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漢語文字)

鎖定
蘭(拼音:lán),漢語一級通用規範漢字(常用字) [1]  。此字始見於戰國文字。“蘭”本義指一種香草,一説指蘭花,蘭花是一種草本植物,有香氣,可供觀賞;一説指蘭草(澤蘭,又稱佩蘭),或指木蘭。孔子説:“夫蘭當為王者香。”(見漢代蔡邕《琴操》捲上)後世稱蘭為“王者香”。包含“蘭”的詞語,都指美好的事物。 [2] 
基本信息主要來源:《新華寫字字典 第2版》 [3]  、漢典網 [4] 
中文名
拼    音
lán
繁    體
部    首
[3] 
五    筆
UFF(86);UDF(98)
倉    頡
TMM
鄭    碼
UABD
筆    順
點、撇、橫、橫、橫
字    級
一級(編號:0999) [1] 
平水韻
平聲十四寒 [5] 
總筆畫數
2+3
統一碼
基本區 U+5170
造字法
形聲字
字形結構
合體字,左右結構
注音字母
ㄎㄨˇ
四角碼
8010₁

文字源流

字形演變 字形演變
“蘭”是上下結構的形聲字。戰國文字作圖1,上部的草字頭是形符,表示跟花草有關;下部從“柬”為聲。小篆(圖2)聲旁改為“闌”。“闌”從“柬”聲,故“蘭”亦可從“柬”聲。簡化字作“蘭”,根據草書楷化而來。
“蘭”本義指一種香草,有人認為這是指澤蘭,又名蘭草、佩蘭,是一種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也有人認為是指蘭花,蘭花是蘭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葉子細長,花清香,屬觀賞植物。有時也用“蘭”來指一種樹,就是木蘭。
不論是澤蘭還是蘭花,都是有清香之氣的植物,歷來被高潔雅正之士所青睞。他們借“蘭”來表明自己特立獨行,不與黑喑社會同流合污的崇高品質。屈原在《離騷》中就反覆強調“蘭”清新超羣的氣質,藉以表明自己的美好追求。
中國人喜愛蘭花,因為蘭花資質優美,因此“蘭”字又常常被引申為人的品質高潔、優雅。人們常用“蘭”來形容一些美好的事物,如“蘭心蕙性”比喻婦女優雅、高潔的品格,“金蘭之交”指知心的朋友。 [2]  [14-15] 

詳細釋義

詞性
釋義
英譯
例句
例詞
名詞
蘭花。蘭科多年生常綠草本植物。種類很多。葉叢生,氣味清香,可供觀賞,亦可入藥。
orchid;
cymbidium
明·李時珍《本草綱目·草三·蘭草》(正誤)引寇宗奭曰:“(蘭)多生陰地幽谷,葉如麥門冬而闊,且韌,長及一二尺,四時常青,花黃綠色,中間瓣上有細紫點。”
澤蘭。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葉卵形,秋季開白花。全草有香氣,可制芳香油。也叫“蘭草”。
eupatorium
《易·繫辭上》:“同心之言,其臭如蘭。”
《左傳·宣公三年》:“以蘭有國香,人服媚之如是。”
戰國·屈原《離騷》:“扈江離與辟芷兮,紉秋蘭以為佩。”

木蘭,一種落葉喬木。
magnolia
戰國·屈原《九歌·湘夫人》:“桂棟兮蘭橑。”
宋·蘇軾《赤壁賦》:“桂棹兮蘭槳,擊空明兮泝流光。”
蘭槳
通“闌”。兵器架。

《管子·小匡》:“重罪入以兵甲犀脅二戟,輕罪入蘭盾鞈革二戟。”
漢·張衡《西京賦》:“武庫禁兵設在蘭錡。”

通“闌(欄)”。柵欄。
balustrade;
banister;
railing
《漢書·王莽傳》:“又置奴婢之市,與牛馬同蘭。”

(Lán)姓氏用字。參看“蘭姓”。



動詞
通“闌”。阻隔。

《戰國策·魏策三》:“晉國之去梁也,千里有餘,河山以蘭之,有周韓而間之。”

形容詞
芳香。常用作稱美之辭。


(表格信息來源:《漢語大詞典》 [6]  《現代漢語詞典》 [7]  《漢語大字典》 [8] 

古籍釋義

説文解字

【卷一】【艸部】落幹切(lán)
香艸也。從艸闌聲。 [9] 

説文解字注

香艸也。《易》曰:“其臭如蘭。”《左傳》曰:“蘭有國香。”説者謂似澤蘭也。
從艸,闌聲。落幹切,十四部。 [10] 

廣韻

落幹切,平寒來 ‖ 柬聲元1部(lán)
蘭,香草。亦州名,古西羌地,隋文帝置蘭州,取皐蘭山為名。又姓,漢有武陵太守蘭廣。落幹切。十二。
【校釋】十二:原訛作“十一”。 [16] 

康熙字典

【申集上】【艸部】 蘭;康熙筆畫:23;部外筆畫:17
《唐韻》落幹切。《集韻》《韻會》《正韻》郎幹切。並音闌。《説文》:香草也。陸甸雲:闌艸為蘭,闌不祥也。陸璣詩疏:其莖似藥草澤蘭,廣而長節,漢諸池苑及許昌宮中皆種之。《易·繫辭》:同心之言,其臭如蘭。《左傳·宣三年》鄭文公妾燕姞,夢天與蘭,曰:蘭有國香,人服媚之。屈原《離騷》:紉秋蘭以為佩。《爾雅翼》:一榦一花而香有餘者蘭。
又《本草》:木蘭。屈原離騷》:朝搴阰之木蘭兮。
又《管子·小匡篇》:輕罪入蘭盾、鞈革二戟。注:蘭即所謂蘭錡,兵架也。
又脈也。《史記·扁鵲傳》:夫以陽入陰支蘭藏者生。注:支者順節,蘭者橫節。陰支蘭,膽藏也。
又布名。《華陽國志》:蘭幹細布。蘭幹,獠言紵也。
又人名。《列子·説符篇》:宋有蘭子。張堪注:凡物不知生謂之蘭。殷敬順曰:《史記》無符傳出入謂之闌。此蘭子謂以技妄遊,義與闌同。
又姓。《通志·氏族略》:漢有太守蘭廣。
又萑蘭。《前漢·息夫躬傳》:涕泣流兮萑蘭。注:萑蘭,淚闌干也。
又芄蘭。揚子《太玄經》:陽氣親天,萬物芄蘭。注:芄蘭,茂密也。
又通欄。《後漢·東夷傳》:徙於馬蘭。注:蘭即欄。
又通斕。《吳志·孫權傳》:童謠曰:黃金車,斑蘭耳。
又《韻補》:陵延切,音連。宋玉《招魂》:川穀徑複流潺湲,光風轉蕙氾崇蘭,經堂入奧塵朱筵。 [11] 

字形書法

字形對比

字形對比(楷體) 字形對比(楷體)

書寫提示

蘭字書寫筆順 蘭字書寫筆順
“丷”小“三”大,“丷”居上半格,點、撇分列豎中線兩側。三橫長短不一,間距相等;上橫與撇尖相接,中橫最短,在橫中線下側,下橫最長,兩端超出上部。 [3] 

書法欣賞

音韻彙集

中上古音

時代
聲韻系統名稱
韻部
聲母
韻母
先秦
高本漢系統

ɡl
ɑn
王力系統
l
an
董同龢系統
l
ɑn
周法高系統
l
an
李方桂系統
gl
an
西漢


東漢




an


an
南北朝
宋北魏前期
寒桓刪

ɑn
北魏後期北齊
寒桓刪

ɑn
齊梁陳北周隋
寒桓

ɑn
隋唐
擬音/高本漢系統

l
ɑn
擬音/王力系統

l
ɑn
擬音/董同龢系統

l
ɑn
擬音/周法高系統

l
ɑn
擬音/李方桂系統

l
ân
擬音/陳新雄系統
l
ɑn
(表格信息來源:漢典網 [12-13] 

韻書集成

韻書
字形
小韻
韻攝
聲調
韻目
聲母
聲類
開合
等第
清濁
反切
擬音
廣韻
平聲
上平二十五寒

開口呼
一等
次濁
落幹切
lɑn
集韻
平聲
上平二十五寒

開口呼
一等
次濁
郎幹切
lɑn
禮部韻略


平聲





郎幹切

增韻


平聲





郎幹切

中原音韻

陽平
寒山

開口呼

次濁

lan
中州音韻


平聲
寒山





羅丹切

洪武正韻

平聲
十刪


次濁
離閒切
lan
分韻撮要

陽平
第二十五翻反泛發






(表格信息來源:漢典網 [12-13] 
參考資料
  • 1.    國務院關於公佈《通用規範漢字表》的通知  .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21-02-21]
  • 2.    李學勤主編;趙平安副主編.字源[M]:天津古籍出版社;遼寧人民出版社,2012:33
  • 3.    商務印書館辭書研究中心 編.新華寫字字典 第2版[M].北京:商務印書館,2011:194
  • 4.      .漢典網[引用日期2020-09-18]
  • 5.    平水韻 十四寒 蘭  .捜韻網[引用日期2020-09-18]
  • 6.    中國漢語大詞典編輯委員會、漢語大詞典編纂處編纂.漢語大詞典 第9卷[M]:漢語大詞典出版社,1986.11:626
  • 7.    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詞典編輯室.現代漢語詞典 第6版[M].北京:商務印書館,2012.06:770
  • 8.    漢語大字典編輯委員會編纂.漢語大字典 6[M]:四川辭書出版社;崇文書局,2010.04:3551
  • 9.    【東漢】許慎 原著;湯可敬 撰.説文解字今釋【M】.長沙:嶽麓書社,1997.07:1497頁
  • 10.    《説文解字 最新整理全註譯本》編委會編. 説文解字 最新整理全注全譯本 第1卷[M]. 北京:中國書店, 2010.12:82
  • 11.    漢語大詞典編纂處整理. 康熙字典 標點整理本[M]. 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 2008.08:1041
  • 12.    蘭的音韻方言  .漢典網[引用日期2020-09-21]
  • 13.    上古音  .漢典網[引用日期2020-09-22]
  • 14.    傅永和,李玲璞,向光忠主編.漢字演變 文化源流[M].廣州:廣東教育出版社,2012.12:178-179
  • 15.    顏煦之編著.一字一世界 JKL[M].北京:台海出版社,2015.01:112
  • 16.    餘乃永校注. 新校互注宋本廣韻[M]. 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 2000.07:123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