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耳聞不如目見

鎖定
耳聞不如目見(拼音:ěr wén bù rú mù jiàn)是一個成語,最早出自於漢·劉向説苑·政理》。 [1] 
耳聞不如目見(聞:聽見)指耳朵聽到的不如眼睛見到的可靠,比喻實際經驗的重要。複句式結構,在句中一般作補語、分句。 [1]  [4] 
中文名
耳聞不如目見
拼    音
ěr wén bù rú mù jiàn
近義詞
百聞不如一見
出    處
漢·劉向《説苑·政理》
注音字母
ㄦˇ ㄨㄣˊ ㄅㄨˋ ㄖㄨˊ ㄇㄨˋ ㄐㄧㄢˋ
語法結構
複句式
語法屬性
作補語、分句

耳聞不如目見成語出處

漢·劉向説苑·政理》:“夫耳聞之,不如目見之;目見之,不如足踐之。” [1] 
後世據此典故引申出成語“耳聞不如目見”。 [1] 

耳聞不如目見成語典故

戰國初期,公元前445年,魏文侯(名斯)建立了魏國。他在位長達五十年間,善於用人,曾任用李悝為相國,吳起為將。他還講求實際,獎勵耕戰,興修水利,進行改革,從而使剛剛建立的魏國,成為當時的強國,曾打敗秦國,奪取了秦國的河西(今黃河與北洛水之間)。 [5] 
魏國的(古地名)地河水經常氾濫成災。當地的一些官吏、鄉紳與女巫勾結,假託為河伯娶妻,榨取了百姓的大量錢財,害死不少民女,弄得鄴地人心惶惶,百姓苦不堪言。為徹底根治鄴地,魏文侯派西門豹去治理鄴地。 [2] 
魏文侯對西門豹説:“這次你去,一定要建立功績,樹起威名,推行仁義。”西門豹問魏文侯,他去後如何才能建立功績、樹起威名、推行仁義呢?魏文侯鄭重地告誡他説,到鄴地以後,要儘量親近豪傑賢士,向那些明辨是非、博學多聞的人學習,而且不能輕信傳聞,要親自調查瞭解情況。他説:“耳聞之不如目見之,目見之不如足踐之,足踐之不如手辨之。”意思是説耳朵聽到的不如眼睛看見的,眼睛看見的又不如用手足去實踐和摸索的。 [2] 
西門豹到了鄴地,果然親自深人一層,瞭解民情。他巧妙而嚴厲地制裁了危害百姓的巫婆、鄉紳,打擊了邪惡勢力,並且組織百姓興修水利,引來河水灌溉農田,制住了水患,發展了生產,將鄴地治理得很成功。 [2] 

耳聞不如目見成語寓意

觀察和見識事物需要依據實事求是的態度,耳朵聽到的,不如親眼看見的,親眼看見的,又不如親自實踐的。凡事幾經傳聞,就會失真,只有親自觀察和體驗,才相對容易獲取真知。從耳聞目睹到身體力行,需要經歷從感性認識發展到理性認識,從理性認識落實到自身實踐的認識發展全過程。歷經這一全過程之後獲取的認識,往往比較接近事物的真實面貌及其內在聯繫。 [3] 

耳聞不如目見成語運用

  • 成文用法
“耳聞不如目見”指耳朵聽到的不如眼睛見到的可靠,比喻實際經驗的重要。複句式結構,在句中一般作補語、分句。 [1]  [4] 
  • 運用示例
北朝·齊·魏收魏書·崔浩傳》:“李順等復曰:‘耳聞不如目見,吾曹目見,何可共辨!” [1] 
後晉·劉昫舊唐書·辛替否傳》:“臣嘗以為,古之用度不時,爵賞不當,破家亡國者,口説不如身逢,耳聞不如眼見。” [1] 
宋·薛季宣《上殿札子》二“口説不若身逢,耳聞不如目見。臣之跋涉往來,備睹其實,事無端緒,誠有自來。” [1] 
明·吳承恩《西遊記》四八回:“口説無憑,耳聞不如眼見。我背了馬,且請師父親去看看。” [1] 
明·羅懋登《西洋記》三一回:“老爺道:‘天師既如此稔熟,怎麼又要人去體探?’天師道:‘耳聞不如目見。’” [1] 
清·吳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三二回:“常時聽見人説甚麼花天酒地,以為是一個好去處,卻不道是這麼一個地方,真是耳聞不如目見了。” [1] 
林榮芝《鼓浪嶼聽濤》:“俗話説,耳聞不如目睹。當我踏上鼓浪嶼時,就隱約聽到戰鼓的雷鳴。” [1] 
參考資料