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茶園村

(湖北省黃岡市羅田縣匡河鎮茶園村)

鎖定
茶園村是湖北省羅田縣匡河鎮下轄的一個行政村。位於匡河鎮北部,方家山腳下,近鄰石橋鋪中心。
該村土地面積3.5平方公里,下轄9個村民小組。這裏也是革命老村,位於村中十四組的二屋垸,在1930年曾經成為蘇維埃政府權所在地。
葉氏祠位於村中二組石橋鋪中學內,是劉鄧大軍遺址。2016年茶園村入選湖北200個村美麗鄉村建設試點村。
中文名
茶園村
別    名
茶園
行政區類別
所屬地區
湖北省黃岡市羅田縣匡河
地理位置
匡河鎮北部
面    積
3.5 km²
下轄地區
9個村民小組
政府駐地
二屋垸
電話區號
0713
氣候條件
亞熱帶季風氣候
著名景點
葉氏祠
二屋垸
車牌代碼
鄂J
方    言
羅田話

茶園村歷史由來

茶園因有許多茶葉園而得名,自宋代起這裏就是貢茶主要產地,後歷代也有種茶葉,茶園村許多山頭仍有茶葉種植園。

茶園村行政區劃

下轄9個村民小組,主要的大灣有茶園、二屋、七屋、西水林、西方衝、堰上灣等。

茶園村地理環境

茶園村境域

羅田茶園村地處濛濛山腳下,在兩條河形成的三角地帶。東鄰石橋鋪村,西接方家山村,北交濛濛山村,南靠文鬥河村

茶園村環境

茶園村屬於半山區地貌,整體地勢西南高,東北低。海拔100米至200米之間。山地面積佔全村50%,耕地面積40%。森林覆蓋率50%,主要以馬尾松,刺杉,楓樹,白楊,泡桐,槐樹,慄樹等樹為主。
山脈
茶園村山脈主要有三條,南部山脈為駱家山餘脈,自西南向東北而下,由高而低經蕎麥灣、樊家衝、四姑尖、斑鳩灣,最後消失在茶園村二屋前面大畈中。
中部山脈為方家山餘脈,由西北向東南綿延而下,由高而低經方家山、邱家灣、馬家尖、西方衝最後消失在村前大畈中。
西部山脈為濛濛山餘脈,自北向南綿延而下,由高而低經姚家灣、熊家灣、土門壟,最後消失在堰上灣前面大畈中。
河流
茶園村主要河流有兩條,南部河流發源於黃林溝,自西向東經西水林、七屋、二屋流入石橋鋪主河道。
中部河流發源方家山的方家坪由西向東經上東河、方家山水庫,經堰上灣流入石橋鋪主河道。
西部河流發源於濛濛山葉家畈,經馬家灣、細汪家灣、肉鋪灣、楊家河經茶園村,流入石橋鋪主河道。

茶園村氣候

屬北亞熱帶季風氣候,年平均温17.5℃,年降水量1408毫米,冬幹(冷)夏濕,春暖秋涼,年均總日照時數2047小時,年均輻射熱量109.25千卡/平方釐米。
年平均氣温16.4℃,極端最高氣温41.6℃,極端最低氣温-14.6℃,無霜期平均240天。年均降水量1330毫米,全年降雨多集中在5、6、7三個月,約佔全年降雨量的50%左右。

茶園村交通狀況

距離石橋鋪中心1.5公里,距離匡河鎮中心10公里。309縣道(老318國道)貫穿全村,東面有村道直通X216縣道。鄉村公路直通大部份小組、灣。

茶園村政治體制

村委會下設黨委書記、會計等職,村支書:劉移生、委員:汪縣生、周定環、汪盛健。黨員有周運鵬等31人。

茶園村特產茶葉

茶園村過去是產茶的,因產地而得名。茶園村的許多小山上都有茶葉種植。在宋,明,清幾代,都是貢茶生產地,可見這裏的茶葉名氣不小。
宋朝初年,羅田盛產茶葉,朝廷於羅田石橋鎮(今石橋鋪)設置茶場,製造貢茶。據沈括《夢溪筆談》記載:公元1061年,僅石橋鋪茶場生產貢茶55萬斤。可見當時羅田產茶之盛[1]。
羅田茶葉的生產歷史悠久。王葆心主編的《羅田物產志》雲:“吾縣產茶起於唐代,大盛於宋代。”《續資治通鑑長編》及《文獻通考》亦説,宋時曾在羅田“石橋鋪立茶場,造貢茶。”沈括的《夢溪筆談》對此也有詳細記載,説:“石橋茶場是宋仁宗嘉祐六年(公元一〇六一年)買賣,凡製茶五十五萬斤,賣錢三萬貫左右。”較之清光緒年間兩縣一歲之錢糧還多。

茶園村社會事業

2016年村內進行了村級主幹道諾寬工程,方便村民出行,進行了部分魚塘擴寬加固工程。
為豐富村民業餘文化娛樂活動,該村老黨員,退休教師周運鵬組織熱愛文娛活動的老年人成立雅韻藝術團,黃梅戲劇團,舞蹈隊,鑼鼓隊,管絃樂隊,腰鼓隊,軍鼓隊,廣場舞,文藝表演隊等方便村民文化娛樂活動,為該村文化事業做出一定貢獻。

茶園村自然資源

非金屬礦產有長石、石棉、片麻岩、石灰石、花崗岩。
農業資源:小麥、水稻、油菜板栗、魚類、茶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