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聽其言而觀其行

鎖定
聽其言而觀其行(拼音:tīng qí yán ér guān qí xíng)是一則的成語,成語有關典故最早出自於春秋·孔子《論語·公冶長》。 [1] 
“聽其言而觀其行”指聽了他的話,還要觀察他的行為是否言行一致;在句子中可充當賓語、分句。 [1] 
中文名
聽其言而觀其行
拼    音
tīng qí yán ér guān qí xíng
注音字母
ㄊㄧㄥ ㄑㄧˊ ㄧㄢˊ ㄦˊ ㄍㄨㄢ ㄑㄧˊ ㄒㄧㄥˊ
成語出處
《論語·公冶長》
語法結構
複句式
語法屬性
作賓語、分句

聽其言而觀其行成語出處

子曰:“始吾於人也,聽其言而信其行;今吾於人也,聽其言而觀其行。於予與改是。”(春秋·孔子《論語·公冶長》)

聽其言而觀其行成語故事

孔子有一個名叫宰予的弟子,能説會道,給孔子留下了不錯的印象。可是不久,宰予逐漸暴露出本性:既無仁德又十分懶惰。 [2] 
一次,魯國國君魯哀公問宰予,什麼木料可以做宗廟祭祠的木料。宰予大膽地説:“夏代用松木,殷代用柏木,周代用慄木,用慄木的意思是使人民戰慄。”孔子知道後,覺得宰予有教唆魯哀公的嫌疑,而且對周代的解釋也有失公正,所以就批評了他。又有一次,宰予向孔子説三年之喪的制度不可取,建議改為一年。如此無禮的問題,受到了孔子毫不客氣的批評。 [2] 
後來,宰予又問孔子一個兩難的問題:“如果告訴一個仁者,另一個仁者掉進井裏了,如果跳下去就會死,如果不跳下去就是見死不救,那麼他應該跳下去救還是不應該跳下去?”孔子覺得問這個問題有失厚道,就對他説:“你為什麼要這樣做呢?對待君子,你可以叫他遠遠走開,卻不可以陷害他,可以欺騙他,卻不可以愚弄他。” [2] 
一天,孔子給弟子講課,發現宰予沒有來,就讓弟子去找。一會兒,去找的弟子回來報告説,宰予在房裏睡大覺。孔子聽了,十分生氣,説:“腐爛的木頭不能雕刻,糞土一樣的牆壁不能粉刷。最初我聽到別人的話,就相信他的行為一定與他説的一樣;我聽別人的話後,要考察一下他的行為。從宰予起,我改變了態度。” [2] 
孔子另有一個弟子叫澹台滅明,他的體態和相貌很醜陋。孔子開始時認為他資質低下,不會成才。但他從師學習後,致力於修身實踐,處事公正。後來,澹台滅明遊歷到長江,跟隨他的弟子有三百人,聲譽很高,各諸侯國都傳誦他的名字。 [2] 
孔子聽説了這件事,感慨地説:“我只憑言辭判斷人品質能力的好壞,結果對宰予的判斷就錯了;我只憑相貌判斷人品質能力的好壞,結果對澹台滅明的判斷又錯了。” [2] 

聽其言而觀其行成語寓意

要判斷一個人的品行,不僅要聽他説的話,還要觀察他的行為。俗話説“知人知面不知心”,對人的認識,不能僅僅根據他的儀表言談,還要深入認識其素養和道德品質。外在的言語與內在的品質之間並沒有必然的聯繫,所以要觀察一個人必須從觀察其行為入手,不能簡單地通過一言一行來評斷一個人。 [2] 

聽其言而觀其行成語運用

  • 成文用法
“聽其言而觀其行”在句子中可充當賓語、分句;指不要只聽言論,還要看實際行動。 [1] 
  • 運用示例
宋·王安石《書李文公集後》:“今吾於人也,聽其言而觀其行。言不可獨信久矣。” [3] 
明·無名氏《草廬經略·任賢》:“若以為能言者未必能行而遂棄之也,則不能言者未必能行。是惟在聽其言而觀其行耳。” [4] 
現代·蔡東藩《民國通俗演義》第一三一回:“自以為舉世可欺,聽其言而觀其行,殊不知肺肝如見。” [5] 
參考資料
  • 1.    聽其言而觀其行  .漢典
  • 2.    德予編著. 你應該知道的100個儒家典故[M]. 南寧:廣西人民出版社, 2015.08:42-44
  • 3.    朱祖延編著. 引用語大辭典 增訂本[M]. 武漢:武漢出版社, 2010.05:278
  • 4.    新民,周剛主編. 警世衷言[M]. 武漢:湖北人民出版社, 1998.09:461
  • 5.    蔡東藩著. 國民演義 下[M]. 北京:華夏出版社, 2018.05:9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