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雀麥花葉病毒科

鎖定
雀麥花葉病毒科下共5個屬。該科中許多病毒是世界性分佈,有些是農作物的重要病原,病毒寄主範圍有的較侷限,有的則很廣。
中文學名
雀麥花葉病毒科
拉丁學名
Bromovirus
病毒界
基因組總長
7.9~8.9kb

目錄

雀麥花葉病毒科特徵

苜蓿花葉病毒屬和油橄欖病毒屬病毒形態 苜蓿花葉病毒屬和油橄欖病毒屬病毒形態
雀麥花葉病毒科的雀麥花葉病毒屬、黃瓜花葉病毒屬和等軸不穩環斑病毒屬病毒粒子為直徑26~35nm的等軸對稱二十面體或擬二十面體形態(T=3),粒子表面可觀察到細微結構,RNA 1和RNA 2分別包裹在二種粒子中,RNA 3和RNA 4一起包裹在一種粒子中。苜蓿花葉病毒屬和油橄欖病毒屬病毒(包括一些等軸不穩環斑病毒屬病毒)的粒子為幾種大小的桿菌狀,長度在30~85nm之間,直徑18~26nm,三種大粒子各包裹一條ssRNA,依次為RNA 1,RNA 2和RNA 3,小粒子包裹兩條RNA 4。外殼蛋白由一個多肽組成,分子質量20~25kDa [1] 
黃瓜花葉病毒屬和雀麥花葉病毒屬病毒形態 黃瓜花葉病毒屬和雀麥花葉病毒屬病毒形態
等軸不穩環斑病毒屬病毒形態 等軸不穩環斑病毒屬病毒形態
該科病毒基因組總長7.9~8.9kb,含有三分體基因組和一個亞基因組,均為線形正義ssRNA,RNA 1長3126~3644nt,RNA 2長2593~3050nt,RNA 3長2037~2438nt,亞基因組RNA 4長800~1000nt。其3’端序列保守,每個RNA片段的5'端有一個序列為m7G5'ppp5'Gp二的甲基化核苷酸帽子結構。病毒有4個或5個ORF,ORF 1編碼103~126kDa的複製酶,ORF 2編碼90~97kDa的複製酶,並與ORF 1的產物協同作用,ORF 3位於RNA 3的5’端,編碼31~36kDa的胞間運動蛋白,ORF 4位於RNA 3的3'端,通過亞基因組RNA 4表達一個20~26kDa的外殼蛋白。在黃瓜花葉病毒屬的RNA 2上有一個ORF 2b,編碼11~13kDa蛋白。核酸約佔病毒粒子重量的14%~25%。 [1] 
病毒的免疫原性中等,各屬之間無血清學關係。該科中許多病毒是世界性分佈,有些是農作物的重要病原,病毒寄主範圍有的較侷限,有的則很廣,如黃瓜花葉病毒可侵染1000多種植物,苜蓿花葉病毒的寄主也超過400種。許多等軸不穩環斑病毒屬的病毒僅侵染木本植物,但寄主範圍較廣。所有病毒易經機械接種傳播,黃瓜花葉病毒屬病毒和苜蓿花葉病毒由多種蚜蟲以非持久方式傳播,其中某些種和一些等軸不穩環斑病毒屬病毒在一些寄主上可以種傳,一些等軸不穩環斑病毒屬病毒經花粉傳播,一些雀麥花葉病毒屬病毒由甲蟲傳播。 [1] 

雀麥花葉病毒科分類

共5個屬。 [1] 
中文名
特徵
Alfamovirus
幾種大小的桿菌狀粒子,蚜蟲傳播,CP為24kDa。
Bromovirus
等軸狀粒子,介體不明,CP為20kDa。
Cucumovirus
等軸狀粒子,蚜蟲傳播,CP為24kDa。
Ilarvirus
等軸到準等軸狀粒子,蚜蟲不傳播,CP為26kDa。
Oleavirus
幾種大小的桿菌狀粒子,蚜蟲不傳播,CP為20kDa。
參考資料
  • 1.    洪健,李德葆,周雪平主編。2001.12。植物病毒分類圖譜(北京:科學出版社),142-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