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長瓣草螽

鎖定
長瓣草螽(學名:Conocephalus gladiatus)屬於直翅目螽斯科,體型較小,多為綠色,也有褐色的種類。常於7~10月出現於草叢中;叫聲連續且微弱。跳躍速度快,不易捕捉。該昆蟲屬雜食肉食性昆蟲,小型昆蟲或植物等都是它們的食物。雖然本種昆蟲體型小,但數量多,卵甚至可以當年孵化,所以,對植物有一定的危害。
中文學名
長瓣草螽
拉丁學名
Conocephalus gladiatus
動物界
節肢動物門
昆蟲綱
直翅目
亞    目
長角亞目
螽斯科
亞    科
草螽亞科
長瓣草螽
分佈區域
世界各地
生殖方式
卵生

長瓣草螽形態特徵

雄性體長約25mm(計翅長),雌性也約為25mm 。體形纖細玲瓏,身體嬌小,通體翠綠或棕色,背部有黃褐色條紋。雌、雄翅均為褐色、長於身體1-2倍。雌性產卵器細長,約30-40mm,呈針形。六肢棕褐色,纖細且不堅硬,擅跳躍,會飛行;頭部呈橢圓形,頂尖,觸鬚褐色,細長,長於身體。

長瓣草螽生活習性

長瓣草螽成蟲出現在初夏,可一直延續到9-10月,壽命2-3個月(不算卵期)。雄性鳴叫時摩擦翅膀,發出微弱的“嘶、嘶”的聲音以吸引雌性;雌性不會鳴叫。當交配後,卵的孵化時間較其他螽斯時間較短,甚至可當年孵出。
長瓣草螽(圖1) 長瓣草螽(圖1) [1]
長瓣草螽(圖2) 長瓣草螽(圖2) [2]

長瓣草螽地理分佈

草螽分佈於我國各地:華東華中華南西南地區等,國外如東南亞各國也都有分佈。它喜棲息隱藏在草叢灌木叢和綠籬之中,以植物的嫩、葉、花和果實為食。一般在5-6月出現,至9-10月仍可見到。世界各地也均可見到。 [3] 

長瓣草螽繁殖方法

長瓣草螽交配

長瓣草螽(圖3) 長瓣草螽(圖3) [4]
交配前,雄性同其他螽斯一樣,會為了吸引雌性注意而連續地、不間斷地鳴叫,當雌性聞聲靠近時,它們互相用觸角觸碰,之後,雌性慢慢爬上雄性後背,生殖器與雄性的對接。雄性開始收縮腹部排出精託,整個過程約二十分鐘左右。精託排出後,雄性獨自離開覓食以補充體力。而雌性會把腹部向前弓,咬食精託以獲得營養。若交配時不慎分離,則會重新交配。

長瓣草螽產卵

交配後3-10天雌性產卵,產卵時把產卵器插入土中約2cm,排出卵粒。一隻雌蟲一次可產最多上百枚亂。卵形似米粒,但非常微小,呈褐色。

長瓣草螽孵化

長瓣草螽(圖4) 長瓣草螽(圖4) [5]
卵在自然條件下開始孵化,一齡幼蟲破土而出時間不同,一般為次年初夏,但也有當年孵化的,幼蟲倒掛在草葉上利用重力進行第一次蜕皮,歷時約60分鐘。每隻草螽需要經歷幾次蜕皮後才可變為成蟲,每蜕一次皮,身體都會長大一些。最後一次蜕皮長出翅膀,約3-5天后雌雄達到性成熟,雄性開始鳴叫。 [6]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