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聯合村

(陝西省安康市漢濱區建民鎮聯合村)

鎖定
主要介紹的是 [1]  紹興市聯合村,同時還介紹雲南省麒麟區珠街鄉聯合村。浙江省聯合村位於蘭亭風景區附近,距紹興市城區6公里。隸屬紹興縣蘭亭鎮。由殷家塢、華家、胡家搭和木柵橋等4個自然村組成。因合作化時,這4個自然村聯合組建初級社,聯合之名始得。村委會駐地斑竹庵。村東北分別與福全鎮陳家葑村和峽山村接壤,西與蘭亭鎮廊下村、人民村相連,南鄰山頭井村,省道線紹大公路和婁宮江並行橫貫村中。村區域面積0.98平方公里,村民主要姓氏有袁、金、沈、嚴、楊、潘、邵、丁、屠、任等10姓。20世紀80年代中期開始,外來做工的人員日益增多,使聯合村姓氏多達上百個。1992年,全村439户、1465人,並有外來做工者500餘人。有1147畝耕地,120畝山林,20畝水面。
中文名
聯合村
行政區類別
行政村
面    積
0.98平方公里
人口數量
1465人

聯合村村情簡介

聯合村所在的建民鎮是位於安康城區西北5公里處,與城區隔漢江相望,陽安鐵路、襄渝鐵路,316國道、安康大道穿梭其境而過。月河、付家河在境內縱橫,安康生物科技工業園位於該鎮,是市級小城鎮建設試點鎮。全鎮面積57平方公里,轄36個行政村、225個村民小組,5.3萬人。
聯合村就是建民鎮36個行政村之一。地處建民鎮周圍地帶,這裏不僅有安康新興建設中的高新技術區域,且剛好距於2009年5月31號通車的西康高速公路(西安-安康)入口僅200米,便利的交通為聯合村的經濟快速發展提供了空間。
全村共有6個村民小組,487户,總人口2122人,有勞動力1384人,耕地面積1997畝(其中水田1052畝,旱地945畝),有各類企業25個。

聯合村產業結構

2013年聯合村已形成以建材、蔬菜、交通運輸、勞務輸出為主導的農民增收產業格居,全村按照科學發展的要求,立足村情實際,在廣泛調研的基礎上,提出了“改造提升一產,整合優化二產,大力發展三產,促進一、二、三產業協調發展”的工作思路,即:依託安康中心城市生活消費,大力發展蔬菜產業,依託安康中心城市及高新區的加快發展,大力發展建材業,以建材產業帶動交通運輸及三產服務業的發展,着力打造好建材和蔬菜兩個亮點。

聯合村農業

主要是種植業(尤其是蔬菜方面的種植)及畜牧業。
七十年代以前,聯合村農業非常落後,特別是在1958年人民公社化,社員吃飯“食堂化”,用品憑票供應,人們普遍吃不飽,穿這暖。文化大革命期間,又實行“大鍋飯”,農民在集體幹活,年終按照功分分給糧食。1981年實行了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農民生產的糧食除交夠國家的,留給集體一部分,其餘的全部都是自己的,農民生產積極性大漲,大部分農民基本解決了温飽問題。
1983年,上級建民鎮政府開始推廣雜交水稻,淘汰了高杆水稻,使畝產逐步提高。1988年後,開始調整產業結構,在淺山丘陵開始推行地膜玉米,小麥、油菜的品種逐年更新,推廣了地膜洋芋種植,使產量逐年提高,成熟期提前。
2008年6月,聯合村流轉土地1000畝,引進了引進健民農業科技有限公司投資1億元建設高效現代農業科技示範園,一期工程已投資5000萬元,建設鋼架大棚蔬菜300畝,安裝日光蔬菜大棚達到400個,不但全村近百名中老年人在公司常年務工,月工資1000-1500元,而且每畝地每年有650元的地租收入。
另外聯合村也大力發展畜牧產業,2009年被評為畜牧養殖示範村,和建民鎮其他三個村——紅蓮村、陳家山村、友誼村成立了紅蓮村畜牧協會,協會新建二級繁育點14個,年生豬飼養量達6.8萬頭,家禽飼養量達36萬隻。

聯合村工業

主要是以機磚、水泥為主的建材產業。
聯合村擁有14家機磚廠,年產機磚約1.5億塊,這使得聯合村成為安康建設用磚的主要產地。村裏還通過招商引資,在村內建成並投入生產經營年產可達60萬噸水泥的康寶建材有限公司。
2008年聯合村啓動了工業小區建設工程,引導現有工業企業轉化升級,爭先進位,由資源消耗型向資源節約型、環保型、現代化的工業方向邁進。通過入股整合,投資5000萬元的新型頁岩磚廠正在緊張籌建。通過主導產業的支撐帶動發展,使全村所有剩餘勞力在本村企業安置就業,農民人均純收入大幅上升,2009年,全村人均純收入達到8680元。
[2] 

聯合村服務業

主要是以便利交通為倚仗的運輸業和小商品零售業。
全村12個機磚生產企業和康寶建材有限公司,共帶動全村發展運輸户100户,運輸車輛100輛,年實現運輸收入400萬元。
聯合村還集體投資了200萬元新建了聯合村物流交易中心,實施了商貿建設一條街工程,大力發展以商貿流通、交通運輸、餐飲服務、休閒娛樂為主的三產服務業,極大地增加了農民收入,也為方便羣眾生活,解決勞動就業發揮了重要重用。此舉帶動發展個體工商户60餘户,增加收入150萬元。
·現狀
2013年,聯合村農民人均增收都在1000元以上,2012年農民人均純收入達9876元。在建民鎮名列前茅。

聯合村社會福利保障

聯合村國家政策

·農村計劃生育——農村計劃生育獎勵扶助,雙方均獨生子女可以生二胎;農村雙女户其中一女可以生二胎;農村第一胎生女五年後可再生第二胎等政策。
·農村養老保險——具有漢濱區城鄉居民户籍、年滿16週歲(不含在校學生)、未納入行政事業單位編制管理、未參加其他社會養老保險(不含被徵地農民養老保險)的城鄉居民。城鎮靈活就業人員應參加城鎮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繳費確有困難的,可自願參加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
政府補貼:財政對個人繳費部分給予適當補貼。繳費標準200元以下檔次的,補貼標準為每人每年30元;繳費標準300元的,補貼為40元;繳費400元以上(含400元)的,每提高一個檔次,補貼在40元基礎上分別增加5元,最高補貼標準為80元,城鄉居民繳費補貼由省和區財政各承擔50%。
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待遇由基礎養老金和個人帳户養老金組成,按月發放,支付終身。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的基礎養老金原則上按60元/月標準確定,年滿80週歲人員,每人每月增加10元。個人帳户養老金月計發標準為個人帳户全部儲存額除以139。參保人員死亡後,個人帳户中的個人繳費餘額(含利息),可依法繼承。
特殊人羣的待遇可重複享受。
·農村最低生活保障——具有農業户口,上年底家庭人均純收入低於693元的農村居民,均應納入農村低保範圍。每月補助200元。
重點對象主要包括:
(一)因病、因殘、因貧等導致家庭喪失主要勞動能力,難以維持日常基本生活的農村特困家庭;
(二)生活常年困難的軍烈屬、雙女户、殘疾人家庭;
(三)因國家重點工程及公益性建設需要,土地被徵用的困難家庭;
(四)其他生活困難的農村貧困家庭。
·完善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的參加對象是:漢濱區所有農業户籍人口(以當地派出所户籍為準),以户為單位自願參加。
參加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的農民享有以下權利:
(一)、享受規定內的門診、住院醫藥費補助;
(二)、對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基金享有知情權、建議權和監督權;
(三)、對合作醫療的有關制度和規定提出合理化建議和意見;
(四)、對定點醫療機構的服務態度、服務質量以及執行合作醫療有關用藥、報銷、接診等規定進行監督;
年度補助限額內每次有效費用報銷比例暫定為:
住院費用段別(元)
補償比例(%)
鄉鎮
區級
市級
省及省以外
起付線——2000
50
40
30
20
2001——6000
55
45
35
25
6001以上
60
50
40
30
施行住院費用補償最高限額制度。每人每年最高一萬元。
·農村五保
老年、殘疾或者未滿16週歲的村民,無勞動能力、無生活來源又無法定贍養、撫養、扶養義務人,或者其法定贍養、撫養、扶養義務人無贍養、撫養、扶養能力的,享受農村五保供養待遇。
供養內容:
一、供給糧油、副食品和生活用燃料;
二、供給服裝、被褥等生活用品和零用錢;
三、提供符合基本居住條件的住房;
四、提供疾病治療,對生活不能自理的給予照料;
五、辦理喪葬事宜;
六、未滿16週歲或者已滿16週歲仍在接受義務教育的,保障其依法接受義務教育所需費用。
·國家提高農村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水平
·農村購房貸款優惠
·青年農村創業優惠
·農村水電税收優惠
……

聯合村村內政策

·實行分類指導
根據對全村農户的調查分析,按收入情況劃分成4種類型:即創業型、勞務型、兼業型、貧困型,全村共確定出創業型260户,勞務型120户,兼業型102户,貧困型5户。對創業型農户重點引導他們克服小富即安的思想,大膽進行“二次創業”;對勞務型農户重點加大扶持力度,促使其由打工仔向“小老闆”轉變;對兼業型農户着力加強技能培訓和就業指導,加快推進富餘勞動力向非農產業轉移;對貧困型農户主要用好扶貧和社會保障政策,切實抓好產業扶持和技能培訓,促其儘快脱貧致富。
·“股田公司”
將本村1000畝水田、平地,由村委會集中起來,再通過招商引進農業公司。農户可以用土地入股,也可以拿地租。最後經村委會及全村人的認同,引進健民農業科技有限公司投資1億元建設高效現代農業,每畝地每年有650元的地租收入。
·黨員聯繫帶領羣眾
羣眾威信高的黨員作為黨員中心户,每個黨員中心户聯繫2—6名黨員,每名黨員聯繫4—6名羣眾,通過黨員中心户帶動黨員,黨員帶動羣眾,進一步把建材產業、蔬菜產業、交通運輸及三產服務業做大做強,從而促進農民致富。

聯合村未來規劃

聯合村一直以來以促進農民增收為重點,以建設和諧新村為目標,在未來幾十年將繼續優化產業結構,增加村民收入,創新工作機制,科學發展方式,致力有效推進全村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
為了更好地實現目標,聯合村將繼續發揚“升級晉檔,科學發展”活動精神,這一活動是陝西省2009年至2012年在全省農村村級黨組織中開展的一項活動。按照突出農民增收、兼顧新農村建設各個方面的原則,從生產發展、生活寬裕、村容整潔、鄉風文明、管理民主五個方面,具體設置主導產業、農民人均純收入、黨員隊伍建設等15項考核評價指標,對村級黨組織實行百分制考核,依次評為一、二、三、四類村級黨組織。
通過不斷強化工作措施,加大工作指導和幫扶力度,努力使全省一類以外的絕大多數村級黨組織能夠升級晉檔,達到創建一類、擴大二類、提升三類、減少四類的目的,使農民人均純收入有大幅度提升。力爭到2012年,全省農民年人均純收入超過5000元,一、二類村黨組織佔全省村級黨組織總數的50%以上,四類村黨組織減少到總數的10%以下。
聯合村於2009年已經順利晉入一類村,但進步的腳步不會停止,活動精神繼續發揚,聯合村領導班子力圖將聯合村打造為遠近聞名的“明星村”。
此外,生活寬裕,村容整潔,鄉風文明,這些方面也不能偏廢。聯合村將投資一部分資金,用於村民娛樂俱樂部的建設,內設棋牌類娛樂項目。村民還自發組織在閒暇時跳健美操(廣場舞)。將繼續“雙創”精神(安康市自2008年5月開展的“創建省級衞生城市,創建陝西優秀旅遊城市”),規範垃圾處理,減輕工業污染,適當退耕還林,提高村民素質和生活質量等。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