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節約用水

鎖定
節約用水,又稱節水,是指在滿足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前提下,採取法律、行政、技術、經濟、工程等綜合措施,減少取水、供水和用水過程中的水量消耗和損失,提高水的利用效率和效益,科學開發、高效利用和有效保護水資源的行為。
2019年4月,國家發展改革委、水利部聯合印發《國家節水行動方案》。2023年,節水制度政策加快健全,全國更新發布省級用水定額662項。再生水利用等非常規水利用不斷加強,節水載體建設深入推進,通過將節水納入對市縣黨委政府發展業績考核等,節水監管能力明顯增強。 [30] 
2024年5月1日起,《節約用水條例》施行。 [31] 
中文名
節約用水
外文名
water conservation
別    名
節水
中國常設機構
全國節約用水辦公室
世界水日
3月22日
中國水周
3月22日至3月28日

節約用水節水概念

國內外對節水概念的理解,均強調要提高用水效率和用水效益,減少對水的無效、低效消耗和用水浪費,但對節約用水的界定存在差異,有的強調用水主體的節約用水,有的強調取供用耗排回等全過程、各環節水的節約與保護。綜合研究成果,節約用水可理解為:在滿足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前提下,採取法律、行政、技術、經濟、工程等綜合措施,減少取水、供水和用水過程中的水量消耗和損失,提高水的利用效率和效益,科學開發、高效利用和有效保護水資源的行為。 [1] 

節約用水國家節水標誌

“國家節水標誌”由水滴、人手和地球變形而成。綠色的圓形代表地球,象徵節約用水是保護地球生態的重要措施。標誌留白部分像一隻手托起一滴水,手是拼音字母“JS”的變形,寓意節水,表示節水需要公眾參與,鼓勵人們從我做起,人人動手節約每一滴水;手又像一條蜿蜒的河流,象徵滴水匯成江河 [2] 

節約用水基本水情

節約用水中國水情

我國水資源短缺、時空分佈極不均勻、水旱災害多發頻發,是世界上水情最為複雜、江河治理難度最大、治水任務最為繁重的國家之一。水土資源不匹配是我國基本格局,南方水多地少,北方則水少地多。水資源年內分佈過程也極不均勻,我國季風氣候區佔國土面積的三分之二,夏季炎熱多雨,冬季乾燥少雨,降水一般集中在6至9月,其中北方地區6至9月降水量佔全年降水量的70%—80%,南方地區一般佔50%—65%。
從水資源量看,我國多年平均水資源總量為2.8萬億m3,但由於人口眾多,我國人均水資源佔有量僅為2000m3左右,遠低於世界人均水資源量,屬於缺水國家。2022年,全國平均年降水量為631.5mm,比多年平均值偏少2.0%。全國水資源總量為27088.1億m3,比多年平均值偏少1.9%。其中,地表水資源量為25984.4億m3,地下水資源量為7924.4億m3,地下水與地表水資源不重複量為1103.7億m3
從供用水結構看,2022年,全國供水總量為5998.2億m3,其中地表水源供水量為4994.2億m3,佔供水總量的83.3%;地下水源供水量為828.2億m3,佔供水總量的13.8%;其他(非常規)水源供水量為175.8億m3,佔供水總量的2.9%。2022年全國用水總量為5998.2億m3。其中,生活用水量為905.7億m3,佔用水總量的15.1%;工業用水量為968.4億m3(其中直流火(核)電冷卻水482.7億m3),佔用水總量的16.2%;農業用水為3781.3億m3,佔用水總量的63.0%;人工生態環境補水為342.8億m3,佔用水總量的5.7%。
從用水效率看,2022年,全國人均綜合用水量為425m3,萬元國內生產總值(當年價)用水量為49.6m3,耕地實際灌溉畝均用水量為364m3,農田灌溉水有效利用係數為0.572,萬元工業增加值(當年價)用水量為24.1m3,人均生活用水量為176L/d,人均城鄉居民生活用水量為125L/d。1997年以來用水效率明顯提高,全國萬元國內生產總值用水量和萬元工業增加值用水量均呈顯著下降趨勢,耕地實際灌溉畝均用水量總體呈緩慢下降趨勢,人均綜合用水量基本維持在400—450m3之間 [29] 

節約用水世界水情

目前地球表面有70%以上面積為水所覆蓋,其餘約佔地球表面30%的陸地也有水存在,但可供人類利用的淡水僅佔全球總水量的2.53%。由於開發困難、生態環境或成本的限制,到目前為止,海水、深層地下水、冰雪固態淡水等難以被利用。比較容易開發利用的、與人類生活生產關係最為密切的湖泊、河流和淺層地下淡水資源,只佔淡水總儲量的0.34%,還不到全球水總量的萬分之一,因此地球上的淡水資源並不豐富 [28]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和聯合國水機制共同發佈的《2023聯合國世界水發展報告》指出,在過去的40年中,全球用水量以每年約1%的速度增長,在人口增長、社會經濟發展和消費模式變化的共同推動下,預計直到2050年,全球用水量仍將以類似的速度繼續增長。這部分增長主要集中在中低收入國家,尤其是新興經濟體。《報告》提到,當前全球有20億人(約佔世界人口的26%)無法獲得安全飲用水,36億人缺乏管理得當的衞生設施,20億至30億人每年至少有一個月會遇到缺水問題。如果不加強國際合作,缺水問題在未來幾十年內將愈演愈烈,預計全球面臨缺水問題的城市人口將從2016年的9.3億增長到2050年的17億至24億。《報告》強調,要通過可持續的水資源管理來保障水、糧食和能源安全,向所有人提供清潔飲用水和衞生設施服務 [27] 

節約用水國家節水行動

黨的十九大報告明確要求,推進資源全面節約和循環利用,實施國家節水行動。2019年4月,經中央深改委審議通過的《國家節水行動方案》印發實施,標誌着節水上升為國家意志和全民行動。《方案》是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實踐,是黨的十九大的戰略部署,是今後一段時期我國節水工作開展的主要依據。為逐步提高各領域、各行業用水效率,提升全民節水意識,基於我國國情水情和地區差異,《方案》明確提出近期和遠期有機銜接的總體控制目標,體現國家意志。
到2020年,節水政策法規、市場機制、標準體系趨於完善,技術支撐能力不斷增強,管理機制逐步健全,節水效果初步顯現。萬元國內生產總值用水量、萬元工業增加值用水量較2015年分別降低23%和20%,規模以上工業用水重複利用率達到91%以上,農田灌溉水有效利用係數提高到0.55以上,全國公共供水管網漏損率控制在10%以內。
到2022年,節水型生產和生活方式初步建立,節水產業初具規模,非常規水利用佔比進一步增大,用水效率和效益顯著提高,全社會節水意識明顯增強。萬元國內生產總值用水量、萬元工業增加值用水量較2015年分別降低30%和28%,農田灌溉水有效利用係數提高到0.56以上,全國用水總量控制在6700億m3以內。
到2035年,形成健全的節水政策法規體系和標準體系、完善的市場調節機制、先進的技術支撐體系,節水護水惜水成為全社會自覺行動,全國用水總量控制在7000億m3以內,水資源節約和循環利用達到世界先進水平,形成水資源利用與發展規模、產業結構和空間佈局等協調發展的現代化新格局 [1] 
《方案》提出了六大重點行動,分別為總量強度雙控、農業節水增效、工業節水減排、城鎮節水降損、重點地區節水開源以及科技創新引領,共涉及20項任務 [26] 
六大重點行動 六大重點行動

節約用水節水型社會

節約用水背景概念

在2000年的《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個五年計劃的建議》的文件中,首次提出“建立節水型社會” [25]  。2002年,全國人大常委會在《水法》修訂案中,以法律條文明確規定建設節水型社會 [24] 
解決我國水資源短缺的根本矛盾要靠建設節水型社會,通過建設節水型社會,促進經濟增長方式轉變,改善生態環境,增強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能力。因此,建設節水型社會的意義絕不亞於三峽工程和南水北調工程。建設節水型社會的核心是提高用水效率。建設節水型社會首先要明晰水權,確定水資源的宏觀控制指標和微觀定額指標。形成水權交易市場,超額用水加價,節水轉讓有償,這是建設節水型社會的第二步 [23] 

節約用水推進過程

(1)“十五”期間啓動全國節水型社會建設試點
2002年8月,《全國節水規劃綱要(2001—2010)》提出開展節水型社會建設,國家和地方都應有計劃地組織建設一批節水試點和示範工程。2002年12月,水利部印發《開展節水型社會建設試點工作指導意見》,部署開展節水型社會建設試點工作,取得經驗,逐步推廣,進一步加強水資源管理,提高水的利用效率,建設節水型社會,促進水資源的可持續利用 [22] 
(2)節水型社會建設“十一五”規劃
2006年12月,國家發展改革委、水利部、原建設部聯合印發《節水型社會建設“十一五”規劃》,對“十一五”期間全國節水型社會建設作出全面部署。該規劃是我國第一部節水型社會的建設規劃,是建設節水型社會的一個重要里程碑。它標誌着節水型社會建設工作在試點經驗的基礎上,開始在全社會全面推行 [21] 
(3)節水型社會建設“十二五”規劃
2012年1月,水利部印發《節水型社會建設“十二五”規劃》。該規劃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七大和十七屆五中、六中全會以及中央水利工作會議精神,落實節約資源與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把加強需水管理、轉變用水方式、促進經濟發展方式轉變作為主要目標,把落實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作為節水型社會建設的重要內容,通過試點經驗推廣和示範工程建設,全面加強節水制度和節水基礎設施建設,全面樹立社會和廣大民眾節水意識,弘揚節水文化,做到經濟社會發展和羣眾生活生產全過程節水,工業、農業、服務業全方位提高用水效率,實現水資源可持續利用,支撐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 [20] 
(4)節水型社會建設“十三五”規劃
2017年1月,國家發展改革委、水利部、住房城鄉建設部聯合印發《節水型社會建設“十三五”規劃》。該規劃分析了目前節水型社會建設的主要成效、存在問題以及面臨形勢,並從五個方面明確了“十三五”期間節水型社會建設的主要任務。一是加強制度建設,完善節水降耗機制;二是激活市場活力,促發節水內生動力;三是加強科技創新,鼓勵節水產業發展;四是強化監管考核,規範用水節水行為;五是加大宣傳力度,提升公眾節水意識 [19] 
(5)“十四五”節水型社會建設規劃
2021年10月,國家發展改革委、水利部、住房城鄉建設部、工業和信息化部、農業農村部聯合印發《“十四五”節水型社會建設規劃》。該規劃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節水優先、空間均衡、系統治理、兩手發力”治水思路,圍繞“提意識、嚴約束、補短板、強科技、健機制”5個方面部署開展節水型社會建設。一是提升節水意識,加大宣傳教育力度,推進載體建設。二是強化剛性約束,堅持以水定需,健全約束指標體系,嚴格全過程監管。三是補齊設施短板,推進農業節水設施建設,實施城鎮供水管網漏損治理工程,建設非常規水源利用設施,配齊計量監測設施。四是強化科技支撐,加強重大技術研發,加大推廣應用力度。五是健全市場機制,完善水價機制,推廣第三方節水服務 [18] 

節約用水縣域節水型社會達標建設

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節水優先、空間均衡、系統治理、兩手發力”治水思路,2017年中央一號文件《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培育農業農村發展新動能的若干意見》要求“全面推行用水定額管理,開展縣域節水型社會建設達標考核”。按照此文件要求,2017年5月,水利部印發《關於開展縣域節水型社會達標建設工作的通知》,部署在全國範圍內開展縣域節水型社會達標建設工作,明確到2020年,北方各省(自治區、直轄市)40%以上縣(區)級行政區、南方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西藏除外)20%以上縣(區)級行政區應達到《節水型社會評價標準(試行)》。
2019年,國家發展改革委、水利部聯合印發《國家節水行動方案》,要求以縣域為單元,全面開展節水型社會達標建設,到2022年,北方50%以上、南方30%以上縣(區)級行政區達到節水型社會標準。
2020年3月,《全國評比達標表彰工作協調小組辦公室關於公佈第一批全國創建示範活動保留項目目錄的通告》中保留了縣域節水型社會達標建設,是水利部唯一保留項目。
2021年12月15日,水利部印發《水利部關於印發縣域節水型社會達標建設管理辦法的通知》,規範和促進縣域節水型社會達標建設 [1] 

節約用水節水型城市

1996年,原建設部、原國家經貿委、原國家計委聯合發佈《關於印發節水型城市目標導則的通知》,指導各地開展城市節約用水工作,努力創建節水型城市,不斷提高城市用水效率。
2004年,原建設部、國家發展改革委聯合印發《關於全面開展創建節水型城市活動的通知》,進一步規範節水型城市申報和驗收工作,提出每兩年進行一次驗收。
2019年,國家發展改革委、水利部聯合印發《國家節水行動方案》,提出全面推進節水型城市建設,到2020年,地級及以上缺水城市全部達到國家節水型城市標準。
2021年,國家發展改革委、水利部等5部門聯合印發《“十四五”節水型社會建設規劃》,提出持續創建國家節水型城市,完善和提升節水型城市評價標準,以建設節水型城市為抓手,系統提升城市節水工作,缺水城市應達到國家節水型城市標準要求。
截至2023年5月,我國已建成11批共145個國家節水型城市,地級及以上缺水城市全部建成了節水型城市,這些城市以創建國家節水型城市為契機,全面加強城市節水工作,形成了一批可複製、可推廣的城市節水經驗模式。據初步統計,2022年全國城市人均綜合用水量為每天330L,較2012年降低了5.5%;城市生產運營用水佔用水量的比例由2012年的30.5%下降到2022年的24.9% [17] 

節約用水相關法律法規政策制度

節約用水法律和行政法規

我國制定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長江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黃河保護法》《取水許可和水資源費徵收管理條例》等節約用水相關法律法規。地方根據國家法律法規,制定了本地區的節水地方性法規或政府規章,初步形成了國家和地方層面的節水相關法律法規體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法》於1988年頒佈,於2002年進行修訂。修訂後《水法》將節約用水放在突出位置,規定“國家厲行節約用水”,明確要求“發展節水型工業、農業和服務業,建立節水型社會”,並規定了採取“開源與節流相結合,節流優先”的原則。《水法》按照總量控制與定額管理相結合的原則,以實施取水許可制度和水資源有償使用制度為重點,實施一系列的節水管理制度,並明確規定“單位和個人有節約用水的義務”。
(2)《中華人民共和國長江保護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長江保護法》自2021年3月1日起施行,這是我國第一部流域法律。長江保護法明確,國家鼓勵和支持在長江流域實施重點行業和重點用水單位節水技術改造,提高水資源利用效率;長江流域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應當加強節水型城市和節水型園區建設,促進節水型行業產業和企業發展,並加快建設雨水自然積存、自然滲透、自然淨化的海綿城市。
(3)《中華人民共和國黃河保護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黃河保護法》自2023年4月1日起施行。黃河保護法是一部針對黃河流域的基礎性、綜合性和統領性的專門法律,對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有着重大而深遠的意義。法律明確,黃河流域水資源利用,應當堅持節水優先、統籌兼顧、集約使用、精打細算;國家在黃河流域實行強制性用水定額管理制度,國務院水行政、標準化主管部門應當會同國務院發展改革部門組織制定黃河流域高耗水工業和服務業強制性用水定額;國家在黃河流域建立促進節約用水的水價體系;國家在黃河流域對節水潛力大、使用面廣的用水產品實行水效標識管理,限期淘汰水效等級較低的用水產品,培育合同節水等節水市場。
(4)《取水許可和水資源費徵收管理條例》
《取水許可和水資源費徵收管理條例》自2006年4月15日起施行。條例明確,任何單位和個人都有節約和保護水資源的義務;對節約和保護水資源有突出貢獻的單位和個人,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給予表彰和獎勵;各級地方人民政府應當採取措施,提高農業用水效率,發展節水型農業;徵收的水資源費應當全額納入財政預算,由財政部門按照批准的部門財政預算統籌安排,主要用於水資源的節約、保護和管理,也可以用於水資源的合理開發。
(5)《節約用水條例》自2024年5月1日起施行。 [31] 

節約用水地方性法規或政府規章

全國31個省級行政區(省、自治區、直轄市,不含港、澳、台地區)中,北京、天津等28個省份出台了節水地方性法規或政府規章,其中,地方性法規18部,地方政府規章10部。

節約用水政策制度

近年來,我國出台了一系列與節水有關的政策制度,主要包括重點行動任務、節水評價、節水市場機制等多個方面。
2012年1月12日,國務院出台了《關於實行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的意見》,明確提出實行總量控制、用水效率控制、水功能區限制納污的“三條紅線”管理,對實行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工作進行了全面部署和具體安排。實行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重在落實,建立責任與考核制度,是確保主要目標和各項任務措施落到實處的關鍵。2013年1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實行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考核辦法》,其中明確了責任主體與考核對象,明確了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水資源管理控制目標、考核內容、獎懲措施等。
2012年11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國家農業節水綱要(2012—2020年)》。該綱要是農業節水方面的首個國家綱要,明確提出了從2012年至2020年我國農業節水發展的指導思想和工作方針、目標任務和政策導向、分區和分類指導、工程措施和支撐體系、體制和機制創新以及組織領導和實施等內容,對推進節水灌溉、發展農業節水進行了頂層設計,為規劃編制、政策完善、工程建設、管理改革提供了指導。
2016年10月18日,經國務院同意,水利部、國家發展改革委聯合印發了《“十三五”水資源消耗總量和強度雙控行動方案》,對“十三五”期間水資源消耗總量和強度雙控行動作出全面部署。
2016年10月,國家發展改革委、水利部等9部門聯合印發了《全民節水行動計劃》,明確將在農業、工業、服務業等各領域,生產、生活、消費等各環節,開展全民節水行動,以高效的水資源利用支撐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
2019年4月,國家發展改革委、水利部聯合印發了《國家節水行動方案》,提出了六大重點行動和深化機制體制改革兩方面舉措,確定了29項具體任務。2019年7月,國家發展改革委、水利部聯合印發《〈國家節水行動方案〉分工方案》,明確了國務院20個有關部門的任務分工。

節約用水用水定額

根據《中國資源科學百科全書》,用水定額指“單位時間內,單位產品、單位面積或人均生活所需要的用水量”。《節約用水術語》 [16]  (GB/T21534—2021)中對取水定額的定義是指“提供單位產品、過程或服務所需要的標準取水量。注:也稱用水定額”。《用水定額編制技術導則》 [15]  (GB/T32716—2016)中對用水定額的定義是指“一定時期內用水户單位用水量的限定值”。
用水定額是衡量節約用水的標尺,在節水管理工作中起到基礎性作用。嚴格用水定額管理是強化節約用水的重要基礎性工作,對科學規劃與建設省級用水定額管理體系,促進不同區域、不同行業水資源高效、可持續利用具有重要意義 [1] 

節約用水計劃用水

按照《節約用水術語》的定義,計劃用水是指依據節水管理制度、用水定額標準與可供水量,對計劃用水單位在一定時間內的用水計劃指標進行核定、編制調整、下達檢查、監督考核、評估的管理活動。
計劃用水是我國水資源管理中的一項基礎工作,是控制用水總量增長、提高社會用水效率、約束各行業用水行為的重要手段。加強計劃用水管理,是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節水優先、空間均衡、系統治理、兩手發力”治水思路的重要舉措,是深入落實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的關鍵措施,也是全面推進節水型社會的有效途徑 [1] 

節約用水非常規水源

節約用水概念

非常規水源是指經處理後可以利用或在一定條件下可直接利用的再生水、集蓄雨水、海水及海水淡化水、礦坑(井)水、微鹹水等。開發利用非常規水源具有增加供水、減少排污、優化水資源配置體系、提高水資源利用效率等重要作用,是高質量發展的內在要求 [14] 

節約用水分類

(1)再生水
根據《節約用水術語》,再生水是指污(廢)水經過處理後,滿足某種用途的水質標準和要求,可以再次利用的水。再生水有時又被稱為中水,但再生水不等同於中水。再生水水源更為廣泛,包括生活、工業、農業污水等,而中水水源通常特指建築物或者建築小區中的排水。
再生水主要有集中式與分散式兩種利用方式。在市政排水管網通達區域,且用户分佈較為密集、用户規模和水質要求比較穩定的條件下,一般採用集中式利用模式,通過建設再生水處理廠、加壓泵站、再生水供水管網、再生水取水栓等,集中開發利用再生水;在市政排水管網或再生水供水管網未通達區域,一般採用分散式利用模式,由住宅小區、學校、機關單位、工業企業等按照“節水三同時”制度,自建或拼建分散式再生水利用設施,將污水收集處理和再生利用。我國主要採用“集中式與分散式相結合”的模式。按照利用途徑劃分,我國再生水利用主要劃分為農林牧漁業用水、城市雜用水、工業用水、環境用水、補充水源水五種模式 [13] 
(2)集蓄雨水
集蓄雨水具體指通過修建集雨場地和微型蓄雨工程(水窖、水櫃等)收集、存儲並加以利用的天然降水 [12] 
按照利用途徑劃分,我國雨水集蓄利用主要劃分為農村生產生活用水、城市環境和雜用水、工業用水三種模式。農村生產生活用水模式是在農村地區(尤其是山丘區),結合地形地貌建設水池、水窖和坑塘工程等,收集、處理雨水,主要用於農業灌溉、居民生活用水、牲畜用水等;城市市政生活雜用水模式是利用建築屋頂、草坪、庭院、道路等,或建設雨水收集池、處理池等設施,收集、處理雨水,主要用於園林綠化、道路噴灑、景觀補水、消防、洗車、衝廁等;工業用水模式是工業企業通過建設集流系統、水質預處理系統、儲存系統、淨化系統和取用水系統等,收集、處理雨水,用於工業生產,補充置換自來水 [11] 
(3)海水淡化水
海水淡化即利用海水脱鹽生產淡水 [10] 
按照受水區域劃分,我國海水淡化水利用主要劃分為市政供水、工業園區“點對點”供水和海島獨立供水三種模式。市政供水模式的特點是,海水淡化水進入市政管網,由地方水務公司或自來水公司統一調配使用,該模式適應性較強、穩定性較好,適用於水資源短缺的沿海城市。工業園區“點對點”供水模式是在沿海產業園區,依託電力、化工、石化、鋼鐵等重點行業,規劃建設大型海水淡化工程,配套建設輸送管網,實施“點對點”分質供水,該模式主要適用於高耗水工業企業。海島獨立供水模式是由於海島的特殊性而獨立存在的一種供水模式,該模式的主要特點是,海水淡化水主要用於軍民飲水,工程規模一般為中小規模,但對於解決海島軍民用水需求意義重大 [9] 
(4)微鹹水
微鹹水定義為礦化度為2—5g/L的地下水 [12] 
目前,自然資源部門在有關地質調查中只對礦化度小於5g/L的地下水進行統計,因為這一鹽分含量的地下水較具有開發利用價值。
按照利用方式劃分,我國微鹹水開發利用主要劃分為灌溉利用、淡化利用兩種模式。灌溉利用模式又可分為直接灌溉、鹹淡混灌和鹹淡輪灌等,主要用於解決淡水灌溉水量不足的問題。微鹹水淡化利用模式與海水類似,但主要以小型化、分散化的反滲透淡化處理供水為主,主要用於城鄉供水的水源補充,以解決部分地區的飲水困難問題 [8] 
(5)礦坑(井)水
礦坑(井)水為煤礦等礦產資源開發過程中,直接利用或進行淨化處理後利用的露天礦坑水、礦井水 [12] 
按照受水區域劃分,我國礦坑(井)水開發利用主要包括礦區自用、工業園區“點對點”供水、景觀環境用水三種模式。礦區自用模式是收集、處理礦坑水,主要用於礦區工業生產用水、綠化、降塵、居民生活用水等。工業園區“點對點”供水模式是收集、處理礦井水,通過管網輸送至附近的工業園區,主要用於園區工業生產用水、農業灌溉、水產養殖、居民生活用水等。景觀環境用水模式是收集、處理礦井水,用於景觀環境用水、園林綠化、河湖補水等 [7] 

節約用水合同節水管理

節約用水概念

合同節水管理是指節水服務企業與用水户以合同形式,為用水户募集資本、集成先進技術,提供節水改造和管理等服務,以分享節水效益方式收回投資、獲取收益的節水服務機制。實質上也是募集社會資本,集成節水技術,投入節水改造,用獲得的節水效益支付節水改造全部成本,分享節水效益的一種投資方式 [1] 

節約用水合同節水典型模式

(1)節水效益分享型。節水服務企業和用水户按照合同約定的節水目標和分成比例收回投資成本、分享節水效益的模式。該模式作為合同節水管理的主要方式,適用於高用水行業、公共機構等大部分用水户。
(2)節水效果保證型。節水服務企業與用水户簽訂節水效果保證合同,達到約定節水效果後,用水户支付節水改造費用。該模式主要適用於生活服務業、企業日常改造、中小型公共建築改造等週期較短、特殊水價、節水量較小、工程技術較為簡單的用水户。
(3)用水費用託管型。用水户委託節水服務企業進行供用水系統的運行管理和節水改造,並按照合同約定支付用水託管費用。該模式主要適用於酒店、商場等大型公共建築 [1] 

節約用水關於推廣合同節水管理的若干措施

2023年7月,水利部、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科技部、工業和信息化部、住房城鄉建設部、中國人民銀行、市場監管總局、國管局聯合印發《關於推廣合同節水管理的若干措施》。
《若干措施》積極踐行習近平總書記“節水優先、空間均衡、系統治理、兩手發力”治水思路,提出了激發合同節水管理市場活力、強化合同節水管理技術支撐、提升節水服務企業能力、加強財税金融支持、做好合同節水管理組織實施等5方面15項措施,為推廣合同節水管理,促進節水產業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若干措施》指出,要嚴格取水許可、計劃用水和定額管理,堅決抑制不合理用水需求。推進水利工程供水價格改革和農業水價綜合改革,實施差別化水價政策;要強化合同節水管理技術支撐,從計量監測、技術標準、科技推廣等方面強化基礎能力建設。鼓勵水利(水務)企業、節水設備製造企業、信息技術企業、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利用自身優勢,組建專業化節水服務企業;要加強合同節水管理財税金融支持。中央預算內投資、中央財政水利發展資金對合同節水管理項目予以適當支持。財政預算單位實施合同節水管理項目支付給節水服務企業的經費,可根據預算管理規定作為費用合理列支;要做好合同節水管理組織實施。充分發揮節約用水工作協調機制作用,統籌推進各項政策措施落地見效。

節約用水作用

合同節水管理是充分利用市場機制推進節水型社會建設的重要手段,是節水管理機制創新的體現,它以公司化運營和市場化運作為核心,集技術集成應用與投融資平台於一體,整合社會資源,推動節水產業投資和技術推廣,實現了節水投資建設和運營管理長效化、多元化、集成化、市場化和產業化 [1] 

節約用水水效標識

節約用水概念

水效標識,是一種附在用水產品上的信息標籤,用來表示產品的水效等級、用水量等性能指標,目的是引導消費者選擇高效節水產品。其中,水效等級、用水量等性能指標依據相關產品的強制性水效國家標準檢測確定。
國家對節水潛力大、使用面廣的用水產品實施水效標識管理,確定統一適用的產品水效標準、實施規則、水效標識樣式和規格。

節約用水實施模式

水效標識制度是以提高產品水效水平為核心、促進終端用水產品質量提升的一項市場化管理制度,是市場經濟條件下政府對用水產品管理的一個重要手段。水效標識制度通過採取企業自我聲明、水效標識備案、市場監督檢查的實施模式,以最小的社會成本引導企業開展節水技術創新,推廣高效節水產品,提高用水產品水效水平。
水效標識制度的主要特點是企業自我聲明。在企業粘貼水效標識過程中,企業自行安排檢測產品水效,依據檢測結果和相關標準自行確定水效等級等標識信息。同時,企業依據相關要求自行印製和粘貼標識信息,但企業需要對標識信息的準確性負責,並接受監督檢查。
水效標識備案,是水效標識制度的管理手段。備案是對企業提交備案材料規範性、水效標識規格準確性、企業填報信息一致性等內容的形式審查。備案是政府掌握企業產品信息、規範用水產品市場的重要手段,也是產品質量監督抽查和公眾監督的依據。
市場監督檢查,是水效標識制度的基本保障。有關管理部門將以產品質量監督抽查、市場專項監督等管理手段,加強水效標識的事中事後監管,確保節水產品市場秩序,保障水效標識制度順利實施。同時,鼓勵公眾和行業機構開展社會監督,發揮羣眾力量促進水效標識制度更好落地 [1] 

節約用水水效標識管理辦法

2017年9月,國家發展改革委、水利部和原質檢總局3部門聯合印發《水效標識管理辦法》,以提高終端用水產品水效為核心,促進產品質量提升。
2018年1月,國家發展改革委、水利部、原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國家認證認可監督管理委員會聯合制訂發佈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實行水效標識的產品目錄(第一批)》(2018年第1號公告)(2018年8月1日起施行)。2020年9月,國家發展改革委、水利部、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國家認證認可監督管理委員會聯合印發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實行水效標識的產品目錄(第二批)》,將坐便器、智能坐便器、洗碗機納入水效標識制度實施範圍。2021年12月,國家發展改革委、水利部、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聯合印發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實行水效標識的產品目錄(第三批)》,將淋浴器、淨水機納入水效標識制度實施範圍。

節約用水節水科技

節約用水農業領域節水科技

我國農業用水佔總用水量的六成以上,建設節水型社會,農業節水是重點。近年,我國加快灌區續建配套和現代化改造,規模化推進高效節水灌溉,噴灌、微灌、滴灌、管灌、水肥一體化和測墒灌溉等先進技術在農田水利中得到廣泛應用,農田灌溉水有效利用係數達到0.57以上,取得了顯著的節水效果。
(1)節水灌溉
節水灌溉是指根據作物需水規律和當地供水條件,高效利用降水和灌溉水,以取得最佳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的綜合措施。
(2)噴灌
噴灌是指由自然落差或水泵加壓形成的有壓水流,通過壓力管網送至田間噴頭,以均勻噴灑形式進行灌溉的技術。
(3)微灌
微灌是指由自由落差或水泵加壓形成的有壓水流,通過壓力管網送至田間專門的微灌水器,以水滴、細小水流形式濕潤作物根部附近土壤的灌溉技術。
(4)滴灌
滴灌是指按照作物需水要求,通過管道系統與安裝在毛管上的灌水器,將水和作物需要的水分和養分一滴一滴,均勻而又緩慢地滴入作物根區土壤中的灌水方法。
(5)管灌
管灌是指利用低壓管道來代替水渠的一種灌溉方式,採用此種方式可有效減少水資源在傳輸過程中滲入地底的損失,此種灌溉技術較適合乾旱的農田。
(6)水肥一體化
水肥一體化技術,指灌溉與施肥融為一體的農業新技術。水肥一體化是藉助壓力系統(或地形自然落差),將可溶性固體或液體肥料,按土壤養分含量和作物種類的需肥規律和特點,配兑成的肥液與灌溉水一起,通過可控管道系統供水、供肥,使水肥相融後,通過管道和滴頭形成滴灌,均勻、定時、定量浸潤作物根系發育生長區域,使主要根系土壤始終保持疏鬆和適宜的含水量;同時根據不同的作物的需肥特點,土壤環境和養分含量狀況,作物不同生長期需水,需肥規律情況進行不同生育期的需求設計,把水分、養分定時定量,按比例直接提供給作物。
(7)測墒灌溉
測墒灌溉是以作物主要生育時期耕層土壤的含水量作為目標含水量,在各生育時期測定土壤墒情,根據作物需水特性計算要補充的水量,進行定量灌溉的一種方法。

節約用水工業領域節水科技

(1)工業冷卻用水無廢化零排放技術
為避免微生物造成腐蝕和水體硬度引起結垢,提高輸水和熱交換效率,傳統的做法是在工業冷卻水管網中添加各種水處理藥劑,水中藥劑達到一定含量就要排放更換新水,既浪費水又產生污染。工業冷卻水處理領域利用DTRO平板膜過濾技術、高壓靜電處理技術、強電磁場水處理技術、電解水處理技術,大幅度降低了化學藥劑的使用量和污水排放量,達到一定的節水節能減污效果。
(2)紡織染色節水技術
滌綸化纖無水印染技術是採用自主研發的納米塗料,結合循環均勻噴淋、紅外線預烘、封閉式高温固色工藝,完成染料的上染最新技術。這項技術每噸織物染色綜合水耗僅0.5m3,節水減污效果十分顯著。
(3)黃金礦節水減污技術
重要有色金屬礦,如金礦、鐵礦、銅礦及稀土礦的選礦和冶煉大部分採用濕法工藝,在水中加入大量藥劑,將有用成分溶解析出,排出大量有毒污水和污泥,急需可靠有效的節水減污技術。黃金礦石選礦工藝的節水減污技術採用納米半導體電解技術、微孔納米光催化技術、PE鋼化微孔膜過濾技術、超聲波霧化技術與傳統選礦工藝有機融合,形成黃金濕法選礦節水減污新工藝。
(4)煤礦井水複用技術
煤炭是我國能源供應的主要形式,礦井水經處理後用於煤礦開採的技術裝備發展迅速,磁分離水處理技術、DTRO平板膜技術、PE鋼化微孔膜過濾技術都在煤炭礦井水處理中得到應用。

節約用水城鎮生活領域節水技術

(1)供水管網漏損治理技術
開發供水管網漏損實時監測系統,結合窄帶物聯網(Narrow Band Internet of Things,NB-IoT)技術、大數據和雲計算技術,實現海量數據信息實時採集、分析與處理,對管網各個節點流量、流速、水壓等數據進行實時監測,利用樹形結構模型計算出管網漏損率,及時確定漏損的區域位置,便於及時維修維護。將管網漏損實時監測與非開挖管道修復技術結合,能夠及時發現漏損、快速修復漏洞,降低管網漏損。
(2)布草洗滌節水技術
布草洗滌節水技術發展以無洗衣粉洗滌水循環利用技術為代表,利用電化學方法改造傳統洗滌設備和洗滌工藝流程,不再使用洗滌劑,洗滌後的水經過處理,實現循環利用,達到節水減污的目的。
(3)中央空調節水技術
中央空調廣泛應用於公共機構、商住公寓、賓館酒店等領域,其中以水冷式中央空調為主。由於蒸發散逸與除垢排污,標稱耗水量約為循環水量的2%~3%,實際運行時耗水量達循環水量的5%~8%,其中除垢排污水排放3%。中央空調節水一方面應用封閉式冷卻塔,減少蒸發散逸損失,另一方面加大中央空調冷卻水節水減排技術研發。

節約用水節水載體

節約用水概念

節水載體是指採用先進適用的管理措施和節水技術,用水效率達到一定標準或同行業先進水平的用水單位或區域。《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考核辦法》《國家節水行動方案》等文件都對節水載體建設提出了要求,節水載體建設是貫徹落實“節水優先、空間均衡、系統治理、兩手發力”治水思路、實施國家節水行動、開展節水型社會建設的重要抓手,能夠發揮引領示範作用 [1] 

節約用水分類

節水載體除了節水型縣域、節水型城市,還包括節水型灌區、節水型企業、節水型單位(如水利行業節水機關、節水型高校)、節水型居民小區等。
(1)節水型灌區
2021年4月,水利部印發了《水利部辦公廳關於深入開展節水型灌區創建工作的通知》,要求省市縣級水利機關要以提升農業用水效率、保障國家糧食安全,促進灌區高質量發展為目標,深入開展節水型灌區創建工作,有效推進灌區建立完善節水制度、創新節水體制機制、提高節水技術應用水平,促進農業用水方式由粗放向節約集約轉變,以水資源的可持續利用支撐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2)節水型企業
2012年9月,工業和信息化部、水利部、全國節約用水辦公室聯合印發了《關於深入推進節水型企業建設工作的通知》,要求在重點行業推進節水型企業建設,必須加強節水管理、推進節水技術進步,切實加強企業單位產品用水定額、工業用水重複利用率、水錶計量率、鍋爐冷凝水回收率、企業用水綜合漏失率考核,推動企業對標達標,降低單位產品用水量,提升工業水循環利用水平。
(3)節水型單位
2013年10月,水利部、國家機關事務管理局、全國節約用水辦公室聯合印發了《關於開展公共機構節水型單位建設工作的通知》,要求到2015年,50%以上的省級機關建成節水型單位,並逐步將各類公共機構納入節水型單位建設範圍。到2020年,全部省級機關建成節水型單位,50%以上的省級事業單位建成節水型單位。各地區要根據實際情況,有計劃地組織有條件的市縣級公共機構創建節水型單位。
(4)節水型居民小區
為增強全社會節水意識,倡導綠色生活方式,形成“珍惜水、愛護水、保護水”的社會氛圍,全面推進節水型社會建設,2017年,全國節約用水辦公室印發了《全國節約用水辦公室關於開展節水型居民小區建設工作的通知》,開展節水型居民小區建設工作。以居民小區為載體,以增強居民節水意識、倡導科學用水和節約用水的文明生活為核心,通過健全標準,對標達標,加大宣傳,發揮居民委員會、物業公司的引導作用,調動居民家庭節水積極性,營造全民節水的良好氛圍,使節約用水成為小區居民的自覺行動 [1] 

節約用水節水文化

節約用水公民節約用水行為規範

為增強全民節約用水意識,引領公民踐行節約用水責任,推動形成節水型生產生活方式,保障國家水安全,2021年,水利部、中央文明辦、國家發展改革委、教育部、工業和信息化部、住房城鄉建設部、農業農村部、國管局、共青團中央、全國婦聯10部門聯合發佈《公民節約用水行為規範》。該規範從“瞭解水情狀況,樹立節水觀念”“掌握節水方法,養成節水習慣”“弘揚節水美德,參與節水實踐”3個方面對公眾的節水意識、用水行為、節水義務提出了樸素具體的要求。
具體內容如下:
第一條瞭解水情狀況,樹立節水觀念。懂得水是萬物之母、生命之源,知道水是戰略性經濟資源、控制性生態要素,明白節水即開源增效、節水即減排降損;瞭解當地水情水價,關注家庭用水節水。提升節水文明素養,履行節水責任義務;強化節水觀念意識,爭當節水模範表率;以節約用水為榮,以浪費用水為恥。
第二條掌握節水方法,養成節水習慣。按需取用飲用水,帶走未盡瓶裝水;洗漱間隙關閉水龍頭,合理控制水量和時間;洗衣機清洗衣物宜集中,小件少量物品宜用手洗;清洗餐具前擦去油污,不用長流水解凍食材;正確使用大小水按鈕,不把垃圾扔進坐便器;洗車宜用回收水,控制水量和頻次;澆灌綠植要適量,多用噴灌和滴灌。適量使用洗滌用品,減少衝淋清洗水量;家中常備盛水桶,浴前冷水要收集;暖瓶剩水不放棄,其他剩水再利用;優先選用節水型產品,關注水效標識與等級;檢查家庭供用水設施,更換已淘汰用水器具。
第三條弘揚節水美德,參與節水實踐。宣傳節水潔水理念,傳播節水經驗知識;倡導節水惜水行為,營造節水護水風尚。志願參與節水活動,制止用水不良現象;發現水管漏水,及時報修;發現水錶損壞,及時報告;發現水龍頭未關緊,及時關閉;發現浪費水行為,及時勸阻 [6] 

節約用水世界水日

為了喚起公眾的水意識,建立一套更為全面的水資源可持續利用的體制和相應的運行機制,1993年1月,第47屆聯合國大會根據聯合國環境與發展大會制定的《21世紀行動議程》中提出的建議,通過了第193號決議,確定自1993年起,將每年的3月22日定為“世界水日”。

節約用水中國水周

1988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法》頒佈後,水利部即確定每年的7月1日至7日為“中國水周”,考慮到世界水日與中國水周的主旨和內容基本相同,因此從1994年開始,把“中國水周”的時間改為每年的3月22日至28日,時間的重合,使宣傳活動更加突出“世界水日”的主題。2023年3月22日是第三十一屆“世界水日”,3月22日至28日是第三十六屆“中國水周”。

節約用水城市節水宣傳週

為了增強城市居民節水意識,從1992年開始,每年5月15日所在周為“全國城市節水宣傳週”。宣傳週旨在動員廣大市民共同關注水資源,營造全社會的節水氛圍,樹立綠色文明意識、生態環境意識和可持續發展意識,使廣大市民在日常生活中養成良好的用水習慣,促進生態環境改善,人與水和諧發展,共同建設碧水家園。2023年5月14日至20日是第32屆全國城市節約用水宣傳週 [5] 

節約用水節水吉祥物

2021年3月22日,在水利部開展“節水中國 你我同行”主題宣傳聯合行動暨“節水中國”網站上線啓動儀式上,全國節約用水吉祥物“霖霖”面向社會正式發佈。
“霖霖”由全國節約用水辦公室推出,中國水利報社創作。吉祥物“霖霖”,以藍色星球“地球”為主體造型,寓意“水是萬物之母、生存之本、文明之源”。“霖霖”頭頂的鑰匙設計,倡導公眾要從觀念、意識和行為上時刻“擰緊”水龍頭,節約保護每一滴水。“霖霖”的名字意為“雨水充足”,一雙大眼睛閃爍着水滴形的淚珠,飽含着對水的深情與渴盼。“霖霖”還戴着節水標誌的袖標,號召人人爭當節水志願者。一雙水紋元素的鞋子設計成橙黃色,格外醒目,寓意節水是一件充滿希望和收穫的事業 [4] 

節約用水《節水中國》歌曲

為深入貫徹落實“節水優先、空間均衡、系統治理、兩手發力”治水思路,大力開展節水宣傳工作,提升全社會節水意識,2020年3月,由全國節約用水辦公室指導,中國水利報社、水利部節約用水促進中心、中國青年報社主辦的“節水中國”主題歌曲徵集活動正式啓動,旨在吸引更多社會公眾參與其中,更廣泛、更深入地用歌聲講述節水故事、弘揚節水文化、傳播節水理念,形成良好節水風尚。
歷時一年,歌曲《節水中國》經過網絡投票和專家評審,從260件作品中脱穎而出。2021年3月22日,《節水中國》MV在“節水中國 你我同行”主題宣傳聯合行動啓動儀式上正式發佈。這是全國節水辦在2021年水日水週期間奉獻給社會公眾的傾心力作,希望歌曲深入人心、廣為傳唱 [3] 

節約用水生活節水技巧

節約用水飲用水

按需取水,不可多取浪費;外出自帶水杯,少用公共水杯,減少清洗用水;收集利用暖瓶剩水和淨水機尾水。不丟棄沒喝完的瓶裝水。

節約用水餐廚用水

注重清洗次序,清洗餐具前先擦去油污,少佔用餐具,減少洗滌用水;收集利用洗菜水和淘米水;適量使用洗滌劑,減少清洗水量。不用長流水解凍食材;用容器盛水清洗食材餐具,不用長流水沖洗。

節約用水洗漱用水

洗漱間隙隨手關閉水龍頭;適量使用洗手液,減少衝洗水量。

節約用水洗浴用水

洗浴間隙關閉水龍頭,控制洗浴水量和時間;洗澡宜用淋浴,收集利用浴前冷水;適量使用沐浴液,減少衝淋水量。

節約用水衝廁用水

正確使用便器大小水按鈕,衝廁優先使用回收水或中水。不將垃圾倒入便器後沖走。

節約用水洗衣用水

洗衣機清洗衣物宜集中;少量衣物宜用手洗;適量使用洗滌劑,減少漂洗水量;收集利用洗衣水。不用長流水沖洗衣物。

節約用水保潔用水

用容器盛水清洗抹布拖把,不用長流水沖洗拖把;適量使用洗滌劑,減少清洗水量;保潔優先使用回收水。合理安排洗車次數。接水時避免水滿溢出。

節約用水灌溉用水

優先使用回收水澆灌。不用漫灌方式澆灌綠地。

節約用水用水器具

知道用水器具水效等級。選購節水型用水器具。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