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華嘉小學

鎖定
華嘉小學是一所新建合併校,在6年間先後通過合併容納了原大水車小學、錦什坊街、太平橋、武定、按院、廣寧伯街等幾所小學的教師和學生,並順利實施了聘任合同制,各種資源得到合理配置,師資力量加強,辦學條件得到改善為建設特色學校實施素質教育增添新的生機。在短短几年的時間裏,華嘉小學從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學校,逐漸成為西城區一所比較有影響的學校。
中文名
華嘉小學
地    址
北京市
主要獎項
西城區“萌芽杯”女子雙打乙組第二名。

華嘉小學教育科研

學校藉助"以科研為龍頭,以科技為特色,以愛國主義為主旋律,以課堂為主渠道",大興科研之風,使每一位教師都逐步從經驗型向科研型轉變。該校擁用一支高素質的教師隊伍,"九五"期間,兩名特級教師、一名中學高級,一名西城區青年知識分子,四名學科帶頭人,每位教師都承擔科研課題,每個年級都有科研項目。學校承擔並參與了全國、市、區級重點、一般課題7個。分別是全國重點課題"小學生創造精神的培養實驗與研究"、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可持續發展教育的研究與實驗"、北師大"教育心理學與教育教學改革"、中央教科所"大成美育的實驗與研究"、"小學生綜合實踐活動能力的研究與實驗" ,市級重點課題"小班化教育實驗研究"、"小學生心理素質的研究"、區級課題"創新精神的培養羣體科研",在"十五"期間我校在課題整合後繼續承擔了以上課題。
在"九五"、"十五"期間,學校教育、教學改革及科研成果取得了豐碩成果,並不斷在全區、全市乃至全國都發揮着重要的推廣作用。學校有12位教師在21世紀新教材、各類教材中參加編寫工作。分別有藝術、自然、心理、語文、科技活動、可持續發展、體育等學科。其中有一位教師參與了本學科九套教材的編寫工作。對今後全市乃至全國的教育教學改革都起到指導作用。學校的三位專家級教師分別赴全國多次講學,足跡遍佈北京、上海、內蒙、遼寧、河南、河北、湖北、安徽、陝西、雲南、貴州、福建、廣西、台灣、香港等地進行講學和師資培訓,主題分別有21世紀教材師資培訓、環境教育全國教師培訓,還曾經分赴香港、瑞士、法國、德國、意大利、丹麥等地進行交流和介紹,加大了對外交流和交往。

華嘉小學學生教育

在學生教育方面,該校堅持"以人為本、全面發展"的方針,每年在全校堅持開展"四百"活動,"百花園藝術節、百靈鳥合唱節、百科園科技節、百樂園體育節",組織學生積極參加全區、全市的藝術節四賽、科技月活動中,每年都大量獲獎,多次獲得北京市藝術節集體個人一等獎,多人次獲得全國少年電子技師,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環境人口與可持續發展教育兒童眼中的EPD繪畫作品入選公益廣告畫"活動中該校學生10人獲獎,入選5幅。學生在實踐活動中通過老師指導走訪、調查、測算拍照,撰寫論文,一文《靈山植物羣落多樣性的調查》在全國生物百項科技論文評選活動中獲金獎,《讓我們自由的呼吸》科技實踐活動獲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科技實踐活動北京市一等獎、全國二等獎,《尋找衣兜裏的好朋友----丟失的小手絹》入選《北京市科技活動書庫》。以上成績的取得都説明教師和學生在創新精神的培養方面成效顯著。

華嘉小學碩果展示

華嘉小學部分榮譽
華嘉小學部分榮譽(2張)
華嘉小學在幾年的工作中還先後獲得WHO健康促進金牌校,北京市首都先進少年軍校,北京市創造教育先進學校,北京市體育達標先進校,西城區心理教育特色校,1999年----2001年連續三年被評為西城區精神文明先進單位,被西城區工會評為師德教育先進單位,2001年被評為乒乓球、籃球傳統校。
2002年再次合校實行聘任合同制兩個多月以來,教職工觀念轉變了,思想境界昇華了,教師們不斷加強自身師德修養,不斷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為學校全面提高育人水平邁出了更堅實的步伐。
郝韻笛:全國“幼苗杯”甲組團體冠軍。
全國“八個大杯總決賽”女子乙組團體第八名。
北京市比賽女子乙組雙打第二名。
北京市中小學生乒乓球女子團體甲組第六名。
西城區“萌芽杯”女子單打乙組第三名。
西城區“萌芽杯”女子雙打乙組第二名。
張碧琦:2003年西城區秋季運動會:1500米第五名;800米第四名
2003年北京國際馬拉松比賽:跑入第一百名
2004年西城區春季運動會:400米第一名;800米第二名
2004年西城區秋季運動會:400米第一名;200米第一名
2005年被北京八中錄取
周博:2002年西城區中小學乒乓球比賽,小學男子甲組雙打第二名
2002年西城區“萌芽杯”男子丙組單打第二名
2003年北京市中小學乒乓球比賽男子丙組單打第三名
2003年西城區中小學乒乓球比賽男子甲組單打第三名團體第一名
2003年“廣華軒”杯乒乓球比賽男子甲組單打第一名
2004年北京市中小學乒乓球比賽男子甲組團體第三名
2005年西城區中小學乒乓球比賽男子甲組單打第二名
2005年被鐵二中錄取
華嘉小學現有體校生112人,分成乒乓球、體操、柔道、游泳、跆拳道、摔跤、田徑、舉重、足球等多個專業項目。
2003年該校體校應屆畢業生有5人被35中錄取。
2004年我校體校應屆畢業生有10人被35中錄取,10人被西城外國語學校錄取,1人被鐵二中錄取。
2005年我校體校應屆畢業生有1人進入國家隊,1人被八中錄取,13人被35中錄取,1人被二中錄取,1人被鐵2中錄取,2人被44中錄取,1人進入河北俱樂部,1人進入良鄉俱樂部。
從學生畢業後的走向不難看出,注重體校生的全面發展,在德、智、體、美、勞方面均衡發展,從多個項目進行豐富,為專業培訓打下了堅實的基礎,為體校事業的蓬勃發展做出了一定貢獻。

華嘉小學榮譽展示

學校是北京市科技示範校、西城區科普教育基地、西城區首批綠色學校、全國百所手拉手地球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可持續發展實驗校,北京市垂直綠化先進單位,北京市紅十字會示範校、北京市節水示範單位。該校科普基地先後接待日本、澳大利亞、英國、法國、新西蘭等3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客人來訪,並且該校充分利用這一基地對社區開放,對居民進行熱愛大自然、愛護動物、保護環境的教育。該校有着與社區廣泛的聯繫,該校為社區建設區業校,與社區堅持4年聯合搞"給地球媽媽過節"環保活動、"科普宣傳節",每年十幾次搞"姥姥家門前唱大戲"的社區羣眾文化活動,在社區取得了一致讚譽,先後獲得"社區黨建先進單位","區屬資源開放先進單位"、豐盛地區"星級志願者"等榮譽稱號。
學校在師德建設方面羣星閃爍,湧現了一大批先進個人,曾先後獲得全國、市、區級先進個人:全國五一獎章獲得者、市紫金盃班主任、市優秀輔導員、優秀園丁、優秀幹部、師德之星、希望杯、希望杯浮動一級工資、區十佳輔導員及五四表彰等多項、多人次獲獎,這些先進人物曾經到該區17所小學進行師德演講、師德經驗介紹,受到普遍好評。

華嘉小學課題研究

北京華嘉小學
北京華嘉小學(8張)
學校從1994年就與北京市陶文中教授搞創造教育課題研究,在近10年的研究中,教師們學習了大量的教育教學理論,皮亞傑的建構式理論、霍華得 加得納的多元智能論,結合劉文明創造思維的訓練,把陶文中教授的研究成果運用於各科課堂教學,在區教科所、教研室的幫助下先後在該校召開了創造教育研討會,可持續發展答辯會,自然、美術研討會等20餘次市級研討會和市級公開課,湧現了一大批具有創新精神的新型課堂教學模式的優秀課,從1998年的不完全統計,特級教師楊家棟老師在全國教師技能技巧大賽中獲全國一等獎,有三位教師在北京市錄像課中獲一等獎,學校青年教師在全區作公開課70多節,在區評優課活動中,有43人次獲獎,其中自然學科連續4年獲一等獎,數學、美術、社會分獲二、三等獎,在金秋杯大賽中英語獲二等獎。
由於不斷的研究與實踐,教師進行了不斷的總結和論文的撰寫,獲獎論文達139篇,其中全國獲獎論文、北京市二等獎、區一等獎以上論文就佔80多篇,其中有多篇文章刊登在各級、各類報刊雜誌上,《教育科學研究》、《今日做教師》、《心育叢談》、《杏壇拮英-西城名校》、《中國小學教學百科全書》、《情繫中華》、《探索 創新》、《可持續發展之探索》、《可持續發展案例集》等50多篇,正是不斷地創新精神督促着教師去改革去創新。該校蓄水池的建立正是創新精神的體現:在與北京市環保基金會開展的"防治北京塵污染"活動中從防塵到節水、最後整合集體的力量和想法建成一個集環保、科技、景觀為一體的多功能蓄水池,建成後得到市節水辦、西城區人大常委會主任及人大代表的廣泛讚譽,使得節水工作在全市又形成一道亮麗的風景線,被市命名為北京市節水示範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