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蝙蝠

(哺乳綱翼手目動物的統稱)

鎖定
蝙蝠,哺乳綱翼手目動物的統稱,是具有飛翔能力的哺乳動物。蝙蝠前肢除第一指外均極細長,指間以及前肢與後肢之間有薄而無毛的翼膜,通常後肢之間也有翼膜;蝙蝠分兩類,大蝙蝠和小蝙蝠。 [14]  翼手目動物這個名字,是由於此類動物的前肢或手退化成翼這一特性而得來的。 [15] 
蝙蝠分佈於中國北自河北,南至海南島,西達四川, [16]  現生種共有21科約230屬約1400種。除極地和大洋中的一些島嶼外,廣泛分佈遍於全世界。多棲息於巖穴溶洞、岩石縫隙、房檐瓦縫、樹洞或樹冠下。温帶生活的蝙蝠或有冬眠習性,或遷飛至較温暖而有食料的地區越冬。蝙蝠主要在夜間活動,大多數蝙蝠依靠特有的回聲定位能力判定外界物體及自身的位置。大多數蝙蝠以昆蟲為食;部分種類以植物的果實、綠色部分、花粉或花蜜為食;個別種類吸血或捕食小獸、小鳥、蜥蜴、蛙、魚等。蝙蝠通常秋季交配,精子在雌性生殖道內越冬,至春末和夏季產仔,每胎常產1仔。 [17] 
蝙蝠因大量捕食昆蟲而有益於人類,對農林生態系統具有重要作用,洞穴中的糞便為上好的磷肥。有些蝙蝠還是病原體的傳遞者或宿主,也可給果樹帶來危害。 [17]  中國的 134 種翼手目動物中,處於近危的有 51種,易危的有 15 種,瀕危的有3種。根據2020年國際自然保護聯盟(IUCN)公佈的《2020受威脅動物紅色名錄》,翼手目動物中處於瀕危(EN)的有 67 種,極危(CR)的有 24 種,全世界接近一半的蝙蝠都面臨着生存危機。 [18]  在西方的吸血鬼傳説中,蝙蝠是吸血鬼的化身。 [19] 
中文名
蝙蝠
拉丁學名
Chiroptera spp. [5] 
別    名
天鼠
掛鼠
天蝠
老鼠皮翼
飛鼠 展開
別名
天鼠
掛鼠
天蝠
老鼠皮翼
飛鼠
燕別故
蜜符
巖老鼠 收起
動物界
脊索動物門
哺乳綱
翼手目
16科 [5] 
185屬 [5] 
962種 [5] 
亞    門
脊椎動物亞門
亞    目
2亞目 [5] 
亞    綱
真獸亞綱
分佈區域
地球上除南北極和某些大洋島嶼以外的所有地方
英文名稱
Bat
總    目
勞亞獸總目

蝙蝠動物學史

蝙蝠物種進化

物種進化圖 物種進化圖
已知最早的蝙蝠化石是有5000萬年曆史的食指伊神蝠,是在美國懷俄明州發現的。後來發現德國的麥塞爾湖湖牀層內有更完整的蝙蝠化石,這些化石可以追溯到始新世時期,它們的胃裏包含有成了化石的昆蟲。這些早期的蝙蝠有許多和現存的小蝙蝠亞目相似,因而很難重現它們進化中的早期階段,但是它們耳蝸(內耳)的結構表明它們幾乎肯定是使用回聲定位的。最早的與大蝙蝠亞目相似的化石,可追溯到大約3500萬年前。 [4] 
有些科學家提出,與小型蝙蝠相比,大型蝙蝠可能實際上與靈長類的關係更近。除了沒有回聲定位系統之外,大型蝙蝠和靈長類都有高級的視覺能力,而且它們指骨的長度也有相似的比例。科學家推測,翼手目兩個亞目裏是分別獨立進化出來的,然而這一理論卻無法得到分子學研究的證實。相反分子學研究證明了蝙蝠(翼手目)羣體內的相似性,因為兩個亞目的基因裏都含有較高水平的腺嘌呤和胸腺嘧啶鹼基對。支持“飛行的靈長類”觀點的科學家反對上述觀點,他們説基因的相似性可能僅僅是因為兩個亞目在飛行中都需要消耗大量的能量,是進化動力在相似的條件下將它們獨自塑造而成,而不是因為它們有一個近期的共同祖先。大部分分子學研究現在支持蝙蝠(翼手目)的單一起源理論,即狐蝠和小型蝙蝠有共同的祖先。 [4] 
分子學證據還表明,各種菊頭蝠和它們的近親諸如舊大陸假吸血蝠,與大蝙蝠亞目的親緣關係要比和其他小型蝙蝠更近。然而讓人疑感的是,菊頭蝠擁有一些動物界裏最複雜的回聲定位系統,而大型蝙蝠幾乎沒有。這種理論意味着要麼是菊頭蝠獨立於其他小型蝙蝠進化出了回聲定位系統,要麼就是大型蝙蝠曾經擁有類似的能力只是後來丟失了。以上兩種理論任何一個似乎都有可能。第三種可能性是這種分子學證據其本身可能是誤導。 [4] 

蝙蝠分類研究

蝙蝠分類研究的深度遠不如其他哺乳動物類羣,亞目和科一級的分類還比較穩定,而許多屬和種的分類則不甚清楚,或合或分,世界各分類學家們的意見尚不一致。及至中國蝙蝠的分類,研究更是不足。 [3] 

蝙蝠基因研究

中外科學家完成的蝙蝠基因組學研究在《科學》上在線發表。科學家對兩種不同類羣的蝙蝠基因組比較分析,揭示了蝙蝠飛行及免疫系統的適應性相關機制,闡明不同蝙蝠類羣的分子多樣性機制,為蝙蝠及其它哺乳動物在生物學及進化等方面的研究提供了新思路。 [2] 
蝙蝠具有很強的飛行能力,同時也是多種人畜共患病毒的天然宿主,能夠攜帶數十種病毒,還是唯一演化出具有真正飛行能力的哺乳動物,其飛行能力的進化與一系列複雜的形態和生理變化息息相關。通過深入分析,研究人員發現一系列與DNA損傷檢驗點或DNA修復通路相關的基因在蝙蝠中受到了很強的正選擇作用。他們還發現與皮膚彈性相關的基因和參與肌肉收縮的基因在蝙蝠中發生了快速進化,可能也有助於飛行。 [2] 
蝙蝠可攜帶多種人畜共患病毒,自身幾乎不受感染。通過對相關基因的研究,科學家發現蝙蝠中NF-κB家族轉錄因子c-REL受到正選擇。該基因不僅在固有免疫中發揮功能,還與DNA損傷反應具有一定關係。自然殺傷性(NK)細胞是抵抗外界病原微生物腫瘤的第一道防線。 [2] 
研究人員表示,基因組學的發展為人類瞭解物種起源、分化、多樣性的遺傳基礎提供了重要的基礎數據。蝙蝠在進化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在長期演化過程中發展出許多非常有趣的生物學現象,比如飛行、回聲定位、冬眠等。基因組學只是開展這些研究的入口之一,研究的數據和結果對相關研究具有重要意義。同時,蝙蝠是對人類具有極大危害的病毒載體,基因組學層面的比較分析,也將為了解蝙蝠自身的免疫系統和病毒防衞機制提供重要的工具。 [2] 
該成果由華大基因、澳大利亞動物研究所、中科院武漢病毒所、美國海軍醫學中心及亨利·傑克遜基金會等機構的科學家共同完成。 [2] 

蝙蝠形態特徵

蝙蝠共同特徵

翼手目動物的身體結構 翼手目動物的身體結構
蝙蝠,哺乳綱翼手目動物的統稱,是具有飛翔能力的哺乳動物。蝙蝠分兩類,大蝙蝠和小蝙蝠。蝙蝠前肢除第一指外均極細長,指間以及前肢與後肢之間有薄而無毛的翼膜,通常後肢之間也有翼膜;除第一指不特別延長,末端有爪,其餘掌骨和指骨均特別延長,各掌、指骨間生有皮膜,向後一直與後肢和尾部相連。連接各指間的皮膜稱翼膜,前肢肱骨和後肢間皮膜稱側膜,前肢肱骨和前臂骨前的皮膜稱前翼膜,連接左右後肢和尾部的稱股間膜。股間膜其膜緣常有距,起支撐股間膜作用,距外側皮膜稱之為距緣膜。後肢短小,大腿部與身體呈直角且位於同一平面。側膜常止於脛下部、踵部或趾基部。後肢足部完全位於皮膜以外,五趾均具爪,用於鈎掛。翼手目動物這個名字,是由於此類動物的前肢或手退化成翼這一特性而得來的。 [1]  [14-15] 
蝙蝠全身骨質輕。頭骨癒合程度較高,骨縫不明顯,許多種類鼻骨前端具發達程度不同的鼻凹(鼻竇),腹面齶骨前端也常具有程度不同的齶凹(齶竇)。肩帶發達,胸骨具龍骨狀突起。後肢脛骨、腓骨退化。 [1] 
蝙蝠牙齒齒冠原始,原始齒型相比,缺第一對門齒和第一對前白齒。門齒弱,犬齒髮達,基部常有粗壯的基嵴。前臼齒有分化,最後一枚前臼齒顯著的大,其齒尖可達犬齒齒尖的高度,臼齒齒冠呈“W”形。 [3] 
蝙蝠雄性具有顯著的陰莖,但一般無陰囊,睾丸留於腹腔內或會陰部。雌性具雙分子宮或雙子宮,繁殖時形成盤狀胎盤。胸部有一對乳頭。耳殼發達,常具發達的耳屏或對耳屏。翼膜、耳、唇等處有豐富的感覺毛。 [1] 
蝙蝠顏色多樣,大多是褐色、灰色和黑色。 [4] 

蝙蝠分類特徵

  • 頭骨與牙齒
分類特徵
分類特徵(3張)
蝙蝠的頭骨和牙齒的形狀主要和所吃的食物有關。雜食的葉口蝠和食蟲的圓耳蝠(四耳蝠屬)有最普通的牙齒以便嚼碎食物,而大食果蝠有大而平的臼齒。吸食花蜜的無尾長舌蝠很少使用牙齒,然而它們的頭骨被拉長以容下一條長而多毛的舌頭。普通吸血蝠鑿子一樣的門齒和豎向扁平像剃刀一樣的上犬齒被用來在動物皮膚上咬開一個槽形切口,以便於它在裏面舔食血液。肉食的假吸血蝠有巨大的頭骨,強壯尖鋭的犬齒和剪刀一樣的日齒,可以削骨切肉。 [4] 
  • 翅膀
蝙蝠的翅膀呈現兩個典型的類型,反映了兩種不同的比例,即翼展和翼寬的比例。有些種類諸如大菊頭蝠(a處),這一比例比較小,它能適應在樹葉之間低速而精巧地飛行其他種類諸如墨西哥皺唇蝠(b處),這一比例比較大,能適應沒有障礙物的高速飛行。 [4] 
  • 尾部
不同屬的蝙蝠在尾部形狀上反映出主要的不同:a尾巴完全缺失(狐蝠屬);b短尾(管鼻果蝠屬);c鞘尾(鞘尾蝠屬);d全膜(鼠耳蝠屬);e散尾(皺唇蝠屬);f鼠尾(鼠尾蝠屬)。 [4] 

蝙蝠棲息環境

蝙蝠多棲息於巖穴溶洞、岩石縫隙、房檐瓦縫、樹洞或樹冠下。 [17] 

蝙蝠生活習性

蝙蝠活動特性

温帶生活的蝙蝠或有冬眠習性,或遷飛至較温暖而有食料的地區越冬。蝙蝠的體温變幅很大,可達56℃(由-7.5-48.5℃),某些大型的食果蝠,由於其生理和行為特點不同,體温比較恆定,而絕大多數的小型食蟲蝠則是典型的異温動物。據觀察,生活在温帶的蝙蝠,一生中其不活動的時間比活動的時間要多得多,夏天它們差不多整個白天和夜間的一部分時間都在睡眠,有些種類當天氣寒冷的時候,便像鳥類一樣進行長距離的季節性遷徒,到南方去過冬,留在原地的種類則在嚴寒的冬季便進入長時期的冬眠。據不完全統計,棲息在列寧格勒附近的大耳蝠北棕蝠在一生中其活動的時間僅佔1/15~1/20,其餘的時間都在睡眠(庫加金,1959)。當環境温度達到16~28℃時,蝙蝠即處於深睡狀態,睡眠的蝙蝠生理機能減慢,新陳代謝降低。由於代謝低耗,致使某些蝙蝠壽命較長。 [3] 

蝙蝠回聲定位

蝙蝠
蝙蝠(7張)
蝙蝠主要在夜間活動,大多數蝙蝠依靠特有的回聲定位能力判定外界物體及自身的位置。它們在生理機能上也發生了一系列重要變化。通常蝙蝠的視覺較差,而聽覺則異常發達,在夜間或十分昏暗的環境中,它們能夠自由地飛翔和準確無誤地捕捉食物,最基本的手段是能夠利用回聲定位。實驗證明,多數蝙蝠是利用從喉頭髮出的超聲脈衝來定位的。但也不盡相同,某些大型的食果蝠如棕果蝠,其回聲定位的能力比較特殊,它們是利用咂舌的發聲作為聲音定位依據的。回聲定位機能對於蝙蝠的生活來説是十分重要的,使其能夠在夜間或較為昏暗的環境中佔據鳥類食蟲無法利用的生態位,而這些地方在白天卻是各種鳥類的生活領城。 [3]  [17] 
蝙蝠由口腔或鼻部發出的高頻短波可達20~210千赫茲,被外界物體反射回來的聲波可由耳朵接收。頻率低於20千赫的聲波波長大於多數昆蟲聲波的波長,因此會穿過昆蟲而不會反射回來;頻率高於60千赫時在空氣中衰減得很快,這就限制了其可使用的範圍,因此多數蝙蝠叫聲的頻率不會高於60千赫。但一些飛行速度比較慢的蝙蝠卻可以對高頻率的聲波做出較為輕易的反應,高頻率的聲波是它們理想的應用“武器”。短耳三葉鼻蝠能發出特高頻率的叫聲,其頻率可達212千赫,是所有蝙蝠中最高的;而有些犬吻蝠科的蝙蝠,例如小斑點蝠回聲定位的頻率卻可以低到11千赫。運用特別高或特別低頻率叫聲的另外一個好處就是這些頻率的聲波很難被捕食的獵物一昆蟲感知到,這樣蝙蝠就可以捕捉更多的昆蟲。 [4]  [17] 

蝙蝠食性特點

多數蝙蝠以昆蟲為食;部分種類以植物的果實、綠色部分、花粉或花蜜為食;個別種類吸血或捕食小獸、小鳥、蜥蜴、蛙、魚等。 [17] 

蝙蝠社交能力

蝙蝠也會交談。一些社交性的信號可以用來吸引配偶、保衞食物、召喚同類以及驅逐一些掠食蝙蝠的動物。這些信號通常採用很低的頻率發出(有的時候人類也可以聽到),因此,這些聲音可以傳播很遠。同時,這些聲音也會因為發聲蝙蝠的不同而不同,比如幼小的蝙蝠在和母蝙蝠分開以後會發出“孤獨信號”,母蝙蝠會根據發聲的不同迅速地分辨出是否是自己的幼崽。另外,許多小型蝙蝠對它們經常使用的回聲的頻率也很敏感。 [4] 

蝙蝠分佈範圍

蝙蝠在中國分佈於北自河北,南至海南島,西達四川;除極地和大洋中的一些島嶼外,廣泛分佈遍於全世界;而以熱帶和亞熱帶地區種類和數量為最多。 [3]  [16-17] 
蝙蝠分佈圖 蝙蝠分佈圖

蝙蝠繁殖方式

整個蝙蝠羣通常秋季交配,性週期是同步的,因此大部分交配活動發生於數週之內,精子在雌性生殖道內越冬,至春末和夏季產仔。孕期多不相同,在延遲着牀的情況下同一種類的時間差別為3~10個月。許多種類的雌體妊娠後遷到一個特別的哺育棲息地點。蝙蝠每年繁殖一次,每胎常產1仔;幼仔初生時無毛或少毛,常在一段時間內不能視不能聽;幼崽生長很快,一般在6~8周齡時即可達到成體大小,1~2月齡即脱去胎毛。幼仔由親體照顧5周~5個月,按不同種類決定。壽命最長可達33年,大多數種類可能平均4~5年。 [4]  [3]  [17] 

蝙蝠下級分類

翼手目可以分為兩個亞目:大蝙蝠亞目(食果蝠)和小蝙蝠亞目(食蟲蝠)。翼手目類全世界共有現生種共有21科約230屬約1400種,中國約有7科30屬120種。 [5]  [17] 
中文名
拉丁學名
簡要介紹
大蝙蝠亞目
Megachiroptera
體型一般較大。眼大,視覺好,能在弱光下不依賴回聲定位飛行。吻較長。以花果為食。僅1科。
Pteropodidae
有42屬166種,分為2個亞科:狐蝠亞科(Pteropodinae)和長舌狐蝠亞科(Macroglossinae)。分佈於舊大陸熱帶、亞熱帶地區,以東南亞和非洲種類最多。中國有5屬7種,見於華南區,包括台灣和海南省。均為植食性,其中大型的種類多以果實為食,小型種類主要食花蜜。夜行性遠距離飛行覓食,有時可達15公里。主要靠嗅覺發現食物。僅棕果蝠等少數屬有超聲定位功能。大型者多聚居,小型者多獨棲。終年繁殖,或集中在9-11月間,翌年2月產仔。最多每年1胎,每胎1-2仔。飼養條件下可活20年。
小蝙蝠亞目
Microchiroptera
多數體型較小。眼小,回聲定位系統發達。吻較短。以食昆蟲為主,少數食花果或吸血。包括15科。
Rhinopomatidae
有1屬3種。分佈於亞洲南部到非洲北部。無鼻葉的中小型的蝙蝠。最顯著的特徵是有非常長的尾巴,是所有蝙蝠中尾巴最長者,幾乎和身體等長。食蟲性。比較適應乾旱和半乾旱的環境。
凹臉蝠科(混合蝠科)
Craseonycteridae
僅1屬1種,即凹臉蝠(混合蝠)(Craseonycteris thonglongyai)。於1973年發現於泰國西部。體長僅3釐米左右,體重不到2克,是最小的翼手目動物,但翼展卻有17釐米。口鼻部略似豬鼻,無鼻葉,耳大而有隆起的耳屏,無尾。以昆蟲為食。
Emballonuridae
有13屬46種。廣佈於世界熱帶、亞熱帶地區。無鼻葉,尾部被尾膜包裹而尾尖突出在尾膜上,故名。喉部有可以分泌芳香分泌物的小囊,用以吸引異性。適應多種不同生活環境,但是一般不遠離樹木,主要食昆蟲,有時也食果實作為補充。
假吸血蝠科(巨耳蝠科)
Megadermatidae
僅4屬5種。分佈於非洲至大洋洲。體大,無尾,鼻葉發達,耳大而圓。原認為吸血,因而引人注意,現知其食肉,以其他蝙蝠、蜥蜴、小鼠等為食,故名。
Rhinolophidae
有10屬129種,包括2亞科:菊頭蝠亞科(Rhinolophinae)(1屬63種)和蹄蝠亞科(Hipposiderinae)(9屬66種)。主要分佈於世界熱帶和亞熱帶地區,少數分佈於温帶。因有結構比較複雜的馬蹄形鼻葉而得名,蹄蝠類稍弱,從鼻孔而非從嘴中發出聲納,耳朵較大但沒有耳屏。常不同種十幾只或幾十只集羣共居一個山洞,季節性出現同性羣。不畏光,不甚畏人。捕食蚊、鱗翅目昆蟲。
Nocilionidae
僅1屬2種。分佈於拉丁美洲的。體強壯。兔唇蝠Noctilio leporinus又稱猛犬蝠,食魚蝠,以食魚著稱,是僅有的以魚為主食的蝙蝠。口鼻部尖而沒有鼻葉,耳朵大而有小的耳屏,爪子鋒利,可以抓住長達10釐米的小魚,也能用爪子捕捉昆蟲。
髯蝠科(妖面蝠科)
Mormoopidae
有2屬8種。分佈於美國亞利桑那州到巴西之間。無鼻葉,但唇和頰有複雜的皮褶,下唇似盤狀膨大,耳很大並有複雜的耳屏。食蟲性,其嘴部結構可能有助於捕食昆蟲,喜羣居,常在洞穴中結成大羣。包括妖面蝠屬(怪臉蝠屬)(Mormoops)和裸背蝠屬(Pteronotus)。
Phyllostomatidae
有50屬139種,分為8個亞科:葉口蝠亞科(Phyllostomatinae)、長舌蝠亞科(Lonchophyllinae)、狹葉蝠亞科(Brachyphyllinae)、花葉蝠亞科(Phyllonycterinae)、長舌葉口蝠亞科(Glossphaginae)、短尾葉口蝠亞科(Garolliinae)、尖皮蝠亞科(Stenodermatinae)、吸血蝠亞科(Desmodontinae)。分佈於南美洲。鼻葉發達,有耳屏。體型和習性多樣化。食性複雜,包括食蟲、食果實或花蜜、食肉甚至吸血者。吸血蝠亞科的3種吸血蝠有時也單列為吸血蝠科Desmodontidae,是陸生脊椎動物中僅有的吸血的成員,常在地面用四肢靈活行走。
長腿蝠科(筒耳蝠科)
Natalidae
僅1屬5種。分佈於南美洲。體型較小,體長僅3~5.5釐米。兩鼻孔接近,無鼻葉;耳朵大而呈漏斗型,有厚而彎曲的耳屏。四肢和尾均細長,尾被尾膜所包裹。雄蝠額頭上有一個鱗莖狀的分泌腺,其功能不明。食蟲性,居住在多巖洞地區。
煙蝠科(狂翼蝠科)
Furipteridae
僅2屬2種。分佈於中美洲到南美洲西北部。體較小,體長約4~6釐米。拇指退化而包裹在翼膜中。無鼻葉,耳朵呈漏斗狀,有小的耳屏。食蟲性,居住在巖洞中。
Thyropteridae
僅1屬2種。分佈於拉丁美洲從墨西哥南部到巴西森林中。體較小,體長僅3.4~5釐米拇指和腳踝處各有一個吸盤,用以吸附光滑的樹葉和樹幹。無鼻葉,耳朵呈漏斗狀並有大的耳屏。棲息於捲曲的樹葉中。
Myzopodidae
僅1屬1種,即吸足蝠(Myzopoda aurita)。分佈於馬達加斯加島。拇指和腳側處特化為吸盤。耳朵尾巴均長,耳屏方型,和耳朵前緣相融合。與盤翼蝠形態和習性相似,是趨同近化的結果。
Myzopodidae
有36屬316種,分為5亞科:彩蝠亞科(Kerivoulidae)、蝙蝠亞科(Vespertilioninae)、管鼻蝠亞科(Murinidae)、長翼蝠亞科(Miniopteridae)、裂豆蝠亞科(Tomopeatidae)。有耳屏,無鼻葉,但有些種類有褶皺,尾通常被尾膜包裹。多為食蟲性,個別種食魚。分佈於較寒冷地區的種類有冬眠或者遷徙的習性。
短尾蝠科(髭蝠科)
Mystacinidae
僅1屬2種分佈於新西蘭。其中強壯短尾蝠(Mystacina robusta)已滅絕,現僅存短尾蝠(髭蝠)(Mystacina tuberculata)。嘴上有濃密的觸鬚,尾部短,耳朵大,耳屏長而狹窄。是所有蝙蝠中最常在地面活動的種類,可以靈活的用四肢在地面行走。食蟲,也食果實和花蜜。
Molossidae
有12屬79種。廣佈於世界熱帶、亞熱帶地區,少數分佈在温帶。吻寬闊,有些種類嘴唇有褶皺,沒有鼻葉。尾長,部分露於尾膜之外,略似鼠尾。翅膀扇動頻率比其他多數蝙蝠更快,飛行迅速。多數種類高度羣居性,結成大羣居住在巖洞、樹洞甚至建築物中。
表格內容參考資料: [5]  [12] 

蝙蝠保護現狀

蝙蝠保護級別

根據2020年國際自然保護聯盟(IUCN)公佈的《2020受威脅動物紅色名錄》,翼手目動物中處於瀕危(EN)的有 67 種,極危(CR)的有 24 種,全世界接近一半的蝙蝠都面臨着生存危機。中國已有記錄的蝙蝠(翼手目)中,有許多是特有種或稀有種,《中國瀕危動物紅皮書·獸類》中列入受威脅較大的蝙蝠有8種。 [6]  [18] 
歷經數千萬年演化的蝙蝠,已經在近幾個世紀面臨着空前的威脅。中國的 134 種翼手目動物中,處於近危的有 51種,易危的有 15 種,瀕危的有3種。 [18] 
2023年6月,已發現的蝙蝠種類多達一千多種,《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收錄的蝙蝠相關條目有1332種。蝙蝠屬於遷徙物種,部分物種被列入聯合國《保護野生動物遷徙物種公約》附錄I和附錄II。
被列入附錄I
犬吻蝠科(Molossidae)的墨西哥遊離尾蝠Tadarida brasiliensis
被列入附錄II:
狐蝠科(Pteropodidae)
黃毛果蝠(Eidolon helvum)非洲種羣
菊頭蝠科(Rhinolophidea)
菊頭蝠科歐洲種羣
犬吻蝠科(Molossidae)
馬達加斯加遊離尾蝠(Otomops madagascariensis
大耳遊離尾蝠(Otomops martiensseni)非洲種羣
東亞遊離尾蝠(Tadarida insignis
拉圖許犬吻蝠(Tadarida latouchei
寬耳犬吻蝠(Tadarida teniotis
蝙蝠科(Vespertilionidae)
蝙蝠科歐洲種羣
南部紅蝙蝠(Lasiurus blossevillii
東部紅蝙蝠(Lasiurus borealis
灰紅蝠(Lasiurus cinereus
埃加蓬毛蝠(Lasiurus ega
達加斯加長翼蝠(Miniopterus majori)
納塔爾長翼蝠(Miniopterus natalensis)非洲種羣
普通長翼蝠(Miniopterus schreibersii)非洲與歐洲種羣 [20] 

蝙蝠物種現狀

雖然蝙蝠是適應性最強的哺乳動物之一,但在現代人類經濟活動的影響下,自然環境發生重大變化,使原有的生態平衡遭到破壞。許多環境已不適於蝙蝠的生存,特別是山洞的旅遊開發,使它們的分佈範圍和數量已大大減少。用於消滅昆蟲的毒劑和木材保護藥劑等把它們在冬眠的時候藥死,許多錯誤的觀念也使人類大批地捕殺它們。一些種類棲居的空心樹木被伐掉了,廢墟被拆除或者被重修得嚴絲無縫,使其無法生存。同其他動物一樣,許多蝙蝠也在自然界越來越少,趨於滅絕。嚴重的物種瀕危局面令人深思。 [1]  [7] 

蝙蝠瀕危原因

  • 棲息地破壞和破碎
棲息地面積的減少、棲息地空間結構的改變都可能導致種羣數量下降:
碎片面積可能小於蝙蝠種羣所需的最小巢區或領域面積,或者即使碎片面積較大,由於對種羣破壞嚴重而導致碎片中的種羣較小,也不能維持種羣的長期生存;
棲息地異質破壞,如覓食區域的減少而導致種羣數量下降或滅絕;
擁擠效應,即由於生存面積減少而導致碎片周圍棲息地的某些物種(如猛禽、狐猴、浣熊)密度增加,對碎片上的蝙蝠種羣造成危害,促使其下降;
邊緣效應,即碎片受到周圍環境的影響,在碎片邊緣形成一種受影響的區域,使碎片面積逐漸減少,對碎片內的蝙蝠種羣極為不利;
隔離效應,主要表現在對蝙蝠冬眠期的影響,由於棲息地與冬眠區的隔離而無法進行正常冬眠,導致種羣下降。 [7] 
  • 人為直接干擾因素
蝙蝠常棲息在洞穴、廢礦井和樹洞中,也可在房檐下、舊式教堂的尖閣和鐘樓裏。開礦、封閉舊礦井或往裏面倒垃圾、城市建設以及不適當的林地清理工作(砍伐蝙蝠用作棲處的死樹),都會導致蝙蝠無棲身之處,引起大量死亡。同樣,驚醒正在冬眠的蝙蝠會使它們過早耗盡脂肪,沒有等到春天到來便因飢餓而死去,這對蝙蝠種羣數量的維持及增長是一個極大的危脅。耐久殺蟲劑的使用也是對它們的一大威脅,蝙蝠體內積累的毒素會影響幼體神經系統的發育,大規模的幼體死亡會對種羣產生嚴重影響,十餘年後受害種羣仍難以恢復。 [7] 
  • 不正當捕殺
在熱帶地區,如關島,大蝙蝠不僅供當地人食用,還出口到太平洋其他的島嶼。島上的蝙蝠,尤其是那些獨特的地域種和分佈狹窄的種類受到很大威脅。蓄意地殺害也是一個問題,迷信使人們殺死蝙蝠,從而使蝙蝠的數量減少。人們對吸血蝙蝠以及確認的對作物有害的蝙蝠的控制,不僅殺害了引起問題的蝙蝠,而且殺害了與它們共享棲息地的其他蝙蝠種類。 [7] 
  • 棲息地微氣候變化
棲息地温度的變化對蝙蝠是至關重要的,特別是對哺乳後期的雌性蝙蝠和幼體蝙蝠,因為它們的體温調節能力很弱。1974年夏天,由於寒冷的天氣使美國印第安納州社鼠耳蝠(Myotis sodalis)幼體的生長期延長了兩週,並使其完成遷移的時間推遲了三週,從而影響了冬季脂肪的儲備量,導致蝙蝠大量死亡。另外,棲息地微環境決定了昆蟲的豐富量,當微環境不適合昆蟲生長時,會使蝙蝠因缺乏食物而死亡。 [7] 

蝙蝠保護措施

國際上非常重視蝙蝠的研究與保護工作。許多發達的西方國家,如英、美、日和德等國學者以及中國等很多發展中國家學者對蝙蝠的仿生學、分類與進化、飛行、回聲定位、冬眠、生殖與發育行為生態學和保護對策等各個方面均進行了較為廣泛而細緻的研究。 [6] 

蝙蝠主要價值

蝙蝠生態價值

蝙蝠因大量捕食昆蟲而有益於人類,對農林生態系統具有重要作用,洞穴中的糞便為上好的磷肥。有些蝙蝠還是病原體的傳遞者或宿主,也可給果樹帶來危害。 [17] 
生態系統的保護已經是人所共知的話題,而在生態系統的保護中,尤其要注意關鍵物種的保護,一旦這些關鍵種數量發生大變化,就容易導致生態系統平衡的破壞,在熱帶和亞熱帶地區的原始森林中,大蝙蝠亞目的蝙蝠(果蝠)往往是關鍵種。這裏涉及到動植物協同進化的問題:大多數熱帶植物幼體根本無法在親本的陰影里正常發育,一些母樹甚至產生毒素阻止其幼樹成熟(化學他感作用)。因此,植物種子必須傳播到遠離親本的地方才能保證種羣的繁衍和擴散,果蝠便將大量果實帶到遠離母樹的地方,吃完果實後將種子扔掉,種子落地、發芽、生根,逐漸生長成茂盛的植物。對於無花果一類包含很多小種子的果實,果蝠將整個果實吃掉,種子隨後被蝙蝠排泄到各處。研究表明,有些無花果只有經過果蝠或鳥類胃的消化才能發芽。 [7] 
和依賴動物傳播種子一樣,很多植物也依靠動物傳播花粉,蝙蝠也是重要的傳粉者。事實上很多植物的花高度特化甚至專門在夜間開放以吸引蝙蝠。依靠蝙蝠傳粉的花,如葫蘆樹和仙人掌,大多是白色、奶油色和綠色的,而且有強烈的麝香或酸味。當然,這些花是在夜間而不是在白天開放。依靠蝙蝠傳粉的花大小不同,其中一些很大且有寬大的花蕊;另外一些則可能具有向外伸出的花瓣,彷彿是為蝙蝠提供了一個平台,在蝙蝠接近花蕊時花粉落到它們身上。當蝙蝠飛到其他植株採食花粉或花蜜時,也就完成了傳粉過程。絕大多數小蝙蝠亞目的蝙蝠捕食昆蟲,它們是數量巨大的夜行性昆蟲(包括蚊、蛾及許多鞘翅目害蟲)最重要的控制者。研究表明:一隻蝙蝠每個夜晚能吃掉相當於三分之一自身質量的昆蟲,這樣,一隻20克的蝙蝠一夜可吃掉200~1000只昆蟲,同時蝙蝠又是另一些食肉動物的捕食對象,捕食蝙蝠的動物很多,包括猴子、狐猴、浣熊、負鼠、貓、猛禽、蛇和一些其他種類的蝙蝠等,其中鳥類和蛇是主要的捕食者。在美洲及非洲中部和南部至少有五種蛇捕食棲息在巖洞和樹洞中的蝙蝠。鳥類大多數於黎明在蝙蝠捕食返回時進行捕食,蝙蝠通常被帶到棲木上被吃掉,但是有些鳥類為了增加捕食時間而在飛行中吃掉蝙蝠,這些鳥類捕獲蝙蝠的量最多可達每日食物需求量的50%。 [7] 

蝙蝠科學價值

蝙蝠是人類的良師,人類通過模仿蝙蝠的回聲定位系統發明了雷達。某些國家研製的隱形飛機,在某種程度上也是對蝙蝠的拷貝。 [7] 

蝙蝠相關報道

2020年4月10日消息,史密森學會全球衞生項目的研究人員,在緬甸的蝙蝠體內新發現6種冠狀病毒,這些病毒之前沒有在其他地方發現過。他們將對這些病毒跨物種傳播的可能性進行研究,以評估它們對人類健康的威脅。研究人員稱,這些新發現的冠狀病毒與非典、中東呼吸綜合症和新型冠狀病毒不存在密切聯繫。 [8] 
2021年3月31日,中國—世界衞生組織新冠病毒溯源聯合研究中方專家組組長梁萬年在中國—世界衞生組織新冠病毒溯源聯合研究中方專家組新聞發佈會上介紹新冠病毒溯源聯合研究工作的情況。其中主要結論為:在蝙蝠和穿山甲中發現了與新冠病毒基因序列具有高度相似性冠狀病毒,但相似度尚不足以使其成為新冠病毒的直接祖先;水貂和貓等動物對新冠病毒高度易感。提示蝙蝠、穿山甲或者鼬科、貓科動物,以及其他物種都可能是潛在的自然宿主。 [9] 
2021年11月1日,一年一度的新西蘭“年度鳥”評選結果揭曉,長尾蝙蝠以7000多票奪冠。 [11] 
2022年12月19日,香港大學微生物學系周婕教授課題組在《自然》(Nature)雜誌子刊《Signal Transduction and Targeted Therapy》(STTT, 影響因子:38.104)在線發表題為“Analogous comparison unravels heightened antiviral defense and boosted viral infection upon immunosuppression in bat organoids”的文章。他們建立並改進了世界上首個穩定持續的蝙蝠腸道類器官培養體系,並將人與蝙蝠的腸道類器官進行了比較,證實了蝙蝠細胞無症狀攜帶病毒的機制可能是抗病毒基因的較高基礎表達,特別是更快速、更持久地誘導固有免疫應答,增強了蝙蝠細胞在感染早期抑制病毒擴增的能力。 [13] 

蝙蝠相關文化

人類很早就認識蝙蝠,有些民族很喜歡蝙蝠。在中國,由於“蝠”與“福”同音,蝙蝠是吉祥的象徵,可稱是中國吉祥物,畫有或刻着蝙蝠的禮物常用來祝願幸福和好運。 [6] 
在西方的吸血鬼傳説中,蝙蝠是吸血鬼的化身。儘管大多數蝙蝠以昆蟲為食,但在現實中,的確存在吸血的蝙蝠,僅限於生活在美洲大陸的3種,分別是普通吸血蝠、白翅吸血蝠和毛腿吸血蝠。 [19] 

蝙蝠世界紀錄

最長壽的蝙蝠:2005年, 在俄羅斯西伯利亞的一個洞穴中發現了一隻布氏鼠耳蝠,它出生於1964年或之前。這 種蝙蝠體形小,重量只有5~7克,但壽命很長,這不符合哺乳動物體形愈小壽命往往愈短的一般規律。根據它的“長壽商數”,它的壽命比預計壽命長了近10倍。(吉尼斯世界紀錄) [10]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