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草螽

鎖定
草螽(meadow grasshopper) 是各類草螽中數量最多、分佈最廣的種屬之一。眼大,橙色,蟲體上部褐色,下部綠色,體細長,棲息於湖或池邊的草地。受驚時跳入水中,爬在水生植物上,可潛水數分鐘。日間或夜間鳴叫。除普通的草螽外,還有班翅草螽、大草螽、長瓣草螽、悦鳴草螽、黑脛鈎額草螽、華北草螽、疑鈎額草螽、台灣草螽等,還有很多不知名的草螽。
中文名
草螽
動物界
節肢動物門
昆蟲綱
螽斯科
分佈區域
華東、華中、華南和西南、東南亞各國

草螽品種介紹

草螽(meadow grasshopper)是螽斯科(Tettigoniidae)草螽亞科(Conocephalinae)昆蟲。體細長,小到中型,棲息於湖或池邊的草地。

草螽品種分類

草螽的種類繁多,有很多種類都很相似,只能在名稱上加個特徵來稱呼。除普通的草螽外,還有班翅草螽、大草螽、長瓣草螽、悦鳴草螽、黑脛鈎額草螽、華北草螽、疑鈎額草螽、台灣草螽等,還有很多不知名的草螽。

草螽形態特徵

草螽屬螽斯科,有綠色及淡褐色兩種。雄蟲身長約60毫米,雌蟲身長約65毫米,外形頗似尖頭蚱蜢。頭部呈圓錐形,尖而斜頭頂顯著前突,邊緣有白色的細條紋兩側有黃色條紋。觸角鞭狀,大致與體等長,綠色。前翅綠色,伸過腹部,右前翅有透明的發聲器,腹部背面中央有褐色的縱帶。雌蟲產卵管頗長,約20毫米端部尖外形如劍 [1]  。它形似尖頭蚱蜢,又很象蝗蟲。褐色者呈淺褐色,色澤比褐色紡織娘的顏色要淡些。綠色者呈淺綠色,色澤也比綠色紡織娘要淡些。其2條觸鬚成絲狀,黃色,和它的身體顏色差不多。前翅較長,約超出腹部2釐米,雌蟲體較雄蟲略大,黃綠色的產卵管形如尖劍,平直而略向上翹,有3~4釐米長。雄蟲背部的發音鏡透明發亮,形狀、色澤都較美觀,其尾須呈鈎狀。

草螽突出特點

頭頂或多或少側扁,不凸出於顏頂之前,背面具或缺縱溝。前胸背板較短,側片後緣在胸聽器部位鼓起,呈半透明。前翅與後翅發達,或短縮,但長於前胸背板。前胸腹板具1對刺或缺刺。足股節腹面缺刺或具刺;前足和中足脛節背面缺刺,腹面具短刺;前足脛節內、外側聽器均為封閉式,呈裂縫狀。後足股節內、外側膝葉端部具2枚刺。雄性第10腹節背板後緣中央開裂成兩葉狀;尾須內側具1—3枚刺;下生殖板後緣較直,或具淺凹口,腹突明顯;外生殖器具陽莖背突,狹帶狀,端部擴展,具齒。產卵瓣劍狀,較長,或縮短,直或略向背方彎曲,通常背、腹緣光滑,端部尖或稍尖 [2] 

草螽生活習性

受驚時跳入水中,爬在水生植物上,可潛水數分鐘。日間或夜間鳴叫,其聲「卡嗒」或「營營」。在各類草螽中Orchelimum屬是數量最多、分佈最廣的屬之一,眼大,橙色,蟲體上部褐色,下部綠色。草螽屬(Conocephalus或Xiphidium)體較小,鳴聲較弱。
它喜歡棲息在草叢、灌木叢和綠籬之中,以植物的嫩莖、葉、花和果實為食。一般在5~6月出現,至9~10月仍可見到。

草螽分佈區域

草螽在我國華東、華中、華南和西南各地都有分佈,東南亞各國也有分佈。
參考資料
  • 1.    本社編,現代家庭萬用事典,上海文化出版社,1995.12,第616頁
  • 2.    吳鴻,王義平,楊星科等總主編;尹文英,周文豹,石福明本卷主編;張道川,周長發,王宗慶本卷副主編,天目山動物志 第3卷,浙江大學出版社,2014.08,第288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