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胡盧巴

(豆科胡盧巴屬植物)

鎖定
胡盧巴(Trigonella foenum-graecum L.),是豆科胡盧巴屬的一年生草本植物。根系發達,莖直立,圓柱形,多分枝,微被柔毛;基部與葉柄相連,先端漸尖,被毛;花無梗,萼筒狀,花冠黃白色或淡黃色,基部稍呈堇青色;莢果圓筒狀,直或稍彎曲,無毛或微被柔毛,先端具細長喙,背縫增厚;種子長圓卵形,棕褐色,表面凹凸不平;花期4-7月;果期7-9月。 [4]  胡盧巴始載於《嘉祐本草》。 [5] 
胡盧巴分佈於地中海東岸、中東、伊朗高原以至喜馬拉雅地區,在中國南北各地均有栽培,在西南、西北各地呈半野生狀態,生於田間、路旁。 [6]  胡盧巴性喜冷涼,抗霜凍力強,適應性廣,對土壤、氣候條件要求不太嚴格。 [7]  胡盧巴一般以播種方式繁殖。 [8] 
胡盧巴的種子入藥,利氣、祛寒、止瀉、補腎壯陽,可以治療肺病、風寒濕痹、腎虛遺精和陽痿。 [9]  胡盧巴種子有催乳作用,還可作為促發及製作避孕藥物的原料。 [10] 
中文名
胡盧巴 [3] 
拉丁學名
Trigonella foenum-graecum L. [3] 
植物界
被子植物門
木蘭綱
豆目
豆科
胡盧巴屬
胡盧巴
命名者及年代
L.,1753

胡盧巴植物學史

胡盧巴 胡盧巴
Alefeld在Landw. Fl. 71-72.1866. 中提到Foenum-graecum officinale tibetanum Alef. 是中國西藏的野生種;另外在西藏還有野生的紅花種,果無毛,定名為Foenum-graecum officinale rhodanthum Alef.。Vassilczenko在寫《胡盧巴屬專著》時,並沒有研究過上述材料,只在附註中改為二名法的名稱:Trigonella tibetana (Alef) Vass. 和Trigonella rhodantha (Alef.) Vass.但並未列入正式的種名錄之中。Yakovlev在Pl. Asiat. Centr. 8a: 90. 1988把這二種作為異名處理,《中國植物誌》編委們未見標本,權志於此。 [1]  胡盧巴始載於《嘉祐本草》。 [5] 

胡盧巴形態特徵

胡盧巴
胡盧巴(8張)
一年生草本,高30-80釐米。主根深達土中80釐米,根系發達。莖直立,圓柱形,多分枝,微被柔毛。羽狀三出複葉;托葉全緣,膜質,基部與葉柄相連,先端漸尖,被毛;葉柄平展,長6-12毫米;小葉長倒卵形、卵形至長圓狀披針形,近等大,長15-40毫米,寬4-15毫米,先端鈍,基部楔形,邊緣上半部具三角形尖齒,上面無毛,下面疏被柔毛,或禿淨,側脈5-6對,不明顯;頂生小葉具較長的小葉柄。花無梗,1-2朵着生葉腋,長13-18毫米;萼筒狀,長7-8毫米,被長柔毛,萼齒披針形,錐尖,與萼等長;花冠黃白色或淡黃色,基部稍呈堇青色,旗瓣長倒卵形,先端深凹,明顯地比冀瓣和龍骨瓣長;子房線形,微被柔毛,花柱短,柱頭頭狀,胚珠多數。莢果圓筒狀,長7-12釐米,徑4-5毫米,直或稍彎曲,無毛或微被柔毛,先端具細長喙,喙長約2釐米(包括子房上部不育部分),背縫增厚,表面有明顯的縱長網紋,有種子10-20粒。種子長圓狀卵形,長3-5毫米,寬2-3毫米,棕褐色,表面凹凸不平。花期4-7月,果期7-9月。 [1] 

胡盧巴產地生境

分佈於地中海東岸、中東、伊朗高原以至喜馬拉雅地區;在中國南北各地均有栽培,中國西南、西北各地呈半野生狀態。生長在田間、路旁。 [1]  胡盧巴性喜冷涼,抗霜凍力強,適應性廣,對土壤、氣候條件要求不太嚴格。 [7]  耐熱,生長迅速,喜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生長適温16~26℃。 [11]  胡盧巴一般以播種方式繁殖。 [8] 
胡盧巴 胡盧巴

胡盧巴同屬種類

本屬約55餘種,分佈地中海沿岸,中歐,南北非洲,西南亞,中亞和大洋洲。中國有8種,其中兩種引進。 [11] 

胡盧巴育植技術

整地施肥:選好地塊每畝施入優質有機肥2000千克,搗細,均勻撒入地內。深耕40釐米,將土與肥均勻混合,粗細整平,作1.3米寬的高畦,畦頭開好排水溝。如土壤墒情差,應先澆水,待水下滲後再進行播種。
繁殖:胡盧巴在生產上根據用途不同分草用、粒用型兩類,均以種子繁殖。
選種:7-8月種子將成熟時,在田間選生長良好無病蟲害的單株或地塊留種,收穫時單獨採收脱粒。種子以棕黃色充實而飽滿者為佳。
種子處理:播種前用50-60℃温水浸泡24小時,撈出洗去膠質,晾乾種皮後即可播種。
胡盧巴 胡盧巴
播種:中國北方春播。3月底至4月初播種。在整好的睦面上,按25釐米×30釐米株行距開穴,每穴播4-5粒種子,復土蓋平,稍加鎮壓使種子與土壤緊密結合,保持畦面濕潤。每畝用種量1.5-2千克。
田間管理:播種後如土壤温温度適宜,3-4天出苗,1周內齊苗。苗高10釐米時間苗,去弱留強,每穴留2株。定苗後及時除草、鬆土和培土。胡盧巴怕澇,雨季注意排澇,保持地內無積水。齊苗後根據苗情追肥,第一次追肥在分枝前進行,每畝用腐熟的人糞尿水1500千克,在植株間開淺溝施入,並以土蓋肥。粒用型進行第二次追肥。7月植株生長盛期,畝噴1%硫酸餌溶液80-90千克,隔12-15天噴一次,連噴兩次。噴施餌肥能使莖杆粗壯防止倒狀,籽粒更為充實,並可減少病蟲害。 [2] 

胡盧巴主要價值

胡盧巴食用

胡盧巴的全草有香豆素氣味。可作飼料;嫩莖、葉可作蔬菜食用;莖、葉或種子曬乾磨粉摻入麪粉中蒸食作增香劑;幹全草可驅除害蟲。胡盧巴適應性強,抗寒,生長迅速,鮮草含氮量在0.6%左右,翻壓土中對後熟作物有明顯增產效果。 [1] 

胡盧巴藥用

胡盧巴的種子入藥,利氣、祛寒、止瀉、補腎壯陽,可以治療肺病、風寒濕痹、腎虛遺精和陽痿。 [9] 

胡盧巴觀賞

全草含香豆素,氣味芬芳,小花觀賞價值不大,可用於香草專類園或用於岩石園點綴。 [11] 

胡盧巴其他

胡盧巴種子有催乳作用,還可作為促發及製作避孕藥物的原料。 [10]  本種可作為飼料,莖、葉或種子曬乾磨粉摻入麪粉中蒸食作增香劑。 [11] 
參考資料
  • 1.    胡盧巴  .中國植物物種信息數據庫[引用日期2020-09-21]
  • 2.    祝麗香,秦柏靈.胡盧巴的栽培及利用[J].中國林副特產第3期(總第42期).1997年8月:26
  • 3.    胡盧巴 Trigonella foenum-graecum|iPlant  .植物智——植物物種信息系統[引用日期2023-03-08]
  • 4.    胡盧巴  .植物智[引用日期2023-03-26]
  • 5.    謝宗萬主編,本草綱目藥物彩色圖鑑,人民衞生出版社,2000.01,第107頁
  • 6.    胡盧巴  .植物智[引用日期2023-03-26]
  • 7.    蔣尤泉主編,中國作物及其野生近緣植物 飼用及綠肥作物卷,中國農業出版社,2007.11,第612頁
  • 8.    劉延江主編,新編園林觀賞花卉,遼寧科學技術出版社,2007.05,第78頁
  • 9.    羅達尚,晶珠本草正本詮釋,四川科學技術出版社,2018.01,第405頁
  • 10.    李河山主編,美味中國 實用調味配方大全,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16.09,第13頁
  • 11.    徐曄春,臧德奎 主編.中國景觀植物應用大全(草本卷).:中國林業出版社,2015年01月:第188頁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