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萊子侯刻石

(新朝時期隸書書法碑刻)

鎖定
《萊子侯刻石》是刊刻於新朝天鳳三年(公元16年)二月的一方石刻,又稱“萊子侯封田刻石”“天鳳刻石”“萊子侯贍族戒石”等,無撰書者姓名,屬隸書書法作品,現藏於鄒城博物館 [1] 
《萊子侯刻石》為天然長方形青灰色水層巖,長60.5釐米,寬46.5釐米,厚5.8釐米,隸書7行,行5字,共35字。 [2]  記敍了萊子侯使偖子良等一百餘人為“丈人”(長輩或宗族之長)修墓封冢並告誡後代子孫慎毋毀壞之事。 [3]  書法蒼簡古拙,筆力勁健,筋豐力足,極具風骨,同時結體開張,章法豐密,情趣飽滿,率真痛快。 [1] 
中文名
萊子侯刻石
創作年代
新朝天鳳三年(公元16年)
別    名
萊子侯封田刻石
書法類型
隸書
規    格
長60.5釐米,寬46.5釐米,厚5.8釐米
現藏地
鄒城博物館 [4] 

萊子侯刻石石刻內容

《萊子侯刻石》拓片 《萊子侯刻石》拓片
釋文
始建國天鳳┘三年二月十┘三日,萊子侯┘為丈人為封,┘使偖子良等┘用百餘人,後┘子孫毋壞敗。┘ [1]  [3] 
題記
嘉慶丁丑秋,滕七四老人顏逢甲同鄒孫生容、王補、仲緒┘山得此於卧虎山前,蓋封田贍族,勒石戒子孫者。近二┘千年未泐,亦無知者,可異也。逢甲記,生容書。┘ [1]  [3] 
附註
①此字(第3行第3字)從“木”,“羊”省聲,郭沫若認為此字“正中豎畫上下不相聯貫,與俗‘來’字亦不類。趙之謙《補寰宇訪碑錄》於此字亦存疑,確有見地。餘意字當從木,羊省聲,殆‘樣’字之異。”即認為此字應釋為“樣”字,並認為“樣子侯當是鄒縣附近侯國之君長”。 [5]  但“樣子侯”於史無徵,其名似亦扞格南通,且東漢武梁祠畫像題字中“萊子父”的“萊”字與此字相似。因此,當釋為“樣”字還沒有其他更可靠的旁證以前,仍以釋為“萊”字為是。 [6-7] 
②此字(第4行第2字)從“十”、從“又”,陸耀遹《金石續編》等釋為“支”字,認為“支人”指“族人”,但漢代以及漢代之前的文獻中尚未見“支人”一詞,將“丈人”釋為“支人”或“支人”意為“族人”沒有文獻證據的支持。而許慎説文解字》稱“丈”字是“十尺也。從又持十。”而稱“支”字是“去竹之枝也,從手持半竹。”此字在字形上更接近與“丈”字。同時,與《萊子侯刻石》時代相近的敦煌漢簡中的“丈”字與此字的寫法相同。此外,《史記》和《漢書》多見“丈人”一詞,釋為“丈人”有文獻證據的支持。故此字應釋為“丈”字而非“支”字,意為“長輩、宗族之長”。 [3] 
(説明:┘表示分行。)

萊子侯刻石創作背景

《萊子侯刻石》刊刻於新朝天鳳三年(公元16年)二月,顏逢甲的跋文稱《萊子侯刻石》是為“封田贍族”而立。 [1]  [3] 

萊子侯刻石藝術鑑賞

技法
《萊子侯刻石》的筆意率真,刀刻與書寫渾然成趣。其筆畫直肆,似無波磔但多韻味,痛快率真,點畫豐筋力滿,趣味橫生,並熔篆籀之古意寫隸,提按變化微妙尤出新奇。其結體新奇,中宮舒宕,字體偏扁,力往四周擴張,翻折多姿,松而不散,疏密得體。其章法不同於一般漢碑和漢簡,布白勻中多變,疏密有致,全篇取橫勢,刻有豎格線和周邊框線及裝飾斜紋,行間雖有格線,但力求緊湊,行中各字間距較大,無擁擠之感。 [8-9] 
風格
《萊子侯刻石》的風格為古拙奇瑰,天真罄露,筆力勁健,氣勢開張,整體書風頗近《石門頌》,飄逸飛動,然更顯拙稚多趣,看似十分隨便,實則抱合嚴謹;又如《封龍山頌》,氣魄恢宏,然更見老辣骨健。 [9] 

萊子侯刻石作品評價

清代藏書家顏逢甲:與曲阜五鳳二年刻,永平部君摩厓是一家眷屬,蓋八字未分,隸初體也。(《八瓊室金石補正·卷二·漢一·萊子矦贍族戒石》) [10]  [11] 
清代金石學家馮雲鵬、馮雲鵷:此石雖非後人偽刻,亦系當時野制,無深長意趣。(《金石索·石索一·漢天鳳刻石》) [12-13] 
清代書畫家瞿中溶:此刻結體秀勁古茂,在《上谷府卿》《祝其卿》二墳壇石刻之上,尚是西漢文字,可寶也。(《八瓊室金石補正·卷二·漢一·萊子矦贍族戒石》) [10]  [13] 
清代書法家王金策:餘見近人《金石索》一書縮刻西漢之末,本來面目十無一二矣。而其跋識鄙為“野制,無深長意趣”,不知原刻正以樸拙倍見古情。今人無事不勝古人,惟樸拙萬不可及。(《八瓊室金石補正·卷二·漢一·萊子矦贍族戒石》) [10] 
清代書法家方朔:①以篆為隸,結構簡勁,意味古雅。②雖不能如孔廟《五鳳二年刻石》之高超渾古,要亦遙相輝映,為西漢隸書之佳品。(《枕經堂金石跋·卷二·新莽天鳳三年石刻跋》) [14-15] 
近代書法藝術家楊守敬:是刻蒼勁簡質,漢隸之存者為最古,亦為最高。(《激素飛清閣評碑記·卷一·漢·萊子侯刻石》) [16] 

萊子侯刻石歷史傳承

馬邦玉漢碑錄文》,王仲磊於清代乾隆五十七年(公元1792年)最先發現了《萊子侯刻石》,但因忘記具體位置而與《萊子侯刻石》失之交臂。 [1]  (《漢碑錄文》:“右王莽時刻石,舊在鳧山東北支山,俗名卧虎山之陽,去餘家二十許裏。餘於乾隆壬子夏,聞內弟王仲磊言有一方石,刻字似篆似隸,首行有國字、鳳字。偕往尋之,仲磊忘忘其處,未見也。迨嘉慶丁丑,滕人顏逢甲、王輔、鄒人孫升容共拓之,以一拓寄餘,餘命兒輩往舁之,乃於前一日已送至鄒縣孟子廟中,置齋宿房內。” [7]  )清代嘉慶二十二年(公元1817年),滕縣顏逢甲等人于山東鄒城嶧山西南二十餘里卧虎山前發現了《萊子侯刻石》,後移至孟廟。公元2002年鄒城博物館開館後,移至鄒城博物館石刻展廳。 [3] 
參考資料
  • 1.    滕西奇. 兩漢名碑註譯——萊子侯刻石[J]. 老年教育(書畫藝術), 2017(12):20-21.
  • 2.    新莽萊子侯刻石  .中國·鄒城外宣網.2012-08-01[引用日期2020-07-24]
  • 3.    劉海宇 著.山東漢代碑刻研究.濟南:齊魯書社,2015年01月第1版:133-137
  • 4.    西漢萊子侯刻石  .鄒城博物館[引用日期2020-11-01]
  • 5.    賀宏亮. 《跋萊子侯石刻》考[J]. 郭沫若學刊, 2016(04):25-27.
  • 6.    李一 著.隃麋四記.北京:北京聯合出版公司,2018年08月第1版:210
  • 7.    徐森玉. 西漢石刻文字初探[J]. 文物, 1964(05):1-9+40.
  • 8.    張又棟 編著.書法創作大典·隸書卷.北京:新時代出版社,2001年01月第1版:22
  • 9.    劉正成 主編.中國書法鑑賞大辭典(上).北京:大地出版社,1989年10月第1版:76-77
  • 10.    (清)陸增祥 撰.八瓊室金石補正.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年08月第1版:5-6
  • 11.    宮衍興 編著.濟寧全漢碑.濟南:齊魯書社,1990年12月第1版:32
  • 12.    (清)馮雲鵬,(清)馮雲鵷 同輯.金石索(第三冊).成都:電子科技大學出版社,2017年10月第1版:145-147
  • 13.    包備五 編著.齊魯碑刻.濟南:齊魯書社,1996年11月第1版:13
  • 14.    劉正成 主編.中國書法全集(第8卷).北京:榮寶齋出版社,1993年03月第1版:464
  • 15.    新文豐出版公司編輯部 編輯.石刻史料新編 第二輯 一九.台北:新文豐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79年06月初版:14245
  • 16.    謝承仁 主編.楊守敬集(第八冊).武漢:湖北人民出版社,1988年04月第1版:539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