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臨海第二中學

鎖定
臨海第二中學是浙江省回浦中學於1956年夏至1967年3月和1973年5月26日至1985年8月16日兩段時間的稱謂,學校現坐落於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臨海市區,創建於1912年,前身為私立回浦高等小學校(以臨海古縣名“回浦縣”命名)。1924年、1939年分別增辦初、高中,易名為私立回浦學校。 1956年學校改為公立,稱臨海第二中學,1985年複名回浦中學。詳細信息請至【浙江省回浦中學】詞條查閲。
中文名
臨海第二中學
創辦時間
1912年
校    訓
信、愛、勤、勇
地    址
浙江省台州市臨海市
所屬地區
臨海市區
前    身
私立回浦高等小學校
佔地面積
306 畝
建築面積
8.8萬平方米

臨海第二中學辦學歷史

民國元年(1912年)春,卓犖、章超、林憲章、項士元、許君祥等以原台州府學署尊經閣為校舍,創辦了臨海私立高等小學校,卓犖為校長。初,校舍僅舊尊經閣3間,平房2間,學生由10多人漸增至40名。教科除由發起人分任外,另聘金雨亭教授國語,蔣子元教授手工——此乃百年前該校的雛形。
不到一年,卓犖病故,項士元任校長。不久,項士元因浙江省立圖書館館長龔寶銓之邀,亟須赴杭,適少年時同學、光復會會員陸翰文回到臨海,便以校務相托。1913年正月,陸翰文接辦校務,因臨海在漢代時曾名回浦縣,便將校名改為臨海私立回浦高等小學校,以示更新——學校始以“回浦”名之。
1914年8月陸翰文正式任校長。1917年張勳復辟,抓捕革命黨人,陸翰文避難上海,由盧鐸任校長(1917年7月~1921年2月)。1921年2月,盧鐸因事辭職,邵遠接任校長(1921年2月~1927年11月)。1923年添辦初小,同時,創辦台州第一所幼稚園 ,招收5~8歲幼兒入學——回浦高等小學發展成為完全小學,並附設幼稚園。
1924年增設初中部,邵西鎬為部主任,校名改為臨海私立回浦學校——回浦初級中學由此誕生。1929年3月21日省教育廳正式立案,是為臨海私立回浦初級中學,邵遠兼任校長(1924年8月~1927年11月)。1927年11月,邵遠因事辭職,盧鐸繼任校長(1927年11月~1949年5月)。1930年12月,省教育廳頒發該校校董會銘記——校董會正式成立,陸翰文為董事長,盧鐸、邵遠為董事。
1937年“盧溝橋事變”爆發,全國抗戰開始。10月,為疏散學生,董事長陸翰文與朱洗商借黃沙琳山小學一部分為分校。11月,增聘朱洗、湯仁德為校董,報經省教育廳備案。1938年2月,經校董及教職員聯席會議決定,設立分校於西鄉黃沙,將一年級春、秋各一班移至分校授課,並經省教育廳備案——回浦黃沙分校由此誕生。1938年9月24日(農曆八月初一),日寇轟炸臨海城。10月,移中學部高年級學生至黃沙分校上課。1939年2月,舉校西遷,分置於店前、前塘、下洋莊、西洋莊4村;同時,於西洋莊祠堂增設高中部,朱洗為部主任——在抗日的烽火中,回浦初級中學發展成為完全中學,並改名為臨海私立回浦中學(1940年3月由省教育廳立案),連同完全小學,在教育體制上實行12年一貫制。
1941年1月,學校遷回城內舊址。7月,董事長陸翰文在東鄉上沙設立分校,將高中畢業班學生帶到那裏上課,後為初中部。1950年,上沙分校遷址下沙屠村;1952年單獨建制,更名為私立臨東初級中學。1956年夏,改公立而名為臨海第二初級中學。1959年3月14日,定名為大田中學
1948年2月,增聘王任化、陳良、馮德培、餘守清、邵茂徳、徐普森為校董,報經省教育廳備案。5月19日,回浦學校創始人陸翰文逝世。
1949年5月29日,臨海解放,建立臨海縣人民政府,隸於台州專區公署。該校改組董事會,由邵全聲任董事長。7月29日,軍管會文教部訓令:重新調整校董人選。7月31日,改組後的校董會議決:聘請邵全建為校長(1949年8月~1955年2月);因為邵全聲堅辭董事長職務,於是推選陳賡平為董事長。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私立回浦學校中、小學分設。1952年,私立回浦小學改為公立,曾名東方紅小學。1956年夏,臨海縣人民政府接收了私立回浦中學,改公立而名為臨海第二中學。1961年夏,學校從城內舊府學署和文廟東遷到山宮坦(即今鯉山路3號)。1967年3月,校名改為東方紅中學;1973年5月26日,複名臨海第二中學。1985年8月16日,經臨海縣人民政府批准,複名回浦中學。校長邵全建之後,金文淵、左連正、張炳傑、王建國、王良漢、邵桂興先後任校長;其中張炳傑、王建國稱革委會主任,邵全建於1978年10月~1979年9月又任一年校長。
簡史
中華民國時期
·1912年,卓犖、章超、林憲章、項士元、許君祥等人在臨海創建私立高等小學校。
·1913年正月,陸翰文接辦校務,因臨海在漢代時曾名回浦縣,便將校名改為臨海私立回浦高等小學校。
·1923年,學校添辦初小,同時創辦台州第一所幼稚園。
·1924年,學校增設初中部,校名改為臨海私立回浦學校。
·1929年3月21日,浙江省教育廳正式立案,是為臨海私立回浦初級中學。
·1938年2月,設立分校於臨海西鄉黃沙。
·1939年2月,舉校西遷,同時,增設高中部,並改名為臨海私立回浦中學。
·1941年1月,學校遷回臨海城內舊址。
·1941年7月,時任校董事長陸翰文在臨海東鄉上沙設立分校(即今之大田中學)。
中華人民共和國時期
·1950年,上沙分校遷址下沙屠村。
·1952年,小學部改為公立回浦小學,與該校脱鈎;同年,上沙分校易為臨東初級中學,單獨建制。
·1956年夏,學校改為公立,稱“臨海第二中學”。
·1967年3月,校名改為東方紅中學。
·1973年5月26日,複名臨海第二中學。
·1985年8月16日,學校複名回浦中學。 [1] 

臨海第二中學校園環境

學校人文底藴深厚,校園環境幽雅,學校佔地306畝,建築面積8.8萬平方米。教學設施一流,有國內領先的實驗室、語音室、多功能演播廳、圖書館、體育館、標準400米塑膠田徑場、學術報告廳、藝術劇場等,投資2500萬元建設的校園智能化網絡走在全國前列。回浦中學是目前省內規模最大、設施最先進、環境最優美的高級中學之一。
學校現有71個班級,學生3883人,專任教師206人,其中中、高級教師佔75%,先後共有8名教師被評為浙江省特級教師,居台州市首位。現有全國人大代表1人,省特級教師4人,省名師培養人選4人,省教壇新秀6人,全國先進(模範)教師2人,省優秀教師2人,台州市名師8人,整體師資實力雄厚。
近幾年來,回浦中學堅持“質量立校、特色興校、集團強校”的辦學思想,學校的高考成績連年攀升,培養出兩屆台州市高考狀元,先後有陳加朋、邱力戈、王妮佳等同學被北京大學錄取。學校辦學特色鮮明,外語、體育在全省乃至全國都有一定的知名度,而且聘請外籍教師任教口語,已形成一套“快節奏、高密度、多信息、大容量”的課堂教學特色;體育特色教育成果顯著,籃球田徑網球、舉重等項目成績名列全省前茅。近20年來,學校先後為省級、國家級專業隊輸送各類運動員50餘人,學校兩次被教育部國家體育總局評為全國體育先進單位。
回浦中學人才輩出,辦學成績驕人。100年來,已為國家培養了近六萬名畢業生,湧現出了一大批革命志士和科技人才,其中兩院院士5人。據《台州地區志》記載,至1990年,台州籍“旅外獲得教授等高級專業職務人員”計556人,臨海籍的有157人,其中回浦校友141人,佔台州總數的25%,佔臨海總數的84%。因辦學成績卓著,富有特色,回浦中學作為台州唯一的一所學校被載入中國《教育大辭典》。
回浦中學實行集團化辦學,建立浙江省首家國有基礎教育集團——回浦教育集團,集團以回浦中學為龍頭,包括臨海市外國語學校回浦實驗中學等三所學校。

臨海第二中學校訓校歌

校訓
信、愛、勤、勇
信:實踐不欺 愛:樂羣知本 勤:有恆耐苦 勇:知恥敢為
校歌
回浦舊校歌 陸翰文 詞
莽莽中原逐鹿場,登高感慨長。 回浦波平赤城赤,壯哉吾故鄉。
山水清奇毓靈秀,英豪應運生。 願養鋒鋭殲強梁,蔚為該校光。
靈江江水碧迴環,秋高星斗寒。 大好年華如逝水,容易換朱顏。
及時為學兼修養,浩氣薄雲端。 乘槎直向廣寒遊,摘得北辰還。
【注1】回浦舊校歌原載於1917年第一期《回浦學校》,1925年編入《歌集》
回浦校歌 邵定安 詞 陸翰文 曲
我來回浦究何因?不學別的要來學做人。
信愛勤勇是校訓,必要時時歌詠放在心。
一切規則不犯毫分,惡習都除盡。
為的是自己前程,預備做社會事情。
【注2】回浦校歌原載於1924年12月7日第八十期《回浦潮》,1925年編入《歌集》
【注3】回浦舊校歌為原回浦學校校歌,因歌詞對於小學部學生而言,過於深奧,不便於小學部學生歌唱,故後來創作回浦校歌,回浦校歌由小學部學生傳唱,回浦舊校歌由初中、高中學生傳唱。現在,回浦教育集團下屬三校之學生均以回浦舊校歌為校歌,已傳唱近100年。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