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中長鏈脂肪酸

鎖定
一類由碳、氫、氧三種元素構成的化合物。通常所説的中長鏈脂肪酸是指碳鏈中含碳原子數在8-10個的脂肪酸 [1]  。有一些發現,使用中長鏈脂肪酸的油脂有降低血脂、降低膽固醇、降低體脂的作用 [2] 
中文名
中長鏈脂肪酸
外文名
Medium-and long-chain fatty acid
構成元素
碳、氫、氧
作    用
降低血脂,膽固醇、體脂
別    名
脂肪乳;英脱利匹特
Fat Emulsion [3] 
氧化性
易於氧化水解

中長鏈脂肪酸脂肪乳[中鏈及長鏈複合劑]的藥理作用

脂肪乳[中鏈及長鏈複合劑]所含中鏈三酰甘油比長鏈三酰甘油從血中清除、氧化供能更快。因此,適合為機體提供能量。多不飽和脂肪酸由長鏈三酰甘油提供,防止因必需脂肪酸缺乏所致的生物學紊亂;卵磷脂中含有磷,保證膜的流動性和生物學功能;甘油參與體內能量代謝或合成糖原和脂肪。脂肪乳[中鏈及長鏈複合劑]為腸外營養劑,提供營養所需的熱量和必需脂肪酸,且無氨基酸和糖類溶液高滲壓的缺點。進入血液後與血中載脂蛋白C結合,在脂蛋白酶的作用下,三酰甘油分解成非酯化脂肪酸,提供機體能量和必需脂肪酸。非酯化脂肪酸亦可與血漿中白蛋白結合,或經肝臟氧化,轉化為極低密度脂蛋白,再進入血流。其粒徑大小與天然乳糜微粒相似,均通過相同的代謝途徑進行代謝。

中長鏈脂肪酸脂肪乳[中鏈及長鏈複合劑]的藥代動力學

脂肪乳[中鏈及長鏈複合劑]在循環中的消除與乳糜微粒的代謝途徑相同。脂肪乳[中鏈及長鏈複合劑]正常人輸入後的三酰甘油t1/2為16min,短於單純輸注長鏈脂肪乳後的三酰甘油半衰期(約33min),表明使用脂肪乳[中鏈及長鏈複合劑]後機體能夠更快地利用三酰甘油。

中長鏈脂肪酸脂肪乳[中鏈及長鏈複合劑]的適應證

主要用於需要進行靜脈營養的病人提供能量和必需脂肪酸;30%更適合輸液量受限制和能量需求高度增加的病人。

中長鏈脂肪酸脂肪乳[中鏈及長鏈複合劑]的禁忌證

對蛋或豆類過敏者、嚴重急性肝損害、嚴重代謝紊亂特別是脂肪代謝紊亂(脂質腎病、嚴重腎功能不全、嚴重高脂血症)患者、血栓、黃疸、糖尿病伴酮中毒及敗血症患者禁用。

中長鏈脂肪酸注意事項

1.因存在微生物生長的可能性,故若單獨輸注,靜脈脂肪乳懸掛的時間不應超過12h。
2.代謝性酸中毒、嚴重肝損害、肺部疾病、膿毒血癥、單核-吞噬細胞系統疾病、貧血或凝血功能障礙、有脂肪栓塞傾向的病人慎用靜脈輸入脂肪乳。太快輸入會引起體液或脂肪負荷過重,導致血漿中電解質濃度稀釋、體內水瀦留、肺水腫、肺彌散能力受阻。

中長鏈脂肪酸脂肪乳[中鏈及長鏈複合劑]的不良反應

分兩類,即速髮型反應,呼吸困難、發紺、變態反應、高脂血症、高凝固性、噁心、嘔吐、頭痛、潮紅、發熱、出汗、寒戰、嗜睡及胸骨痛;遲髮型反應,肝臟大、中央小葉膽汁淤滯性黃疸、脾大、血小板減少白細胞減少、短暫性肝功改變及脂肪過量綜合徵。如輸注速度過快,超過脂肪吸收的最大速度(成人每小時2~3g/kg)將產生急性症狀,如胸痛、呼吸困難、發紺、心動過速、低血壓(偶爾血壓高)、發冷、發熱、噁心、嘔吐、潮紅及蕁麻疹、腹瀉、水腫、嗅覺異常、口腔油膩感。個別出現貧血、腰痠背痛、肝脾大等。減慢滴注速度,反應可消失。輸液局部可出現靜脈炎、血管痛及出血傾向、靜脈血栓形形形成。

中長鏈脂肪酸脂肪乳[中鏈及長鏈複合劑]的用法用量

成人,每天10%或20%,脂肪乳[中鏈及長鏈複合劑]250~500ml,最大劑量為每天2ml/kg;注射必須緩慢而連續,開始每分鐘5~10滴,0.5h後逐漸增至10~20滴。新生兒和嬰兒,首日1g/kg,以後每天增加0.5g/kg,每天不超過4g/kg。早產兒及低體重新生兒,最好是24h連續輸注,開始時每天劑量為0.5~1g/kg,以後逐漸增加至每天2g/kg。

中長鏈脂肪酸專家點評

1.易於氧化水解。
2.氧化完全,體脂形成少。三酰甘油的水解是由脂肪酶催化,在肝臟為肝脂酶,在外周組織為脂蛋白脂酶(LPL)。LPL水解MCT的最大反應速度是LCT最快水解速度的2.2倍,HL水解MCT的最大速度是LCT的1.2倍。僅有不到2%的MCT會轉化成脂肪。因而比LCT更少引起脂肪浸潤。
3.生酮作用:中鏈三酰甘油具有比長鏈三酰甘油較多的生酮作用,對外圍組織供能較多,有一定的節氮效用。
4.對肝功能的影響較少。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