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舞貔貅

鎖定
舞貔貅,流行於廣州市增城區的傳統舞蹈,廣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1] 
舞貔貅是增城區客家人的傳統舞蹈,又稱舞客家貓、客家醒獅,主要分佈在派潭、正果、荔城等鎮鄉。據當地民間流傳,大約興起於明末清初客家人大批遷入增城的年代,距今已近300年。 [2] 
舞貔貅是客家地區的傳統舞蹈節目是當地客家人逢喜事都要舉行的表演活動,除了表達喜慶吉祥及祈求好運,還藴含驅災辟邪之意。 [4] 
2007年,派潭鎮佳松嶺村的張氏舞貔貅被列為廣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 [7] 
2018年12月,龍門縣永漢鎮王賽春堂舞貔貅,入選惠州市第七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6] 
中文名
舞貔貅
遺產級別
廣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
遺產類別
傳統舞蹈
批    次
第二批

舞貔貅流行地區

舞貔貅是增城市客家人的傳統舞蹈,又稱舞客家貓,主要分佈在派潭、正果、荔城等鎮鄉。
舞貔貅是客家地區的傳統舞蹈節目,其貔貅造型似貓頭,又似獅,所以又名“舞客家貓”“客家醒獅”。 [8] 

舞貔貅文化起源

舞貔貅,又名“紫薇降貔貅”,是民間習俗。舞貔貅的由來,相傳,古代有一猛獸貔貅常危害村民,後被神童紫薇用計降服,自此造福人間。 [3]  貔貅是龍的第九子,五大瑞獸(龍、鳳、龜、麒麟、貔貅)之一,被稱為招財神獸。 [5]  據當地民間流傳,舞貔貅大約興起於明末清初客家人大批遷入增城的年代,距今已近300年。

舞貔貅表演過程

增城的貔貅道具以泥巴和紙張為主要製作材料,造型相當獨特:長長的身子,圓圓的腦袋,一副猴臉,但遠看像貓頭,有的頭頂還有獨角。此外還有性別之分,如一隻“大貓”和一隻“小貓”同舞,則代表“貓媽”和“貓仔”;若只有一隻“貓”出現,則是“貓公”。
增城舞貔貅的情節源於唐僧師徒西天取經途中,降伏獅子,然後驅瘟逐災的民間傳説。角色有貔貅大頭佛造型的沙和尚及猴子造型的孫悟空。一般由五人表演,三人套上貔貅道具,按一人舞頭,兩人舞身和尾的方式扮演貔貅,另兩人分別扮演孫悟空與沙和尚。舞前,通常有一個稱“打四門”的儀式,由表演者朝拜四方土地神。表演時,先由一手拿蒲扇,一手拿一撮樹葉的沙和尚逗貔貅入場開始,孫悟空也相繼進場。貔貅就地表演一番跳躍、翻滾之後,便在鑼、鼓、鐃的伴奏下,與沙和尚、孫悟空按順序表演拜山、出山、逗猴、採青、歸山等情節動作。整個表演以嬉鬧、遊戲、諧趣為特點,呈現出人與獸和諧相處及熱鬧祥和的氣氛。

舞貔貅文化意義

舞貔貅不僅是增城客家人特有的傳統表演節目,也是廣東客家文化的代表之作,它反映出嶺南文化的包容性和多樣性。除了表達喜慶吉祥和祈求好運的意圖外,它更承載着當地客家人的古樸民俗風情,是客家各宗族間和諧相處的重要紐帶之一。 [4] 

舞貔貅傳承保護

舞貔貅保護措施

舞貔貅是增城客家人逢喜事、年節以至開店鋪、建新房都要舉行的習俗表演。除了表達喜慶吉祥和祈求好運的意願,還藴含驅邪之意,有較豐富的民俗和文化價值。但由於多種原因,目前貔貅製作和表演技藝的傳承正面臨斷代失傳的危險,亟需採取措施加以保護。
為了防止舞貔貅製作和表演技藝出現斷代失傳的危險,自2005年以來,增城區相繼制定了不少有關舞貔貅技藝的保護措施,並予以經費支持。
2007年,佳松嶺舞貔貅正式被列為廣東省第二批、廣州市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在派潭中學和佳松嶺村建設了2個市級非遺傳承培訓基地。 [4] 

舞貔貅傳承人物

貔貅隊 貔貅隊 [8]
舞貔貅廣東省級傳承人、第四代掌門人張永木帶領“翠英堂”貔貅隊。 [8]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