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哈佛大學

鎖定
哈佛大學(Harvard University),簡稱“哈佛”,位於美國馬薩諸塞州劍橋市,一所私立研究型大學,該校所有權屬於哈佛大學管理委員會。 [1-2]  常春藤盟校,全球大學校長論壇全球大學高研院聯盟成員。 [1-3]  [69]  [72] 
哈佛大學建立於1636年,最早由馬薩諸塞州殖民地立法機關創建,初名“新市民學院”。 [3-4]  為了紀念在成立初期給予學院慷慨支持的約翰·哈佛牧師,學校於1639年3月更名為“哈佛學院(Harvard College)”。1780年,哈佛學院正式改稱“哈佛大學”。 [3-4]  2013年,美國總統德魯·福斯特(Drew Faust)為該校發起了哈佛運動(Harvard Campaign),籌集資金用於教學和研究計劃、財政援助。2023年7月1日,克勞丁·蓋伊(Claudine Gay)就任哈佛大學第30任校長。 [103-104] 
哈佛大學共有劍橋、奧爾斯頓、波士頓三個校區,由本科生哈佛學院、12個研究生專業學院以及拉德克利夫高級研究院組成,實行雙會製法人制度的管理模式。 [82-84]  截至2022年秋季,全校擁有本科生、研究生共計25266人,其中本科生有7178人。 [85-87]  截至2023年,該校共有339位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215位美國國家醫學院院士,1435位美國文理學院院士。哈佛大學的校友和教職人員中有160多名諾貝爾獎獲得者、8位美國總統。 [88-91]  哈佛大學在泰晤士高等教育(THE)2024年世界大學排行榜、2024年QS世界大學排名中均排名第四。 [92-94] 
中文名
哈佛大學 [96] 
外文名
Harvard University [85] 
簡    稱
哈佛、Harvard [84] 
所在地
美國馬薩諸塞州劍橋市 [3] 
創辦時間
1636年 [96] 
創辦人
馬薩諸塞州殖民地立法機關 [96] 
辦學性質
私立大學 [96] 
學校類別
綜合類研究型大學 [95] 
學校特色
常青藤聯盟成員 [146] 
全球大學高研院聯盟 [146] 
全球大學校長論壇成員 [72] 
現任領導
克勞丁·蓋伊(Claudine Gay) [1]  [79] 
院系設置
哈佛學院(本科部)、醫學院、法學院、商學院等14個院系 [75]  [85] 
校    訓
Amicus Plato, Amicus Aristotle, Sed Magis Amicus VERITAS [1] 
主要獎項
諾貝爾獎160項 [14] 
菲爾茲獎18項 [14] 
知名校友
巴拉克·奧巴馬(Barack Obama) [143] 
約翰·F·肯尼迪(John F. Kennedy) [144] 
卡羅琳·貝爾託齊(Carolyn Bertozzi) [145] 
本科生數
本科生有7178人,國際學生6597(截止2022年秋季) [85-86] 
研究生數
11491人(截止2022年秋季) [85-86] 

哈佛大學歷史沿革

哈佛大學17世紀

John Harvard銅像 John Harvard銅像
1633年,畢業於劍橋大學的清教牧師埃利奧特(J. Eliot)致信馬薩諸塞當局,力陳在馬薩諸塞灣建立一所學院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引起了人們的關注和興趣。1636年10月25日,馬薩諸塞州大法院(The Greatand General Court Massachusetts)召開會議,並在10月28日通過了建立一所學院的立法決議。 [96]  [95]  [84]  據當時官方原始記載:“議會同意撥款400英鎊開辦一所學院。明年先支付200英鎊,待工作安排就緒後,支付另外200英鎊。下次議會開會期間,決定設校地點和校舍建築風格。”於是便將通過議案這一天定為哈佛學院誕生日,也是美國高等教育誕生日。議會做出決定後,由於清教徒內部鬥爭以及移民與印第安人之間的戰爭,學院建設只得擱淺於議案上,毫無實際進展。 [96-97] 
1637年11月,馬薩諸塞議會將校址選在新城(Newe towne),在年底聘任納森尼爾·伊頓(Nathaniel Eaton)擔任院長(Master)一職。1638年5月,“新城”更名為劍橋(Cambridge),學院因之得名“劍橋學院”(Cambridge College)。 [84]  1638年9月7日,劍橋學院正式開學。同年9月14日,約翰·哈佛(John Harvard)因肺結核逝世,他把一半的遺產的和所有圖書(400冊)捐贈給劍橋學院,這筆捐款幾乎相當於馬薩諸塞議會撥款的兩倍。為紀念哈佛的義舉,馬薩諸塞州大法院在1639年3月13日,決定把劍橋學院改名為“哈佛學院”(Harvard College)。 [95]  [97] 
1640年8月27日,建校委員會任命亨利·鄧斯特(Henry Dunster)為哈佛學院新校長。鄧斯特把17世紀劍橋大學的基本課程“三科”(語法、修辭、邏輯)和“四藝”(算術、幾何、音樂、天文)移植到哈佛學院來,他還在哈佛學院開設並親自執教希伯來語、希臘語、拉丁語、敍利亞語等古代語和古典人文學科。1642年,哈佛學院模仿英國大學模式舉行了第一屆畢業生的畢業典禮,共有9名學生畢業。 [84]  1650年,哈佛學院頒發的學位證書首次得到古老權威的牛津大學和劍橋大學的承認。在1655年之前,哈佛學院主要模仿英國大學的學位授予制度,學士學位的學習年限通常是3~4年,後來才逐步過渡到較為穩定的四年制。 [95]  [97] 
17世紀下半葉,哈佛學院一直受教會控制,宗教氛圍濃厚。鄧斯特因沒有按照教會的規矩給最小的孩子洗禮,遭到了監事會的反對,於1654年辭職。這一時期的院長和主要負責人,都是基督教公理會的牧師。從1642年到1689年哈佛學院成立的半個世紀裏,共有388名畢業生,其中180人從事宗教事務。直到18世紀初,由公理會統治哈佛的局面才開始出現轉變。 [84]  [95] 

哈佛大學18世紀

1775年9月,為使學校免遭南北戰爭戰火蹂躪,哈佛被迫將校址遷到康科德鎮(Town of Concord),1776年6月遷回原址。 [96]  美國獨立戰爭之後,哈佛學院走上了穩定發展時期。到1780年,哈佛學院已先後建立了神學、數學和自然哲學、醫學三個教授講座,馬薩諸塞州議會批准學院升格為哈佛大學。哈佛大學於1781年第一次向學生提供醫學指導,並在1782年成立了醫學院。1783年10月7日,哈佛醫學院正式掛牌成立,醫學院首批學生僅有2名,他們於5年後獲得醫學學士學位。1790年,哈佛大學開設了拉丁文、希臘文、數學(包括天文學)、英文寫作、哲學(包括形而上學、道德和政治)、神學、自然哲學,希伯來文和法文兩科由學生任選一科。 [95]  [98] 

哈佛大學19世紀

哈佛大學神學院 哈佛大學神學院
由於學校當局和醫學院在管理上發生分歧,哈佛醫學院於1810年自立門户,遷至波士頓市區。自學院成立至1810年,共有50位學生畢業於哈佛醫學院並獲醫學學士學位。按照歐洲中世紀大學的傳統,必有擁有至少3個學院的聯合體,才夠格稱為“大學”。哈佛大學於1816年設立了神學院,1817年設立了法學院,加上原有的以文理為主科的哈佛學院,一共有了3個學院,哈佛大學也終於成為名副其實、名正言順的大學。 [96]  [95] 
哈佛大學法學院 哈佛大學法學院
1869-1909年,化學家查爾斯·威廉·埃利奧特(Charles William Eliot)擔任哈佛大學校長,任期長達40年之久,成為哈佛大學歷史上任期最長的校長。他在任期內重建法學院、改革醫學院,並且新建了商業管理學院、牙醫學院、文理學院,他還注重學術研究,推行選修制度,奠定了哈佛大學成為現代研究型大學的基礎。 [84]  1870-1871學年,哈佛大學開始打破按固定的班級和次序開列規定課程的做法,把所有課程按阿拉伯數字逐一編碼排列,允許學生按規定自由選修。1872年1月,哈佛大學董事會批准成立文理研究生院,第一任院長是天文學和數學教授詹姆斯·皮爾斯(James Mills Peirce)。研究生院授予藝術碩士、科學碩士、哲學博士和科學博士學位。 [96]  [95] 
1871-1872年,哈佛大學共開設了74門研究生課程,但這些課程主要是從本科生課程中挑選出來的課程。這一時期,研究生和本科生的課程沒有什麼區別,研究生只學習他們在本科階段沒有學習過的選修課程。研究生院只有學生28名,教授1人,助理教授1人、講師10人。 [84]  [96]  1879年,建立哈佛附樓,並招收了27名女學生;後於1894改稱拉德克利夫學院(Radcliffe College)。埃利奧特任職期間,哈佛大學註冊學生從1000人上升到3000人,教學人員從49名增加到278名,學校基金從23000000美元增加到225000000美元。 [95] 

哈佛大學20世紀

醫學院 醫學院
1908年,哈佛大學進入了改革和建設的新時期。作為文理學院研究生部的工商管理研究生院於1908年正式成立;建院之初擁有59名學生,到第一學年結束時,已擁有來自12個州、14所學院的80名學生。 [99]  1909年1月13日,阿伯特·洛厄爾(Abbott Lowell)成為哈佛大學新校長。洛厄爾校長不斷進行大規模的校園擴建,成為歷史上對哈佛大學基礎設施建設貢獻最大的一位校長。建設活動開始於1911年左右,持續了21年。1913年,哈佛大學公共衞生學院、哈佛大學出版社成立。1914年,哈佛大學相繼建立了建築學院和園藝設計學院。1920年,哈佛大學建立了教育研究生院,授予教育學碩士和博士學位。1929年,又建立了城市規劃學院。在課程改革方面,哈佛大學於1914年開始實行集中分配製課程改革方案;此外,還建立了導師制度。 [84]  [96] 
1933年,科南特(J. B. Connat)繼任校長。在科南特的領導下,哈佛大學實施了哈佛大學全國獎學金項目(Harvard National Scholarships),還在非終身教職的教師的晉升上實施“晉升否則離開”(up-or-out)的政策,這樣的標準成為美國幾乎所有的研究型大學任命教授的標準。1936年,建立了設計研究生院、公共行政研究生院。1945年10月,哈佛大學全體教職員工投票通過了《紅書》所提出的普通教育計劃,並於1949年3月付諸實施。1951年,哈佛大學正式推行普通教育計劃,由此形成了以普通教育為基礎,以集中與分配為指導的自由選修制度。 [96] 
1953-1971年間,內森·馬什·普西(Nathan Marsh Pusey)擔任哈佛大學校長。在他的主持下,哈佛大學進行了美國高等教育史上規模最大的募捐活動,為哈佛大學籌集資金達825000000美元;學校建築面積增長了一倍,儲備基金從2億多美元增加到10億多美元。1956年,以哈佛大學、耶魯大學、普林斯頓大學為代表的東部10所大學結成聯盟,建立了常春藤學校聯盟。 [84] 
1971年,德里克·博克(Derek Bok)繼任校長。他在任職期間建立了本科生“核心課程”體系,於1979年付諸實施,到1981年已有88%的新生開始修習核心課程。 [84]  1982年9月,核心課程在哈佛大學全面推行。此外,哈佛大學在1975年實行了男女本科生平等入學政策,1982年重新開放了關閉40年之久的近東古代博物館(Harvard Museum of the Ancient Near East),福格、布希·雷辛格和薩克勒博物館也於1984年合併成為哈佛藝術博物館(Harvard Art Museums)。 [96]  [99] 
陸登庭(N. L. Rudentin)於1991年7月1日出任哈佛大學校長,他在任職期間建立了拉德克利夫高級研究所(Radcliffe Institute of Advanced Study)、巴克中心(Barker Center)等專門的研究中心,還先後建立了大衞·洛克菲勒拉丁美洲研究中心(David Rockefeller Center for Latin American Studies)、亞洲研究中心(Asia Center)、國際發展研究中心(Center for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白諾德健康及人權研究中心(Bagnoud Center for Healthand Human Rights)。哈佛大學於1994年發起全校範圍的募集基金運動,到1999年12月募集運動結束時,一共從近17.5萬名校友和社會各界人士手中籌集到了26億多美元,學校儲備基金也由1991年的47億美元增加到1999年底的140多億美元。1999年,拉德克利夫學院與哈佛學院合併。 [96]  [99] 
20世紀末,哈佛大學的社羣機構包括哈佛學院、拉德克利夫學院這2個本科生院和文理學院、醫學院、法學院、神學院、牙醫學院、商學院、教育學院、設計學院、公共衞生學院、肯尼迪行政管理學院共計10個研究生院,擁有1.85餘萬名全日制在校生和2300名教師。 [96] 

哈佛大學21世紀

2004年,哈佛大學啓動了金融援助計劃。自援助計劃啓動以來,截至2023年,哈佛大學已向本科生提供了超過30億美元的資助。 [100-101]  2013年,總統德魯·福斯特(Drew Faust)發起了哈佛運動(Harvard Campaign),計劃籌集65億美元以用於教學和研究計劃、財政援助、“學生體驗”、資本改善以及“促進合作和計劃的靈活資金”,這也成為高等教育界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一次募捐活動。 [96]  [102] 
2023年4月11日,商界領袖和慈善家肯尼思·C·格里芬向文理學院(FAS)捐贈了3億美元,以支持學院推進尖端研究。格里芬在哈佛大學的慈善捐贈跨越四十年,總額超過5億美元。 [103]  為了表彰格里芬多年來對哈佛大學的捐贈,將文理研究生院(Graduate School of Artsand Sciences)以他的名義更名為哈佛肯尼思·C·格里芬文理研究生院(Harvard Kenneth C. Griffin Graduate School of Arts and Sciences)。 [104]  同年7月1日,克勞丁·蓋伊(Claudine Gay)就任哈佛大學第30任校長。 [105] 

哈佛大學辦學條件

哈佛大學院系設置

截至2023年,哈佛大學共設有14個學術單位 [75]  其中本科生教育主體由哈佛學院承擔 [76]  全校總共設有57個本科專業、132個研究生專業 [77] 
哈佛大學院系設置
院系名稱
創立時間
所屬校區
哈佛學院(Harvard College) [15] 
1636年
劍橋
哈佛大學工程與應用科學學院(Harvard John A. Paulson School of Engineering and Applied Sciences) [23] 
1847年
劍橋
哈佛大學文理研究生院(Harvard Kenneth C. Griffin Graduate School of Arts and Sciences) [16] 
1872年
劍橋
哈佛大學繼續教育學院(Harvard Extension School) [17] 
1910年
劍橋
哈佛大學設計研究生院(Harvard Graduate School of Design) [18] 
1914年
劍橋
哈佛大學教育研究生院(Harvard Graduate School of Education) [20] 
1920年
劍橋
哈佛大學神學院(Harvard Divinity School) [19] 
1816年
劍橋
哈佛大學法學院(Harvard Law School) [21] 
1817年
劍橋
哈佛大學肯尼迪學院(Harvard Kennedy School) [22] 
1936年
劍橋
哈佛大學拉德克利夫高等研究院(Radcliffe Institute for Advanced Study at Harvard University) [24] 
1999年
劍橋
哈佛大學商學院(Harvard Business School) [25] 
1908年
奧爾斯頓
哈佛大學牙醫學院(Harvard School of Dental Medicine) [26] 
1867年
朗伍德
哈佛大學醫學院(Harvard Medical School) [27] 
1782年
朗伍德
哈佛大學陳曾熙公共衞生學院(Harvard T.H. Chan School of Public Health) [28] 
1922年
朗伍德

哈佛大學學科建設

截止至2023年11月,哈佛大學的本科生學院——哈佛學院共設有50個本科生專業,涵蓋藝術、工程、歷史、語言文學和宗教、生命科學、數學與計算、物理科學、定性社會科學、定量社會科學9個研究領域,共開設有3700門課程。 [109] 
研究領域
專業
學位類型
藝術
藝術、電影和視覺研究、英語、音樂、戲劇、舞蹈和媒體
文學學士(B.A.)
工程
生物醫學工程、電氣工程、工程科學、環境科學與工程、機械工程
文學學士(B.A.):生物醫學工程、環境科學與工程
理學學士(B.S.):機械工程
文學學士(B.A.)或理學學士(B.S.)電氣工程、工程科學
歷史
人類學、經典、宗教比較研究、東亞研究、歷史、歷史與文學、歷史與科學、藝術於建築史、近東語言和文明、哲學、南亞研究
文學學士(B.A.)
語言、文學和宗教
經典、比較文學、東亞研究、英語、民俗與神話、日耳曼語言文學、歷史與文學、語言學、近東語言與文明、哲學、浪漫語言與文學、南亞研究
文學學士(B.A.)
生命科學
生物醫學工程、化學和物理生物學、人類發育與再生生物學、人類進化生物學、綜合生物學、分子和細胞生物學、神經科學、心理學
文學學士(B.A.)
數學與計算
應用數學、計算機科學、數學、統計
文學學士(B.A.)
物理科學
天體物理、化學、化學與物理、地球與行星科學、環境科學與公共政策、數學、物理
文學學士(B.A.)
定性社會科學
非洲和非裔美國人研究、人類學、宗教比較研究、政府、歷史與文學、語言學、哲學、社會研究、社會學、女性、性別和性行為研究
文學學士(B.A.)
定量社會科學
應用數學、經濟、環境科學與公共政策、政府、心理學、社會學、統計
文學學士(B.A.)
參考資料: [109] 
  • 大學排名
以下是哈佛大學在世界四大權威大學排名中的排名情況。
世界大學排名
最新年份
排名名稱
大學排名
官方參考資料
2023—2024年
QS World University Rankings
世界第4
[73] 
2021—2022年
(U.S. News Best National University Rankings)
美國第3
[70] 
2021—2022年
(U.S. News Best Global Universities Rankings)
世界第1
[12] 
2021—2022年
(THE World University Rankings)
世界第2
[13] 
2021—2022年
QS World University Rankings
世界第5
[66] 
2021—2022年
(Academic Ranking of World Universities)
世界第1
[11]  [67] 
2020—2021年
(THE World University Rankings)
世界第3
[13] 
2020—2021年
QS World University Rankings
世界第3
[29] 
2020—2021年
(US News Best Global Universities)
世界第1
[12] 
2022—2023年
(Academic Ranking of World Universities)
世界第1
[74] 
此外,2019—20年,在“世界大學排名中心(CWUR)”公佈的世界大學排名中,哈佛大學位列世界第1。 [30]  2017—18年,《福布斯》評選的“美國100所最具價值大學”排名出爐,哈佛大學排名第5;2017年8月,2017福布斯美國大學排行榜,哈佛大學排名第1。 [31-32]  2017年11月,《泰晤士高等教育》發佈2017年全球就業能力最強學校排行榜,哈佛位列世界第2名;2018年11月,英國《泰晤士高等教育》發佈2018年全球大學畢業生就業競爭力排行榜,哈佛位居第1。 [33-34]  在2020及2021莫斯科國際大學排名中位居第1。 [35]  [68] 
  • 學科排名
哈佛大學在生命科學、自然科學、法學、醫學、商學、社會學等多個學科領域擁有世界級的學術影響力。 [36-39]  以下是哈佛大學在各領域的詳細排名。
(1)2019—20年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學排名(THEWUR)學科排名 [37] 
理工學科
世界排名
人文社科
世界排名
自然科學
4
經濟學
7
生命科學
1
社會科學
4
計算機科學
9
人文藝術
5
工程技術
3
7
醫學
2
教育學
2
-
-
心理學
7
(2)2019—20年QS世界大學排名(QSWUR)學科排名 [38] 
學科
世界排名
學科
世界排名
學科
世界排名
計算機科學
7
醫學
1
物理與天文學
2
建築學
5
生物科學
1
數學
2
社會政策及管理
2
心理學
1
環境科學
5
電子工程
7
藥理學
2
地球與海洋科學
3
機械與航空工程
5
經濟與計量經濟
1
化學
3
哲學
6
社會學
1
物料科學
7
現代語言
1
歷史
1
統計與運籌學
2
語言學
5
英語與文學
3
地理學
政治與國際關係
1
法律學
1
農業科學
會計與金融
1
教育學
2
通訊與媒體研究
人類學
3
發展研究學
2
化學工程
考古學
5
表演藝術
8
藝術與設計
神學及宗教學
1
牙醫學
7
土木工程
(3)2019—20年軟科世界大學學術排名ARWU)學科排名 [36]  [40] 
理工學科
世界排名
人文社科
世界排名
數學
12
經濟學
2
物理學
8
法學
1
化學
6
社會學
1
生物學
1
心理學
1
計算機工程
6
政治學
1
臨牀醫學
2
金融
2
(4)2018—19年US News全美主要研究生院(Graduate School)排名 [39] 
自然科學
全美排名
人文社科
全美排名
數學
2
經濟學
1
物理學
3
社會學
1
化學
2
歷史學
4
生命科學
4
英語及文學
8
計算機科學
16
心理學
3
統計學
3
政治學
1
地球科學
8
犯罪學
2019—20年US News全美職業學院(Professional School)排名 [39] 
職業學院
商學院
法學院
醫學院
教育學院
工程學院
護理學院
全美排名
3
3
1
1
21

哈佛大學師資力量

哈佛大學的師生比例為7:1,該校70.6%的班級學生人數不足20人。 [106]  截至2022年10月31日,全校共有19639名教職員工,其中全校教職員工全職當量(FTE)為18796.2。截至2023年,該校共有339位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215位美國國家醫學院院士,1435位美國文理學院院士。 [87]  [107-108] 
諾貝爾獎得主(獲獎時在校任職)
米切爾·斯賓思
阿馬蒂亞·森
諾曼·拉姆齊
尼古拉斯·布隆伯根
約翰·凡扶累克
卡羅·魯比亞
愛德華·珀塞爾
珀西·W·布里奇曼
喬治·米諾特
參考資料: [87]  [107-108] 

哈佛大學學術研究

哈佛大學受捐資金居於世界科研機構之首,在2013年已經累計達到320億美元,是僅次於比爾及梅琳達·蓋茨基金會的最大捐贈基金;哈佛年平均科研經費超過7億五千萬美元,為14個學院上百個研究機構提供支持。 [57] 
2014年3月27日《自然》雜誌發佈年度報告,2013年在《自然》雜誌上發表高質量論文的貢獻指數,哈佛大學位列第一,中國科學院在這份榜單上居於全球第6位。 [58]  在《sciencewatch》發佈的1999—2009十年間論文引用排名中,哈佛大學同樣高居首位。 [59] 
2022年,哈佛大學的科研經費支出金額為940萬美元。截至2023年,該校已有51位諾貝爾獎獲得者,獎項類別涵蓋物理學、化學、醫學、文學、和平、經濟學等多個領域。 [115-116]  其中包括11項諾貝爾物理學獎 [117]  、7項諾貝爾化學獎 [118]  、17項諾貝爾醫學獎 [119]  、1項諾貝爾文學獎 [120]  、3項諾貝爾和平獎 [121]  、12項諾貝爾經濟學獎。 [122] 
科研排名方面,哈佛大學在上海軟科發佈的2023年世界大學學術排名(ARWU)中位列第一,在自然指數(Nature Index)發佈的2023年全球機構學術排名中也位居榜首。 [123-124] 

哈佛大學科研平台

科研機構
貝斯以色列女執事醫療中心(Beth Israel Deaconess Medical Center,BIDMC) [41] 
佈列根和婦女醫院(Brigham and Women's Hospital,BWH) [42] 
劍橋健康聯盟(Cambridge Health Alliance,CHA) [43] 
波士頓兒童醫院(Children’s Hospital Boston) [9] 
丹娜法伯癌症研究院(Dana–Farber Cancer Institute) [44] 
福塞斯研究院(Forsyth Institute) [45] 
哈佛朝聖者醫療保健院(Harvard Pilgrim Health Care) [46] 
希伯來老化研究所(Hebrew Senior Life) [47] 
喬斯林糖尿病中心(Joslin Diabetes Center) [48] 
貝克法官兒童診療中心(Judge Baker Children’s Center) [49] 
馬薩諸塞州眼耳醫院(Massachusetts Eye and Ear Infirmary) [50] 
麻省總醫院(Massachusetts General Hospital) [7-8]  [51] 
麥克林醫院(McLean Hospital) [52] 
黃山醫院(Mount Auburn Hospital) [53] 
斯格本斯眼科研究院(Schepens Eye Research Institute) [54] 
斯波爾丁康復醫院(Spaulding Rehabilitation Hospital) [55] 
退伍軍人事務部波士頓醫療保健機構(Veterans Affairs Boston Healthcare System) [56] 

哈佛大學學術資源

  • 館藏資源
哈佛大學擁有美國最大的學術圖書館,規模為全球第五(僅次於美國國會圖書館大英圖書館法國國家圖書館紐約公共圖書館)。 [5-6] 
圖片説明:哈佛圖書館 圖片説明:哈佛圖書館
哈佛大學圖書館的中央系統位於哈佛庭院的懷德納圖書館(Widener Library)內,整個系統覆蓋80所不同的圖書館,整體館藏量超過1600萬冊,使其成為全美最大的學術圖書館網絡,同時位居全美第三(僅次於美國國會圖書館波士頓公共圖書館)。 [5-6]  不同的圖書館適合不同類型的讀者進入:位處於劍橋市本部的加博科學圖書館(Cabot Science Library)、拉蒙特圖書館(Lamont Library)及懷德納圖書館為本科生最常去的圖書館;霍頓圖書館(Houghton Library)及亞瑟·伊麗莎白施萊辛格圖書館(Arthur and Elizabeth Schlesinger Library)專門收藏有關美國女性地位發展的歷史參考;哈佛大學數據庫蒐羅了各種珍貴的書籍及手抄搞;美國一些最古老的地圖、地名冊等能在哈佛的蒲賽圖書館(Pusey Library)內找到;而哈佛燕京圖書館內則保管與東亞古老語言相涉的文獻。 [5-6] 
  • 學術期刊
哈佛大學設有《哈佛大學植物學論文》(HPB),《哈佛大學植物學論文》創刊於1989年,是一份參考期刊,主要發表真菌學和植物學的原創貢獻,尤其是在系統和經濟植物學及相關領域,每年定期出版兩期(6月和12月出版)。 [147] 
哈佛大學設有《I TATTI研究》(期刊)每年出版兩次,是以意大利語和英語撰寫的開創性作品,其近期的作品包括《文藝復興時期的現代性》(2017年)和《未完待續》(2010年)。 [148] 
《I TATTI研究》期刊標誌 《I TATTI研究》期刊標誌

哈佛大學校園文化

哈佛大學學校標誌

哈佛大學
哈佛大學(1張)
由一個紅色盾牌、三本打開的書和“VERITAS”一詞共同構成的盾形徽章,是該校圖形標識的核心元素,在哈佛大學的任何地方都可以看到這種徽章的變體。帶有花環和旗幟的盾形徽章也被稱為裝飾徽章,是哈佛大學的官方標誌,也是該校的紀念徽章。 [125-126] 

哈佛大學精神文化

  • 校訓
最早校訓是“Veritas Christoet Ecclesiae”,英文為“Truth for Christ and the Church”,意為“追求基督教與教會意義上的真”。 [1]  [60]  後來,隨着哈佛的世俗化以及與宗教脱離關係,這句話也就自然而然地簡化成了一個詞——Veritas。 [1]  這個詞經常被人翻譯為“真理”,它不僅是“真理”,也有“真實”、“真相”等意思。 [1]  [60]  在哈佛,在知識、世界、社會、人類等種種領域追求“真理”、“真實”和“真相”乃是永恆的目標。 [60] 

哈佛大學社團文化

  • 學生演講比賽
演講比賽是哈佛大學畢業典禮中最古老、最重要的傳統活動之一,比賽一般分為三輪,包括應屆畢業生之間的拉丁文演講比賽、英文演講比賽,以及大學研究生院或專業學院的學位候選人之間的比賽。演講結束後,由評委會在每輪比賽中各選出一名學生,在畢業典禮上向包括理事會成員、榮譽學位獲得者、教師、家長、校友和畢業生在內的約32000人發表演講。 [127] 
演講比賽 演講比賽
  • 學校競技
自從美國舉辦首個大學體育賽事——1852年哈佛大學與耶魯大學的賽艇比賽以來,體育運動一直是團結整個哈佛社區的重要力量。哈佛大學擁有女子橄欖球隊、女子高爾夫隊、壘球等42支校隊,是全美國擁有一級體育部門數量最多的學校。學校還推出了“哈佛田徑視頻庫”,其中收集了鮑比·肯尼迪(Bobby Kennedy)在1947年的比賽視頻、女子長曲棍球隊在20世紀90年代贏得NCAA冠軍等視頻資料。 [128-129] 
此外,該校還建立有哈佛體育俱樂部,它是由哈佛大學本科生獨立運營的學生組織,設有50多個俱樂部運動,面向哈佛大學的本科生、研究生和教職員工開放。 [130] 
女子橄欖比賽 女子橄欖比賽

哈佛大學校區情況

截至2023年11月,哈佛大學共有劍橋、奧爾斯頓、波士頓三個校區。 [131] 
  • 劍橋校區
該校區設有藝術與科學研究生院、哈佛神學院、哈佛設計學院、哈佛大學繼續教育部等10個院系,配備有執行副總裁辦公室、總法律顧問辦公室等 [81] 
劍橋校區 劍橋校區
  • 奧爾斯頓校區
該校區設有的哈佛體育場、哈佛創新實驗室和新開放的科學與工程綜合大樓 [81] 
奧爾斯頓校區 奧爾斯頓校區
  • 波士頓校區
該校區生物醫學研究和醫學教育的國際中心,設有哈佛醫學院、牙科醫學院和陳曾熙公共衞生學院 [81] 
波士頓校區 波士頓校區
圖片描述:哈佛大學校園

哈佛大學行政管理

哈佛大學現任領導

姓名
職務
克勞丁·蓋伊(Claudine Gay)
哈佛大學第30任校長
艾倫·M·加伯(Alan M. Garber)
哈佛大學教務長
托米科·布朗納金(Tomiko Brown-Nagin)
哈佛拉德克利夫高等研究院院長
南希·科爾曼(Nancy Coleman)
哈佛繼續教育和大學拓展部院長
喬治·Q·戴利(George Q. Daley)
哈佛醫學院院長
斯里蘭卡數據(Srikant Datar)
哈佛商學院院長
艾瑪·丹奇(Emma Dench)
哈佛肯尼思·C·格里芬藝術與科學研究生院院長
弗朗西斯·多伊爾三世(Francis J. DoyleIII)
哈佛約翰·A·保爾森工程與應用科學學院
埃爾門多夫(Douglas Elmendorf)
哈佛肯尼迪學院院長
克勞迪娜·蓋伊(Claudine Gay)
埃傑利家族藝術與科學學院院長
威廉·吉安諾比利(William V. Giannobile)
哈佛牙科醫學院院長
大衞·N·亨普頓(David N. Hempton)
哈佛神學院院長
拉凱什·庫拉納(Rakesh Khurana)
丹諾夫哈佛學院院長
布里吉特·朗(Bridget Long)
哈佛大學教育研究生院院長
約翰·曼寧(John F. Manning)
哈佛法學院院長
莎拉·懷廷(Sarah M. Whiting)
設計研究生院院長
米歇爾·威廉姆斯(Michelle A. Williams)
哈佛T.H.Chan公共衞生學院院長
參考資料: [134] 
-

哈佛大學歷任領導

姓名
任期
亨利·鄧斯特(Henry Dunster)
1640-1654
查爾斯·昌西(Charles Chauncy)
1654-1672
菜奧納德·霍爾(Leonard Hoar)
1672-1675
尤利安·歐克斯(Urian Oakes)
1675-1681
約翰·羅傑斯(John Rogers)
1682-1684
英格里斯·馬瑟(Increase Mather)
1685-1701
約翰·萊弗裏特(John Leverett)
1708-1724
本傑明·沃茲沃思(Benjamin Wadsworth)
1725-1737
愛德華·霍利約克(Edward Holyoke)
1737-1769
塞繆爾·洛克(Samuel Locke)
1770-1773
塞繆爾·朗頓(Samuel Langdon)
1774-1780
約瑟夫·威拉德(Joseph Willard)
1781-1804
塞繆爾·韋伯(Samuel Webber)
1806-1810
約翰·柯克蘭德(John Thornton Kirkland)
1810-1828
約薩·昆西(Josiah Quincy)
1829-1845
愛德華·埃弗雷特(Edward Everett)
1846-1849
嘉萊德·斯帕克斯(Jared Sparks)
1849-1853
詹姆士·沃克(James Walker)
1853-1860
科尼利厄斯·費爾頓(Conelius Convway Felton)
1860-1862
托馬斯·希爾(Thomas Hill)
1862-1868
查爾斯·艾略特(Charles William Eliot)
1869-1909
阿伯特·洛厄爾(AbbottLawrence Lowell)
1909-1933
詹姆士·科南特(James Bryant Conant)
1933-1953
內森·馬爾斯·普西(Nathan Marsh Pusey)
1953-1971
德里克·博克(Derek Bok)
1971-1991
2006-2007
尼爾·L·陸登庭(NeilL.Rudenstine)
1991-2001
勞倫斯·H·薩默斯(Lawrence H. Summers)
2001-2006
德魯·吉爾平·福斯特(Drew Gilpin Faust)
2007-2018
勞倫斯·S·巴考(Lawrence S. Bacow)
2018-2023
克勞丁·蓋伊(Claudine Gay)
2023-
資料截止時間:2023年11月
參考資料: [96]  [99]  [135] 

哈佛大學校園環境

博物館
哈佛大學擁有15家博物館,收藏了文藝復興時期繪畫到玻璃花等多種獨特藏品。 [110]  其中,福格博物館、布希-雷辛格博物館和亞·M·薩克勒博物館3家博物館共同構成了哈佛藝術博物館,其在藝術史的發展和藝術博物館的演變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111]  哈佛藝術博物館開設有薩迪斯考古探索中心、哈佛藝術博物館檔案館、施特勞斯保護和技術研究中心3個研究中心,擁有各類藏品244044件, [112-113]  其中包括從新石器時代至現代的來自東亞、南亞和東南亞、中亞、西亞、北非以及希臘、羅馬、埃及和中東等亞洲和地中海地區的6萬件藏品,還收藏有少量美國原住民製作的傳統作品和兩件貝寧王國製造的物品。 [114] 
馬薩諸塞大廳(Massachusetts Hall)
馬薩諸塞大廳是由哈佛大學校長約翰·萊弗裏特(John Leverett)在其繼任者本傑明·沃茲沃斯(Benjamin Wadsworth)的幫助下,於1718年至1720年間設計和建造的,是哈佛現存最古老的建築,曾作為宿舍、軍營、報告廳、天文台、行政辦公室使用。 [132] 
馬薩諸塞大廳 馬薩諸塞大廳
哈佛體育場
哈佛體育場建於1903年,坐落在波士頓的查爾斯河旁,是全美國最好的大學橄欖球設施之一,也是美國為大學橄欖球運動建造的第一座體育場。體育場擁有25884個座位,整體呈馬蹄形,包含了希臘體育場和羅馬馬戲團的建築元素,是世界上第一個大型鋼筋混凝土結構、美國大學體育運動的第一個大型永久性競技場,被認定為美國的四個國家歷史地標體育場館之一。 [133] 
哈佛體育場 哈佛體育場

哈佛大學校友情況

哈佛大學共出過8位美國總統和數百位諾貝爾普利策獎獲得者。 [10]  [14]  此外,還培養了一大批知名的學術創始人、世界級的學術帶頭人、文學家、思想家,如諾伯特·德納、拉爾夫·愛默生亨利·梭羅亨利·詹姆斯、查爾斯·皮爾士、羅伯特·弗羅斯特威廉·詹姆斯傑羅姆·布魯納、喬治·梅奧等;著名外交家、美國前國務卿亨利·基辛格、蒙古國前任總統查希亞·額勒貝格道爾吉也出自哈佛。美國第71任國務卿安東尼·布林肯。近代以來,中國也有許多科學家、作家、學者曾就讀於哈佛大學,如胡剛復竺可楨楊杏佛趙元任陳寅恪林語堂梁實秋梁思成江澤涵胡秀英余英時李歐梵等。 [61-62] 
政治人物
校友姓名
畢業時間
擔任職位
Tshering Tobgay
2004
Prime Minister of Bhutan
Tsakhiagiin Elbegdorj
2002
President of Mongolia
Felipe Calderón Hinojosa
2000
President of Mexico
1995
中國國務院副總理
貝拉克·奧巴馬
1991
美國前總統
José María Figueres Olsen
1991
President of Costa Rica
Jamil Mahuad
1989
President of Ecuador
Eduardo Rodriguez
1988
President of Bolivia
1985
日本皇后
1984
聯合國前秘書長
1982
中國香港特別行政區前行政長官
1981
中國台灣地區前領導人
Juan Manuel Santos
1981
President of Colombia
1980
新加坡總理
1978
中國台灣地區前副領導人
Sebastian Pinera
1976
President of Chile
John Roberts
1976; 1979
Chief Justice of the United States
喬治·沃克·布什(小布什)
1975
美國前總統
Benazir Bhutto
1973
Prime Minister of Pakistan
Ellen Johnson-Sirleaf
1971
President of Liberia
Al Gore
1969
Vice President of the United States
Miguel de la Madrid
1965
President of Mexico
William Rehnquist
1950
Chief Justice of the United States
Pierre Trudeau
1945
Prime Minister of Canada
Andreas Papandreou
1943
Prime Minister of Greece
1940
美國前總統
Fan S. Noli
1912
Prime Minister of Albania
1904
美國前總統
William Lyon Mackenzie King
1898
Prime Minister of Canada
1880
美國前總統
1845
美國前總統
1787
美國前總統
1755
美國前總統
參考資料: [71] 
知名學者
姓名
簡介
羅傑·亞當斯(Roger Adams)
1964年國家科學獎章(化學)獲得者 [136] 
霍華德·海瑟薇·艾肯(Howard Hathaway Aiken)
計算領域的先驅,哈佛MarkI計算機的開發者 [137] 
阿馬蒂亞·森(Amartya Sen)
1998年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 [138-139] 
邁克爾·克雷默(Michael Kremer)
2019年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 [138]  [140] 
瑪麗亞·雷薩(Maria Ressa)
2021年諾貝爾和平獎獲得者 [138]  [141] 
卡羅琳·貝爾託齊(Carolyn Bertozzi)
2022年諾貝爾化學獎獲得者 [138]  [142] 

哈佛大學爭議事件

2015年5月,64名亞裔學生向美聯邦政府提出申訴,指控哈佛大學的招生程序明顯歧視亞裔學生。美國司法部近期正對此案展開調查,此前要求哈佛大學在12月1日之前遞交相關文件,否則將被起訴。2017年12月2日,哈佛大學校報《深紅報》網站報道稱,美國司法部官員確認,哈佛大學校方已同意將原本列為保密內容的學生申請文件及學籍資料交出。當地時間2018年10月15日上午10時,“哈佛招生歧視亞裔”案在波士頓聯邦法院開審。哈佛大學法律團隊在開庭陳述中否認存在任何歧視,稱種族只是考慮因素之一,只會幫助學生獲得錄取機會。“大學生公平錄取”組織(Students for Fair Admission,SFFA)主席愛德華·布魯姆(Edward Blum)稱,哈佛大學非法參與“種族平衡”活動,人為地限制了該校亞裔學生的數量,使亞裔美國人的入學人數保持在或低於20%。 [63-64] 
2020年7月8日,哈佛大學和麻省理工學院就向國土安全部及美國移民及海關執法局(Immigration and Customs Enforcement, ICE)發起訴訟。 [65] 
2023年11月6日,據《紐約郵報》報道,哈佛大學被爆為成績不佳但具備校友子女、鉅額捐贈者或權貴家庭出身等條件的報考者們準備了一個秘密的“Z名單”。入選該名單等同於被錄取,不必重新申請便可於次年入學。該名單可以最早追溯至20世紀70年代初,每年約有50至60名學生入選“Z名單”。 [78] 
2024年5月22日,哈佛大學董事會宣佈,校方已決定剝奪13名畢業生的學位文憑,理由是他們參加支持巴勒斯坦的校園反戰抗議活動,違反哈佛大學政策。20日,哈佛教職人員投票支持讓這些學生順利畢業,但他們的文憑最終仍被董事會剝奪。 [80]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