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石蒜科葱屬植物)

鎖定
蒜(Allium sativum L.),石蒜科葱屬多年生草本植物, [6]  其下又分為硬葉蒜和軟葉蒜,中國最常見的蒜就屬於硬葉蒜那一支。 [7]  通常由多數肉質、瓣狀的小鱗莖緊密地排列而成,外面被數層白色至帶紫色的膜質鱗莖外皮;葉寬條形至條狀披針形,扁平;花葶實心,圓柱狀,總苞早落,傘形花序密具珠芽,間有數花,小花梗纖細,卵形小苞片大,花常為淡紅色,花柱不伸出花被外;花期7月。 [6] 
蒜原產亞洲西部或歐洲, [6]  西漢武帝建元二年(公元前139年)前後,蒜被張騫帶到了中國。 [7]  世界上已有悠久的栽培歷史,中國南北普遍栽培。 [6]  蒜在遭遇破壞時會立刻分解出刺激性的蒜素,釋放出硫化物的強烈氣息,這是它自然進化出的自我防禦和保護機制。 [7] 
人類天生對甜味敏感,對蒜的味覺體驗和喜好則完全是後天習得,蒜根據不同的做法會產生不同的味道,幾乎每個國家的飲食文化裏都有大蒜。除了食用價值,人們還對蒜的防禦機制感興趣,人們用它驅蟲避害,後來又進一步引申到祛惡避邪。 [7]  蒜還是一味用途廣泛的藥材,具有食積消滯、殺菌滅蟲的作用,在《新修本草》《本草綱目》等本草書籍裏均有記載。 [8] 
中文名
拉丁學名
Allium sativum L. [5] 
別    名
胡蒜、獨蒜、蒜頭、大蒜 [5] 
植物界
被子植物門
木蘭綱
天門冬目
石蒜科
葱屬
命名者及年代
L.,1753

植物學史

蒜原產亞洲西部或歐洲, [6]  西漢武帝建元二年(公元前139年)前後,蒜被張騫帶到了中國, [7]  世界上已有悠久的栽培歷史。 [6] 
蒜在遭遇破壞時會立刻分解出刺激性的蒜素,釋放出硫化物的強烈氣息,這是它自然進化出的自我防禦和保護機制。 [7] 

形態特徵

蒜
(4張)
蒜,石蒜科葱屬多年生草本植物, [6]  鱗莖球狀至扁球狀,通常由多數肉質、瓣狀的小鱗莖緊密地排列而成,外面被數層白色至帶紫色的膜質鱗莖外皮。葉寬條形至條狀披針形,扁平,先端長漸尖,比花葶短,寬可達2.5釐米。 [9] 
糖蒜
糖蒜(18張)
花葶實心,圓柱狀,高可達60釐米,中部以下被葉鞘;總苞具長7-20釐米的長喙,早落;傘形花序密具珠芽,間有數花;小花梗纖細,卵形小苞片大,膜質,具短尖;花常為淡紅色;花被片披針形至卵狀披針形,長3-4毫米,內輪的較短;花絲比花被片短,基部合生並與花被片貼生,內輪的基部擴大,擴大部分每側各具1齒,齒端成長絲狀,長超過花被片,外輪的錐形;子房球狀;花柱不伸出花被外。花期7月。 [2]  [6] 

近種區別

石蒜
鱗莖球狀至扁球狀,通常由多數肉質、瓣狀的小鱗莖緊密地排列而成,外面被數層白色至帶紫色的膜質鱗莖外皮。
鱗莖近球形,直徑1-3釐米。秋季出葉,葉狹帶狀,長約15釐米,寬約0.5釐米,頂端鈍,深綠色,中間有粉綠色帶。
傘形花序密具珠芽,間有數花,花常為淡紅色
傘形花序有花4-7朵,花鮮紅色。
蒜
石蒜 石蒜

生長範圍

蒜原產亞洲西部或歐洲。中國南北普遍栽培。 [2]  [6] 
蒜

生長習性

蒜適生於土壤疏鬆、排水良好、有機質豐富的砂壤土。 [3] 

主要品種

蒜下又分為硬葉蒜和軟葉蒜,中國最常見的大蒜就屬於硬葉蒜那一支。 [7] 

繁殖方法

蒜 [4]
選種:選擇能休眠和具有生理活性的蒜瓣。其標準是:蒜瓣表現幼根突起,温暖時芽鞘與新葉之間出現空腔。蒜在播種前要選擇種瓣。選時先用手捏,看是否充實飽滿。剔除傷瓣、爛瓣、風乾瓣、發軟瓣、無芽瓣。播種時要根據蒜瓣大小分別栽植。大瓣蒜(大於5克,200瓣/千克)可以適當稀植。小瓣蒜(2.5-3.3克,300-400瓣/千克)可適當密植。特小蒜瓣(小於2.5克)克以栽得更密一些,作為蒜苗上市出售或繁殖獨頭蒜作種用。
播種:
播期:春蒜播種應儘可能提早,在土壤解凍正處於夜凍日消時。抓緊時間頂凌整地播種,一般應在2月下旬至3月初。播種過晚,由於温度過高及生長期不夠生長點不能通過春化階段,容易形成獨頭蒜。
種瓣處理:將選擇好的種瓣在晴天時曬1-2天后播種。
種植模式:蒜種植單種、套種均可。單種於7月上旬收穫後可複種秋菜。套種可以6行蒜套種2行玉米,幅寬分別為100釐米和50釐米;也可以蒜套種西紅柿、茄子等蔬菜。
播種密度:行距為20釐米,株距大瓣蒜9釐米,中瓣蒜7釐米,小瓣蒜5-6釐米。每667平方米栽植密度一般單種3.5萬株以上,套種3萬株以上。
播種方法:一般採用開溝手栽法,注意蒜瓣方向一致,有利於出苗後葉片分佈。蒜瓣深淺要一致,利於出苗整齊。栽蒜時不宜用力過大,應輕栽,以免損傷動根。栽後覆土均勻,厚薄一致,無圪垃,覆土後用腳踩實。
播種深度:播深以3-4釐米為宜。具體根據土壤墒情而定。 [3] 

栽培技術

蒜
苗期管理:當地3月初播種,3月底出苗。大約28天左右,再過20多天母瓣才能全部消失。4月20至25日,即5-6片葉時,進入花芽(蒜薹)、鱗芽(蒜瓣)分化期,這時應及時中耕鬆土,提高地温,防鹽鹼危害,保墒壓鹼。一般苗高7-10釐米,23片真葉時第一次中耕,45片葉時第二次中耕。
中期管理:此期為5-6片葉,即花芽鱗芽開始分化到蒜薹收穫。此期栽培要點是:減輕葉片黃尖程度,大水大肥,催節、催苔,促進植株旺盛生長,使假莖(蒜稈)長得上下一般粗,為苔和蒜雙豐收打下基礎甘肅紫皮苔蒜在我區出苗早,前期生長快,於4月下旬進入花芽鱗芽分化期。所以應儘可能早灌頭水,並追施尿素20千克/667平方米,或碳酸銨50千克/667平方米。將肥撒入行間,防止燒苗。同時用辛硫磷乳油0.25千克拌毒土50千克/667平方米撒入田內後灌水。防止地下害蟲危害。5月中下旬灌第二水,追施尿素15千克/667平方米或碳酸銨30千克/667平方米。期間可根據情況多灌水。蒜薹長成後(一般在6月初)應及時採苔。採苔期不宜灌水,並淺鋤中耕鬆土,使植株稍顯缺水萎蔫,採苔時切不可損傷葉片及假莖,否則嚴重影響蒜頭產量。 [3] 

主要價值

藥用

蒜是一味用途廣泛的藥材,具有食積消滯、殺菌滅蟲的作用,在《新修本草》《本草綱目》等本草書籍裏均有記載。 [8]  其鱗莖也可以作藥用。 [1] 

食用

人類天生對甜味敏感,對蒜的味覺體驗和喜好則完全是後天習得,蒜根據不同的做法會產生不同的味道,幾乎每個國家的飲食文化裏都有大蒜。蒜的花葶和鱗莖均供蔬食。 [1]  [7] 

其他

除了食用價值,人們還對蒜的防禦機制感興趣,人們用它驅蟲避害,後來又進一步引申到祛惡避邪。 [7]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