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蔡崇達

(中國當代作家、媒體人)

鎖定
蔡崇達,1982年生於福建省泉州市晉江市東石鎮,當代作家、媒體人。 [4] 
2000年考入泉州師範學院,大學期間在報社兼職、做家教。 [9]  [14]  2004年大學畢業後,從事媒體工作10年。 [13]  2014年12月,出版散文集《皮囊》。 [2]  2022年8月,發表長篇處女作《命運》。 [4]  2023年3月,成為花城文學院首批簽約作家; [7]  10月10日,加入中國作家協會。 [5] 
中文名
蔡崇達
國    籍
中國
出生地
福建省泉州市晉江市東石鎮
出生日期
1982年
畢業院校
泉州師範學院
職    業
作家、媒體人
代表作品
《皮囊》《命運》

蔡崇達人物經歷

1982年,生於福建省泉州市晉江市東石鎮。 [4]  1994年—2000年,就讀於晉江市僑聲中學。高三時赴北京參加“2000年全國創新作文大賽”並獲一等獎,高考後被泉州師範學院錄取。 [9]  大學期間主編隨筆集(學生作文集)《我們不是素食主義者》,在報社兼職、做家教。 [1]  [14] 
2004年大學畢業後,從事媒體工作10年,曾供職於《新週刊》《三聯生活週刊》《廈門日報》《週末畫報》《智族GQ》《中國新聞週刊》等。2011年9月,在《智族GQ》發表有關藥家鑫案的特稿《審判》。2013年,進入服裝行業創業。 [10]  [13-14] 
2014年12月,出版散文集《皮囊》。 [2]  2016年3月,躋身第十屆作家榜 [8]  2020年4月,躋身噹噹第6屆影響力作家。 [12] 
2022年8月,發表長篇處女作《命運》,該小説以99歲的阿太蔡屋樓一生的故事為主線,串聯起閩南一個漁業小鎮一家族人的生死、甘苦與起落; [3-4]  12月29日,加入福建省作家協會。 [20] 
2023年3月,成為花城文學院首批簽約作家;10月10日,加入中國作家協會。同年,“人民文學出版社蔡崇達出版工作室”“蔡崇達黃埔工作室”“花城出版社蔡崇達出版工作室”相繼成立。 [5]  [7]  [11] 
2024年3月29日,小説《大灣》入選中國作家協會新時代文學攀登計劃第四期支持項目名單。 [21] 
蔡崇達

蔡崇達個人生活

參加作文大賽
2000年,在晉江市僑聲中學讀高三的蔡崇達,贏得了去北京參加全國創新作文大賽的機會。那時他家徒四壁,父親也患病卧牀,根本買不起一張去北京的車票。“我當時很執着,告訴自己一定要珍惜這次機會!”為了説服家人,他甚至到關帝廟“求神問卜”。校長和老師們為他籌集了去北京的路費。“那個時候,沒人相信我能拿獎。”北京的冬天遠比想象寒冷,穿着一件借來的軍大衣,蔡崇達完成了人生最重要的一場作文比賽。當他打電話告訴校長自己得了一等獎的時候,校長一度以為他精神出了狀況,連忙找人去照顧他。
作文大賽後,他結識了韓寒等其他參考人員,並與他們保持書信往來,交流寫作心得。北京師範大學的老師告訴蔡崇達,他得到保送北師大的資格。然而,距離高考僅一個月時,受當時福建教育政策的影響,蔡崇達保送資格被取消。這打擊讓他不止一次哭泣,甚至把自己關在房裏好幾天。堅強的他很快緩過神來,“我堅定自己要走寫作這條路,距離高考僅一個月,我從理科改成了文科。”蔡崇達的驚人舉動,引來老師們的反對聲,不過倔強的他很快抱着文科課本複習起來。高考結束後,蔡崇達被泉州師範學院錄取。 [9] 
建造公益圖書館
2018年10月,《皮囊》銷量突破300萬冊,蔡崇達決定將老家的房子建成一座對外開放的圖書館,取名為“母親的房子”圖書館。他説:“小時候做夢都想有一個地方,可以讓我躺着、坐着、趴着,看一日又一日的書,空間安靜,閲讀自由。建造公益圖書館既圓了兒時的夢想,又是一次再回家的過程,更是對社會公共責任的承擔形態,希望小鎮的人們可以在書籍中抵達遠方。” [6] 

蔡崇達主要作品

名稱
首版時間
作品類型
出版社
《我們不是素食主義者》(主編)
2001年2月
隨筆集(學生作文集)
海天出版社 [1] 
《皮囊》
2014年12月
散文集
天津人民出版社 [2] 
《命運》
2022年9月
長篇小説
浙江文藝出版社、廣州出版社 [3] 

蔡崇達創作特點

蔡崇達主題思想

親情主題
親情是散文最常見的母題之一,綿密真切的語言指向的是作家的永恆記憶,有温暖,也有苦痛,温情、苦情、價值觀傳承等都是親情散文表達的對象。蔡崇達的散文集《皮囊》前5篇都是親情散文,深情書寫自己的血脈親情。《母親的房子》寫母親對建房子的渴望與堅持,丈夫長年卧牀,家境一貧如洗,她用瘦弱的身體支撐起整個家,她的信念是蓋比村裏其他人家都高的房子。表面上是為了爭口氣,深層次是對丈夫的愛。《我的神明朋友》寫母親去廟裏獲得靈魂的安定。《殘疾》《重症病房裏的聖誕節》寫父親面對疾病,一次次想要掙脱肉體對他的束縛恢復健康,可現實無奈,皮囊長久地折磨着他的靈魂,直至死去。親情散文因帶有不同程度的傳記色彩,涉及到作家的隱私生活,對於涉及到自我內心隱秘的部分,大多下筆謹慎、蜻蜓點水,甚至細心剪裁。但蔡崇達不畏懼自我的揭露,很多都是自我解剖的絮語。他寫自己對父親去世的憤怒,罵父親為什麼那麼沒用,跌一跤就沒了……直到後來他參觀大英博物館展覽時才意識到自己沒能“看見”父親,於是寫了《殘疾》這篇散文,儘可能地去尋找父親、“看見”父親,做一點挽留與告別,也和自己做個和解。 [17] 
命運主題
蔡崇達小説《命運》的敍事緩慢而悠長,在“層層浪、海上土、田裏花、廁中佛、天頂孔”五個回憶片中飽含着作者從幾代人的故事中獲得的關於命運、傳承和死亡等重大生命主題的感悟。沿海小鎮的人們都面臨着“怎麼活”“如何活”的人生問題,他們侍奉神明從而獲得精神支柱,靠海吃海獲得生活支持,用精神和物質兩方面的力量去回答人生問題的思考。作為小説主人公的阿太,平視命運,供奉神明的同時與神為友,用自己的善良和包容養育“神送來的孩子”,給他們自己最多的愛,正是這種善意和集體的“神化”構建了閩南地區的生存哲學和命運書寫。與阿太鬧了一輩子的“命運”,最終成了阿太唯一的“親生孩子”,幾代人的故事也會在阿太的故去中繼續延續下去,她的人生故事也會出現在後輩的講述當中。阿太身上具有堅韌的生命意識和承受苦難的生活態度,她享受生命的饋贈,與命運抗爭、為伴,這種精神完成了阿太的生活主題。 [16] 

蔡崇達藝術手法

小鎮敍事
泉州晉江的東石鎮是未被現代化腳步徹底叫醒的小鎮,作者生於斯、長於斯,長大後告別故土到北京打拼,但並未脱離他深愛着的這片土地。他用平實、細膩的筆觸書寫童年記憶、小鎮記憶,“東石往事”在小鎮敍事中躍然紙上,《張美麗》《阿小和阿小》《天才文展》等小鎮氣息濃郁。“東石往事”書寫作者自己的成長曆程,書寫張美麗、兩個阿小、文展他們的人生起落,描摹閩南小鎮的輪廓和小鎮特有的風物——石板路、按摩店、海鮮酒樓、漁船等。蔡崇達對小鎮進行細緻觀察和體悟,因此故鄉也就帶有他個人化的印記。在對“東石往事”的書寫中,他關注到小鎮在應對現代化進程中出現一些“不適”。張美麗熱烈追求愛情,離婚後回到小鎮,開海鮮酒樓、娛樂城,卻被小鎮人當作反面典型,死後也不能入宗祠,成為“孤魂野鬼”。小鎮保守、不夠開放,當娛樂城拔地而起時,小鎮人卻認為現代的娛樂是罪惡的,於是不斷妖魔化張美麗,逼得她自殺。兒時的玩伴文展,小鎮中小學讀書時取得的優秀成績帶給他滿滿的自信,懷抱夢想和一身的泥土味去城市讀書,但城鄉差異所導致的價值觀差別以及過度關注自身生理缺陷,讓他從自信走向自卑,長大後在城市和小鎮都無法安身,既失去家鄉又無法抵達遠方。香港回來的阿小,穿戴時髦,肉身卻安放在落後的鄉鎮,和小鎮上帶着海土味的另一個阿小形成強烈的對比。香港阿小帶壞了小鎮阿小,香港阿小可以回香港,而小鎮阿小隻能留在小鎮上繼續墮落。在個體的成長曆程中,小鎮與大都市存在差異,小鎮在現代化進程中有些慌亂、無所適從。追望往事,作者沒有明顯道德、情感傾向上的批判,更多的是對故鄉小鎮人的“看見”,讓讀者產生諸多思考,或感嘆、或惋惜。 [17] 
儀式化場景描寫
儀式化場景描寫不僅是敍事策略,而且是文本意義和內涵闡發的途徑。皮囊和靈魂該如何安放的主題貫穿散文集《皮囊》,並通過儀式化場景來完成哲學追問——安放好靈魂。蔡崇達在散文集文本里描寫的儀式具有厚重的精神寄託。《殘疾》寫接中風出院的父親回家時的跨火苗儀式,“把包着米的金紙點燃在地上,由兩個堂哥抬着他跨過那簇火苗——據説用這麼個儀式,靈魂就被洗滌乾淨了,噩運和污穢就被阻擋在門外”。跨火苗儀式寄託了渴求皮囊恢復康健、重塑潔淨靈魂的良好願望。儀式常常與訴求表達緊密相連。《我的神明朋友》寫母親自從祈願生了兒子以後常常去向神明祈禱,有時是傾訴,有時是討要她丈夫康復的預言,有時甚至是撒嬌和耍賴,而擺供品、點香火、投擲聖盃等儀式是每次必做的。儀式彌補了語言表達的薄弱,母親對父親深沉的愛體現在她一次次的求神問卜之中。父親去世後,母親為父親找靈,忙碌地奔走於各個廟宇,請神明把丈夫的靈魂引回家。“你其實只是在找個方式自我安慰。”作者這樣對母親説,但母親仍堅持這麼做,還讓作者在廟門口喊着父親的名字,讓他“回家”……其實,母親所做的一切不過是安放自己靈魂的儀式。 [17] 

蔡崇達獲獎記錄

文學類
  • 2000    “2000年全國創新作文大賽”一等獎[9]     (獲獎)    
榮譽稱號
  • 2020-4    噹噹第6屆影響力作家[12]     (獲獎)    

蔡崇達人物評價

無論是《皮囊》還是《命運》,都是個人生命中關鍵時刻的覺醒。自我對他者的觀察,對世界的觀照,這個過程中形成了蔡崇達非常獨特的個人美學風格、寫作風格,這非常了不起。這種風格最打動我的地方是真誠。(中國人民大學文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楊慶祥評) [18-19] 
蔡崇達作為新生代很有影響力的作家,為廣大學弟學妹們樹立了榜樣。成功培養一批批優秀的學生,才是高校真正的成功。蔡崇達是泉州師院因材施教成功的典範,將為學校今後培養模式和教學改革提供了很好的經驗。(泉州師範學院校長屈廣清評) [15]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