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西南絲路

鎖定
公元前四世紀,一部印度人所著的《治國安邦術》中曾記載了“產自中國成捆的絲”,這説明遠在公元前四世紀前,中國的絲綢已傳入了印度。1986年,四川省考古隊在成都以北的廣漢三星堆又發現了公元前十一、二世紀的古蜀國祀坑中有成堆來自印度緬甸的齒貝。由此可見,西南絲路的開拓已經相當久遠了,絲綢很早就已成為民間交往的物資之一。即使西北絲路開通之後,漢政府仍有意從這條沒有匈奴干擾的捷徑由印度轉向西方。《史記》之《七十列傳·西南夷列傳》:漢武帝建元六年(公元前135年),唐蒙出使南越;拜為中郎將通夜郎、西南夷。
中文名
西南絲路
別    名
蜀-身毒道
著    作
《治國安邦術》
起    點
四川成都
水    路
抵古嘉定府樂山

西南絲路簡介

西南絲路以四川成都為起點,永昌(今雲南保山)為中轉出口站,稱做“永昌道”,終點為身毒(今印度),故又稱為蜀-身毒道。西南絲路從成都開始就分為水陸兩路。分別抵達古滇國和西方各國。

西南絲路水路

沿岷江而下,經眉山,穿過青神峽,抵古嘉定府樂山,南下至宜賓(宜賓是秦漢時夜郎道和唐代石門道的起點),穿石門關至昭通市(漢名朱提郡),越過古夜郎國境,穿過滇東高原,到達滇池邊的古滇國的曲靖和昆明。

西南絲路陸路

由邛崍(出產邛竹杖的地方)向南直至滇西北的廣大區域,古稱“犛牛道”,出清溪峽為靈關,再南下至榮經,沿犛牛山脈的藏族地區冕寧、西昌,在雲南東部的祥雲與水路相匯。再從洱海西去,經博南至保山。保山以西越野入山,分道進入緬甸、越南、印度,再輾轉而至西方各國。
漢武帝聽到張騫的彙報後,於公元前122年派人前往雲南尋覓客賈通道,同時又於公元前105年從內地廣徵士卒丁壯至滇西大規模地開鑿從洱海西去的“博南道”。漢王朝花費了鉅額的人力物力才築成這段官道驛站,西南絲路從此走入繁榮的極盛時代,西南絲綢的出口,大多經過這裏。

西南絲路變遷

隨着漢王朝的衰亡,中央漸漸失去對滇西的控制,尤其是南詔政權與唐政權的爭奪戰爭,使商業交往趨於衰落,通路被征戰的軍隊所佔用,而這一時期恰恰是西北絲路的鼎盛時期,聲譽大大地覆蓋了古老的西南絲路。兩宋時期,一方面失去了對西北、西南的統治,另一方面則因海運興起,南北陸上絲路均由於受到阻斷而逐漸荒廢。
此後,聯結驛道兩岸高山的瀾滄江上,由舟渡改為篾繩橋,元代元貞元年(公元1295年)建成木結構的霽虹橋,明成化十一年(公元1475年)改為鐵索橋,清康熙年間重修,由16根鐵索組成,號稱“西南第一橋”,民間商旅往返其間,歷代王朝征服或經營大西南,也都依靠這一驛道。近現代的川滇、中緬、中印公路,也基本上遵循這一干道修築。新中國成立後,霽虹橋建成公路橋,命名為永保橋,而曾是古絲路中轉站的保山,已成了滇西的交通樞紐。

西南絲路絲綢貨源

作為西南絲綢之路的絲綢物資來源,並非取自中原,而來自四川、雲南等地。
四川是我國的古蠶絲產地。據《蜀王本紀》記載:“蜀之先,名蠶叢”,他是數千年前四川的酋長,經常穿着青衣到各地考察,教民養蠶,又稱為青衣神。黃帝的元妃西陵(即今四川與兩湖的交界處)氏嫘祖也曾教民養蠶,被譽為蠶神。三國時,蜀錦作為富國強兵的主要產品,一路銷至北魏和南吳,作為絲織中心的蜀都幾有代替北方臨淄和襄邑之勢。蜀錦除銷往國內之外,還由民間經由傳統的古道,與南方進行貿易往來。
另外,雲南也是我國古代的蠶區。西南絲路途中的雲南永昌,很早就有了蠶絲業。永昌至成都的大道,沿途極為繁華,永昌的土特產和成都的蜀錦源源流入中原,當然也是從永昌南流至國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