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脱穎而出

(漢語成語)

鎖定
脱穎而出,是漢語的一則成語,出自西漢·司馬遷《史記·平原君虞卿列傳》。 [1] 
這則成語原指錐尖透過囊袋顯露出來,比喻有才能的人得到機會,即本領全部顯現出來。其結構為偏正式,在句子中可充當謂語、賓語、定語,含褒義。 [1-2] 
中文名
脱穎而出
拼    音
tuō yǐng ér chū
近義詞
嶄露頭角
反義詞
深藏若虛
出    處
《史記·平原君虞卿列傳》
注    音
ㄊㄨㄛ ㄧㄥˇ ㄦˊ ㄔㄨ
語法功能
作謂語、賓語、定語

脱穎而出成語出處

平原君曰:“夫賢士之處世也,譬若錐之處囊中,其末立見……”毛遂曰:“臣乃今日請處囊中耳。使遂早得處囊中,乃穎脱而出,非特其末見而已。”(西漢·司馬遷《史記·平原君虞卿列傳》) [1-2] 
後人據此提煉為成語“脱穎而出”。 [6] 

脱穎而出成語故事

秦昭王四十七年(公元前260年),秦國趙國在長平一戰,趙括率領的四十多萬趙國軍隊全軍覆沒。然後秦軍長驅直入,趙國的京城邯鄲被秦軍包圍,趙國危在旦夕。在這種危急的情況下,趙孝成王派他的弟弟平原君趙勝前去楚國求援。因為關係重大,平原君趙勝準備帶二十名精幹的文武隨員同往。他在幾千名門客中挑來挑去只選中了十九名,還差一名再也挑不出來了。這時,有個名叫毛遂的門客走到平原君面前,自我推薦。平原君不認識毛遂,便問:“先生在我這裏幾年了?”毛遂説:“三年了。”平原君聽了,搖搖頭説:“一個有才能的人處在世上,就好像錐子放在袋子裏一樣,它的尖兒會一下子露出來的。而您在我家三年了,可我從來還沒有聽人説起過您。這説明您沒什麼本事,先生您還是留在家中吧。”
毛遂聽了,從容地申辯説:“我是特意來請您把我放進袋子裏去的啊。假如我這隻錐子早能放進您的袋子裏,那就不只是露出一個尖兒,而早就會像穀穗脱苞那樣,完全顯現出來了。”於是,平原君同意帶着毛遂去楚國。到了楚國,毛遂跟那十九個人一交談,那十九人全都對毛遂的口才和見識驚歎不已。這一天,平原君與楚王開始會談,從太陽出山開始,一直談到日上中天,也沒有談出一個結果來。最後毛遂挺身而出,陳述利害,楚王才派兵去救趙國,解了邯鄲之圍。
事後,平原君感慨地説:“毛遂三寸之舌,勝百萬軍隊,他一到楚國,我們趙國的威望就大大提高。我觀察的人才不算少了,但竟然錯看了他。” [3]  [7] 

脱穎而出成語寓意

毛遂在平原君的手下默默無聞了三年,但在這三年裏,他並不是無所事事的混日子,而是不斷磨鍊自己,為自己尋找機會。當機會真的降臨時,他又果斷地向主人推薦自己。同時,他也用事實證明自己可以“脱穎而出”。脱穎而出,需要的是才能與卓異。在日常的生活與工作中,一個人如果相信自己是有能力的,可以勝任某件事,就可以像毛遂一樣自薦,從而引得別人的刮目相看。 [4-5] 

脱穎而出成語運用

成文用法
“脱穎而出”比喻有才能的人遇時機而顯露本領,超越眾人。這則成語在句子中可作謂語、賓語、定語,含褒義。 [1]  [6] 
運用示例
明·馬中錫中山狼傳》:“異時倘得脱穎而出,先生之恩。” [1] 
清·曾樸孽海花》第一三回:“這日得了總裁之命,夾袋中許多人物,可以脱穎而出,歡喜自不待言。” [1] 
老舍四世同堂》七:“在高第心中呢,仲石必是個能做一切,知道一切的人,而暫時的以開車為好玩,説不定哪一天他就會脱穎而出,變成個英雄。” [8] 

脱穎而出漢英成語翻譯

【脱穎而出】pale others by showing one's ability andtalent [9] 
比喻顯示出人的才能,例別為目前的困境而悲觀,只要不斷努力,總有一天你會脱穎而出的。
Do not be pessimistic with the presentsituation.As long as you continue working hard, your abilities will one day berecognized. [9] 
參考資料
  • 1.    脱穎而出的解釋|脱穎而出的意思  .漢典網[引用日期2021-10-20]
  • 2.    王佔義編著.中外詞語溯源故事大辭典(精華版).呼和浩特:內蒙古人民出版社,2017:284
  • 3.    馬鑫 馬學雲 馬桂英.漢語典故故事選萃.北京:金盾出版社,2015:465
  • 4.    劉加臨編著.史記中的智慧名言故事(學生版).南昌:二十一世紀出版社,2015:68
  • 5.    方舟主編.寫給孩子的完美性格書:自信與勇氣.北京:北京聯合出版公司,2016:39
  • 6.    李一華 呂德申.漢語成語詞典.成都:四川辭書出版社,1985:848
  • 7.    印有志編著.成語故事經典.瀋陽:遼寧少年兒童出版,2004:226-227
  • 8.    商務印書館辭書研究中心編.《新華成語詞典》:商務印書館,2002年:713頁
  • 9.    施正信,王春菁,張健鍾編著.《漢英成語詞典》:中國對外翻譯出版公司,2008年:461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