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螺螄

(田螺科螺螄屬動物)

鎖定
螺螄(學名:Margarya melanioides):為田螺科、螺螄屬動物。是一種淡水生有螺和螺殼的軟體動物。殼大型,高100毫米以上。外形呈圓錐形或塔圓錐形;厚實,綠褐色或褐色。多數有7個螺,包括兩個原螺稜,殼面有棘狀或乳頭狀突起,或僅有光滑螺稜。厴為角質薄片。雌雄異體,雄性右觸角短粗,形成交配器官。卵胎生,每1育兒囊內有3-7個胚螺,殼高10毫米以上。
生活在湖底,遍佈整個湖牀。生活在較深的水中和淺水處。螺螄以寬大的足部匍匐於湖底。主要以湖底生長的硅藻和泥中的碎屑為食。是中國的特有種,分佈於西南高原湖泊,在滇池、洱海、撫仙湖、異龍湖和大屯湖均有發現。
(概述圖參考來源: [1] 
中文名
螺螄
拉丁學名
Margarya melanioides
動物界
軟體動物門
腹足綱
亞    綱
前鰓亞綱
中腹足目
田螺科
螺螄屬
螺螄
亞    種
無亞種 [2] 
命名者及年代
Nevill, 1877
保護級別
瀕危(EN)IUCN標準;中國《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二級 [3]  [7] 
同義學名1
Margarya melanioides ssp. carinata Neumayr
同義學名2
Margarya melanioides (Neumayr, 1883) ssp. carinata
同義學名3
Margarya melanoides ssp. delavayi Mabille
同義學名4
Paludina melanoides Nevill, 1877
同義學名5
Vivipara delavayi Nevill
同義學名6
Vivipara margeriana Nevill [3] 

螺螄動物學史

中國雲南的十個淡水湖位於西南高原,棲息着許多特有的大型植物和動物,包括魚類軟體動物和甲殼類動物。湖泊,其中洱海滇池撫仙湖是最大的。形成於上新世晚期和早更新世。它們流入三個不同的河流系統。 [4] 
螺螄(Margarya melanioides)是中腹足目、田螺科、螺螄屬的一個物種,是中國雲南高原湖泊特有的腹足類。1877年瑪格麗亞·內維爾(Margarya Nevill)帶領一支探險隊進入中國雲南,在大理府洱海湖第一次發現了“螺螄”,並採集到該物種的標本。從洱海里收集的螺螄貝殼,具有巨大的鱗狀外殼,明顯的縫合線和雕刻紋強烈的螺旋紋。螺螄的採集者瑪格麗亞在此基礎上建立了螺螄屬。該物種和其所在“屬”也以發現者瑪格麗亞的名字“Margary”作為“屬名”。 [4-5] 

螺螄形態特徵

螺螄是螺絲屬的模式種。是一種淡水生有螺的物種。殼大,圓錐形,高度可達100毫,厚實,綠褐色或褐色。多數有7個螺,包括兩個原螺稜,除原螺稜外,每個螺的上部都有發育良好的斜肩;輪生多有3個,很少有4個,強烈的螺旋稜,第1個螺旋狀稜在螺旋的肩部減少,在早期輪生稜上有一排螺旋狀的小而規則的結節,在最後兩個輪生稜上有鈍而大的結節。輪生體邊緣的第二個稜最發達,早期輪生和棘刺上有規則的突出結節或後兩輪有大的、不規則的結節或波浪狀突起;第三個螺稜總是被上部縫合線覆蓋,因此在螺旋螺紋上幾乎看不見;3-5個弱發達的螺旋肋延伸到臍部。孔卵形,通常小於殼高,外唇中部具刺,上部具角,內表面帶白藍色,有時呈紫色。臍部被內唇覆蓋。 [10] 
成熟的幼殼大,有四輪,中等透明,淺綠色或棕色,前兩輪有兩條光滑的螺旋稜;沒有斜坡狀的肩部;第三、四輪有斜肩,三個螺旋稜有規則排列的結節,下稜部幾乎被第三輪上縫覆蓋;臍部有2-3個鈍的稜;孔卵形,近殼高的一半。 [10] 
厴角質層,卵形,較薄,紅至黃褐色,具亞中央核及同心生長紋;核大,有顆粒或脈;螺厴瘢痕大,比較粗糙,外面光滑,增厚;螺厴幾乎和螺口一樣大。 [10] 
齒舌 (N = 3) 長方形,有大約108-117排牙齒。中央齒鐘形,有大而寬的安全狀中央小齒,兩側各有5-6個較小的齒尖。側齒寬長圓形,中央有一個大的方形齒,兩側有4-5個較小的齒尖。邊緣齒細長,稍長圓形;內緣齒具大而長圓形的中央細齒和兩側的3-4個較小的齒尖;外緣齒鈍,具10-13個小牙尖。 [10] 

螺螄棲息環境

螺螄棲息在中國雲南的高原湖泊中,生活在沒有水生植物的泥質至沙質基質上,分佈於滇池(主要分佈在北部和東部地區)、洱海、茈碧湖以及海西海水庫的3-8米深處。該物種與任何特定植被無關。因而可以分佈到水深且無水草生長的湖心地帶。 [9]  [10] 

螺螄生活習性

螺螄在温度為20-25℃時其攝食活動最為活躍,螺螄生長需要一定光照的刺激,最適宜光照強度範圍為1000-2000lx,螺螄有一定的耐低溶解氧能力,在DO為3.6mg/L以上時均有很強的攝食活動,幼螺攝食需求強於成螺。 [9] 
螺螄與其他高度依賴水生植物為食的田螺科其他動物不同,它們是一種沉積物取食者,主要以湖底生長的硅藻和泥中的碎屑為食。螺螄的主要食物是舟形藻(Naviculaceae sp.)、菱形藻(Nitzschia sp.)、孟氏顫藻(Planktothrixmougeotii)和四尾柵藻(Scenedesmus quadricauda)4種典型附着藻類以及海菜花Ottelia acumiuate)。 [9] 
螺螄更喜好攝食舟形藻和海菜花。濕地水體中良好的藻環境可為螺螄提供較好的食物來源,茁壯的莖葉不僅是舟形藻生長的良好附着基質也是幼螺棲息、躲避與活動的場所,海菜花羣落可以改善水下光照和溶氧能為螺螄提供賴以生存的環境基礎。洱海流域沿湖地區地域廣闊水源充足氣候温可以通過構建海菜花濕地以達到螺螄保種與擴增的目的。 [9]  [9] 

螺螄分佈範圍

產於中國雲南省,為雲南特有種類。分佈於滇池(292平方公里)、洱海(251平方公里)、茈碧湖(98平方公里),在劍川湖、撫仙湖、異龍湖和大屯湖均有發現。 [3]  [5]  [6] 
螺螄分佈圖 螺螄分佈圖 [6]

螺螄繁殖方式

螺螄是胎生物種,一次可以產下3-7只幼螺,並且全年可繁殖。新生的螺殼長約8毫米;一年後,大約長到30毫米。測得最長的殼長是62.7毫米。胚螺產出後生長迅速,不到1年即可達到性成熟。根據相關數據,螺螄的代際長約為3年。 [3] 

螺螄保護現狀

螺螄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2008年ver3.1——瀕危(EN)。 [3] 
列入中國《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2021年2月5日)二級。 [7] 

螺螄種羣現狀

螺類是淡水生態系統中重要的底棲動物之一,廣泛存在於溝渠、池塘、河流以及湖泊中,它們可以加速水底碎屑的分解,促進泥水界面的物質交換和水體的自淨,在生態系統物質循環和能量流動中起着重要作用。螺螄在洱海的分佈原本豐富,2004年對該湖進行了調查,認為該物種已不復存在。滇池仍有豐富在貯量,茈碧湖也有,但較少;物種數量正在迅速減少。螺螄曾經是一個重要的商業物種,但由於數量減少,它已經不再重要了。 [3] 
螺螄被列為瀕危物種。僅從滇池和茈碧湖兩個湖泊中得知,其範圍位於瀕危物種的Criion B閾值範圍內。該物種已經從之前發生的洱海和劍川湖兩個湖泊中消失。水質污染、堤壩建設、引入的捕食者和對該物種的潛在過度捕撈正在威脅其剩餘棲息地的剩餘種羣。 [3] 
該物種可能也有資格根據標準A(種羣下降率)列入名單,但關於其在過去10年中下降幅度的信息不足(該物種的世代長度為3年,因此必須使用十年時間段來估計下降率)。在更長的時間裏,大規模的減少是眾所周知的:在1980年代之前,這種淡水螺是滇池和洱海的主要商業蝸牛之一:一個人每天可以收集20千克。洱海已不見蹤影,近來滇池開放捕撈期一天只能捕撈2千克左右,自那時以來下降了90%。該物種也符合標準D2的易危標準,但瀕危類別優先進行此評估。 [3] 

螺螄瀕危原因

該物種的主要威脅是污染,包括有機物和無機物;捕撈用作食品和藥品;棲息地退化; 引進捕食性魚類;堤壩建設造成棲息地破壞。 [3] 

螺螄螺螄非食螺

中國國家林業和草原局、農業農村部公告(2021年第3號)(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將螺螄列為二級保護動物。這使不少螺螄粉鐵粉不淡定了,紛紛表示“以後還能好好吃一碗螺螄粉嗎”,“螺螄粉以後只有酸筍了嗎”。對此,專家表示,擬列入《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的“螺螄”,和螺螄粉中的“螺螄”不是同一種,無需擔心。 [8] 
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 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 [7]
螺螄粉作為中國廣西柳州特產,憑着香中帶臭的獨特味道,成為吃貨心目中網紅美食。據瞭解,在廣西,人們常吃的主要有田螺和石螺,當地將它們統稱為“螺螄”。 [8] 
不過,廣西乃至其他地方吃的“螺螄”和列入保護名單的“螺螄”是完全不同的物種。保護物種“螺螄”,拉丁文學名為Margaryamelanioides,至於廣西螺螄粉中的螺螄以及全國部分地區吃的“螺螄”,其實是一種俗稱,屬於石田螺屬(Sinotaia),中文名稱為“方形石田螺”(Sinotaia quadrata),又被稱為田螺、湖螺、石螺等。這一物種分佈廣泛,種羣數量相對比較大,一般的湖泊、江河、池塘、溝渠或水田中都有分佈。“環稜螺”分佈廣泛,種羣極大,除非是重大的江河極度污染,一般不太可能面臨瀕危,因此幾乎沒有可能會列入保護名單。而且養殖螺也在大力發展中。 [8]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