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血小板膜糖蛋白

鎖定
血小板膜糖蛋白是膠原凝血酶、血管性假性血友病因子、纖維蛋白原二磷酸腺苷等受體的成分,參與血小板黏附、聚集和活化反應,是生理性止血和病理性血栓形成的始動環節 [1] 
研究顯示,缺血性腦血管病的發生與血液的高凝狀態有關。血小板在維持血液凝固過程中發揮着舉足輕重的作用。其中,血小板膜糖蛋白作為介導血小板功能的關鍵效應分子,其表達水平明顯影響着血小板的功能和活化狀態。 [2] 
中文名
血小板膜糖蛋白
外文名
glycoprotein
成    分
質膜糖蛋白、顆粒膜糖蛋白
生物活性
抗血栓、預防白血病等
主要功能
介導血小板功能
基因多態性
影響血小板的功能表達

血小板膜糖蛋白簡介

血小板膜糖蛋白分為質膜糖蛋白和顆粒膜糖蛋白,前者包括GPⅠb-Ⅸ-Ⅴ、GPⅡb-Ⅲa、GPⅠa-Ⅱa等,後者包括CD62P和CD63。CD62P又稱P-選擇素、GMPl40,在未活化的血小板上,CD62P分子僅表達於顆粒膜上。

血小板膜糖蛋白血小板膜糖蛋白與冠心病

血栓形成與冠心病特別是急性冠脈綜合徵密切相關。其機理可能為血小板膜糖蛋白受體活化、表達增加、密度上調,隨後其與纖維蛋白原結合,使血小板聚集,進而纖維蛋白原更多地連接到血管內皮,血小板聚集率 升高,促進血小板血栓形成,從而介導缺血性腦血管病的發生。
血小板在血栓形成過程中發揮着重要的作用。血小板膜糖蛋白在血小板粘附、聚集乃至血栓形成過程中是不可缺的重要成分,上述糖蛋白均具有多種基因多態性。這些多態性或影響血小板膜糖蛋白受體在血小板表面的表達水平,或影響血小板表面糖蛋白的蛋白質構象,從而進一步影響血小板在血栓形成過程中的功能表達。 [3] 
血小板膜糖蛋白基因多態性與冠心病的關係目前尚未形成統一的認識,許多研究結論相互矛盾,可能的原因包括:研究設計的類型不同、疾病的定義不同(冠狀動脈性心臟病、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血管造影證實的冠狀動脈疾病、急性心肌梗塞、穩定性心絞痛、不穩定心絞痛、急性冠脈綜合徵、PCI術後、冠狀動脈旁路移植術後等)、樣本人羣大小不同、種族背景不同、年齡及性別比例不同以及人口特徵不同等等。甚至抗血小板藥物的廣泛使用也可能影響基因對疾病發展的作用。解決辦法有三:進行大樣本、前瞻性、隊列式的臨牀流行病學調查,以期減少小樣本實驗的選擇偏倚和統計誤差,防止回顧性研究不能納入已死亡的早發心肌梗塞患者的弊端。
將臨牀流行病學調查與血小板功能檢測等實驗相互結合,尋找更多的支持臨牀結論的實驗室依據。進行嚴格的循證醫學方面的系統評價或Meta分析,納入高質量文獻,合理分層後合併校正後的OR值,以減少單個研究樣本量過小影響統計結果的問題。
未來的臨牀研究方向可能是進行與促血栓形成和血栓溶解相關的多基因檢測。進行基因多態性與傳統危險因素以及基因‐基因間交互作用的研究,提高基因多態性研究在臨牀疾病預測、預後判斷、藥物治療個體化等方面的價值。

血小板膜糖蛋白急性白血病與血小板膜糖蛋白

出血是急性白血病常見的臨牀表現及死亡原因之一,主要原因是血小板減少,長期臨牀觀察發現,急性白血病患者表現出血的嚴重程度與血小板減少並非呈正相關,即有的患者血小板數值儘管很低但不出血或出血並不嚴重,然而有的患者卻恰好相反,這與血小板聚集功能可能有密切關係。 [4] 
在正常血液循環中,血小板處於靜止狀態;一旦受到生理或病理刺激因子作用時,在血管性血友病因子作用下粘附於受損血管處暴露的內皮組織。隨後,內皮下組織或局部形成的凝血酶把粘附的血小板活化,發生釋放反應並和花生四烯酸代謝,由前者分泌釋放的 ADP和後者形成的血栓素 A2(TXA2)都可以引起血小板的聚集。
血小板的聚集、粘附和活化功能是血小板參與止血過程中三項重要功能,均是通過血小板表面膜糖蛋白的功能實現的。因此血小板膜糖蛋白的研究,對急性白血病患者預防出血及治療具有重要價值。
引起白血病患者出血的原因十分複雜,包括血小板數量減少和功能異常、凝血因子異常纖維蛋白溶解彌散性血管內凝血等。血小板功能異常可能與白血病的幹細胞起源有關,也可能與骨髓中白血病細胞惡性增殖,抑制骨髓巨核細胞生成生成血小板減少,導致血小板聚集、粘附功能異常,表現為血小板膜糖蛋白數量的減少或功能的異常。
血小板減少及血小板功能異常為白血病發生嚴重出血的重要病理生理基礎,在臨牀治療急性白血病過程中,對於血小板減少或減少不明顯,有活動性出血者,積極檢測血小板膜糖蛋白,尋找原因,以糾正血小板數量減少和功能異常,儘早控制出血症狀,為有效治療提供時機。

血小板膜糖蛋白展望

隨着對血小板糖蛋白分子的進一步瞭解,與之相關的抗血栓研究取得了可喜進展,其中GPⅡb-Ⅲa受體拮抗劑在急性冠脈綜合徵及PCI的治療獲得了重要突破,在RGD 導向溶栓藥物研究方面也取得了收穫。不足的是,由於出血副作用嚴重,現有的臨牀試驗證據僅支持阿昔單抗埃替非巴肽用於PCI 患者的抗栓治療,而埃替非巴肽、替羅非班則被批准應用於非ST 段抬高的急性冠脈綜合徵的急性期治療,很難用於缺血性卒中( IS) 的治療及缺血性腦血管病(ICVD) 的預防。
因此,GPⅡb-Ⅲa拮抗劑在臨牀的進一步應用,有待於經過藥物劑量與有效性性,與抗凝劑或溶栓劑或其他抗血栓單克隆抗體的聯合應用。在診斷性心導管檢查和血管再通術前的療法方案等多方面大規模的臨牀試驗數據來證實如。
近十幾年,隨着心腦血管疾病發病率和死亡率不斷攀升,血栓栓塞性疾病的預防受到高度關注。由於血小板與膠原之間的黏附作用是血栓形成的始動因素,vwF和 GPⅥ在其中發揮了重要作用,且針對vwF 的抗體或合成肽對血小板無損傷作用,抗GPⅥ抗體引起的出血很輕微。因此,以膠原-vwFA-GPIb軸和膠原GPⅥ軸為靶標的抗血小板黏附研究有望成為未來抗血栓藥物研究的新靶點。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