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蒙古鴉葱

鎖定
蒙古鴉葱(Takhtajaniantha mongolica (Maxim.) Zaika, Sukhor. & N. Kilian)是菊科鴉葱屬的多年生草本植物,根垂直直伸,圓柱狀;莖多數,直立或鋪散;葉質厚,肉質,兩面光滑無毛,灰綠色;頭狀花序單生於莖端,呈聚傘花序狀排列;總苞狹圓柱狀,全部總苞片外面無毛或被蛛絲狀柔毛;舌狀小花黃色,偶見白色;瘦果圓柱狀,淡黃色,頂端被稀疏的柔毛,成熟瘦果常無毛;花果期4至8月。 [8] 
蒙古鴉葱分佈於遼寧、陝西、甘肅、青海、河南等地,生於鹽化草甸、鹽化沙地、鹽鹼地、幹湖盆、湖盆邊緣、草灘及河灘。 [8]  蒙古鴉葱適應暖熱乾旱的荒漠氣候,沙壤質的鹽化草甸土和有地下水補給的薄沙地,抗乾旱、抗風砂稍耐鹽鹼。蒙古鴉葱通過種子繁殖。 [9] 
蒙古鴉葱全草入藥,能清熱解毒、利尿,主治痛腫療瘡、乳腺炎、尿濁、淋症、婦女帶下。 [10]  蒙古鴉葱莖葉含乳汁,適口性較好,驢全年樂食,羊、牛喜食鮮嫩枝葉,冬季殘留保存率稍高,馬、牛、羊採食,屬中等牧草。 [11] 
中文名
蒙古鴉葱
拉丁學名
Takhtajaniantha mongolica (Maxim.) Zaika, Sukhor. & N. Kilian [7] 
植物界
被子植物門
木蘭綱
菊目
菊科
鴉葱屬
分佈區域
中國、哈薩克斯坦、蒙古
命名者及年代
Maxim.,1888

蒙古鴉葱植物學史

分類演變
出版年
出版物
學名
備註
1888
《Bulletin de l’Académie Impériale des Sciences de Saint-Pétersbourg》(《聖彼得堡帝國科學院紀要》)
Scorzonera mongolica Maxim.
首次正式發表
1898
《Acta Horti Petropolitani》(《聖彼得堡學報》)
Scorzonera mongolica var. putjatae C. Winkl.
同物異名
1937
《Report of the Institute of Scientific Research》
Scorzonera fengtienensis Nakai
同物異名
1999
《新疆植物誌(第5卷)》
和田鴉葱Scorzonera hotanica C. H. An
同物異名
2020
《PhytoKeys》
Takhtajaniantha mongolica (Maxim.) Zaika, Sukhor. & N. Kilian
屬名變更
表格參考資料: [1]  [3-4]  [5] 
2020年,Zaika, Sukhor. & N. Kilian等在《PhytoKeys》上發表論文專輯,提出了鴉葱屬(Scorzonera)的分類修訂,並將蒙古鴉葱等多個原鴉葱屬(Scorzonera)的物種歸入Takhtajaniantha屬中,蒙古鴉葱學名變更為Takhtajaniantha mongolica (Maxim.) Zaika, Sukhor. & N. Kilian。 [4] 

蒙古鴉葱形態特徵

多年生草本,高5-35釐米。根垂直直伸,圓柱狀。莖多數,直立或鋪散,上部有分枝,分枝少數,全部莖枝灰綠色,光滑,無毛;莖基部被褐色或淡黃色的鞘狀殘遺。基生葉長橢圓形或長橢圓狀披針形或線狀披針形,長2-10釐米,寬0.4-1.1釐米,頂端漸尖,基部漸狹成長或短柄,柄基鞘狀擴大;莖生葉披針形、長披針形、橢圓形、長橢圓形或線狀長橢圓形,與基生葉等寬或稍窄,頂端急尖或漸尖,基部楔形收窄,無柄,不擴大抱莖,互生,但莖常有對生的葉;全部葉質地厚,肉質,兩面光滑無毛,灰綠色,離基3出脈,在兩面不明顯。 [1] 
頭狀花序單生於莖端,或莖生2枚頭狀花序,成聚傘花序狀排列,含19枚舌狀小花。總苞狹圓柱狀,寬約0.6毫米;總苞片4-5層,外層小,卵形、寬卵形,長3-5毫米,寬2-5毫米,頂端急尖,中層長橢圓形或披針形,長1.2-1.8釐米,寬2.8-3. 5毫米,頂端鈍或稍漸尖,內層線狀披針形,長2釐米,寬2毫米;全部總苞片外面無毛或被蛛絲狀柔毛。舌狀小花黃色,偶見白色。瘦果圓柱狀,長5-7毫米,淡黃色,有多數高起縱肋,無脊瘤,頂端被稀疏柔毛,成熟瘦果常無毛。冠毛白色,長2.2釐米,羽毛狀,羽枝蛛絲毛狀,纖細,僅頂端微鋸齒狀。 [1] 
蒙古鴉葱

蒙古鴉葱生長環境

蒙古鴉葱生於海拔50-2790米的鹽化草甸、鹽化沙地、鹽鹼地、幹湖盆、湖盆邊緣、草灘及河灘地。 [1] 
蒙古鴉葱是中國中温和寒温氣候區的鹽生牧草。它生長地的土壤pH值一般是7.5-8.0。它主要適生在河北、山東、遼寧、江蘇北部沿海地區的鹽土上。在內陸的鹽土區如西北、河南、內蒙古和黃河中下游兩岸,凡產鹽的地點或鹽湖邊緣也均有分佈;但從來沒有看見過它生長在鹼土上。據各地調查,凡是蒙古鴉葱生長茂盛的土壤,大都含有高量氯化鈉的成分,是該土壤類型的指標植物。從它與土壤含水量的關係看,在局部地勢低窪、含水量豐富的濕潤鹽性土壤上,一般不見生長或極少生長,但在排水良好的鹽土上,如鹽土堆或鹽田埂及其排鹽溝岸卻生長十分繁茂。在海邊重鹽荒高地,它多成純叢生長;在輕鹽荒地與它生長在一起的常見植物有:獐毛蘆葦鹽地鹼蓬二色補血草鹼蓬寬葉獨行菜白刺等。 [2] 

蒙古鴉葱分佈範圍

分佈中國遼寧(大連)、河北(樂亭、昌黎)、山西(解縣、太原、平魯)、陝西(靖邊、榆林)、寧夏(靈武)、甘肅(玉門、敦煌)、青海(柴達木)、新疆(輪台、托克遜、葉城、和碩、鄯善、尉犁、莎車)、山東(牟平、青島)、河南(新鄉)。哈薩克斯坦及蒙古有分佈。 [1] 

蒙古鴉葱生長習性

蒙古鴉葱的地上部分冬季枯死,肉質直根和根頸頭仍保留在土壤中,翌年春末、夏初,環境條件適宜時,重新萌芽,形成新的植物體。蒙古鴉葱從萌發到植株枯死,整個綠草期為6-7個月,7月現蕾,陸續開花結實,10月底或11月初株體枯死。 [2] 
花果期4-8月。 [1] 

蒙古鴉葱繁殖方法

蒙古鴉葱通過種子繁殖。 [9] 

蒙古鴉葱主要價值

蒙古鴉葱飼用

蒙古鴉葱的幼嫩莖葉是優質飼料。新鮮的或青貯過的綠色莖葉,牛、馬、羊、驟、驢等均喜食。它的肉質根富含營養物質,無論是新鮮的或煮熟的,用它餵豬營養價值很高。蒙古鴉葱地上莖葉營養成分高,飼用價值大。據研究,其營養價值不低於菠菜,經過青貯的莖葉,其營養成分也不下降。蒙古鴉葱的營養成分,粗蛋白質和粗脂肪含量偏上,灰分含量也較高。不僅馬、牛、羊、驢、驟喜食,還是兔和豬的優質飼草;尤其是煮熟後拌入精料,氣味濃香,品質更佳。又因綠草期長、放牧可長達5個多月。雖其產草量不很高,但仍然是鹽荒區的一種好牧草。 [2] 

蒙古鴉葱食用

蒙古鴉葱嫩葉可食。在4-6月採摘嫩葉,沸水悼一下,炒食、做餡或做湯。 [2] 

蒙古鴉葱藥用

蒙古鴉葱全草入藥,能清熱解毒、利尿,主治痛腫療瘡、乳腺炎、尿濁、淋症、婦女帶下。 [10] 
參考資料
  • 1.    蒙古鴉葱  .植物智[引用日期2019-12-19]
  • 2.    谷奉天,劉振元,姚志剛編著. 黃河三角洲野生經濟植物資源[M]. 濟南:山東省地圖出版社, 2003:305-306
  • 3.    Scorzonera mongolica  .International Plant Names Index[引用日期2022-06-22]
  • 4.    Zaika M A , Kilian N , Jones K , et al. Scorzonera sensu lato (Asteraceae, Cichorieae) – taxonomic reassessment in the light of new molecular phylogenetic and carpological analyses[J]. PhytoKeys, 2020, 137(29):1-85.
  • 5.    新疆植物誌編輯委員會編著. 新疆植物誌 第5卷[M]. 烏魯木齊:新疆科技衞生出版社, 1999:394-395
  • 6.    蒙古鴉葱 Takhtajaniantha mongolica|iPlant 植物智——植物物種信息系統  .植物智[引用日期2023-02-11]
  • 7.    蒙古鴉葱 Takhtajaniantha mongolica|iPlant  .植物智——植物物種信息系統[引用日期2023-03-14]
  • 8.    韓廣軒,呂卷章,張孝帥等編著,黃河三角洲自然濕地高等植物圖志,山東科學技術出版社,2020.04,第158頁
  • 9.    崔乃然主編,新疆主要飼用植物誌 第2冊,新疆科技衞生出版社,1990.03,第291頁
  • 10.    賈昆峯,烏拉特後旗植物圖鑑,內蒙古人民出版社,2016.01,第476頁
  • 11.    崔乃然主編,新疆主要飼用植物誌 第2冊,新疆科技衞生出版社,1990.03,第292頁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