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蘿蔔病毒病

鎖定
蘿蔔病毒病是由蕪菁花葉病毒黃瓜花葉病毒煙草花葉病毒等引起的、發生在蘿蔔的病害。主要為害葉片,從苗期至成株後期均能發病。多整株發病,葉片上出現葉綠素不均,深綠和淺綠相間的花葉症狀,有時發生畸形,有時沿葉脈產生耳狀突起。 [2]  [4] 
蘿蔔病毒病是夏、秋茬蘿蔔的主要病害之一,常流行發生。蘿蔔播種過早,苗期高温乾旱、澆水少、地温高,以及翅蚜發生量大時易發病毒病,可使產量降低30-100.0%,種子減產37.2-95.8%。 [1]  [5] 
蘿蔔病毒病的防治方法主要有嚴格選用非十字花科蔬菜連作地育苗和種植;選用抗病、耐病品種,適時播種;加強肥水栽培管理;注意防治蚜蟲和黃曲條跳甲,防止病毒傳染。發病初期,還可以用化學藥劑噴霧防治,每隔5-7天噴1次,連續2-3次。 [2-3] 
中文名
蘿蔔病毒病
外文名
Radish mosaic
別    名
毒素病
病    原
蕪菁花葉病毒、黃瓜花葉病毒、煙草花葉病毒 等
為害作物
蘿蔔
為害部位
葉片

蘿蔔病毒病病原特徵

蘿蔔病毒病的病原主要為蕪菁花葉病毒(Turnip Mosaic Virus,簡稱TuMV)、黃瓜花葉病毒(Cucumber Mosaic Virus,簡稱CMV)、煙草花葉病毒(Tobacco Mosaic Virus,簡稱TMV)。可單獨侵染危害,也可兩種或兩種以上病毒複合侵染。 [2] 
  • 蕪菁花葉病毒:病毒粒體為線狀,長約680納米, 病毒的鈍化温度為55-60℃,稀釋終點為2000-5000倍,體外存活期48-96小時。病毒侵染幼苗,潛育期9-14天。潛育期長短隨氣温、光照條件而異。一般25℃左右,光照時間長,潛育期短,氣温低於15℃以下,潛育期延長,有時甚至症狀潛隱。該病毒除為害大白菜外,還可為害小白菜、青菜、油菜、芥菜、蕪菁、蘿蔔、甘藍、花椰菜、菠菜、茼蒿,以及薺菜、柿藜、蒼耳、車前等雜草。 [6] 
  • 黃瓜花葉病毒:雀麥花葉病毒科黃瓜花葉病毒屬的典型成員。黃瓜花葉病毒分佈在世界各地,特別是在温帶和熱帶地區。黃瓜花葉病毒株系繁多,寄主廣泛,能夠侵染1200多種植物,是禾穀類作物、牧草、木本和草本觀賞植物、蔬菜及果樹上發生最廣、危害最大的病害。 [7] 
  • 煙草花葉病毒:是一種RNA病毒,沒有細胞,只有一個蛋白質的外殼(衣殼)和核酸組成。其蛋白質外殼呈圓筒狀,由很多相同的蛋白質亞基組成。外殼內有一單鏈RNA分子。 [8] 

蘿蔔病毒病為害症狀

蘿蔔病毒病從苗期至成株後期均能發病。苗期染病,發病初始先在心葉上表現明脈或沿脈失綠,進而產生淡綠與濃綠相間的花葉或斑駁症狀,最後在葉脈上表現出褐色壞死斑點或條斑,重病株還會出現心葉扭曲、皺縮畸形,植株生長嚴重矮縮。成株期染病,輕病株表現出不同程度的花葉。重病株出現皺縮、矮化或半邊皺縮,葉片的葉脈和葉柄上有小褐色斑點。 [2] 
蘿蔔病毒病

蘿蔔病毒病侵染循環

病毒在温室蔬菜、越冬芹菜及雜草等植株上越冬。蘿蔔病毒病在中國上海地區可週年發生,蘿蔔病毒病的田間傳播主要是桃蚜棉蚜蘿蔔蚜甘藍蚜等媒介,還可通過病健株接觸磨擦、農事操作等途徑進行傳播。 [2]  [3] 

蘿蔔病毒病流行規律

病害發生與寄主生育期、品種、氣候、栽培制度播種期等因素密切相關。蘿蔔苗期易感病,一般六七葉期前的幼苗最感病。植株在此前感染,特別是苗期遇高温乾旱,有利於蚜蟲、粉蝨的繁殖和遷飛,傳毒頻繁,同時高温乾旱不利於蘿蔔的秧苗生長髮育,植株抗病力下降,温度高,病害的潛育期也短,有利於病害的早發、重發。 [2] 
在中國上海及長江中下游地區,蘿蔔病毒病的主要發病盛期在4-6月及9-12月。年內下半年發生重於上半年;年度間早春温度偏高、雨量偏少的年份發病重;秋季乾旱少雨、晚秋温度偏高、伴有階段性陣雨的年份發病重;田塊間連作地、地勢低窪、排水不良的田塊發病較重;栽培上秋季播期過早、耕作管理粗放、缺有機基肥、缺水、氮肥施用過多的田塊發病重。 [2] 

蘿蔔病毒病防治方法

蘿蔔病毒病農業防治

  • 選地:嚴格選用非十字花科蔬菜連作地育苗和種植,最好選前茬種植葱、蒜、豆類、水稻、玉米、瓜類等作物的地育苗和種植。 [2] 
  • 選用抗病、耐病品種:蘿蔔病毒病的發生輕重還與選用品種有很大的關係,同一品種不同植株間也存在抗病性差異,在發病盛期內通過不斷選擇抗病性強的單株留種,是最經濟有效的防病措施。 [2] 
  • 適時播種:一般早秋高温乾旱天氣以適當晚播3-5天為好,出苗後要及時加強田間管理,儘早間苗,爭取培育健壯秧苗。 [2] 
  • 加強肥水栽培管理:秋季遇高温乾旱天氣應及時澆水,保持土壤濕潤,增施有機肥作基肥,以促進蘿蔔根系生長和提高抗病力。 [2] 

蘿蔔病毒病化學防治

  • 種子消毒:先用清水浸泡種子3-4小時,再放入10%磷酸三鈉溶液中浸20-30分鐘,撈出洗淨後催芽;或將幹種子放入70℃的恆温箱中,乾熱處理72小時,經檢查發芽率正常後備用。 [2] 
  • 噴藥防治:發病初期,可用20%毒滅星可濕性粉劑500-600倍液,或20%小葉敵靈水劑500-600倍液,或0.5%菇類蛋白多糖水劑300倍液,或1.5%植病靈水劑1000倍液,或20%病毒剋星可濕性粉劑500-600倍液,或5%菌毒清水劑500-600倍液等藥劑噴霧,每隔5-7天噴1次,連續2-3次,可控制蘿蔔病毒病的蔓延。 [3] 
  • 防治傳病害蟲:注意防治蚜蟲黃曲條跳甲,防止病毒傳染。常用的藥劑有70%必喜三號(吡蟲啉)水分散粒劑10000-15000倍液,或1.8%蟲蟎殺星(阿維菌素)乳油3000-4000倍液,或40%毒絲本乳油1000-1500倍液,或4.5%比殺力(高效氯氰菊酯)乳油1000-1500倍液,或50%抗蚜威可濕性粉劑1500-200倍液,或50%辛硫磷乳油2000-3000倍液,或80%敵敵畏乳油1000-1500倍液,或2.5%三氟氯氰菊酯乳油2000-3000倍液。 [3] 

蘿蔔病毒病分級標準

單株抗性分級標準為:0級,無任何症狀;1級,接種葉出現少數褪綠斑或心葉明脈;3級,心葉及中部葉片花葉、皺縮,佔整張葉片的1/3-1/2;5級,心葉及中部葉片花葉、皺縮成畸形,佔整張葉片的1/2至全葉;7級,心葉及中、外部葉片重花葉,皺縮畸形或有壞死斑,植株明顯矮化甚至死亡。 [1] 
參考資料
  • 1.    甘彩霞, 張興中, 崔磊等. 蘿蔔病毒病小RNA 分析及資源抗性表現[J]. 中國蔬菜, 2020, (12):28-34.
  • 2.    金明弟,路鳳琴,李惠明.蔬菜職業農民技術指南.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2018.05:397-398
  • 3.    楊平華.莊稼醫生手冊.四川:四川科學技術出版社,2010.04:621
  • 4.    劉西存.綠色食品蔬菜病蟲害防治圖譜 葉菜類、豆類、白菜類.北京:陽光出版社,2011.04:71
  • 5.    袁偉玲, 袁尚勇, 甘彩霞等. 湖北廣水蘿蔔病毒病的分子鑑定與防治[J]. 長江蔬菜, 2015, (8):61-62.
  • 6.    中國農業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中國農作物病蟲害 上.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1979.12:1051-1054
  • 7.    邱豔紅, 王超楠, 朱水芳. 黃瓜花葉病毒致病性研究進展[J]. 生物技術通報, 2017, 第33卷(9):10-16.
  • 8.    黃豔. 簡介煙草花葉病毒[J]. 生物學教學, 2014, (1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