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狂犬病

(急性傳染病)

鎖定
狂犬病是由狂犬病病毒(Lyssavirus)引起的一種急性傳染病,常見於被已感染動物,主要包括犬和貓等動物咬傷或抓傷。人類在被感染動物咬傷後,病毒首先在被咬傷的肌肉組織中複製,然後侵入神經系統進入腦部,進一步影響呼吸和循環系統。通常潛伏期為1~3個月,無任何症狀。 該疾病在全球範圍內均有流行,尤其以亞洲非洲為主。
狂犬病的初期症狀主要表現為發熱,傷口部位疼痛,有異常的顫抖或病痛感。隨着病毒在中樞神經系的擴散,病人可能會出現典型諸如狂躁型或麻痹型等病症,最終可能導致嚥肌痙攣窒息或呼吸循環衰竭,最後死亡。
狂犬病暴露後立即進行醫學干預是非常重要也是唯一的預防方式。包括傷口處置、接種疫苗、被動免疫治療等非常關鍵。一旦病患發病,目前醫學並無有效的治療手段。被動免疫的處理,正確及時注射被動免疫製劑非常重要。
中國的狂犬病疫情歷史悠久,《左傳》和《肘後備急方》等古籍中都有相關記載。1950年以來中國狂犬病經歷三次流行,而現在的疫情處於低流行階段。近10多年來,由於狂犬病而死亡的人數在逐漸下降,這説明中國的狂犬病防治工作正在取得積極的效果,但需要保持警惕。
中醫病名
狂犬病
別    名
恐水症
就診科室
傳染科、神經科、兒科
多發羣體
農村地區居民,特別是15歲以下兒童
常見病因
狂犬病病毒引起,常見的傳播動物包括犬、貓、蝙蝠等
常見症狀
特異性恐風、恐水嚥肌痙攣、進行性癱瘓
傳染性
傳播途徑
常見於被狂犬或疑似狂犬動物咬傷、抓傷或唾液直接接觸人體黏膜或皮膚傷口
相關藥物
狂犬疫苗注射,抗狂犬病血清,狂犬病人用免疫球蛋白

狂犬病病因

引起狂犬病的病原為狂犬病病毒(Lyssavirus),幾乎所有的温血動物均易感,而犬和貓是主要的儲存宿主。在中國,大多數狂犬病是被患狂犬病的犬等動物咬傷所致,少數是由於被抓撓或傷口、黏膜被污染所致。少數情況下,該病也可通過唾液直接接觸人體黏膜或皮膚傷口而傳染。狂犬病病毒不能侵入完整、無破損的皮膚。
人類通常在被已受狂犬病病毒感染的動物(犬、貓等)咬傷或抓傷後染上狂犬病,99%的狂犬病確診病例由患狂犬病的犬類傳播至人。約 50%的傷人動物為家養,其中絕大多數家養動物未接種動物狂犬病疫苗,流浪動物約佔傷人動物總數的25%。
當狂犬病病毒進入人體內,所含的糖蛋白能與人體的乙酰膽鹼受體結合,這決定了其嗜神經性,病毒的複製幾乎只限於神經元內。
病毒最初進入傷口時,不進入血液循環(通常在血液中檢測不到狂犬病病毒),而是在被咬傷的肌肉組織中複製,然後通過運動神經元的終板和軸突侵入外周神經系統。動物實驗發現,狂犬病病毒從脊髓上行到腦的擴散速度非常迅速,一旦侵入腦則迅速增殖,腦幹最先受累,也是感染最重的區域。

狂犬病症狀

狂犬病潛伏期無任何徵兆,高風險動物暴露後,立即開展暴露後處置是唯一有效的預防手段。狂犬病最初症狀是發熱,傷口部位常有疼痛或有異常、原因不明的顫痛、刺痛或灼痛感。隨着病毒在中樞神經系統的擴散,患者出現典型的狂犬病臨牀症狀,即狂躁型與麻痹型,最終死於嚥肌痙攣而窒息或呼吸循環衰竭。

狂犬病早期症狀

狂犬病的早期症狀,應該是指“潛伏期”和“前驅期”這兩個階段的臨牀表現。狂犬病潛伏期(多數為1~3個月)無任何徵兆,到前驅期(通常為2~4天)時通常以厭食、疲勞、頭痛、發熱等不典型症狀開始,此外還可出現無端的恐懼、焦慮、激動、易怒、失眠、抑鬱等表現。

狂犬病典型症狀

  • 潛伏期症狀
從感染到發病前無症狀的時期,多數為1~3個月,1周以內或1年以上極少。狂犬病潛伏期無任何徵兆,該時期目前尚無可靠的診斷辦法。
  • 前驅期症狀
狂犬病患者的發作,通常以不適、厭食、疲勞、頭痛和發熱等不典型症狀開始,50%~80%的患者會在原暴露部位出現特異性神經性疼痛或感覺異常(如癢、麻及蟻行感等),可能是由於病毒在背根神經節複製或導致神經節神經炎所致。此時期還可能出現無端的恐懼、焦慮、激動、易怒、神經過敏、失眠或抑鬱等症狀。前驅期為 2~10天(通常 2~4 天)。
  • 急性神經期症狀
患者出現典型的狂犬病臨牀症狀,一般持續1~3天。有兩種表現,即狂躁型與麻痹型。
  • 狂躁型患者
出現發熱並伴隨明顯的神經系統體徵,包括機能亢進定向力障礙幻覺、痙攣發作、行為古怪、頸項強直等。其突出表現為極度恐懼、恐水、怕風、發作性嚥肌痙攣、呼吸困難、排尿排便困難及多汗流涎等。
恐水、怕風是本病的特殊典型症狀,典型患者見水、聞流水聲、飲水或僅提及飲水時,均可引起嚴重的嚥肌痙攣。患者雖渴極而不敢飲,即使飲後也無法下嚥,常伴聲嘶及脱水。
亮光、噪聲、觸動或氣流也可能引發痙攣,嚴重發作時尚可出現全身疼痛性抽搐。由於常有呼吸肌痙攣,故可導致呼吸困難及發紺。
  • 麻痹型患者
無典型的興奮期及恐水現象,而以高熱、頭痛、嘔吐、咬傷處疼痛開始,繼而出現肢體軟弱、腹脹、共濟失調、肌肉癱瘓、大小便失禁等,呈現橫斷性脊髓炎或上升性脊髓麻痹等類格林-巴利綜合徵(GBS) 表現。其病變僅侷限於脊髓延髓,而不累及腦幹或更高部位的中樞神經系統
  • 麻痹期症狀
患者晚期逐漸進入安靜狀態,此時痙攣停止,患者漸趨安靜,出現弛緩性癱瘓,尤以肢體軟癱最為多見。麻痹可能是對稱性或非對稱性的,以被咬肢體側更為嚴重。眼肌、顏面部肌肉及咀嚼肌也可受累,表現為斜視、眼球運動失調、下頜下墜、口不能閉、面部缺少表情等。
進而患者的呼吸漸趨微弱或不規則,並可出現潮式呼吸;脈搏細數、血壓下降、反射消失、瞳孔散大。臨終前患者多進入昏迷狀態,呼吸驟停一般在昏迷後不久即發生。本期持續6~18 小時。
狂犬病發病後的整個自然病程一般為7~10天。死因通常為嚥肌痙攣而窒息或呼吸、循環衰竭

狂犬病伴隨症狀

其他異常表現包括肌束震顫(尤其是暴露部位附近)、換氣過度、唾液分泌過多、局部或全身痙攣,以及一些較罕見的症狀,包括陰莖異常勃起或性慾增強,這些體徵都與自主神經功能障礙有關。

狂犬病就醫

臨牀上無法快速鑑別致傷動物是否帶病毒,只能夠基於當地流行病學調查結果,以及是否有被犬、貓、蝙蝠或其他宿主動物舔、咬史,進行綜合評估。因此,在發生狂犬病暴露時,即被狂犬、疑似狂犬或者不能確定是否患有狂犬病的宿主動物(犬、貓、蝙蝠等)咬傷、抓傷、舔舐黏膜或者破損皮膚處,或者發生開放性傷口、黏膜直接接觸可能含有狂犬病病毒的唾液等情況時,應儘快就醫。

狂犬病就診科室

狂犬病暴露預防處置門診(動物致傷門診、犬咬傷門診、狂犬病預防門診等)

狂犬病相關檢查

狂犬病的診斷需根據患者的流行病學、臨牀表現和實驗室檢查結果進行綜合判斷,病例確診需要實驗室證據。
臨牀診斷病例,符合下列任一項即可診斷:
  • 典型的狂躁型狂犬病臨牀表現
  • 明確的動物致傷史+典型的麻痹型狂犬病臨牀表現
確診病例為臨牀診斷病例加下列任一項,即可確診:
  • 狂犬病病毒分離(小鼠分離或細胞培養分離)陽性:適合腦組織及唾液等病毒含量高的樣本。
  • 狂犬病病毒抗原檢測(熒光抗體實驗、直接快速免疫組化法、酶聯免疫法)陽性:適合腦組織、頸後部皮膚毛囊樣本。
  • 狂犬病病毒核酸檢測(RT-PCR、Real-time PCR)陽性:適合唾液、腦組織等樣本。
  • 未接種過狂犬病疫苗者,其狂犬病病毒中和抗體檢測(小鼠腦內中和試驗、快速熒光灶抑制試驗)陽性:適合血清、腦脊液樣本。
對可能感染狂犬病的患者,在採取適當預防措施情況下進行核磁共振成像(MRI)檢查可能有助於診斷。無論臨牀類型如何,當腦幹、海馬、下丘腦、深層和皮層下白質以及深層和皮質灰質的MRI T2 成像出現模糊、微弱的異常高信號時,均提示可能為狂犬病。疾病晚期,當患者進入昏迷狀態時,增強MRI可以清楚顯示上述改變,這些特徵可用來將狂犬病與其他病毒性腦炎相區別。腦部 CT 幾乎沒有診斷價值。

狂犬病鑑別診斷

本病在臨牀上需與破傷風病毒性腦膜腦炎脊髓灰質炎格林-巴利綜合徵(GBS) 等相鑑別。
破傷風屬於非傳染病,患者潛伏期較短,多為6~14天,常見症狀為牙關緊閉,苦笑面容,全身性肌肉痙攣持續較久,常伴有角弓反張。而狂犬病肌肉痙攣呈間歇性發作,主要發生在嚥肌。破傷風患者無高度興奮及恐水現象,積極治療可治癒。
狂犬病與格林-巴利綜合徵不同的是,狂犬病患者一般伴有高熱、叩診肌羣水腫(通常在胸部、三角肌和大腿)和尿失禁,而不伴有感覺功能受損。
病毒性腦膜炎常有昏迷等神志改變、腦膜刺激徵、腦脊液改變等,且可治癒,這些均有助於與狂犬病鑑別,免疫學抗原、抗體檢測、病毒分離可作出肯定診斷。

狂犬病治療

一旦狂犬病發作,臨牀並無有效的治療方法。在“治療”這部分介紹的是發生狂犬病暴露後的治療措施,此部分在一定程度上為暴露後的預防。在“預防”部分將重點介紹暴露前的預防措施。
狂犬病暴露後重在及時實施包括傷口處置、疫苗接種等暴露後處置。對於Ⅲ級暴露,正確而及時地注射被動免疫製劑(抗狂犬病血清、狂犬病人用免疫球蛋白等)非常重要。此外,對於深部創口,同時預防破傷風感染也非常重要。
如果確診為狂犬病患者,應給予隔離護理,保持安靜卧牀休息,防止一切音、光、風等刺激,大靜脈插管行高營養療法,醫護人員須戴口罩及手套、穿隔離衣。患者的分泌物、排泄物及其污染物,均須嚴格消毒。

狂犬病傷口處理

被動物致傷之後的傷口處理十分重要。傷口處理的主要目的是通過機械性、物理性和化學性等方式,降低傷口內的狂犬病病毒及其他微生物數量,從而降低狂犬病發病及其他感染的風險,促進傷口癒合並及早恢復功能。
  • 傷口沖洗:使用肥皂水(或弱鹼性清潔劑)及流動清水對傷口進行徹底有效的沖洗。為了保證沖洗效果,建議沖洗15 分鐘左右。為避免非無菌的清水、肥皂水或其他清洗劑殘留,最後用生理鹽水沖洗傷口一遍。為達到沖洗的最佳效果及降低醫療風險,建議使用具備二類醫療器械資質的沖洗器及專用沖洗液對傷口進行徹底沖洗。
  • 傷口清創:專業醫務工作者者遵循清創原則進行傷口清理,通過外科技術降低傷口感染率、促進癒合。
  • 傷口消毒:使用碘製品或專用沖洗液或消毒劑對傷口進行消毒。
  • 傷口一期縫合:因動物致傷後傷口感染率高,因此應謹慎一期縫合,即清創後不一定立刻縫合傷口。6小時以內的大傷口,特別是位於頭面部時則建議一期縫合,頭面部以外的犬咬傷傷口也可考慮一期縫合,貓咬傷傷口則不考慮一期縫合。

狂犬病製劑應用

根據狂犬病暴露等級應用被動免疫製劑及狂犬病疫苗。前者常常被忽視,其實被動免疫製劑是外源的狂犬病病毒抗體,其真正的作用機理是通過局部作用,使局部形成高濃度的抗體環境,中和傷口沖洗清創後殘留在傷口內的病毒。從而最大限度降低發病率及延長潛伏期,為疫苗注射後產生抗體爭取寶貴的時間。
狂犬病暴露分三個等級:Ⅰ級暴露、II級暴露和III級暴露。
  • Ⅰ級暴露:完好的皮膚接觸動物及其分泌物或排泄物,屬Ⅰ級暴露,無風險,無需暴露後處置,但接觸部位需認真清洗。
  • Ⅱ級暴露:無明顯出血的咬傷、抓傷及無明顯出血的傷口或已閉合但未完全癒合的傷口接觸動物及其分泌物或排泄物,屬於Ⅱ級暴露,要進行傷口處置及疫苗接種。
  • Ⅲ級暴露:包括穿透性的皮膚咬傷或抓傷,臨牀表現為明顯出血;尚未閉合的傷口或黏膜接觸動物及其分泌物或排泄物;暴露於蝙蝠。需要進行傷口處置、疫苗接種及根據情況使用被動免疫製劑。
注意:分辨Ⅰ級或Ⅱ級傷口可採用酒精擦拭,無疼痛屬於Ⅰ級暴露,有疼痛屬於Ⅱ級暴露。分辨Ⅱ級或Ⅲ級暴露可通過當時是否有明顯出血,傷口無出血、少量滲血及擠壓後滲血屬於Ⅱ級暴露,明顯出血或皮膚全層破裂屬於Ⅲ級暴露。
  • 須接受被動免疫製劑的情況
首次暴露的Ⅲ級暴露者;
患有嚴重免疫缺陷及長期大量使用免疫抑制劑的Ⅱ級暴露者;
首次暴露未使用被動免疫製劑,7 天內發生再次暴露的Ⅲ級暴露者;
幹細胞移植後的Ⅱ級暴露者及Ⅲ級暴露者。
注意:頭面部的Ⅱ級暴露不再推薦使用;遠處肌肉注射不再推薦;接種狂犬病疫苗首針7天后不再使用被動免疫製劑。
  • 被動免疫製劑應用劑量
狂犬病被動免疫製劑最大劑量應按照體重計算,人源狂犬病免疫球蛋白(HRIG)按照每公斤體重20 IU,馬源狂犬病免疫球蛋白(ERIG)按照每公斤體重40 IU計算。
  • 被動免疫製劑應用方法
在受傷部位一次性足量使用:
  • 所有傷口均應覆蓋;
  • 不得把被動免疫製劑和狂犬病疫苗注射在同一部位;
  • 禁止用同一注射器注射狂犬病疫苗和被動免疫製劑;
  • 如所用總劑量不足以浸潤注射全部傷口,可用生理鹽水適當稀釋;
  • 手指、腳趾、鼻尖、耳廓及男性外生殖器等末端部位無法進行足量注射時,則按局部可接受的最大劑量使用;
  • 建議和疫苗同一天使用,若不能實現,應先注射疫苗,第1劑疫苗注射後7天內仍可注射被動免疫製劑。
臨牀使用被動免疫製劑時應與首針疫苗接種同時進行(暴露後儘早實施),開始疫苗接種後7天內,注射被動免疫製劑仍有效;儘量避免在接種疫苗前1天以上,注射被動免疫製劑。需要強調的是,實施動物源性抗血清注射的醫療衞生機構必須具備對過敏反應的搶救能力。

狂犬病疫苗接種

狂犬病為致死性疾病,高風險暴露後均應按程序接種狂犬病疫苗,無任何禁忌,但接種前應充分詢問受種者個體基本情況(如有無嚴重過敏史、其他嚴重疾病等)。即使存在不適合接種疫苗的情況,也應在嚴密監護下接種疫苗。
目前,中國批准上市的狂犬病疫苗的暴露後免疫程序包括“5針法”和“2-1-1”程序兩種。
  • 5針法
(所有疫苗均可使用)第0、3、7、14和28天各接種1劑,共接種5劑。
  • “2-1-1”程序
只適用於中國已批准可以使用該程序的狂犬病疫苗產品,第0天接種2劑(左右上臂三角肌各接種1劑),第7天和第21天各接種1劑,共接種4劑。
國內外疫苗的臨牀研究數據顯示,疫苗按暴露後的“5針法”或“2-1-1”等免疫程序接種,大多可在接種後7 天出現中和抗體,14 天100%抗體轉陽。中國目前批准上市的人用狂犬病疫苗種類。
疫苗名稱
病毒毒種
基質
Vero細胞純化疫苗
PV、CTN和aG株
Vero細胞
人二倍體細胞疫苗
PM株
MRC-5人二倍體細胞
地鼠腎原代細胞純化疫苗
aG株
原代地鼠腎細胞
原代雞胚細胞純化疫苗
Flury-LEP株
雞胚成纖維細胞
狂犬病暴露後處置,快速產生抗體非常重要,所以建議儘可能按照規定時間進行接種,前3針尤為重要,不要推遲。如未能按照規定時間接種,出現某一針次延遲,則後續針次接種時間按原免疫程序的時間間隔相應順延。無需重啓接種程序。為保證免疫效果並降低法律風險,不建議提前接種。
建議在一個程序中儘量使用同一品牌狂犬病疫苗。但無法實現時使用不同品牌的疫苗也能達到免疫效果。

狂犬病預防處置

對既往進行過暴露前預防或者暴露後預防處置的病例,以及至少注射過2劑細胞培養狂犬病疫苗的病例進行的暴露後預防處置均按照再次暴露後預防處置進行處理。
傷口處理:任何一次暴露後均應及時進行規範的傷口處理。
疫苗接種:如再次暴露發生在免疫接種過程中,則繼續按照原有程序完成全程接種,不需加大劑量和劑次。上次免疫程序最後1劑完成後3個月內再次暴露,無需加強免疫。上次免疫程序最後1劑完成後3個月及以上再次暴露者,需第0和3天各接種1劑疫苗。
被動免疫製劑:按暴露前或暴露後程序完成了至少2劑狂犬病疫苗接種者,除HIV感染者臨牀期或造血幹細胞移植病例外,再次暴露均無需使用被動免疫製劑。

狂犬病手術治療

該疾病一般無需手術治療。

狂犬病中醫治療

該疾病的中醫治療暫無循證醫學證據支持,但一些中醫治療方法或藥物可緩解症狀,建議到正規醫療機構,在醫師指導下治療。

狂犬病其他治療

傷口較深、污染嚴重者酌情進行抗破傷風處理和使用抗生素等,以控制狂犬病病毒以外的其他感染。尤其是破傷風是一種嚴重的疾病,所有的傷口均應預防破傷風的發生。哺乳動物咬傷是破傷風高風險暴露,均需要對破傷風進行預防。
患者就診當天完成常規狂犬病預防外,需根據需要進行破傷風的預防,破傷風抗毒素(TAT)或破傷風人免疫球蛋白(TIG)注射大肌肉處(建議臀部)。破傷風疫苗需遠離狂犬病疫苗注射部位至少2.5 cm以上注射。第28天完成最後1針狂犬病疫苗注射的同時,注射第2針破傷風疫苗,之後6~12個月補種第3針疫苗。
既往免疫史
注射破傷風疫苗最後一劑至今
傷口類型
破傷風疫苗
破傷風被動免疫製劑
全程免疫
<5年
低、高風險
無需
無需
全程免疫
≥5年且<10年
低風險
無需
無需
全程免疫
≥5年且<10年
高風險
加強1劑
無需
全程免疫
≥10年
低、高風險
加強1劑
無需
非全程或不詳
-
低風險
全程免疫
無需
非全程或不詳
-
高風險
全程免疫
需要[TIG或TAT/F(ab')2]

狂犬病特別注意事項

  • 暴露後處置無任何禁忌,高風險暴露均應按規範處置。
  • 現代細胞基質疫苗質量高、安全性好。孕婦接種後不會影響胎兒生長髮育,哺乳期婦女接種後可正常哺乳。
  • 嚴重的免疫功能低下,如:艾滋病患者(5歲以下兒童CD4+<25%,或者5歲及以上CD4+<200 /mm3),長期使用免疫抑制劑、接受皮質類固醇治療(40 mg>2周)的患者,建議接種後2周檢測抗體,抗體陰性者加強2針後繼續檢測。
  • 幹細胞移植的患者移植前的記憶免疫被清除,對於狂犬病的免疫記憶消失,再次暴露發生在移植1年以內按首次暴露、嚴重免疫功能低下者處理(Ⅱ級及Ⅲ級暴露均需使用被動免疫製劑)。發生在移植1年以上的按免疫功能正常的首次暴露後處理。

狂犬病前沿治療

一種抗狂犬病單克隆抗體(mAb)產品SII RMAb(商品名Rabishield)已於2017年在印度獲批上市,在臨牀試驗中被證明是安全有效的。mAb的優勢還在於可大規模生產和質量標準化,且生產過程中不使用動物,可降低不良反應風險。中國開發的抗狂犬病單克隆抗體NM57已經進入三期臨牀試驗階段。單克隆抗體替代人血及動物來源產品是被動免疫製劑的發展方向,世界衞生組織(WHO)多年來一直建議將含有針對兩種或兩種以上具有不重疊表位的單克隆抗體產品列為優先研究領域。

狂犬病預後

如無重症監護,狂犬病病人會在出現神經系統症狀後1~5 天內死亡,死亡率接近100%。目前對狂犬病導致死亡的病理生理學尚未闡明,死因可能是由於控制循環和呼吸系統的中樞神經系統受累或功能障礙。
併發症
可出現不適當抗利尿激素分泌,尚可併發肺炎氣胸縱隔氣腫心律不齊心衰動脈栓塞靜脈栓塞上腔靜脈阻塞、上消化道出血、急性腎衰竭等。

狂犬病預防

狂犬病管理傳染源

對家庭飼養動物進行免疫接種,管理流浪動物。對可疑因狂犬病死亡的動物,應取其腦組織進行檢查,並將其焚燬或深埋,切不可剝皮或食用。

狂犬病處理傷口

被動物咬傷或抓傷後,應立即用20%的肥皂水反覆沖洗傷口,傷口較深者需用導管伸入,以肥皂水持續灌注清洗,力求去除狗涎,擠出污血。一般不縫合包紮傷口,必要時使用抗菌藥物,傷口深時還要使用破傷風抗毒素

狂犬病接種疫苗

預防接種對防止發病有肯定價值,包括主動免疫被動免疫。人一旦被咬傷,疫苗注射至關重要,嚴重者還需注射狂犬病血清。
  • 主動免疫
①暴露後免疫接種 一般被咬傷者0天(第1天,當天)、3天(第4天,以下類推)、7天、14天、28天各注射狂犬病疫苗1針,共5針,成人和兒童劑量相同。嚴重咬傷者(頭面、頸、手指、多部位3處咬傷者或咬傷舔觸黏膜者),除按上述方法注射狂犬病疫苗外,應於0天、3天注射加倍量。
②暴露前預防接種 對未咬傷的健康者預防接種狂犬病疫苗,可按0、7、28天注射3針,一年後加強一次,然後每隔1~3年再加強一次。
百科x混知:圖解疫苗 百科x混知:圖解疫苗
  • 被動免疫
創傷深廣、嚴重或發生在頭、面、頸、手等處,同時咬人動物確有患狂犬病的可能性,則應立即注射狂犬病血清,該血清含有高效價抗狂犬病免疫球蛋白,可直接中和狂犬病病毒,應及早應用,傷後即用,傷後一週再用幾乎無效。

狂犬病國內現狀

根據衞健委發佈的《2022年中國衞生健康事業發展統計公報》統計,2022年中國狂犬病發病例數為133例,死亡人數為118人。
全國甲乙類傳染病報告發病及死亡數 全國甲乙類傳染病報告發病及死亡數

狂犬病處置規範

2023年9月16日,國家疾控局、國家衞生健康委發佈《狂犬病暴露預防處置工作規範(2023年版)》。
規範根據接觸方式和暴露程度將狂犬病暴露分為三級。接觸或者喂飼動物,或者完好的皮膚被舔舐為I級暴露。裸露的皮膚被輕咬,或者無明顯出血的輕微抓傷、擦傷為Ⅱ級暴露。單處或者多處貫穿性皮膚咬傷或者抓傷,或者破損皮膚被舔舐,或者開放性傷口、黏膜被唾液或者組織污染,或者直接接觸蝙蝠為Ⅲ級暴露。
規範要求,縣級及以上地方衞生健康部門、疾控部門應對轄區內狂犬病預防處置門診進行合理佈局。從事狂犬病暴露預防處置的醫務人員須經縣級及以上地方衞生健康部門、疾控部門組織的專業培訓,考核合格後方可上崗。
參考來源: [1-12] 
參考資料
  • 1.    兩部門發佈《狂犬病暴露預防處置工作規範(2023年版)》  .界面新聞.2023-09-16[引用日期2023-09-16]
  • 2.    2022年我國衞生健康事業發展統計公報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衞生健康委員會[引用日期2023-10-18]
  • 3.    俞永新. 狂犬病和狂犬病疫苗[M]. 二版. 北京: 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 2009.
  • 4.    中華人民共和國衞生部. 狂犬病診斷標準[S]. 北京: 中國標準出版社, 2008.
  • 5.    Organization WH. Rabies vaccines. WHO position paper[J]. Wkly Epidemiol Rec, 2018, 16(93):201-220. 王傳林,殷文武.世界衞生組織2018年狂犬病疫苗立場文件解讀[J].中國急救復甦與災害醫學雜誌,2018,13(11):1039-1043.
  • 6.    王傳林,殷文武.世界衞生組織2018年狂犬病疫苗立場文件解讀[J].中國急救復甦與災害醫學雜誌,2018,13(11):1039-1043.
  • 7.    王傳林, 魏敬雙. 狂犬病被動免疫製劑歷史及現狀[J]. 中國急救復甦與災害醫學雜誌, 2018, 13(11):1094-1100.
  • 8.    王傳林, 殷文武. 開創我國狂犬病暴露後預防處置工作的新局面[J]. 中華實驗和臨牀病毒學雜誌, 2018, 32(3):225-227.
  • 9.    Liu Q, Wang X, Liu B, et al. Improper wound treatment and delay of rabies post-exposure prophylaxis of animal bite victims in China: Prevalence and determinants[J]. PLoS Negl Trop Dis, 2017, 11(7):e0005663.
  • 10.    Zhang JY, Zhang B, Zhang SF, et al. Dog-transmitted Rabies in Beijing, China[J]. Biomed Environ Sci, 2017, 30(7):526-529.
  • 11.    王傳林, 張曉威, 白峯. 犬咬傷傷口一期縫合與延遲縫合的對比分析[J].臨牀急診雜誌, 2012, 13(4): 263-265.
  • 12.    中國創傷救治聯盟, 北京大學創傷醫學中心. 中國破傷風免疫預防專家共識[J]. 中華外科雜誌, 2018, 56(3):161-167.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