁滋出身陳郡袁氏,擅長書法。建中初年,起家校書郎,遷工部員外郎尚書右丞,出任華州刺史,為政清簡,遷左金吾衞大將軍 [6]  憲宗監國時,任中書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後繼韋皋劍南西川節度使。徵拜户部尚書,又出為彰義軍節度使,與叛鎮吳元濟對壘數年,因無戰功,貶為撫州刺史,不久任湖南觀察使。多次晉封為淮陽郡公。 [1]  元和十三年,去世,時年七十,獲贈太子少保 [3]  [7] 
袁滋工書法,尤精篆籀,著有《雲南記》五卷。 [7]  在石門關(今雲南鹽津豆沙關)留有《袁滋石門摩崖石刻》,為研究西南絲路的重要文獻資料。 [8] 
德深
所處時代
唐朝
民族族羣
漢族
出生地
蔡州郎山
出生日期
749年
逝世日期
818年
主要作品
《雲南記》
本    名
袁滋

袁滋人物生平

袁滋(749—818),字德深,蔡州郎山縣人。工於篆籀,雅有古法。勤奮強學,以外兄道州刺史元結有重名,往來依附。以處士,薦授試校書郎。貞元末年,拜中書侍郎平章事,出為劍南西川節度使
元和十三年,去世,追贈太子少保 [1]  相關事蹟參見《舊唐書》本傳、《金石錄》、《廣川書跋》、《唐荊南節度使袁滋先廟碑》

袁滋家族成員

袁滋出身陳郡袁氏,曹魏御史大夫袁渙後裔,本陳郡扶樂(今河南太康)人。陳郡袁氏為江東四大僑姓之一。 [2-3] 
陳郡袁氏
袁君正
袁熲
袁子温
袁士政
袁倫
袁知玄
袁廚
袁滋
袁炯,荊州户曹
袁寔,蒲州功曹
袁均,太子典膳
袁都,翰林學士
袁郊,虢州刺史
吳郡太守
北周
驃騎大將軍
隋朝
左衞大將軍
唐朝
南州刺史
當陽令
石州司馬
咸寧令
宰相
參見《新唐書·卷七十四·表第十四·宰相世系二四(袁氏)》 [2] 
外兄:元結,道州刺史、容管經略使。

袁滋個人作品

袁滋軼事典故

袁滋出使雲南

樊綽《雲南志》載:貞元十年(794)十月二十七日,唐朝使者袁滋到大理,賜南詔國國王異牟尋(白族)全印,其文曰:貞元冊南詔印……其曰,樓下大會,又坐上割牲,用銀平脱馬頭盤二面……樂在其中,有老人吹笛、婦人唱歌,各年近七十餘,牟尋指曰:此先人歸藩來國,開元皇帝賜故部及龜茲音聲兩部,今死亡零落盡,只餘二人任國。酒既行,牟尋自捧,敬跽勸讓,冊立使袁滋引杯酒曰:南詔當思祖宗績業,堅守誠信,為西南藩屏,使後世以傳繼也,牟尋噓嘻曰,敢不承命,接上述所説:“坐上割牲,用銀脱馬頭盤二面就是用燒豬兩頭,放置在銀製的兩面馬頭平底的盤子中,供客人用刀割吃。”

袁滋青溪山

唐代袁滋題記摩崖石刻 唐代袁滋題記摩崖石刻
復州 [4]  有座青溪山,風景秀麗無比。丞相袁滋在沒有發達當官時,在復州、郢州一帶居住。因為天晴,便登上了青溪山。走了幾里地以後,道路越來越窄,越來越險,慢慢地便找不到路徑了。有個書生在這裏以賣藥為生,家就住在山腳下。袁滋與他交談,非常投機,所以晚上就住在書生家裏。袁滋説:“此處應該有隱士和神仙。”書生説:“有五六個道士,每隔三兩天就來一次,不知道他們住在什麼地方。我與他們雖然很熟,可他們不肯詳細介紹他們的情況。”袁滋説:“能不能讓我拜見他們?”書生説:“他們非常厭惡俗人,但是很喜歡喝酒。您如果準備一罈美酒,就可以與他們見面。”袁滋告辭回家。後來帶了酒又去,等了幾天,五個道士果然來了。他們帶着道巾,穿着草鞋,拿着藜杖,很遠就互相打招呼,問冷暖,大聲説笑,到山澗的溪水裏洗腳,同書生開玩笑。書生為他們擺酒席,斟上酒。五個人見了非常高興,問他:“什麼地方弄來的這東西?”於是每個人喝了三五杯。書生説:“不是我所能敬獻的,是有個客人拿來的,他要拜見先生。”於是將袁滋叫出來,與五個人一一見面。五個道士相顧失色,後悔喝了袁滋的酒,並且生氣地對書生説:“不應該讓外人來打擾!”書生説:“這個人心很誠,並且也信奉道教,稍稍大方熱情一點,又有什麼壞處。”五個道士不滿的神色逐漸緩和,他們見袁滋對他們很謙虛恭敬,便不時同他説幾句話,後來看着袁滋説:“坐吧!”袁滋拜謝後入座。一會兒,酒喝得高興暢快,一個道士注視袁滋説:“此人很像西華坐禪和尚。”過了很久又説:“真是。”屈指計算説:“那和尚死了有四十七年了。”然後又問袁滋的年齡。回答説正是四十七歲,道士拍手大笑説:“你應該去求功名,福祿都已經降臨了。”然後,他們與袁滋握手告別。一個個經過山洞,攀上山頭,扯着藤蘿跳躍,像飛鳥一樣走去,一會兒就不見了蹤影。後來,袁滋果然當了上丞相,併成為西川節度使。

袁滋和汧國公李勉

汧國公李勉鎮守 [5]  鳳翔時,管轄的地區有一個編入户籍的普通農民,在田間鋤草的時候,挖出了一大罈子馬蹄形的金子。村子裏的人把金子送到縣衙,縣衙用公文向州府報告,準備將金子送往州府。宰邑對挖出珍寶很高興,準備作為自己的政績向上級請功。他害怕金子在公家的倉庫裏不安全,便存放在自己家裏。過了一宿,他和其他官員重新打開觀看,金子全都變成了土塊。一罈金子出土時,鄉里的官員、里正都去觀看檢驗,如今突然發生變化,沒有不吃驚的。他們上告到主管官員那裏,人們議論是有人用奸計將金子換走了。於是上級派理曹掾帶了一部分士兵來審問處理這個案子。挖出金子的鄉里的里正共同為這件事作證,宰邑受到眾人的譴責,沮喪地失去了人身自由,受到反覆的詢問和污辱,只好承認自己偷換了金子,並且在供詞上籤了裏了,有的説扔到水裏了,紛紛説自己冤枉。審理結束,將這些人關到監獄,然後將審理結果上報。汧公李勉看了報告後很生氣,過了一會他去赴宴,喝酒的時候説到了這件事。在坐的賓客,都把這件事當作笑談的話題,有的説宰邑是效仿齊人的貪婪,有人説他也許有楊震的癖好,説笑了很長時間,都以為這只是個跳牆撬鎖的一般性案件,沒有什麼出奇的地方。當時相國袁滋也在場,他低着頭沒有説話。汧公李勉用眼睛看了他幾次以後對他説:"宰邑同判官你是親戚嗎?"袁滋説:"我和他沒有關係。"李勉説:"講了他的罪狀,你為什麼不高興?"袁滋説:"我非常懷疑這件事沒完,請您詳細調查。"李勉説:"偷換金子的事實非常清楚,如果説沒完,是還有不同的看法,不是你無法調查清楚。"袁滋説:"可以",將這個案子移袁滋府中審理。袁滋檢查收藏罈子的房間,得到了二百五十多個金子形狀的土塊。袁滋問最初挖到金子的人,認定這些土塊的形狀和數量同原來的金子一樣。於是袁滋從市場上的各個商店裏借來金子,熔化鑄成土塊一樣大小的金塊。鑄造完成以後,只秤了其中的一半金子,就已經是三百斤了。袁滋詢問是什麼人把金子送到縣衙的,回答是兩個農夫,用竹扁擔抬到縣衙的。計算一下,僅是這些金子裏的大部分,也不是兩個人所能用扁擔抬動的,袁滋明白了,金子在沒有上路之前,就已經全部化成土塊了。這下大家的疑慮都解除了,宰邑的冤案得到了澄清。汧公李勉對此表示讚歎和佩服,多次説自己的才智不如袁滋。袁滋從這件事以後,多次擔任重要官職,正確處理了多起案件。到了德宗皇帝即位以後,他當上了宰相。經常聽説金銀珠寶埋在土裏,偶然發現以後有可能會變成別的東西。東都的敦化衚衕有一座廢棄的道觀麟德觀,主要建築已經倒塌毀壞。
鹹通年間,相國華諴命令在別的地方重新建造一座麟德觀。在挖地基的時候,挖出了一個巨大的罈子,裏面裝滿了白銀。運送建築材料的人和工匠有三四十人,他們發現銀子的時候正是白天,害怕被官員們沒收,便用木材把銀子蓋上,以便等到天黑。當天夜裏,這些人各自用衣服包上銀子回家。天亮以後打開一看,全都變成了用堅實的土塊削製成的銀子形狀的東西,所傳説的故事和這個案件的情形一樣。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