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吸血蝠

(哺乳綱翼手目動物)

鎖定
吸血蝠是一種小型蝙蝠,名副其實的以血為食的類羣,也是哺乳動物中特有的吸血種類。分佈在美洲中部和南部,體型小,最大的體重不超過30-40克。頭骨和牙齒已高度特化,頰齒在數量和大小上都減小,是最特化的種類。上門齒特大,上犬齒成刀狀,均有異常鋭利的“刀口”。臼齒小,顯然無機能,吸血蝠的拇指特長而強,後肢亦強大,能在地上迅速跑動,甚至能短距離跳躍。飛行力強。無尾,具鼻葉,因而曾隸屬於葉鼻蝠科。
中文學名
吸血蝠
拉丁學名
Desmodus rotundus
二名法
Common vampire bat
動物界
脊索動物門
亞    門
脊椎動物亞門
哺乳綱
亞    綱
真獸亞綱
翼手目
吸血蝠科  Desmodontidae
吸血蝠屬 Desmodus
分佈區域
美洲中部和南部

吸血蝠體型特徵

體型:
吸血蝙蝠的身體都不大,最大的體長也不超過9釐米,沒有外露的尾巴,毛色主要呈暗棕色。它們的相貌看起來非常醜惡,鼻部有一片頂端有一個呈“U”字形溝的肉墊,耳朵尖為三角形,吻部很短,形如圓錐,犬齒長而尖鋭,上門齒很發達,略帶三角形,鋒利如刀,可以刺穿其它動物的突出部位而飽食。由於吸食流質的血,食道短而細,並且有狹長的胃。它們的前後肢和指尖都有寬大的翼膜相連,形成一個強有力的翅膀,以利飛行,後肢之間生有吸血蝙蝠的眼睛比其他蝙蝠的眼睛更大,但是在漆黑的山洞裏卻沒有什麼作用。它們的嗅覺和聽覺很靈敏,跟其他蝙蝠一樣具有“迴聲探測器”。它們發出的高頻聲波,超出人類的聽覺能力。只有當這些聲音被放慢到原速的1/8時,人類才能聽到。 [1] 
特徵:
像其他蝙蝠一樣,吸血蝙蝠有尖鈎般的利爪,可以緊緊攀附着岩石的裂縫,或粗糙的邊際。雖然大多數蝙蝠在地上都無能為力,但是吸血蝙蝠有細長的腿和前臂,這使它們能夠毫不費力地在地上移動。
吸血蝠腎臟的機能極為有趣,它有顯著濃縮廢物的能力。吸血蝠在取食後不久便排尿,迅速喪失所吸血液中的大部分水分。這樣,蝙蝠在吸血後能輕裝飛回棲息地,既可減少能量消耗,也可減少危險。回到棲息地後,繼續消化這些脱水的血液,直到形成糞塊,不再喪失水分。 [2] 
吸血蝠
吸血蝠(9張)

吸血蝠生活習性

吸血蝠大部分生存在南美亞馬孫河谷及尼羅河流域一帶的密林裏。它們以牲畜,主要是牛和馬的血為食。夜間乘牲畜休息時,它們便飛來叮咬牲畜的皮膚,吸吮血液,有時能使血出不止。夜間在室外露天睡覺的人,也常遭受它的侵襲,只咬破針尖大的一個小孔,便能吸去不少血,被吸的人往往毫無感覺。有人將吸血蝠捉來飼養,喂以牛血和水,可活5年以上 [3] 
吸血蝙蝠都是羣居的動物,成羣地居住山谷洞穴的頂壁,似乎在分享着相互陪伴的歡樂,過着引人注目的羣居生活。吸血蝙蝠棲息在幾乎完全黑暗的地方,在它們的藏身地由於淤積的消化血液散發出一股濃烈的阿摩尼亞氣味。它們白天潛伏在洞中,等到午夜前飛出山洞,常距地面1米左右低空飛行搜尋食物。 [4] 
本科食性特殊。它們在天黑之後才開始活動,每晚定時覓食。白翼吸血蝠和毛腿吸血蝠嗜吸鳥血,而吸血蝠則吸哺乳類血。它們降落於牛、馬、鹿等寄主附近地面,然後爬上前肢到肩部或頸部,利用其上門齒和犬齒,能切開幾毫米厚的皮膚,用舌舔食流出的血液。偶爾也在家畜腳上吸血,它能不時迅速跳動,以避免寄主的防禦動作而造成傷害。由於吸血蝠唾液中的抗凝血劑,能使血液減速凝固而吸血相當順利。每頭蝙蝠每晚吸血量超過其體重的50%,一隻34克的吸血蝠,每晚大概吸血18克。吸血蝙蝠如此大量吸血,在一些地區妨礙家畜生長,也由於它傳播狂犬病和其他疾病,因此它們是些令人討厭的動物。吸血蝠偶爾也吸人血。 [1] 
吸血蝠 吸血蝠

吸血蝠吸血方式

吸血蝠吸食鮮血,因這種飲食習慣使它"臭名昭著",吸血蝠憑藉他們針一般的牙齒以食血為生。血蝠會傳播可能致人死亡的狂犬病,因此非常厲害。 [1] 
吸血蝠具有奇怪的生理特徵,它僅以吸食血液為生。吸血蝠的生命是靠血液維持的,體重與吸到的血液也有着密切的關係。若超過60小時沒有血液食源,它便無法維持自身的體温,體重減少25%。所以,吸血蝠會瘋狂捕食獵物,吸食它們的血液以維持自身的代謝,保證體內有充足的能量避免死亡。 [5] 
吸血蝠因唾液中含抗凝血劑,可防血凝。吸血量相當大,約為體重的50%。吸血後,腎臟能迅速將血中大部分水排出,脱水血將慢慢被消化,使蝙蝠能輕裝飛回棲息地。剃刀般尖利的牙齒能在不驚醒獵物的情況下毫無痛楚地插入獵物的皮膚,它能用足和拇指沿着地面行走,爬行時爪形的拇指緊緊扒住地面。 [1] 
吸血蝠吸血 吸血蝠吸血

吸血蝠獵物選擇

不吃昆蟲或果實,而專愛吃哺乳動物和鳥類的血。通常的食物是家畜的新鮮血液,有時也吸人血。它總是小心謹慎地飛到襲擊對象跟前,在上空盤旋觀察尋找下手機會。它們往往尋找熟睡的受害者,直接飛落在它的身上,而更多的是飛落在它的身旁,然後再悄悄地爬過去,爬上受害者的身上,這樣不容易被發覺。 [6] 
它們選擇動物的裸區或毛、羽稀疏部分,如肛門、外陰周圍、雞冠和垂肉等裸露部分,耳朵和頸部以及腳也常被光顧,當選中合適的地方後,便迅速地用尖鋭的利齒輕輕地將皮膚割破一道淺淺的小口,然後縮回來,試探一下對方是否已經熟睡,由於受害者不感到疼痛,通常不會被驚醒,仍然保持安靜狀態。 [7] 
吸血蝙蝠在吸血時一般每秒鐘吸5次,對於不同的對象會選擇不同的吸血部位,例如對於牛和馬,專咬背部和體側;遇到豬,專咬腹部;如果是鳥類,則咬腿部。有人曾目擊一隻吸血蝙蝠用翼鈎攀住一隻雄雞的腿,自己的後腿也站在地上,雄雞走時它也跟着走,邊走邊吸雄雞的血。由於當地的農場主通常在夜晚把家畜拴起來,以免走失,結果這樣的家畜特別容易受到吸血蝙蝠的進攻。 [7] 
在下嘴之前,吸血蝙蝠常常在它選擇的位置待上幾分鐘,又聞又舔,再用長長的牙齒先把選擇好的對象身上的毛咬掉。吸血蝙蝠從不深咬,或與受害者爭鬥。 [4] 
吸血蝙蝠非常貪婪,吸血總是不厭其多,每次把肚子撐足,大約可吸血50克,相當於體重的一半,有時甚至吸血多達200克,相當於體重的一倍,卻照樣能起飛,真是地地道道的“吸血鬼”。每次吸血的時間大約為10多分鐘,最長達40分鐘。吸血蝙蝠在一個夜裏,能吸幾種對象的血,或者往返幾次去吸同一對象的血。飽餐後,吸血蝙蝠便回到了自己的棲息地。事實上,任何靜止的温血動物都可受到襲擊,但是吸血蝙蝠很少去咬狗,因為狗能聽到較高頻率的聲音,能覺察到吸血蝙蝠的靠近。 [8] 
吸血蝠 吸血蝠

吸血蝠主要分類

吸血蝙蝠在分類學上隸屬於吸血蝠科、吸血蝠屬。世界上有三種以吸血為生的蝙蝠,即普通吸血蝙蝠、白翼吸血蝙蝠和毛腿吸血蝙蝠,均分佈於美洲熱帶和亞熱帶地區。較常見的一種是普通吸血蝠。毛腿吸血蝠和白翼吸血蝠是另外兩種少見的種類。毛腿吸血蝠生活在南美洲森林,它的生活習慣鮮為人知;白翼吸血蝠也以噬血為主,它通常從鳥的身上吸血。 [8] 
吸血蝙蝠 吸血蝙蝠

吸血蝠生長繁殖

吸血蝙蝠在求偶的時候幾乎沒有什麼儀式。在交配過程中,雄獸常常十分放肆地對待雌獸。交配以後,許多雄獸就不再在家庭生活中起任何作用了。經過漫長的妊娠期,幼仔出世了。剛出生的幼仔幾乎沒有毛,它們用鈎子一樣的乳牙叼住乳頭,緊緊地依附在雌獸的身上,在變換乳頭時必須用腳緊緊地抓住母親的身體。在尋找食物的時候,雌獸把幼仔留在家中,由其它的雌獸來照料它們,這時幼仔們甚至還可以到其他哺乳的雌獸那裏去吃奶。儘管幼仔的哺乳期長達9個月,但是當它長到四五個月時就可以飛行得很好了,並且可以陪着自己的母親外出覓食。通常雌獸可以和它的幼仔們共享一個進食地點,但與其他吸血蝙蝠在一起時就要爭奪最好的下嘴地點了。吸血蝙蝠的雌獸和幼仔之間的親情關係,與它們那種令人憎惡的外表以及令人毛骨悚然的生活習性形成了鮮明的對照。 [9] 
吸血蝙蝠 吸血蝙蝠

吸血蝠負面影響

吸血蝙蝠的生理系統變得非常特殊,除了嗜血以外,已經再也不能吃別的東西了。吸血蝙的壽命較長,平均壽命為12年,一生所吸的血竟有100升之多。壽命最長的一隻雌性吸血蝙蝠曾在籠中生活了19年半才死亡。 蝙蝠和別的哺乳動物不同,它們會飛。不過它們的飛行本領比鳥類要差得多,因為它們的雙翼不過是由長在細長指骨上的皮形成的,但是它們的聲納系統使它們的飛行具有極高的精確性,在黑暗中確定飛蟲的方位並把它們捕獲。蝙蝠的眼睛已經退化,但耳朵卻高度發達,它的耳朵上有一道道排列規則的花紋,這些花紋與聲學密切相關。蝙蝠的回聲定位系統能以極高的速度將反射回後信息在它小小的大腦中進行分析,其精確度之高,連小蚊子也可以發現。可以説,蝙蝠在五千萬年前就已經有了雷達和聲納。 [4] 
黑夜降臨了,蝙蝠鼓動雙翼,傾巢而出。在洞外,人們可以看到一條蝙蝠的長陣,大約1米寬,蜿蜒達數公里,持續好幾個小時。在黎明以前,潮水般的蝙蝠羣,又將回過頭來,飛到洞裏來棲身。 [1] 
吸血蝠的唾液中含有一種奇特的化學物質,能夠防止血液凝固,使其能順利地吃個飽。由於被咬後血液不會凝固,有時血從傷口流出可長達8小時,動物如果被咬上很多次,也會因為失血過多而受到傷害。吸血蝙蝠的舌下和兩側有溝,血流沿溝通過。舌可以伸出和慢慢地縮回,從而形成口腔中部分真空,有助於血流入口中。 [1] 
有時吸血蝙蝠也咬熟睡的人(多咬家畜),傷口雖然不大,出血量可能很多,被咬後大片血污令人吃驚,但是,真正的危險是疾病的傳染,例如它在吸取動物血液時,能夠傳播馬的錐蟲病;在咬傷人和家畜時,最易傳染狂犬病 [1] 
吸血蝠
吸血蝠(5張)
參考資料
  • 1.    唐濤 周明成主編,動物辭典 下,遠方出版社,2005.01,第269頁
  • 2.    動物百科,海燕出版社,2005年11月,第101頁
  • 3.    陳鵬編著,世界各地珍奇動物,吉林人民出版社,1982.4,第20頁
  • 4.    王小彬主編,動物百科,安徽科學技術出版社,2012.04,第115頁
  • 5.    羅振編著,森林動物的呼喚,延邊大學出版社,2013.04,第43頁
  • 6.    陳鵬,世界各地珍奇動物,吉林人民出版社,1980年04月第1版,第14頁
  • 7.    湯勇編著,世界神秘現象全知道,萬卷出版公司,2013.04,第370頁
  • 8.    羅振編著,森林動物的呼喚,延邊大學出版社,2013.04,第44頁
  • 9.    王思誠編著,科學百科,北京聯合出版公司,2015.09,第2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