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菲氏花龜

鎖定
菲氏花龜是一種大型的花龜。特徵為身上長有非常堅固的甲殼,受襲擊時龜可以把頭、尾及四肢縮回龜殼內。肉食性,以蠕蟲、螺類、蝦及小魚等為食,亦食植物的莖葉。 我國特有物種。背甲棕黑,脊陵不明顯,背甲後部邊緣不具鋸齒;腹甲淡黃,每塊盾片上有塊狀黑斑點;上頜中央無缺刻,頭,頸側及尾有淡黃色和黑色鑲嵌的條紋;四肢灰黑,趾(指)間具蹼。
菲氏花龜(Ocadia philippeni)是由中華花龜(Ocadiasinensis)和三線閉殼龜(Cuora trifasciata)雜交產生的。
外文名
Philippen Stripe-necked Turt
別    名
費氏花龜
中文學名
菲氏花龜
拉丁學名
Ocadia philippeni
動物界
脊索動物門
亞    門
脊椎動物亞門
爬行綱
龜鱉目
亞    目
潛頸龜亞目
龜科
亞    科
淡水龜亞科
花龜屬
分佈區域
中國大陸,分佈於海南島東方縣
繁殖方式
卵生

菲氏花龜體態特徵

菲氏花龜
菲氏花龜(5張)
背甲棕黑色,長橢圓形,嵴稜不明顯,緣盾的腹面淡黃色,且有黑色斑點,背甲後部邊緣不呈鋸齒狀。腹甲淡黃色,每塊盾片上有大塊黑色斑點。頭頂革綠色,自鼻孔處有1條淡黃色鑲嵌黑色的條紋,通過眼眶一直延伸至頸部;頭側面具有淡黃色鑲嵌黑色邊的條紋,條紋較粗,上頜中央無缺刻。頸部墨綠色,具有數條(比中華花龜的條紋較多)淡黃色鑲嵌黑色邊的條紋延伸至頸部。四肢灰黑色,指、趾間具蹼。尾短,具有淡黃色和黑色鑲嵌的條紋。 [1] 
菲氏花龜 菲氏花龜
菲氏花龜頭與頸側有4條鑲黑邊的黃色縱紋,彼此間隔以較窄的棕色縱紋,腹甲及皮膚略帶粉紅的橘黃色,成體亦然。甲橋較短而腹甲較寬(甲橋長度為腹甲後半前部寬度的90%以下,股盾溝較短而喉盾較長(股盾溝為喉盾最大長度的120%以下)。

菲氏花龜生活習性

菲氏花龜 菲氏花龜
菲氏花龜很喜歡曬背,白天常常會花上大部分的時間來曬太陽。長期室內飼養要配備加熱棒UVB。如果是養在室外的池塘裏,它們也能經受住稍冷的氣温。建議讓它們在室內越冬,但並不推薦冬眠。花龜成體的水性都不錯,水可以深一點。(池養要有岸缸養要有攀爬物)食物 幼體可以喂昆蟲、血蟲皮、食和魚蝦肉。成體更趨向於植食性,可投餵生菜、水萵苣浮萍和其它水生植物以及像蒲公英羽葉甘藍之類各式各樣的綠葉蔬菜。可以讓水箱裏始終保持有綠葉蔬菜和水生植物,然後再向成龜每週投餵兩到三次龜食,量不宜多。
是1992年發現的新種,數量稀少。野外棲息環境不詳。人工飼養下喜棲息於水中。雜食性.可投餵動物性餌料,也食瓜果蔬菜。10月產卵,每次10枚。 [2] 

菲氏花龜飼養管理

菲氏花龜 菲氏花龜
菲氏花龜是一種適應性較強的龜種,但它對温度的變化較為敏感。日常飼養條件下可餵豬肉、魚肉、小蝦等同時投餵各種水生植物如浮萍和水萵苣,蒲公英,各種水果類,尤其喜食小米蝦。每星期喂3次,每次食量按龜體重的5%,也可適當提高,但不能突然提高,應循序漸進,使它逐漸適應,以免引起消化不良症。 每年的初春是龜成活的關鍵。這時龜處於半冬眠狀態,加之晝夜温度變化大,掌握不好極易使龜發病。 一般温度在15°C時,應採取人工加温保持在22°C以上時餵食。(餵食後環境温度不能降低)。17°C時,龜雖然有進食的慾望,但不能喂,以防龜食後不能正常消化而引起疾病。
夏季,水温34C左右時,龜的進食量較大,此時應加大投餵量,以加速龜的生長,若無需繁殖,也可每星期喂2~3次。 日常應勤換水(可在餵食前進行),但不能用井水,以免水温差過大,引起不良後果。
秋季是飼養龜的關鍵。俗話説春養骨頭,秋養膘,龜體內儲存的營養物質多少,直接影響到龜冬眠的成敗。所以,在秋季首先要加大投餵量,其次在餌料中還應添加維生素C複合維生素,以提高龜的抵抗能力。日常還應注意環境温度的變化,夜間温度在18° C左右,以免適得其反,引起疾病。
秋季飼養的好,有利龜的冬眠,冬季可將龜放到潮濕的沙土上,或放在10釐米水深的缸中,讓其冬眠。水温不能低於8 °以下。否則龜的冬眠安全將受到威脅。瀕危與保護:該龜原為我國南方的常見龜種,數量較多。其肉可供食用,龜板可供藥用

菲氏花龜光照週期

菲氏花龜 菲氏花龜
菲氏花龜龜的自然生理節奏和1年活動,家養的菲氏花龜需要定期光照。光照週期的變化和合適的生活環境條件,是使菲氏花龜能夠在家庭飼養條件下繁殖的重要環境因素。處於温帶區光照週期的日照變化範圍:冬季8小時,夏季16小時。熱帶區,冬季光照週期的日照波動大約10小時,夏季達越14小時。已證明,季節性光強度的變化有利於人工飼養下龜的繁殖。最好是採用全譜光,選用光譜特性與天然光(包括紫外線)相似的熒光燈管。全譜光照射能改善龜的採食行為和繁殖。白熾燈可作為龜舍內的光和熱源,但應避免直接接觸燈泡,防止龜被灼傷。也可用保育燈給龜舍內局部加温,但必須有防護措施,應高於龜活動的地面35釐米以上。

菲氏花龜分佈繁殖

菲氏花龜 菲氏花龜
分佈:中國特有種。僅知分佈於模式標本產地海南省東方縣所轄干城附近,標本從當地羣眾購得。
繁殖:飼養情況下,一背甲長214mm的龜於1989年10月末產卵6枚,卵長橢圓形,殼易碎,卵長徑38.7~41.6,平均39.76mm,短徑24.0~25.2,平均24.53mm。菲氏花龜與中華花龜同域分佈,二者外形又相近似,故過去所採中華花龜可能混雜有菲氏花龜。由於龜類在中國大量被捕殺食用,中國野外龜類已不多見,菲氏花龜應視為瀕危種類。花龜雖然適應性較強,但它對温度變化較為敏感。晝夜温度變化大時龜易發病。特別是對幼體,温度應全天保持22°C以上。以防龜感冒或進食後不能正常消化而引起腸胃炎。水位對幼體應在10CM以下,成體可在20CM以上。換水一定要注意温差變化,不要用井水和溪水、山水之類,以免温差太大讓龜感冒。換水應在中午進行,一天中不應多次換水。
花龜都是温和的龜類,為免其遭受侵害,最好不要將其和巴西龜等性情差異較大的品種混養。
參考資料
  • 1.    周婷,徐惠強,蘆嚴,陳紅霞.觀賞龜的家庭飼養: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2001年12月第1版:54
  • 2.    中華人民共和國瀕危物種進出口管理辦公室.常見龜鱉類識別手冊:中國林業出版社,2002年01月第1版: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