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聖者

(佛教術語)

鎖定
聖者(梵語:आर्य [6]  ,羅馬化:ārya;巴利語:arya、ariya),又稱聖人、聖,為佛教術語中對見道位以上、證得無漏聖智者的稱呼,如佛、菩薩及其應身;也可用於尊稱高僧大德,與凡夫相對。 [7-8] 
聖者的梵語ārya音譯為阿梨耶、阿離耶、阿離野、阿哩夜、阿棃阿、阿黎耶、阿略其。意譯為聖者、出苦者、尊者、賢者、大德、遠惡,可尊稱通曉道理的賢者。聖者正也。發無漏智而證正理之人曰聖者。 [9]  三乘 [1]  之見道以上也。《華嚴經 [2]  六十二曰:“唯願聖者,廣為我説。”
此外有部分經論如《金剛般若波羅蜜經》、《阿毗達磨俱舍論》等將梵語ārya-pudgala譯為聖人、聖賢、賢聖,不分別“聖”與“賢”的差異;也有如《仁王般若經》提及“三賢十聖住果報”、《大乘義章卷十七‧賢聖義二門分別》等分別“聖”與“賢”者。
中文名
聖者
外文名
ārya(梵語)
Arya(英語)
別    名
聖人
別    名

阿梨耶
來    源
《華嚴經》、《金剛般若波羅蜜經》、《阿毗達磨俱舍論》
釋    義
發無漏智而證正理之人

聖者九種聖者

俱舍論 [3]  二十五卷九頁雲:諸無學位補特伽羅,總有幾種?由何差別?頌曰:七聲聞二佛,差別由九根。論曰:居無學位聖者有九。謂七聲聞,及二覺者。退法等五,不動分二,後先別故;名七聲聞。獨覺、大覺、名二覺者。由下下等九品根異,令無學聖,成九差別。

聖者三種聖者

瑜伽師地論 瑜伽師地論
瑜伽 [4]  八十八卷二十三頁雲:複次當知略有三種聖者,三見圓滿,能超三苦。云何名為三種聖者?一、正見具足。謂於無倒法無我忍,住異生位者。二、已見聖諦,已能趣入正性離生,已入現觀,已得至果,住有學位者。三、已得最後究竟第一阿羅漢果,住無學位者。云何名為三見圓滿?一、初聖者,隨順無漏有漏見圓滿。二、未善淨無漏見圓滿。三、善清淨無漏見圓滿。此三圓滿,依説三種補特伽羅,隨其次第,如前應知。云何名為超三種苦?謂初見圓滿,能超外道我見違諍所生眾苦。第二見圓滿,能超一切惡趣眾苦。第三見圓滿,能超一切後有眾苦。此中雲何名諸外道我見違諍所生眾苦?謂此正法毗奈耶外,所有世間種種異道,薩迦耶見以為根本,所生一切顛倒見趣。如是一切,總稱我見。謂我論者,我論相應一切見趣。或一切常論者,或一分常論者,或無因論者,或邊無邊論者,或斷滅論者,或現法涅盤論者,彼論相應一切見趣。或有情論者,彼論相應一切見趣。謂諸邪見,撥無一切化生有情,誹謗他世。或命論者,彼論相應一切見趣。謂命論者,計命卽身,或異身等。或吉祥論者,彼論相應一切見趣。謂觀參羅歷算卜筮種種邪論,妄計誦咒祠祀火等,得所愛境,能生吉祥,能斷無義。又計睹相,為祥不祥。彼復云何?謂二十句薩迦耶見為所依止,發起妄計前際後際六十二種諸惡見趣;及起總謗一切邪見。云何違諍所生眾苦?謂彼展轉見欲相違,互興諍論,發起種種心憂惱苦,深愛藏苦,互勝劣苦,堅執着苦。
當知此中若他所勝;便生愁惱。是名初苦。若勝於他;遂作方便,令自見品,轉復增勝;令他見品,漸更隱昧。唯我見淨;非餘所見。執着邪見,深起愛藏。由此因緣,發生種種不正尋思,及起種種不寂靜意,損害其心。名第二苦。愛藏邪見增上力故;以他量己,謂已為勝,或等,或劣。因自高舉,凌蔑於他。是名第三互勝劣苦。彼依此故;追求利養;卽為追求苦之所觸。凡有所作,皆為惱亂詰責他論,及為自論免脱他難。是名第四堅執着苦。如是四種,名見違諍所生眾苦。內法異生,安住上品無我勝解;當知已斷如是眾苦。所以者何?彼於當來,由意樂故;於如是等諸惡見趣,堪能除遣。是故若住初見圓滿;能超初苦。又卽依此初見圓滿,親近,修習,極多修習;於內諸行,發生法智;於不現見,發生類智;總攝為一聚,以不緣他智而入現觀。謂以無常行,或隨餘一行。彼於爾時,能隨證得第二見圓滿;及能超第二苦。彼住此已;如先所得七覺分法,親近,修習,極多修習;能斷如前所説四種業等雜染;能隨證得後見圓滿;超後有苦。此中第一補特伽羅,猶殘二苦及殘現 在所依身苦。第二補特伽羅,唯殘一苦及依身苦。第三補特伽羅,一切苦斷;但依身苦,暫時餘在,譬如幻化。又依分別薩迦耶見,立二十句;不依俱生。又內法者,無如是行。依遍處定,謂地為我;我卽是地。乃至廣説。一切應知。

聖者經生聖者

大毗婆沙論 大毗婆沙論
(術語)謂在預流等聖位,經欲界色界之多生,而後般涅槃者。其中經欲界生之聖者,必不往生於色無色界。證得不還果已,定於現身般涅槃。此以彼聖者,既厭欲界之苦,深恐生於上界,猶有長時之苦,同於欲界故也。經色界生之聖者,於色界無苦,隨而有以厭心劣而上生於無色界之義。大毗婆沙論 [5]  五十三問答欲界經生之聖者,生於上二界否?評家雲:定無復生於上二界者。俱舍論二十四曰:‘已經欲界生者,及已從此往上界生諸聖,必無練根並退。’是由凡經生之聖者,不惟習根極為成熟,又得殊勝之所依止也。並見俱舍光記二十四,寶疏二十四等。
參考資料
  • 1.    [出法華經] 第即載之義。謂聲聞緣覺菩薩。各以其法為乘。運出三界生死。同到真空涅槃。故名三乘。
  • 2.    佛教經典。全稱《大方廣佛華嚴經》,另稱《雜華經》。目前學術界一般認為,《華嚴經》的編集,經歷了很長的時間,大約在公元2~4世紀中葉之間,最早流傳於南印度,以後傳播到西北印度和中印度。
  • 3.     佛教説一切有部論典。全稱《阿毗達磨俱舍論》。印度世親著,玄奘譯,30卷。
  • 4.     佛教論書。簡稱《瑜伽論》。瑜伽師地,意即瑜伽師修行所歷的境界(十七地),故亦稱《十七地論》。相傳為古印度彌勒口述,無著記錄。
  • 5.     佛教説一切有部論書。全稱《阿毗達磨大毗婆沙論》。玄奘譯,嘉尚、大乘光等筆受。200卷。
  • 6.    आर्य  .Wiktionary[引用日期2022-03-20]
  • 7.    Other texts | mahajana.net  .mahajana[引用日期2022-03-20]
  • 8.    A Dictionary of Chinese Buddhist Terms  .mahajana[引用日期2022-03-20]
  • 9.    聖者的解釋和意思 - 聖者是什麼解釋? - 丁福保佛學大詞典  .便民查詢網[引用日期2022-0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