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蛹蟲草

鎖定
蛹蟲草(學名:Cordyceps militaris (L.ex Fr.) Link.)是麥角菌科、蟲草屬真菌,又名北冬蟲夏草、北蟲草,簡稱蛹草。蛹蟲草是由子座(即草部分)與菌核(即蟲的屍體部分)兩部分組成的複合體。子座單個或數個從寄主頭部長出,有時從蟲體節部生出,橙黃色,一般不分枝,有時分枝,高3~5釐米,頭部呈棒狀,長1~2釐米,粗3~5毫米,表面粗糙。子囊殼外露,近圓錐形,下部埋生頭部的外層,400~500微米×4~5微米,內含8枚條形孢子。孢子細長,幾乎充滿子囊,粗約1微米,成熟時產生橫隔,並斷成2~3微米長的小段。子座柄部近圓柱形,長2.5~4釐米,內實心。 [5] 
蛹蟲草寄生於鱗翅目幼蟲的繭和蛹上;多出現於林地枯枝落葉層中。野生蛹蟲草在世界各地均有分佈。在中國主要分佈於雲南、安徽、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河北、黑龍江、湖北、吉林、遼寧、內蒙古、山東、陝西、四川、台灣、西藏、浙江等地。 [3-4] 
蛹蟲草是食藥兩用真菌,其蛋白質含量高達40.7%,其中所含人體必需的氨基酸不僅種類齊全,數量充足,而且比例適當。人工栽培的蛹蟲草中還含有豐富的維生素和礦物質等,具有很好的食用價值。蛹蟲草子座可入藥,性平味甘、益肺腎、止血化痰,一般可用於肺結核、老人虛弱、貧血虛弱等症。蛹蟲草中含有豐富的蟲草酸、蟲草素、麥角甾醇等,具有擴展氣管、鎮靜、抗各類細菌、降血壓的作用。 [8]  [10] 
(概述圖來源: [1] 
中文名
蛹蟲草
拉丁學名
Cordyceps militaris (L.ex Fr.) Link.
別    名
北冬蟲夏草
北蟲草
蛹草
真菌界
子囊菌門
亞    門
子囊菌亞門
核菌綱
麥角菌目
麥角菌科
蟲草屬
蛹蟲草
保護級別
近危(NT) [2] 
命名者及年代
(L.ex Fr.) Link.,1833 [4] 

蛹蟲草形態特徵

子實體:子實體一年生,單個或數個從寄主頭部長出,棍棒狀,明顯的分為頭部和柄部兩部分,高15~30毫米,直徑為2~3毫米;頭部可育,不規則棍棒狀或圓錐體,新鮮時橘紅色,肉質,粗糙或具斑點,幹後紅褐色,脆質,高7~19毫米,直徑為2~3毫米;柄部不育,圓柱形,新鮮時淡橘紅色,幹後淺紅褐色,光滑,與頭部無明顯界限,柄基與昆蟲的蛹相連。
菌絲:菌絲隔膜為簡單分隔,菌絲無色,分隔頻繁,薄壁,菌絲直徑變化較大,其形狀從絲狀到多邊形,平滑無結晶,絲狀菌絲直徑為3~3.8微米;菌柄菌絲無色,薄壁,在分隔處無縊縮,平行排列,直徑為2.5~4.5微米。
子實層:主要由子囊和側絲組成;子囊絲狀,無色,薄壁,400~500微米×4~5微米,直徑為3~4微米,內生8個子囊孢子;側絲少見。
孢子︰子囊孢子在子囊中排成鏈狀,子囊孢子圓柱形至梭形,無色,薄壁,平滑,大小為2~5×(0.8~)0.9微米~1.2(~1.4)微米,平均長L=3.45微米,平均寬W=1微米,長寬比Q=2.99~3.95(n=65/2)。 [9] 
蛹蟲草

蛹蟲草近種區別

蛹蟲草
冬蟲夏草
新鮮時橘紅色,肉質,粗糙或具斑點,幹後紅褐色,脆質;柄部不育,圓柱形,新鮮時淡橘紅色,幹後淺紅褐色,光滑,與頭部無明顯界限,柄基與昆蟲的蛹相連。
新鮮時革質,基部淺黃色,中部黃褐色,頂部黑褐色,內部白色,幹後木栓質,外部灰褐色至黑褐色,光滑至略粗糙,內部白色,長可達6釐米,直徑可達2毫米。
蛹蟲草主要寄生於鱗翅目幼蟲的繭和蛹上,亦可寄生於昆蟲的成蟲或幼蟲。
該菌可以與蝙蝠蛾幼蟲形成複合體。
蛹蟲草 蛹蟲草
冬蟲夏草 冬蟲夏草

蛹蟲草生長環境

野生蛹蟲草在春至秋季生於刺槐、櫟等闊葉樹混交林內半埋在土中或樹皮內昆蟲的蛹上。 [6] 
  • 營養
蛹蟲草為兼性腐生菌。營養生理實驗表明,以甘露醇為碳源,牛肉膏為氮源時,菌絲生長最好。蛹蟲草可用多種昆蟲的蛹和幼蟲或大米培育,在以大米為基本成分時,添加動性氮源(如蠶蛹粉),營養成分更為豐富時,形成子實體快而多。可利用氮源還有尿素和蛋白腖等。 [6] 
  • 温度
蛹蟲草孢子釋放適宜温度為28~32℃。菌絲在5~35℃均能生長,最適温度22~26℃,23~25℃最佳。5~10℃生長緩慢,15℃以上生長加快。26~30℃菌絲生長顯著加快,但長勢較弱。30℃以上生長減慢,35℃菌絲不能生長。菌核形成適宜温度10~20℃,子實體形成和生長髮育温度10~25℃,適宜温度18~22℃,23℃以上生長不良。26~32℃時子座出土最快。蛹蟲草培育應保持穩定的恆温管理,只有在原基分化期才給予較大的温差刺激。 [6] 
  • 濕度
培養基含水量在60%左右適於菌絲生長。在採收第一批子實體後,含水量下降到45%~50%,應在轉潮期補足水分,通常用營養液進行補水,可同時補充營養。菌絲培養期間,室內相對濕度應保持在65%左右,以防止培養基水分蒸發過多,影響原基分化。子實體生長期間,室內濕度應提高到90%~95%。 [6] 
  • 光照
菌絲在黑暗條件下比有散射光時生長旺盛,因此,在接種後20天左右的發菌期內,培養室要進行遮光處理。原基形成和子座生長需要較明亮的散射光,要求保持在100~200勒以上。在完全黑暗的情況下,氣生菌絲較旺盛,出現冒菌現象。菌絲成熟後由白色逐漸轉變成橘黃色,白天利用自然散射光、夜晚用日光燈作光源,每天光照時間不少於10小時,以利菌絲體轉色和刺激原基分化。但日夜連續光照則會阻礙子座的分化進程。 [6] 
  • 空氣
子實體生長期間要保持良好通風,室內二氧化碳濃度含量超過10%,不能正常分化子座,往往出現密度很大,子座纖細的畸形子實體。 [6] 
  • 酸鹼度
菌絲在pH值5~8範圍內均能生長,以pH值5.4~6.8最為適宜。 [6] 
  • 機械刺激
培養基表面用松針被覆,對子實體形成有良好影響,未作被覆處理的孢梗束及子實體形成皆少,甚至不產生,重新被覆松針則可促進子實體再發生。用土壤被覆,厚度約2釐米時子實體形成最佳。 [6] 

蛹蟲草分佈範圍

野生蛹蟲草在世界各地均有分佈。在中國以及美國、日本、俄羅斯、德國、加拿大、意大利等國均有報道。在中國主要分佈於雲南、安徽、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河北、黑龍江、湖北、吉林、遼寧、內蒙古、山東、陝西、四川、台灣、西藏、浙江等地。 [3] 

蛹蟲草生長習性

蛹蟲草 蛹蟲草
蛹蟲草主要寄生於鱗翅目幼蟲的繭和蛹上,亦可寄生於昆蟲的成蟲或幼蟲。蟲草真菌能以各種不同的途徑感染寄主昆蟲,這些真菌可經昆蟲的體壁、氣孔、口器或直接通過軀體的其他孔道進入體內,以增加感染的機會。蟲草真菌的侵染過程可分為3個基本過程,即侵入、寄生(昆蟲死亡之前的真菌發育)和腐生(寄主死亡後真菌的生長)。
敏感昆蟲吞食了含有子囊孢子的食物後,蟲草菌經消化道進入體內,造成感染。另外,蟲草菌經昆蟲體表侵入也是一主要途徑,昆蟲的上表皮有幾丁質層構成的,而蟲草菌能分泌一種分解幾丁質的水解酶,破壞上表皮的完整性,利於蟲草菌的侵入。
蟲草菌侵入昆蟲體內後,以內臟為營養,菌絲蔓延,接着充滿整個蟲體,當昆蟲還存活時,昆蟲因中毒性反應而停止取食,並出現麻痹現象,行動遲緩。當菌絲感染幼蟲數天後,蟲體的外殼便出現明顯的退色現象,即由深褐色轉變為淡黃色,以後直到全身披上灰白色的菌絲,最後蟲體死亡。在不良的環境下,菌絲會形成堅硬的菌絲塊,其外圍組織形成更結實的皮殼即菌核。待環境條件好轉之後,昆蟲體內的菌絲便會從蟲體開孔的部分和柔軟的部分穿出外表,形成各式各樣的子實體,便形成了完整的蟲草。 [8] 

蛹蟲草培育技術

蛹蟲草菌種製備

  • 菌種分離
選擇生長正常、健壯、無病蟲害的新鮮蛹蟲草作為分離材料,用野生早期生長(8月底以前出土)的蛹蟲草分離得到的菌種具有明顯的早熟性。菌種分離可採用孢子分離或組織分離,生產上常用組織分離法。將蛹蟲草用清水洗去外表泥土,再用0.1%昇汞液消毒1~3分鐘,用無菌水沖洗數次,然後再用95%乙醇浸泡3~5分鐘,用無菌水洗淨後進行分離。用解剖刀切去蟲體外部,避開腸道,切取內部白色組織塊或其子座內的組織塊接種。將組織塊接種在分離培養基或加有50微克/毫升鏈黴素的加富培養基上,於20℃恆温箱培養10天左右,挑選性狀良好者作為母種。以菌絲白色,粗壯濃密,呈匍匐狀緊貼培養基生長,邊緣整齊,無明顯絨毛狀白色氣生菌絲,後期分泌黃色色素,菌絲見光後變橘黃色者為優良菌種。
將分離菌種進行擴大培養後,接種在米飯培養基上進行接種。於18~20℃培養20~30℃,若無污染則繼續培養,1個月後即可形成橙紅色子實體,評定種性,選性狀優良者用於生產。 [6]  [7] 
  • 母種培養
菌種分離和母種可以採用以下培養基:
  1. PDA培養基。
  2. CM培養基:土壤浸出液100毫升,磷酸二氫鉀1.5克,磷酸氫鉀4克,鏈黴素50毫克,瓊脂15克,加水至1000毫升。供分離用。
  3. CM培養基:蛋白腖15克,葡萄糖20克,磷酸二氫鉀1克,維生素B₁半片,瓊脂18克,松針浸出液500毫升,腐殖土浸出液500毫升。
  4. CM₂培養基:纖維素粉20克,蛋白腖18克,葡萄糖20克,瓊脂18克,水1000毫升。
  5. 雜木屑200克,麥麩100克,葡萄糖20克,硫酸銨1克,瓊脂20克,水1000毫升。
  6. 加富培養基:馬鈴薯200克,玉米粉30克,葡萄糖20克,蛋白腖3克,磷酸二氫鉀1.5克,硫酸鎂0.5克,瓊脂17~19克,水1000毫升。
  7. Czapek培養基:硝酸鉀2克,磷酸氫鉀1克,氯化鉀0.5克,硫酸鎂0.5克,硫酸鐵0.01克,蔗糖30克,瓊脂18克,水1000毫升。
  8. 合成培養基:葡萄糖10克,蛋白腖10克,含脂蠶蛹粉12克,全脂奶粉10克,磷酸氫鈉1克,磷酸二氫鉀1.5克,瓊脂20克,水1000毫升。
  9. 玉米澱粉20克,天門冬素5克,氯化鈉0.5克,硫酸鎂0.5克,酵母膏2克,磷酸二氫鉀1克,碳酸鈣1克,瓊脂20克,水1000毫升。
亦可採用其他蟲草菌培養基。將發滿菌絲的蛹蟲草在無菌環境下切成0.5釐米左右的小塊,放置PDA在培養基內完成接種,無光條件養菌。按常規制作,滅菌。接種後,在20~22℃恆温箱培養,7~10天菌絲長滿,保藏在0~4℃冰箱備用。 [6]  [7] 
  • 原種和栽培種培養
原種培養基一般以麥粒為主料配方,在蛹蟲草上建議直接使用母種接栽培種。
栽培種培養基使用大米培養基,即每瓶分別加入大米40克與營養液50毫升,然後於壓力0.12兆帕、温度121℃下滅菌20分。原營養液成分如下:葡萄糖5克/升、黃豆8克/升、奶粉5克/升、檸檬酸三銨1.0克/升、磷酸二氫鉀1.0克/升、硫酸鎂1.0克/升、維生素B₁10毫克/升。進行120℃為期45分的高壓殺菌,取出後待冷卻即可。 [7] 

蛹蟲草栽培季節

蛹蟲草屬中低温型菌類。在自然條件下,一年可栽培兩季,春栽在2~3月,這時氣温較低,可通過加温培養菌絲體,4~5月份自然氣温上升到20℃左右,空氣相對濕度大,正是子座生長的好季節;秋栽在7~8月份進行栽培,9~10月份出草,這樣前期氣温較高,有利於培養菌絲體,後期氣温下降到20℃左右,有利於子座的生長髮育。若在室內人工控制環境下四季均可栽培。 [3] 

蛹蟲草栽培工藝

蛹蟲草子實體的栽培主要有蠶蛹培養基栽培和麥粒培養基栽培兩種方式,以大米或小麥培養基栽培為主。以下幾種常用配方可供參考。
  1. 大米100%,磷酸二氫鉀0.15%,維生素B微量,蛋清少許。
  2. 大米90%,高粱10%,磷酸二氫鉀0.1%,硫酸鎂0.05%,酵母粉0.5%,蛋白腖0.2%。
  3. 大米50.8%,麩皮25%,玉米粉10%,蔗糖2%,雜木屑6%,蠶蛹粉6%,尿素0.1%,硫酸鎂0.1%,維生素B微量。
  4. 大米68%,蠶恪粉26%,蔗糖5%,蛋白腖1%,維生素B微量。
  5. 大米67%,玉米30%,葡萄糖1%,蠶蛹粉1%,蛋白陳1%,磷酸二氫鉀0.1%,硫酸鎂0.05%,檸檬酸銨0.05%,維生素B微量。
  6. 小米95%,葡萄糖3.5%,蛋白腖1.2%,磷酸二氫鉀0.1%,硫酸鎂0.2%,維生素B微量。
  7. 高粱45%,玉米渣40%,小米10%,蔗糖2%,蛋白腖2%,酵母粉0.8%,磷酸二氫鉀0.1%,硫酸鎂0.1%。
  8. 小麥94%,蔗糖5%,磷酸二氫鉀0.1%,硫酸鎂0.1%,酵母粉0.5%,蛋白腖0.3%。
取上述任意一種培養基,大米、小麥、高粱、碎玉米等在清水中浸泡5~6小時,瀝去水後放入鍋內蒸熟,加入輔助原料,調節含水量為60%~65%。用500毫升罐頭瓶裝料,每瓶裝乾料約50克,將料面壓平,瓶口用聚丙烯薄膜包紮封口,一般採用高壓滅菌,在0.147兆帕壓力下(128℃)滅菌1.5小時,也可採用常壓滅菌,於100℃下維持10小時(分兩次滅菌各5小時,間隔5小時)。滅菌後培養基要求上下濕度一致,米粒間有空隙,不呈糊狀。 [3] 
培養基冷卻至30℃以下時,於無菌條件下接種。每瓶接種固體種10克或液體菌種10毫升。

蛹蟲草菌絲培養

將接種後的瓶子排放在培養室的層架上進行培養,室內要保持黑暗、通風,空氣相對濕度控制在65%左右。菌絲髮育初期,為減少雜菌污染,室內温度宜保持在15~18℃,切忌温度忽高忽低,否則難以高產。15~20天后菌絲可長滿料層,此時將温度調節到20~23℃,繼續培養,超過25℃不易形成子座。 [3] 

蛹蟲草出草管理

當菌絲體長滿後即可增加光照,白天利用自然散射光,保持在200勒克斯,夜晚可用日光燈作光源,每天光照時間不少於10小時,以促進菌絲體轉色和刺激原基形成。菌絲見光後由白色逐漸轉變成橘黃色或橘紅色。當培養基表面或四周有橘黃色色素出現,聚集有黃色水珠,並可見大小不一的圓丘狀橘黃色菌絲隆起時,為子座即將形成的前兆。此時室內温度應保持在19~23℃,並提高空氣相對濕度至80%~90%。濕度太大易誘發瓶內氣生菌絲,對子實體生長不利;濕度太小易使培養料過早失水而影響子實體生長髮育。為保持適宜濕度,可噴霧水於地面,每天3~4次。子實體生長期間要適當通風,補充新鮮空氣,為減少瓶內水分散發,在整個培養期不揭去封口薄膜,可在薄膜上用針穿刺小孔,以利瓶內外氣體交換。另外,蛹蟲草有明顯趨光性,光線不均勻會造成子實體扭曲或一邊倒,因此在子實體形成之後,應根據情況適當調整培養瓶與光源的相對方向,或調整室內光源方向,使受光均勻,以保證子實體正常生長,提高產量和質量。 [3] 

蛹蟲草採收加工

當子實體長高到7~8釐米,子座的上端有黃色粉末狀物時,應及時採收。如採收過遲,則子實體枯萎或倒苗腐爛。採收時,用無菌手術鑷將子實體從培養基上摘下即可。
子實體採收後,將根部整理乾淨,及時曬乾或低温下紅外線烘乾,然後用適量黃酒噴霧使其回軟,整理平直後紮成小捆,用防潮包裝保藏。如需保存,幹品含水量應在13%以下,以防止發黴變質。
採收第一潮菇後,停水3~4天,然後在瓶內注入營養液,10~20天后可長出第二批子座。 [3] 

蛹蟲草主要價值

蛹蟲草食用價值

蛹蟲草含有豐富的營養價值,其蛋白質含量高達40.7%,比冬蟲夏草(25.4%)高出15.25%,其蛋白質中含有19種氨基酸,其中所含人體必需的氨基酸不僅種類齊全,數量充足,而且比例適當,與冬蟲夏草基本一致。人工栽培的蛹蟲草中還含有豐富的維生素和礦物質等,具有很好的食用價值。 [8]  [10] 

蛹蟲草藥用價值

蛹蟲草性平味甘、益肺腎、止血化痰,一般可用於肺結核、老人虛弱、貧血虛弱等症。趙學敏在《本草綱目拾遺》中指出:蛹蟲草“能治百虛百損”。
蛹蟲草的臨牀醫療效果不亞於冬蟲夏草,蛹蟲草中含有豐富的蟲草酸、蟲草素、麥角甾醇等,具有擴展氣管、鎮靜、抗各類細菌、降血壓的作用。蟲草素對枯草桿菌、鼠艾氏腹水疣、人鼻咽癌KB細胞,人表皮樣疣Kela細胞皆有明顯的拮抗或抑制作用。蟲草酸可治療腦血栓、腦栓塞、血管痙攣、腦溢血等疾病,又可促進新陳代謝、利尿等。蟲草多糖能提高肝臟的解毒能力,起護肝作用。 [8] 

蛹蟲草保護現狀

蛹蟲草被列入《中國生物多樣性紅色名錄—大型真菌卷》(Redlist of China’s Biodiversity - Macrofungi),保護級別為近危(NT)。 [2] 
參考資料
  • 1.    軍醫解讀:媲美冬蟲夏草的蛹蟲草  .新華網[引用日期2018-02-09]
  • 2.    中國生物多樣性紅色名錄—大型真菌卷  .中華人民共和國生態環境部[引用日期2021-09-12]
  • 3.    常明昌主編.食用菌栽培[M].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2002.05:234-238
  • 4.    楊大榮主編. 中國常見蟲生蟲草原色圖鑑[M]. 貴陽:貴州科技出版社, 2018.06:106-107
  • 5.    戴玉成,圖力古爾,崔寶凱等著.中國藥用真菌圖志[M].哈爾濱:東北林業大學出版社,2013.06:64
  • 6.    陳士瑜,陳惠編著.菇菌栽培手冊 220種食、藥用菌的馴化狀況及栽培方法[M].北京: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2003.02:940-953
  • 7.    強巴卓嘎. 蛹蟲草人工栽培技術[J]. 植物醫生, 2018, 第31卷(11):22-23.
  • 8.    馬瑞霞;王景順編.食用菌栽培學[M].北京: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17.08:210-214
  • 9.    戴玉成,圖力古爾,崔寶凱等著.中國藥用真菌圖志[M].哈爾濱:東北林業大學出版社,2013.06:128-129
  • 10.    張曉封,劉海青,黃立成主編. 中國蟲草研究 歷史·資源·科學[M]. 西安:陝西科學技術出版社, 2008.01:274-2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