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肖水源

鎖定
肖水源,1963年生,醫學博士,中南大學教授、中南大學公共衞生學院院長自殺預防研究所所長、衞生部疾病預防控制委員會精神衞生與傷害控制分委會委員、中國疾病控制中心精神衞生中心執委、中國心理衞生協會理事及危機干預與自殺預防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中華預防醫學會社會醫學專業委員會常委、湖南省社會醫學與衞生事業管理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等。
社會醫學與衞生事業管理學、社會行為流行病學和社會精神病學專業博士生導師,主要研究方向為自殺預防與危機干預、社區精神衞生服務、艾滋病相關心理問題,曾作為訪問學者三次赴美國哈佛大學研修。
中文名
肖水源
國    籍
中國
民    族
出生日期
1963年
畢業院校
美國哈佛大學
職    稱
教授
學    歷
醫學博士

肖水源人物經歷

肖水源博士在湖南醫科大學獲得醫學博士學位(精神病學與精神衞生),並在哈佛大學醫學院的社會醫學系和衞生管理系接受過博士後教育。作為中南大學公共衞生學院的教師,他多年來在中國湖南省研究社會心理因素、社會行為對健康的影響,特別是對精神健康的影響,其研究得到中華醫學基金會(CMB),國立精神衞生研究院(NIMH),世界衞生組織(WHO),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聯合國人口基金會(UNFPA),自殺預防國際(SPI)和衞生部、科技部等國內外基金支持。他也是多個國內外學術組織的成員,其中包括中國心理衞生協會危機干預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和國際自殺研究院(IASR,委員)。他曾被衞生部授予“優秀青年人才”獎(1997,1998),被國務院評為“特殊津貼專家”(2000年),被CMB授予“傑出教授”稱號(2009)。 [1] 
學術職務
中國心理衞生雜誌》副主編、《中南大學學報(醫學版)》常務編委、《中國醫師雜誌》、《國外醫學精神病學分冊》、《中國臨牀心理學雜誌》、《中華臨牀醫學雜誌》、《J International Drug Policy》編委、《中華精神科雜誌》、《中華流行病學雜誌》審稿專家等。

肖水源學術成果

譯著:危機干預策略(上、下冊),中國輕工業出版社, 2000
衞生部規劃教材:《大學生心理健康—學生用書/教師用書》主編,2005年人民衞生出版社
《行為醫學》副主編,2008年湖南科技出版社
《災後社區社會心理支持與心理衞生手冊》主編,2009年中南大學出版社
《心理和諧與社會和諧》主編,2009年同濟大學出版社
《The Oxford Textbook of Suicidology and Suicide Prevention: a global perspective》編者,牛津教材,2009年牛津大學出版社
近幾年部分研究課題
CMB課題:農村社區自殺預防模式研究,25.8萬美元
CMB課題:To develop and test a model for th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diabetes CMB課題:mellitus in two rural towns of Hunan Province,71.5萬美元
Development and Evaluation of a Regional Network Systemfor Medical Information Sharing and
Coordinated Healthcare Service,25.0萬美元
國際自殺預防組織課題:農村社區精神衞生髮展,14.0萬美元
科技部課題:我國人羣情緒問題(焦慮、抑鬱與自殺傾向)的評估、預警與干預示範研究,400萬元
聯合國人口基金會課題:社區、鄉村醫生地震災後心理衞生服務技能培訓教材編寫及配套VCD製作,17萬美元
世界衞生組織課題:四川甘肅山西三省鄉鎮醫生地震災後心理衞生服務技能培訓,12萬美元。

肖水源做客講堂

湖南師範大學
精勤講堂,知識的殿堂。為增強同學們對精神衞生及相關知識的關注和了解,湖南師範大學醫學院學術部邀請了中南大學肖水源教授來該院學術報告廳進行講座。
肖水源以精神轉變概述為切入點,對21世紀的公共衞生問題進行了深度剖析,並就面對21世紀公共衞生問題我們應採取的措施提出了自己的獨到見解。他結合多個貼近生活的實例,把21世紀前後的健康轉變和世界各地的健康狀況進行了對比,形象生動地傳遞了精神衞生及其相關的醫學知識。肖水源教授幽默風趣而不失深度的語言貫穿整場講座,現場不時爆發出陣陣笑聲和熱烈的掌聲。 [2] 
長沙理工大學
肖水源教授應邀來長沙理工大學城南學院做了“漫談心理壓力與心理健康”的專題講座,城南學院師生200餘人聆聽了講座,講座由城南學院院長袁劍波教授主持。
講座中,肖院長旁徵博引,介紹了心理健康的概念、判斷心理健康的主要依據以及導致心理壓力的主要原因。指出引起心理壓力的因素有很多,社會責任和自我感覺是影響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不健康的心理會引起一些心理疾病,嚴重的甚至會導致精神病,但不可盲目的地把心理病等同於精神病。同時肖院長結合自己多年來的豐富閲歷提出,脾氣暴躁不一定是心理不健康,適當的發泄自己的情緒是一種放鬆自己、減輕壓力的方式。最後肖院長為大家提供了一些管理壓力核心的原則,包括正確的認識和對待自己、增強工作控制感、處理好人際關係等,希望同學們能正確認識自己,對待自己,減少心理壓力。 [3]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