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胡小勇

(華南師範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

鎖定
博士、三級教授、博士生導師,美國Penn State University訪問學者,華南師範大學教育人工智能研究院常務副院長;同時任教育信息技術學院副院長、廣東省基礎教育與信息化研究院副院長,華南師範大學校級名師和首批教師教育工作室主持人。兼任教育部高校教育技術專業教指分委秘書長、中國教育學會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專委會副理事長、教育部教育信息化教學應用實踐共同體項目(智能教育類)專家、教育部產學合作協同育人項目、虛擬教研室建設項目專家、科大訊飛智能教育專家、廣東省智慧學習技術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等。聚焦於教育信息化理論與政策、智能教育理論與應用、信息化教學教研創新開展教科研實踐,主持《人工智能視域下的教師畫像及應用研究》等多項國家級、省部級科研項目,主持教育部“教師智能教育素養”虛擬教研室、教育部首批新文科教改項目,開設了中國大學MOOC《人工智能教育應用》等慕課,編寫出版《在線教研實用指南》、《應用與示範:智慧環境與學習創新》等100多篇論著,榮獲國家級和省部級教學成果獎和科研獎勵10餘次。 [4] 
中文名
胡小勇
國    籍
中國
民    族
畢業院校
華東師範大學
學位/學歷
博士
職    業
教師
專業方向
教育技術學(信息化教學)
職    務
華南師範大學教育人工智能研究院常務副院長;華南師範大學教育信息技術學院教育技術副院長 [1] 
學術代表作
《區域教育信息化可持續發展研究》、《問題化教學設計:信息技術促進教學變革》等
性    別

胡小勇人物經歷

[2]  全國教育信息技術研究“十二五”規劃課題評審專家(中央電教館)、教育部國際合作教師培訓項目“英特爾®未來教育”專家、廣東省高等學校教育技術學教學指導委員會秘書長、廣東省中小學教師信息技術能力提升工程專家、廣東省中小學教師教育技術能力培訓項目專家、廣州天河區教研室教科研協作基地特聘學術帶頭人、第七屆/第八屆教育技術國際論壇組織委員會委員、《開放教育研究》雜誌評審專家等。

胡小勇研究領域

[2]  信息化教學創新、信息化教師專業發展、微課開發與翻轉課堂、中小學信息化科研(小課題研究)指導等。

胡小勇學術成果

[2]  (1)主講廣東省高等學校本科生省級精品課程《教育傳播學》,以及研究生課程:《信息化教學前沿研究》、《信息化教師專業發展》、《參與式課程開發》、《信息化教育的理論與實踐》、《信息技術與基礎教育改革》等。授課風格生動,榮獲國家、省等高層級的教學獎勵。
(2)課題:主持及參與了多項國家和省部級等課題。包括主持:國家社會科學基金教育學國家一般課題“面向‘互聯網+’的教師教研形態轉型與變革研究”、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大項目子課題“信息化促進新時代基礎教育公平的理論研究”、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青年課題“智慧學習環境下創造性人才培養模式研究”、教育部科技司高校科技戰略研究項目:“信息化教學有效模式和方法研究”、教育部第二批虛擬教研室建設試點項目“教師智能教育素養研究教研室” [3]  ,廣東省軟科學研究計劃項目“面向智慧廣東的教育信息化公共服務體系研究”、廣東省教育科學規劃課題“廣東省數字化教育資源建設體系框架與共享機制研究”,以及“教師遠程培訓的優質課程資源設計研究”等。
(3)論著教材:出版專著教材10部,包括:專著《區域教育信息化可持續發展研究》(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問題化教學設計:信息技術促進教學變革》(國家“十五”重點出版規劃項目,教育科學出版社),參編《教學媒體的理論與實踐(第二版)》(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國家級規劃教材),《信息時代的教育傳播》(高等教育出版社),主編“教師信息化教學技能發展叢書(4冊)”,任教育部全國“中小學教師教育技術能力標準”培訓教材編委;在《電化教育研究》、《中國電化教育》等雜誌上公開發表論文80多篇。

胡小勇獲得榮譽

[2]  榮獲國家級教學成果二等獎兩次(《協同理念引領下創建教育技術學國家級特色專業“五個三結合”培養人才模式》、2014;《創建“三位一體”實驗教學體系,培養教育技術學專業實踐創新人才》、2009)、廣東省優秀教學成果一等獎兩次、第四屆全國教育科學研究優秀成果二等獎、上海教育科學研究成果一等獎等。
2022年5月19日,教育部辦公廳公佈第二批虛擬教研室建設試點名單,胡小勇帶頭的教師智能教育素養研究教研室入選。 [3] 

胡小勇研究項目

1. 國家社科基金青年項目(2007):《區域性優質教育信息資源的建設機制與推廣策略研究》(CCA070217)
2. 國家社科基金青年項目(2013):《智慧學習環境下創造性人才培養模式研究》(CCA130131)
3.教育部科技管理戰略研究項目(2014):《信息化教學有效模式和方法研究》(2014XX06)
4.廣東省軟科學研究計劃項目(2014):《面向智慧廣東的教育信息化公共服務體系研究》(2013B070206044)
5.廣東省研究生示範課程建設項目(2017):《信息化教學理論前沿》(2017SFKC17)
6.教育部-中國移動科研基金(2017):信息技術支持下的區域教研模式研究及試點(MCM20170502)
7.廣東省教師教育在線開放課程(2018)、廣東省一批本科線上課程(2020)、中國大學MOOC(2019):《人工智能教育應用》
8.國家社科基金一般項目(2018):《面向“互聯網+”的教師教研形態轉型與變革研究》(BCA18094)
9.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2018):《信息化促進新時代基礎教育公平的研究》子課題《信息化促進新時代基礎教育公平的理論研究》(18ZDA334)
10.教育部產學合作協同育人項目(2020):《師範生智能技術應用素養培養的教學改革研究》
11.教育部首批新文科研究與改革實踐項目(2021):《智慧環境下教育技術學專業的混合式教學改革研究》(2021180025)
12.廣東省一批本科線上線下混合式課程(2021)、中國大學MOOC(2019):《教育傳播學》
13. 教育部第二批高校虛擬教研室建設試點項目(2022):《教師智能教育素養研究》
14. 國家社科基金一般項目(2022):《人工智能視域下的教師畫像及應用研究》(BCA220206) [4] 

胡小勇獎勵榮譽

1.國家級教學成果(高等教育)二等獎(2009):《創建“三位一體”實踐教學體系,培養教育技術學專業實踐創新人才》,排名第5
2.第四屆全國教育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二等獎(2011):《教育技術培訓教程》,排名第5
3. 國家級教學成果(高等教育)二等獎(2014):《協同理念引領下創建教育技術學國家級特色專業“五個三結合”培養人才模式》,排名第3
4. 第七屆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人文社會科學)二等獎(2015):《信息時代的教育傳播研究:理論與實踐》,排名第2
5. 全國第五屆教育碩士優秀教師(2016),獨立
6. 國家級教學成果(基礎教育)二等獎(2018):《網絡環境下的區域教研變革實踐》,排名第6
7. 廣東省教育教學成果獎(高等教育)一等獎(2018):《創建教育碩士現代教育技術專業六位一體的培養人才模式的研究與實踐》,排名第4
8. 廣東省教育教學成果獎(高等教育)二等獎(2018):《構建多角度全過程教育技術學重點專業人才創新技能訓練體系的改革與實踐》,排名第2
9. 廣東省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二等獎-調研報告(2019):《廣東省教育信息化發展報告(2015)》,排名第2
10.廣東省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二等獎(2019):A social network analysis of teaching and research collaboration in a teachers' virtual learning community,排名第2
11.廣東省教育教學成果獎(高等教育)二等獎(2019):《兩貫通六維度”的<教育傳播學>混合式金課教學改革研究》,主持
12.廣東省教育教學成果獎(基礎教育)二等獎(2019):《“四元聯動-技術介導”:小學數學精準教學模型的構建與實踐》,排名第2
13. 廣東省教育教學成果獎(基礎教育)一等獎(2021):《一核兩翼賦能區域教育教學“高-精-新”融合發展的研究與實踐》,排名第2
14.廣東省教育教學成果獎(基礎教育)一等獎(2021):《信息化教研賦能教師集羣化高質量發展的創新與實踐》,主持
15.廣東省教育教學成果獎(高等教育類)二等獎(2021):《提升教育技術學專業人才信息技術應用創新能力“三融合”培養模式構建與實踐》,排名第4 [4] 

胡小勇人物專訪

1.專訪:《微課新界定:從技術開發邁向有效設計—訪華南師範大學胡小勇教授和佛山教育局胡鐵生老師》,《數字教育》,2015
2.專訪:《“互聯網+”時代的教學創新:訪華南師範大學胡小勇教授》,《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2015
3.專訪:《“ 互聯網 +”時代的混合學習和翻轉課堂— 訪華南師範大學胡小勇教授》,《中國信息技術教育》,2016
4.專訪:《擁抱混合式學習,從容應對“互聯網+”》,《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2016
5.專訪:《向TED學微課,向可汗學翻轉—訪華南師範大學胡小勇教授》,《數字教育》,2016
6.專訪:《走進“最後一公里”:信息技術與學科課堂的融合創新》,《數字教育》,2018
7.專訪:《“互聯網+教研”:面向新時代的發展—訪華南師範大學胡小勇教授》,2019
8.專訪:《應對重大突發公共衞生事件,優化在線教育方案:訪華南師範大學胡小勇教授》,《中國教育報》,2020
9.專報:《大力推動疫期後名優教師集羣化協同發展的建議》,教育部領導批示,2020
10.專訪:《人工智能技術賦能教學創新:訪華南師範大學胡小勇教授》,《中小學數字化教學》,2021 [4] 

胡小勇聯繫方式

華南師範大學教育人工智能研究院(510631) [4]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