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脆膳

鎖定
脆鱔亦名甜鱔,相傳始創於一百多年前的太平天國時期,是中國眾多鱔魚佳餚中,獨樹一幟的特色傳統名菜。清末民初,脆鱔已用作筵席大菜。該菜呈醬褐色,烏光油亮,色澤調和,鬆脆香酥,滷汁甜中帶鹹,酥爽可口,即使無牙老人,亦可一嘗其鮮。該菜亦便於保存,即使在盛夏時節,置放二、三天,也新鮮如故,故不僅是一道名菜,亦是饋贈親友的佐食禮品。
鱔魚屬水鮮,是江蘇菜中主要原料之一,江蘇菜系中的全鱔席,共有108道全部由鱔魚做成的美味佳餚,以此宴請賓客,據説三天都吃不完,可是這108道菜中,還不包括梁溪脆鱔
中文名
脆膳
分    類
特色傳統名菜
口    味
鮮鹹
主要食材
鱔背
菜    系
蘇菜

目錄

脆膳菜品特色

1920年後,開設在惠山的“二泉園”店主朱秉心對家傳脆鱔製法悉心研究,使之愈加爽酥、鮮美,頗具特色,遠近聞名,因朱秉心習慣於戴着大眼鏡做菜,因此人們又稱此菜為“大眼鏡脆鱔”。梁溪,水名,為流經無錫市的一條重要河流,其源出於無錫惠山,北接運河,南入太湖,相傳東漢時著名文人梁鴻偕其妻孟光曾隱居於此,故而得名,歷史上梁溪為無錫之別稱。近百年來,無錫太湖遊船,每經由梁溪馳入太湖,船上多設有船菜梁溪脆鱔是船上必備的風味菜餚。

脆膳原料

脆膳主料

鱔背700克。

脆膳輔料

葱結8.5克、姜7.5克、胡椒粉少許、 黃酒20克、白糖65克、鹽4克、醬油29克、味精少許。

脆膳製作

1、將活清水鱔魚1400克,放在冷的空鍋裏,蓋上1只淘籮,用手撳住 ,以免鱔魚跳出。隨手用滾開水從淘籮上倒下去,直到鱔魚張開口,表明已經燙死 ,隨即撒上少許鹽,再撈出鱔魚,洗淨它身上的黏液。
2、將鱔魚平放在砧板上, 頭朝左,尾巴朝右,肚皮對準自己的胸前,左手抓住鱔魚的頭,右手執落刷骨柄, 用骨柄的尖端從頸部插入,向右將鱔魚的背肉成條地劃下來,這稱單鱔背劃法。然 後將劃下的鱔背條一切兩段,共可得淨鱔背肉700克,
3、將葱結、薑片、鹽、 醬油、酒、糖、味精、胡椒粉放在一隻鍋內,加上清水約250克,用小温火熬成 濃汁約200克。另用一隻鍋燒好開水;一隻鍋倒上生油約1900克燒熱,然後 將劃好的鱔背條放入開水鍋一過,立即用爪籬撈出,濾幹,倒入生油鍋裏四面撒開 ,一見鱔條一根根捲起,再起旺火燒一下,撈出,倒入濃汁鍋裏翻幾下,待全部濃 汁都被吸光,説明正到好處,又松又脆,即可起鍋裝盤,上面撒些薑絲。欲達到松 脆的要求,必須注意在起初時油鍋不能太熱,一般只要燒到四成熱即可。過冷過熱 ,或者下鍋時不很好撒開,不但不能使鱔條捲起來,反而會使鱔條互相黏結一團。 這就不對了。
無錫名廚製作此菜時,一律選用150克左右一條的鮮活鱔魚為原料,放入含鹽量為3%的清水中,加蓋煮至魚嘴張開時撈出,在清水中漂清,然後沿脊骨兩側劃下成整條鱔肉,放在八成熱的油鍋中炸約3分鐘撈出,待油温回升到八成熱時,放入鱔魚肉復炸約4分鐘後移至小火上炸脆,另用紹酒、薑末、醬油、白糖、燒沸成滷汁作配料。近年來,粵菜中也製作脆鱔,但製作時,多用鱔段撲粉後再下油鍋炸,粉經油炸後,即產生膨化效益,掛滷後吸滷很快,影響酥脆,而無錫是採取清炸之法,此法工藝要求較高,充分體現了此菜獨到的火工。成品入席時,相互搭架,碼高擱空,上置黃嫩薑絲,不僅造型獨特,而且鬆脆感很強,該菜呈醬褐色,烏光油亮,色澤調和,鬆脆香酥,滷汁甜中帶鹹,酥爽可口,即使無牙老人,亦可一嘗其鮮。該菜亦便於保存,即使在盛夏時節,置放二、三天,也新鮮如故,故不僅是一道名菜,亦是饋贈親友的佐食禮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