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與劉伯宗絕交詩

鎖定
《與劉伯宗絕交詩》是東漢詩人朱穆創作的一首四言詩,該詩是《與劉伯宗絕交書》的附詩,該詩名為詠物,實則賦人,以鴟比喻劉伯宗,以鳳自比,表達了對貪婪醜惡的勢利小人的憎惡,同時也借該詩對當時刻薄無情的社會風氣予以尖刻的嘲諷。全詩比喻精當,刻畫形象,語言質樸。 [1-4] 
作品名稱
與劉伯宗絕交詩
作    者
朱穆
創作年代
東漢
出    處
《先秦漢魏晉南北朝詩》
作品體裁
四言詩

與劉伯宗絕交詩作品原文

與劉伯宗絕交詩
北山有鴟,不潔其翼
飛不正向,寢不定息
飢則木攬,飽則泥伏
饕餮貪污,臭腐是食
填腸滿嗉,嗜慾無極
長鳴呼鳳,謂鳳無德
鳳之所趨,與子異域
永從此訣,各自努力。 [5] 

與劉伯宗絕交詩註釋譯文

與劉伯宗絕交詩詞句註釋

⑴劉伯宗:作者舊友,曾受作者恩惠,後來做到州刺史,地位超過作者,卻對作者傲慢無禮。
⑵鴟(chī):俗稱鷂鷹,貓頭鷹一類的鳥。詩中喻作劉伯宗。
⑶潔:在這裏當動詞用,意思是“使……潔淨”。其:代詞,它的,指鴟。翼:翅膀。
⑷正:準確。向:方向。
⑸寢:睡覺。定:安定,穩定。息:處所,地方。
⑹飢:飢餓。則:連詞,那麼,就。木覽:登樹木捉食幼鳥。覽,通“攬”,抓取的意思。
⑺泥伏:伏於泥上休息。
⑻饕(tāo)餮(tiè):中國古代傳説中貪吃兇猛的兇獸,饕為貪財,餮為貪食。比喻兇惡貪婪的人。
⑼臭腐:腐臭的肉。食:食物。
⑽嗉(sù):鳥類喉嚨下裝食物的地方。
⑾嗜:特殊的愛好。極:極點,盡頭。
⑿鳴:鴟的叫聲。呼:呼喚。鳳:鳳凰鳥,古代傳説中的鳥王。
⒀謂:説。德:道德,品行。“長鳴”二句:典出《論語·微子》:“鳳兮鳳兮,何德之衰。”
⒁趨:趨向,奔赴。
⒂子:你,指鴟。異域:不同的地方。
⒃訣:同“決”,決裂。 [4]  [6]  [2]  [7] 

與劉伯宗絕交詩白話譯文

北山有隻鷂鷹,污垢兩翼泥滿身。
飛不直飛,棲息不定。
餓了強食幼鳥,飽了在泥潭中一蹲。
貪食像饕餮,吃的那管它腥臭難聞。
填滿腸胃,淫慾像無底坑深。
它長聲嘶叫鳳凰,説鳳凰無德行。
鳳凰的旨趣行為,和你完全涇渭分明。
從此永別吧,各自努力,好自為之。 [8] 

與劉伯宗絕交詩創作背景

據《後漢書·朱暉傳》,劉伯宗是個勢利小人,且在母喪期間不守孝道。作者品性正直敦厚,在豐縣令期間,劉曾巴結討好作者,為作者手下小吏,屢受關照。而當劉得勢成為作者的上級時,卻怠慢作者。作者氣憤之極,遂作書於劉伯宗,並附該詩,與劉伯宗絕交。 [6]  [4] 

與劉伯宗絕交詩作品鑑賞

與劉伯宗絕交詩文學賞析

該詩共十六句,可分前後兩個部分。
前十二句是第一部分,以絕大篇幅,鋪陳排比,刻畫鴟鳥的醜惡形象。首先從外表描寫它的污濁。接下來四句從行止食宿等方面描寫鴟鳥的醜態。“饕餮”四句,又從內在本性描寫鴟鳥嗜慾無窮的貪婪相。“長鳴”兩句又從鴟鳥對鳳的惡意中傷來描寫它的卑劣行徑。如此寥寥數語便把鴟的醜惡貪婪的形象刻畫得入木三分。鴟的惡劣行徑,都是隱射劉伯宗的“不潔其翼”,是説他行為卑鄙;“飛不正向,寢不定息”是説他背離社會公德,不為母守制;“飢則木攬”下六句,是揭露劉伯宗在官任上的貪得無厭。“長鳴呼鳳,謂鳳無德”,是説像劉伯宗這樣的卑劣小人,還大言不慚地指摘中傷正直的人。
最後四句是第二部分,旗幟鮮明地提出絕交,以鳳自比,坦蕩、高潔、超塵拔俗,與鴟相比,判若雲泥,自然而然地為兩相“永訣”營造了合理的氛圍和理由,顯示了作者絕對不與劉宗伯同流台污的高尚情操,表示了絕交的決心和態度。鴟,在讀者心目中本來就是面貌可僧的東西,經過詩人淋漓盡致的刻畫,憤怒鄙夷的斥責,便不能不對它——鴟鶚和他——劉伯宗義憤填膺,同仇敵愾,真所謂“是可忍也孰不可忍”。所以,詩人最後宣佈鳳不與鴟同趨,從此絕交,各奔前程,便也成為讀者的意願。
全詩最突出的特點是用比,以兇惡貪婪的鴟來比劉伯宗,以志向高潔的鳳鳥來自況,兩相對比,其義甚明。其次是感情充沛,態度明朗、堅決,全詩一氣呵成,作者憤激之情,躍然紙上。再次,該詩語言精練,比如連用四個動詞來描寫鴟在飛、宿,飢、飽四種情況下的狀態,形象鮮明、生動,其寓意也由此揭示無遺了。
該詩在創作上繼承了《詩經》、《楚辭》常用的比喻手法,但沒有它們的委婉、含蓄,它顯示了漢樂府的樸質,在比喻中直抒胸臆,能很快領會作者的思想感情,用不着去猜謎,就一樣能感染人,給人以藝術的享受,這種在直率中藴含豐富的感情,正是漢樂府的突出風格。
該詩是中國早期的一首寓言詩,由於選擇的形象對比鮮明,比喻得當,貼切自然,創造了成功的藝術效果。詩作語言平實顯露,明白自然。 [4]  [9]  [1]  [10-12] 

與劉伯宗絕交詩名家點評

吉林大學文學院教授沈文凡《漢魏六朝詩三百首譯析》:“漫畫式的描寫,頗具諷刺力量。” [2] 

與劉伯宗絕交詩作者簡介

朱穆(100—163),字公叔,南陽宛(今河南南陽)人,東漢詩人。初舉為孝廉。漢順帝末,大將軍梁冀使之典兵事。漢桓帝時任侍御史、冀州刺史,因觸犯宦官,罰作刑徒。太學生劉陶等數千人上書,為穆鳴不,始釋歸鄉里。又拜為尚書。上書請除宦官,帝不從,不得意,憤懣發疽死。著論、策、書、詩、記凡二十篇,今存《與劉伯宗絕交詩》,斥責劉伯宗富貴驕奢,貪得無厭。又有《崇厚論》《絕交論》《鬱金賦》等,見《藝文類聚》及《後漢書》本傳。原有集二卷,已佚。 [13] 
參考資料
  • 1.    趙沛霖著.《歷代詩文名著新選 八代三朝詩新選》:湖北教育出版社,2007.07:第21頁
  • 2.    沈文凡編著.《漢魏六朝詩三百首譯析》:吉林文史出版社,2014.02:第7頁
  • 3.    《清心直道:歷代廉政故事錄》編委會編著.《清心直道 歷代廉政故事錄》:四川辭書出版社,2015.06:第17頁
  • 4.    張國動編.《中國曆代諷刺詩選注》:文化藝術出版社,2012.01:第13-14頁
  • 5.    齊豫生,夏於全主編.《白話四庫全書 集部 第9卷》:北方婦女兒童出版社,2006.04:第14頁
  • 6.    《先秦兩漢詩觀止》編委會編.《中華傳統文化觀止叢書 先秦兩漢詩觀止》:學林出版社,2015.08:第99頁
  • 7.    李建茹編著.《兩漢詩》:泰山出版社,2007.04:第33頁
  • 8.    美文,逸才主編.《古詩源 白話樂府卷》:哈爾濱出版社,1995.11:第225頁
  • 9.    賀新輝主編.《古詩鑑賞辭典 上》:中國婦女出版社,2004.08:第205頁
  • 10.    本社編.《先秦漢魏六朝詩鑑賞》: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12:第108頁
  • 11.    蕭滌非等著.《漢魏晉南北朝隋詩鑑賞詞典》:山西人民出版社,1989.03:第67頁
  • 12.    呂晴飛等主編.《漢魏六朝詩歌鑑賞辭典》:中國和平出版社,1999.10:第31-32頁
  • 13.    《中國文學家辭典》編委會編.《中國古代文學家辭典 先秦-隋》:中外出版社,1979.07:第51頁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