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菘菜

鎖定
菘菜,十字花科植物青菜的葉,原植物為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植株光滑,無毛,帶粉霜;莖直立,有分枝;基生葉倒卵形,堅實,深綠色,有光澤,基部漸狹成寬柄,肉質肥厚,白色或淡綠色;莖生葉長卵圓形或寬披針形,基部圓耳狀抱莖,寬展,全緣,微帶粉霜;總狀花序頂生,成圓錐狀,花後花序軸漸延長;長角果圓柱形;種子球形,紫褐色或黃褐色;花期4-5月,果期5-6月。 [4]  入冬之後,萬物枯零,唯它晚凋,猶如松柏之青色,故而得名。 [5] 
菘菜原產中國,現全國各地普遍栽培,供蔬菜用。菘菜喜生長在土壤肥沃疏鬆,排水良好的向陽地; [4]  用種子繁殖。 [6] 
菘菜為養生佳品,日常食用可清肺熱、養胃津、淨腸胃、利小便,並可防止壞血病和皮膚病。 [7]  其味甘,性涼,無毒;有解熱除煩,通利腸胃的功能;主治肺熱咳嗽,便秘,丹毒,漆瘡。 [4] 
別    名
白菜
青菜
夏菘
植物界
被子植物門
雙子葉植物綱
罌粟目
十字花科
蕓薹屬
青菜
分佈區域
現全國各地普遍栽培,供蔬菜用
中藥名稱
菘菜
採收時間
3-5月
用    量
內服:適量,外用:適量
毒    性
無毒《食經》

菘菜植物學史

菘菜入冬之後,萬物枯零,唯它晚凋,猶如松柏之青色,故而得名。 [5] 

菘菜形態特徵

菘菜
菘菜(10張)
菘菜是十字花科植物青菜的葉,原植物為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高25-70cm,植株光滑,無毛,帶粉霜;莖直立,有分枝;基生葉倒卵形,長20-30cm,堅實,深綠色,有光澤,基部漸狹成寬柄,肉質肥厚,白色或淡綠色;莖生葉長卵圓形或寬披針形,長8-15cm,寬3-8cm,基部圓耳狀抱莖,寬展,全緣,肉質肥厚,白色或淡綠色,微帶粉霜;總狀花序頂生,成圓錐狀,花後花序軸漸延長;萼片4,淡綠色,基部呈傘狀;花瓣4,淡黃色,基部呈傘狀;花瓣4,淡黃色,瓣片橢圓形或近圓形,長8-10mm,基部具短爪;雄蕊6,4長2短,長雄蕊長6-6.5mm,短雄蕊長4-4.5mm,花絲線形;雌蕊1,子房圓柱形,花柱細,柱頭膨大,頭狀;長角果圓柱形;種子球形,紫褐色或黃褐色,直徑1-1.5mm。;花期4-5月,果期5-6月。 [4] 

菘菜產地生境

菘菜原產中國,現全國各地普遍栽培,供蔬菜用。菘菜喜生長在土壤肥沃疏鬆,排水良好的向陽地。 [4] 

菘菜繁殖方式

菘菜用種子繁殖。 [6] 

菘菜主要價值

菘菜藥用價值

菘菜其味甘,性涼,無毒;有解熱除煩,通利腸胃的功能;主治肺熱咳嗽,便秘,丹毒,漆瘡。 [4] 
相關配伍
治小兒赤遊,行於上下,至心即死:杵菘菜敷上。(《子母秘錄》)
治飛絲入目:白菜揉爛帕包,滴汁三二點入目,即出。(《普濟方》)
用法用量
內服:適量,煮食或搗汁飲。外用:適量,搗敷。
使用注意
脾胃虛寒,大便溏薄者慎服。
採集加工
3-5月採收,鮮用或曬乾。
藥理作用
促進血脂下降,增加對感染的抵抗力
相關論述
論菘菜之藥性:孟詵:“治消渴又發諸風冷,有熱人食之亦不發病,即明其性冷。《本草》雲温,未解。又消食,亦少下氣,九英菘出河西,葉及大根亦粗長,和羊肉甚美,常食之都不見發病。其冬月作菹煮作羹食之,能消宿食,下氣治嗽。諸家商略,性冷非温,恐誤也。”(《食療本草》) [1-3] 

菘菜食用價值

菘菜為養生佳品,日常食用可清肺熱、養胃津、淨腸胃、利小便,並可防止壞血病和皮膚病。 [7] 
參考資料
  • 1.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華本草》編委會.《中華本草》: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99年
  • 2.    中科院“中國植物誌”編輯委員會.《中國植物誌》:科學出版社,2013年9月
  • 3.    蔡光先.《湖南藥物志 5》: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 ,2005年
  • 4.    李葆莉主編. 本草綱目彩色圖鑑 下[M]. 2018.269頁
  • 5.    何靜華,形繼祖編. 科學文叢 35 蔬菜沙龍[M]. 2003.11頁
  • 6.    中國農業百科全書[M]. 1990.4頁
  • 7.    [元]賈銘著 劉燁註譯. 飲食須知[M]. 2005.227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