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蘇菲

(小説《蘇菲的世界》中的主人公)

鎖定
德國的一本關於哲學史的小説主要講述的是一名哲學導師向一個叫蘇菲的女孩傳授哲學知識的經過。
中文名
蘇菲
外文名
Sophie
作    者
喬斯坦·賈德

蘇菲小説簡介

《蘇菲的世界》封面 《蘇菲的世界》封面 [1]
這是一本關於哲學史的小説。 20世紀百部經典著作之一。
1994年獲"德國青少年文學獎"與"最優秀作品獎"。 《蘇菲的世界(Sophie's world)》以小説的形式,通過一名哲學導師向一個叫蘇菲的女孩傳授哲學知識的經過,揭示了西方哲學史發展的歷程。
由前蘇格拉底時代到薩特,以及亞里士多德笛卡兒黑格爾等人的思想都通過作者生動的筆觸躍然紙上,並配以當時的歷史背景加以解釋,引人入勝。論家認為,對於那些從未讀過哲學課程的人而言此書是最為合適的入門書,而對於那些以往讀過一些哲學而已忘得一乾二淨的人士,也可起到温故知新的作用。
該書自1991年出版發行之後,長期雄踞各國暢銷書排行榜第一名,世界上已有35個國家購買了該書的版權。截止到1995年5月,該書德文版的銷售已達120萬冊的天文數字。一部《蘇菲的世界》就是一部深入淺出的人類哲學史
它不僅能喚醒人們內心深處對生命的敬仰與讚歎、對人生意義的關心與好奇,而且也為每一個人的成長——使生命從混沌走向智慧、由困惑而進入覺悟之境,掛起了一盞盞明亮的桅燈……  作者:喬斯坦·賈德(Jostein Gaarder)  附:簡裝版和精裝版的出版社都是“作家出版社”(圖)

蘇菲作者資料

喬斯坦·賈德(Jostein Gaarder),是一位挪威世界級的作家,公元1952年8月8日出生於挪威首都奧斯陸,大學時主修哲學、神學以及文學,並於奧斯陸大學斯堪得那維亞文學系挪威文組的學位,曾擔任文學與哲學教師,自1986年出版第一本創作以來,已成為當代最重要的北歐作家。其後10年在芬蘭教授哲學,於1991年他成為一位全職作家。1991年《蘇菲的世界》出版後,成為挪威、丹麥瑞典和德國的暢銷書,銷量達到300萬冊。現今已有30多個國家購買了該書的版權。  喬斯坦·賈德擅長以對話形式述説故事,能將高深的哲理以簡潔、明快的筆調融入小説情境,他最著名的小説《蘇菲的世界》享譽全球,被翻譯為四十多種語言,全球銷售量超過三億冊。 他的作品作者喬斯坦·賈德
作者喬斯坦·賈德 作者喬斯坦·賈德 [1]
動人心絃,啓發無數讀者對個人生命、對歷史中的定位以及浩瀚宇宙的探討。  喬斯坦·賈德除致力於文學創作,啓發讀者對於生命的省思外,對於公益事業亦不遺餘力。他於一九九七年創立「蘇菲基金會」,每年頒發十萬美金的「蘇菲獎」,鼓勵能以創新方式對環境發展提出另類方案或將之付諸實行的個人或機構。  1952年8月8日賈德出生於挪威首都奧斯陸。父親科努特是一所六年制學校的校長,母親英爾·瑪格麗特·賈德是位教師並撰寫一些兒童讀物。  1974年賈德結婚。兩個兒子分別出生於1976年及1983年。  1976年賈德獲得奧斯陸大學斯堪地那維亞文學系挪威文學學位。  1981年賈德與妻兒遷至卑爾根居住。此後10年,他在芬蘭一所學校教導哲學及文學課程。  1991年賈德開始成為職業作家,全身心投入青少年文學的創作。並於1994年再度遷至奧斯陸居住。喬斯坦·賈德的作品深受讀者喜愛,名列各國暢銷書排行榜,並且榮獲無數獎項的肯定,作品如下:  ˙1986《賈德的20堂課》(又名《賈德談人生》)(The Diagnosis and Other Stories)  ˙1987《沒有肚臍的小孩》(The Children from Sukhavati)  ˙1988《青蛙城堡》(The Frog Castle)  ˙1990《紙牌的秘密》(The Solitaire Castle)  ˙1991《蘇菲的世界》(Sophie’s World)  ˙1992《伊麗莎白的秘密》(The Christmas Mystery)  ˙1993《西西莉亞的世界》(Through a Glass, Darkly)  ˙1993《聖誕的故事》(story of christmas)  ˙1993《謎語》(Riddle)  ˙1993《虛偽的生命》(life of hypocritical)  ˙1993《生命的目錄》(directory of life)  ˙1994《永恆的靈性》(Eternal spiritual)  ˙1996《我從外星來》(又名《喂,有人在嗎?》)(Hello? Is Anybody There?)  ˙1996《主教的情人》(Vita Brevis)  ˙1999《瑪雅》(Maya)  ˙2001《馬戲團的女兒》(The Ringmaster’s Daughter)  ˙2003《橘子少女》(又名《橙色女孩》)(The Orange Maid)

蘇菲內容説明

本書以小説的形式,通過一名哲學導師向一個叫蘇菲的女孩傳授哲學知識的經過,揭示了西方哲學發展的歷程。14歲的少女蘇菲某天放學回家,收到了神秘的一封信——“你是誰?世界從哪裏來?”  從這一天開始,蘇菲不斷接到一些極不尋常的來信,世界像謎團一般在她眼底展開。在一位神秘導師的指引下,蘇菲開始思索從古希臘康德,從祁克果佛洛伊德等各位大師所思考的 根本問題。她運用少女天生的悟性與後天知識,企圖解開這些謎團。然而,事實真相遠比她所想的更怪異、 更離奇……  《蘇菲的世界》,即是智慧的世界,也是夢的世界。它將會喚醒每個人內心深處對生命的讚歎與對人生終極意義的關懷和好奇。

蘇菲內容摘要

你是誰?  她怎麼會知道?不用説,她的名字叫蘇菲。  但那個叫做蘇菲的人又是誰呢?她還沒想出來。  如果她取了另外一個名字呢?  比如説,如果她叫做安妮的話,她會不會變成別人?  這使她想起爸爸原本要將她取名為莉莉。  她試着想象自己與別人握手,並且介紹自己名叫莉莉的情景。  但覺得好像很不對勁,像是別人在自我介紹一般。  她跳起來,走進浴室,手裏拿着那封奇怪的信。  她站在鏡子前面,凝視着自己的眼睛。  “我的名字叫莉莉。”她説。  鏡中的女孩卻連眼睛也不眨一下。  無論蘇菲做什麼,她都依樣畫葫蘆。  蘇菲飛快地做了一個動作,想使鏡中的影像追趕不及,但那個女孩卻和她一般的敏捷。  “你是誰?”蘇菲問。  鏡中的人也不回答。有一剎那,她覺得迷惑,弄不清楚剛才問問題的到底是她,還是鏡中的影像。  蘇菲用食指點着鏡中的鼻子,説:“你是我。”  對方依舊沒有反應。於是她將句子顛倒過來,説:“我是你。”

蘇菲各界評論

賈德這本關於哲學史的小説可謂是空前的,他再次用事實證明了哲學並不是脱離現實的學院人士在象牙塔裏所寫的東西。——《德意志星期日彙報》 [2] 
該書是一個將學術作品通俗化的傑出範例,未曾修習哲學概論的人,可以把它作為一本最佳的入門讀物,而學習過此門課程但已忘卻大半的人,本書則是温故而知新的得力之作。——美國《新聞週刊》 [3] 
挪威作家喬斯坦·賈德不僅文筆卓爾不羣,同時有多年擔任哲學教師的經歷,《蘇菲的世界》一書有助於使讀者以閲讀偵探小説般的心情遊覽從柏拉圖以前一直到20世紀的世界哲學史,而絲毫不產生任何枯燥厭煩的感覺。
——著名作家與評論家 馬德蘭·藍格爾
哲學不是萬靈丹,但是從來不去留意"愛好智慧"的重要與前人的心得,那麼註定會陷於心靈封閉與終結。這或許是本書廣受歡迎的原因吧?為了使人從困惑到覺悟,本書提供了一盞明燈。——哲學教授 傅佩榮
《蘇菲的世界》可以當做哲學啓蒙書來閲讀。它的小説部分,蘇菲的主體自覺過程則頗像偵探故事加上現代版的《愛麗絲夢遊仙境》,哲學加偵探,加幻想,再加上宇宙觀,它讓人更加心胸開闊,這不正是哲學"愛智"最古典的要義嗎?——知名作家 南方朔
長評:是誰的哲學史  這真是一本出版商夢寐以求的書。由一個毫無知名度的北歐高中教師所寫作的這本西方哲學史,打破了學術話題不受歡迎的傳統,讓哲學走出陰暗的象牙塔,成為最熱門的賣點。  "一本關於哲學史的小説",是《蘇菲的世界》一書的副標題,頗能點明該書的要點。這是一本小説,但也是一本有系統的涵蓋各哲學思潮的速食大雜燴。隨着小説人物在哲學傳統中尋求謎團的解答,讀者也跟着温習了一遍西方哲學史。  《蘇菲的世界》不論就內容,或就其受歡迎程度來看,都是極吸引人的一本書。這本書的成功,顯示了一個重要的社會指標,就是社會大眾渴望知識及缺乏安全感。在一本小説裏,塞進整部西方哲學史,對追求速度的這一代而言,本身就極具魅力。除了追求知識的流行趨勢之外,一般人也多少覺察到當今教育上的缺失,我們的教育並未提供有關人生和其意義的必要知識,而這些答案正隱藏在哲學的奧秘裏。“現在,我們有機會一一來巡視”到底這些飽學之士,教了我們些什麼。這本書的流行有其重要性,我們可以從好幾方面來看。全書雖非學術性著作,但它是一本捍衞哲學的書,正因為其大眾化,它也就代表了"大多數人的看法"。這本書不是在探討哲學上的某一特別思潮或歷史,而是嘗試對每一派別做概論式的介紹,並説明它在今日的地位。可以説是一本集"學術界一般看法的摘要錄"。因此,這本書表達了當今知識分子的立場。假如《蘇菲的世界》代表着主流知識分子的哲學觀點,它所表達的也極引人注目。這本書對真實的哲學給予極崇高的評價:批判的、理性的和公正的評論;去除偏見、迷信和慣例;不做倉促和輕率的判斷,一意追求真理、知識、美善和道德。坦白説,這正是世間為何要有哲學家的原因。我們需要哲學家,不是因為他們可以為我們選拔選美皇后或告訴我們今天蕃茄的最低價。哲學家們總是試圖避開這類沒有永恆價值的熱門話題,而努力將人們的注意力吸引到永遠"真"、永遠""、永遠""的事物上。  在這本書裏,其實賈德真正感興趣的哲學,不在邏輯學、數學或語言學,當故事重心轉移到馬克思、弗洛伊德達爾文和宇宙論時,摩爾、羅素等人,根本連提都不提。有些話題,即使和哲學沒什麼關係,卻一再出現,很明顯,這是一本在政治立場上十分討好的書。一切當代時髦詞彙全部被囊括:生態學、女性主義、寬容、東方宗教、比較宗教、聯合國和新世界秩序等。這樣的寫法,或許是為了使哲學議題不和時代脱節,或許是為了涵蓋更廣大的讀者羣,不過,留給讀者的印象是這些議題似乎才是作者真正關心的。因此,這不是"一本關於哲學史的小説",而是一個當代擁護自然的人文主義者對哲學根源所做的選擇性的探討。在小説結尾,科學被認定是真理的裁判者;而唯物主義雖然教義不明確,卻絕對是人類的最佳選擇。這本書引導讀者獲至這樣的結論,但事實上並未提供理由。它給予讀者的印象只是這是歷代智慧累積的結果;當然,不同的歷史將會導致不同的結局。
——菲力·詹森

蘇菲全書目錄

伊甸園
……在某個時刻事物必然從無到有……
魔術師的禮帽
……要成為一個優秀的哲學家只有一個條件:要有好奇心……
神話
……善與惡之間脆弱的平衡……
自然派哲學家
……沒有一件事物可以來自空無……
……世界上最巧妙的玩具……
命運
……算命者試圖預測某些事實上極不可測的事物……
蘇格拉底
……最聰明的是明白自己無知的人……
雅典
……廢墟中升起了幾棟高樓……
柏拉圖
……迴歸靈魂世界的渴望……
少校的小木屋
……鏡中女孩的雙眼眨了一眨……
亞理士多德
……一位希望澄清我們觀念的嚴謹的邏輯學家……
希臘文化
……一絲火花……
明信片
……我對自己實施嚴格的檢查制度……
兩種文化
……避免在真空中飄浮的唯一方式……
中世紀
……對了一部分並不等於錯……
文藝復興
……啊!藏在凡俗身軀裏的神明子孫哪……
巴洛克時期
……宛如夢中的事物……
笛卡爾
……他希望清除工地上所有的瓦礫……
史賓諾莎
……上帝不是一個傀儡戲師傅……
洛克
……赤裸、空虛一如教師來到教室前的黑板……
休姆
……將它付之一炬……
……宛如燃燒的恆星旁一顆暈眩的行星……
柏客來
……曾祖母曾向一名吉普賽人買的一面古老魔鏡……
啓蒙
……從制針的技術到鑄造大炮的方法……
康德
……頭上閃爍的星空與心中的道德規範……
浪漫主義
……神秘之路通往內心……
黑格爾
……可以站得住腳的就是有道理的……
祁克果
……歐洲正邁向破產的地步……
馬克思
……在歐洲遊蕩的幽靈……
達爾文
……滿載基因航行過生命的一艘小船……
佛洛伊德
……他內心出現那股令人討厭的自大的衝動……
我們這個時代
……人是註定要受自由之苦的……
……一隻白色的烏鴉……
對位法
……兩首或多首旋律齊響……
那轟然一響
……我們也是星塵……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