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腳手

鎖定
腳手,漢語詞語,拼音是jiǎo shǒu,意思是腳與手,人的上下四肢;手腳,謂暗中採取的行動;爪牙,指能聽候調遣者;人為的痕跡,特指文辭手法。 [1] 
中文名
腳手
外文名
Foot hand
拼    音
jiǎo shǒu
注    音
ㄐㄧㄠˇ ㄕㄡˇ
出    處
露青竹杖歌

目錄

腳手解釋

1、腳與手。人的上下四肢。 [1] 
2、猶手腳。謂暗中採取的行動。 [1] 
3、猶爪牙。指能聽候調遣者。 [1] 
4、人為的痕跡。特指文辭手法。 [1] 

腳手出處

唐·顧況《露青竹杖歌》:“蛟龍稽顙河伯虔,拓羯胡雛腳手鮮。”
明·施耐庵《水滸傳》第五回:“﹝魯智深﹞尋了包裹,跨了戒刀,拿了禪杖,拽開腳手,取路便走。”
醒世姻緣傳》第九回:“﹝計氏﹞戴了不多幾件簪環戒指,纏得腳手緊緊的。”
賴和《一杆“秤仔”》:“病了四五天,才診過一次西醫,花去兩塊多錢,雖則輕快些,腳手尚覺乏力。”
朱子語類》卷一三二:“平勃之成功也,適值呂后病困,故做得許多腳手,平勃亦幸而成功。”
元·無名氏《小孫屠》戲文第十齣:“前日不是我走得急,險些個遭小孫屠腳手。”
明·馮夢龍《掛枝兒·調情》:“早是不曾做腳手,險些露出馬腳兒。”
《佛果圓悟禪師碧巖錄》卷二:“大中天子曾經觸,三度親遭弄爪牙,黃櫱豈是如今惡腳手?”
高雲覽《小城春秋》第五章:“他又説,東西南北角,處處都有他的腳手,他全喊得動。”
明·胡應麟《詩藪·古體上》:“《應詔》贍而不冗,整而有序,得繁簡文質之中,絕可師法。《朔風》稍露詞人腳手,格調在漢魏間。”
參考資料
  • 1.    腳手  .在線漢語字典[引用日期2019-0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