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聯合村

(山東省海陽市經濟技術開發區聯合村)

鎖定
明崇禎年間(1628-1643年),於東江由河南遷入文登大水泊村,後由大水泊村遷此居住。清初,鞠、王、包姓等至此落户。因村坐落於一小河的西岸,並距海陽縣城(今鳳城)10華里,故取村名為十里河,後演變為南石河。清光緒二年(1876年),臧家村財主臧治方家的佃户王照虎在河東定居,取名臧家莊,後有臧姓、張姓落户。1945年,兩村合併,改名聯合村。
中文名稱
聯合村
所屬地區
中國華東地區
電話區號
0535
郵政區碼
264000
車牌代碼
魯F
氣候類型
暖温帶海洋性季風型氣候
糧食畝產
290公斤
人均住房面積
50平方米

聯合村概況

聯合村位於海陽市城區南部,地處東經121°11′,北緯36°43′。東南方與臧家村為鄰,西南面與中房村相連,北與石人泊村相接,距市政府駐地7公里,隸屬經濟開發區。 全村轄區面積不足0.5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36公頃。適宜種植的農作物主要有小麥玉米、地瓜、花生、蔬菜、蘋果等。
2002年,全村124户,380人,有於、臧、鞠、王、張、李、楊、包等8姓,均為漢族,其中人口較多的是于姓。 1954年,農村經濟總收入2.4萬元。1978年,農村經濟總收入10.8萬元。2002年,農村經濟總收入421萬元。第一、二、三產業佔農村經濟總收入的比重分別是38%、39%、23%,人均純收入2828元。

聯合村大事記

1942年9月本村解放。 1945年3月八路軍海防部隊某部墾荒8.67公頃,兩年後交本村耕種。 同年8月全村成立兩個互助組。 1947年11月7日國民黨軍第五十四師向本村發射燃燒彈,焚燬房屋136間,使全村變成一片廢墟。事前,黨組織將羣眾轉移至車村等地,無一傷亡。 同年12月7日解放軍十三縱等部圍殲竄入海陽的國民黨整編五十四師,在本村發生激戰。敵死傷無數,解放軍犧牲5人。 同年12月底中共海陽縣委派工作組進駐本村,帶來了糧食、衣物等救災物資,發動羣眾進行生產自救。1948年春,大山區、高山區支援了大量苫草、木材,西大灘、中房、臧家等鄰村出木工、瓦工,一個月蓋起了新房,村民全部住上了新居。 1955年2月成立初級農業生產合作社。 1956年8月由石人泊、鞠家庵、中村、中房、西大灘、趙家莊、聯合等七個村成立光明高級農業生產合作社,社址設在石人泊村,鞠榮任黨總支書記,成曰全任社長,臧喜榮任副業主任。 1987年投資15萬元,鋪設管道1200米,使全村土地變為旱澇保收的水澆田。 1993年建蘋果園8公頃。 1996年建蔬菜大棚6.4公頃。

聯合村經濟發展

第一產業1955年,糧食畝產155公斤,總產4.96萬公斤。1978年,糧食畝產180公斤,總產5.25萬公斤。1983年,全村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糧食畝產290公斤,比1978年增長了110公斤。2002年,糧食畝產565公斤,總產13.6萬公斤。 1993年以來,村黨支部發動羣眾栽植蘋果8公頃,植桑2.8公頃,發展蔬菜大棚6.4公頃。2002年,第一產業收入161萬元,其中農業收入83萬元,畜牧業收入30萬元,漁業收入42萬元,其它收入6萬元。 第二產業建國前,本村沒有工業。1952年建粉坊、豆腐坊。1970年建麪粉廠。1978年建玻璃絲廠。1985年建6個針織加工廠。2002年,全村第二產業從業人員124人,收入164萬元。 第三產業改革開放後,村黨支部帶領羣眾積極發展第三產業,先後發展起商店和修理、裝潢、商販、加工業等。2002年,第三產業從業人員82人,收入96萬元,其中運輸業收入26萬元,服務業收入40萬元,商飲業收入30萬元。

聯合村社會進步

文教科技解放前,村中無學校,僅有十餘名學生在石人泊和中房村上學。1942年,村裏辦起小學,校址設在於家祠堂,面積有60平方米,公派教員,設1-4年級,複式教學,兒童入學率95%。1965年,修建新學校240平方米。1982年,全部併入中房學校,兒童入學率100%。自建國至2002年,由原籍考入大中專院校者5人。 人民生活解放前,村民常年人均糧食130公斤左右,生活只能半糠半糧。建國後,村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1957年,全村人均糧食240公斤。1975年,人均糧食260公斤,全村收入79.1萬元。2000年,全村收入410萬元。2002年,人均存款2800元,有各種運輸車輛47輛,摩托車64輛,電話92部,彩電121台,電冰箱25台,洗衣機12台。 村莊建設建國前,本村有句俗語:“地窪、路斜、街不平,遇到雨天更要命。”全村沒有一條好街道。街是常年積水成災,路為羊腸小道。1999年在黨支部的領導下,發動羣眾治街修路,建起通向石人泊、臧家、中房連村路各一條。後每年出資2000元,安排2人專職管理。1976年修橋1座。2002年,人均住房面積50平方米。 集體福利1975年以來,隨着集體經濟的不斷壯大,村民福利不斷提高。1975年,村集體出資1萬元,自行發電照明,1983年始用電網供電。1979年,購25英寸大彩電1台,供村民觀看。1987年,投資6萬元,使全村吃上了自來水。

聯合村組織建設

中共基層組織建設1942年8月,楊秀林在中村加入中國共產黨,成為本村第一名黨員。1947年,成立黨小組,教師王玉英任第一個黨小組長,轄屬於中房黨支部。在黨組織領導下,村裏成立了兩個互助組,並先後開展了反奸、反特、反霸鬥爭,組織支前,28人蔘軍參戰。1949年10月,黨組織公開,有黨員5名,併成立黨支部,張鳳任黨支部書記。1950年,王樹任村黨支部書記。1958年,於廣進任村黨支部書記。1986年起,張祥林任村黨支部書記。2002年,全村有黨小組3個,黨員19名。 基層行政組織建設1942年4月,村設村公所。1943年改稱村政府,於廣輝、包述全、臧喜榮、臧明儒、於廣進先後任村長。1958年9月,人民公社成立後改稱大隊管理委員會,臧喜榮、王樹先後任大隊長。1968年6月,大隊管理委員會改稱大隊革命委員會,張祥本、於作善、張祥林先後任革委會主任。1980年,複稱大隊管理委員會。1984年,始稱村民委員會,下設民政、調解、民兵、治安、婦女等組織。張祥林、於朋善先後任主任,1999年4月,張祥林當選為首任直選村委會主任。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