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肇慶市志

鎖定
據資料記載,肇慶最早修志始於宋代。宋王象之《輿地紀勝》、明戴璟所編《廣東通志初稿》、今人張國淦《中國古方誌考》等書,分別有《端州舊經》、《高要郡譜》、《肇慶府圖經》等的記載。明、清至民國,有多次府志、縣誌的纂修。
中文名
肇慶市志
朝    代
地    區
肇慶市
始修時間
1984年11月

肇慶市志肇慶市志簡介

《肇慶市志》 [1]  (縣級)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後,第一部縣級肇慶市地方誌,於1984年11月始修,1996年出版。全書9篇、57章,計150餘萬字,並集有彩色和黑白照片100多幅。內容有首設《概述》、《大事記》,次列《地理》、《經濟》、《政治》、《軍事》、《文化》、《居民》、《名勝》、《特產》、《人物》等篇。根據肇慶特點,獨設名勝、端硯等篇章。被認為學術性比較強,重點、特點突出,內容和寫法有特色。

肇慶市志肇慶市歷史

肇慶市原為高要縣治,始建於西漢元鼎六年(前111)。隋開皇九年(589),以高要、晉康、宋隆、梁泰四郡置端州。大業三年(607),廢端州、新州置信安郡。唐武德四年(621)復置端州。天寶元年(742)又改為高要郡。乾元元年(758)複名端州。北宋政和元年(1118)因宋徽宗即位前曾被封為端王,即位後特賜美名,升格為肇慶府。元至元十六年(1279)改為肇慶路。明洪武元年(1368)復置肇慶府,清因之。民國廢府留縣。民國24年(1935)高要縣第一區內首設肇市鎮,民國29年(1940)改名肇慶鎮,民國32年(1943),廢肇慶鎮併入高要縣古端鄉。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於1949年11月首設肇慶市(縣級)。1950年3月併入高要縣為城關區,同年9月改稱肇慶鎮。1958年第二次設肇慶市,年底復併入高要縣為肇慶鎮。1960年肇慶鎮成為縣級鎮,1961年恢復肇慶市為縣級市,直至1988年初。

肇慶市志地理位置

肇慶市地圖 肇慶市地圖
肇慶市位於廣東省中部偏西,西江北岸,距廣州104千米,總面積197.28平方千米,其中建成市區面積23.14平方千米。市區分東、西、北三個區,市郊分睦崗鎮、黃崗鎮和水上區。另有北嶺林場和星湖管理區(屬地區管)。1987年總人口19.33萬。
肇慶有獨特的自然風景資源和豐富的歷史人文資源,是著名風景旅遊城市。1982年10月,被國務院定為國家對外開放旅遊甲類地區。獨特的自然風景資源主要表現為河流、平原、湖泊、山脈自南向北依次展開,形成西江小三峽、七星巖、鼎湖三大自然景區,又以歷史悠久,歷史文化積澱深厚,有宋城、梅庵、歷代摩崖石刻等大批人文景觀,為世人所矚目。

肇慶市志旅遊資源

七星巖、鼎湖景區合稱星湖風景名勝區,為國務院首批公佈的全國44個重點風景名勝區之一。七星巖景區在市區北郊,水面總面積6.49平方千米,總蓄水量2195萬立方米。七座陡峭的石灰岩峯鑲嵌在湖泊和山脈之間,佈列如北斗七星,有似“桂林之山、杭州之水”的美譽。鼎湖山在市區東北,為嶺南四大名山之一,亦是避暑勝地,是世界自然保護區網的多學科性綜合科研基地和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人與生物圈”生態定位研究站。南麓慶雲寺,建於明代,為嶺南四大名剎和全國對外開放佛寺之一。肇慶名勝古蹟眾多。葉挺獨立團團部舊址紀念館(閲江樓)、梅庵、宋城牆、崇禧塔、七星巖摩崖石刻、肇慶府學宮、榮睿紀念碑、元魁塔、白沙龍母廟、回族清真寺等,成為各級文物保護單位。眾多的名勝古蹟,是肇慶在嶺南歷史上佔有重要地位的實物見證。本志獨設《名勝》篇,作詳細記述。

肇慶市志肇慶特產

肇慶特產豐富,尤以端硯最為著名,列為四大名硯之首,至今廣受國內外鑑賞、收藏家珍視。本志在《特產》篇中特設《端硯》專章。
肇慶曆史上是嶺南重鎮,自秦漢以來,以至近代,發生過很多重大歷史事件。本志對肇慶市一千多年曆史,根據豐富史料,進行深入研究,都有客觀記述。
《肇慶市志》 [1]  概括了千多年肇慶的重要史實。重點記述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至1987年底止,城區內自然和社會的變遷,尤其是經濟建設的軌跡和改革開放的巨大進步,充分反映了地方特色和時代風貌。
《肇慶市志》內容豐富,史料翔實,縱貫千秋,橫及百科,將思想性、資料性、科學性融為一體,是認識肇慶、治理肇慶、振興肇慶,利於當代,澤及後代的一部地方文獻。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